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带有硫化铝外壳的二硫化钼纳米粉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557617.3)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硫化铝(Al2S3)外壳的二硫化钼(MoS2)纳米粉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纳米粉末材料为核壳结构,内核为MoS2纳米颗粒,外壳为Al2S3层;所述MoS2内核的粒径为10~100nm,所述Al2S3外壳层为非晶Al2S3层,其厚度为1~10nm。本发明采用等离子电弧放电法,将钼粉和铝粉按一定原子百分比压制成块体作为阳极材料,采用石墨作为阴极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和PI纳米膜过滤的室内空气净化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和PI纳米膜过滤的室内空气净化器,包括具有风道的箱体,箱体两端分别是和风道连通的进口和出口,该进口处安装有风机,所述风道内安装有介质阻挡放电装置;所述箱体的出口安装有带净化气出口的PI纳米膜过滤罩。本发明的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和PI纳米膜过滤的室内空气净化器联合介质阻挡放电和物理过滤及化学催化三种技术,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和化学催化的协同作用,提高定向氧化的能力,提高空气净化能力,并且采用了具有大过滤面积的折叠式PI纳米膜,既能阻挡空气中的细小颗粒,又不会增加能耗。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螺旋状金纳米颗粒组成的柔性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状金纳米颗粒组成的柔性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柔性超材料是以柔性螺旋状超材料作为基底,其上有金纳米颗粒。所述柔性超材料是以螺旋状超材料ito膜作为基底,并由金纳米颗粒通过层层自组装方法组装而成,它在微波频段下有共振的特性,可以在特定频段检测出一个明显的共振峰,这为利用电磁场进行体内生物检测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光诱导介电泳技术和纳米孔的DNA测序装置和测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诱导介电泳技术和纳米孔的DNA测序装置和测序方法,该装置包括介电泳装置、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隧穿电流信号检测系统、离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以及激光系统;传感器位于介电泳装置的内部,将介电泳装置分为左右两个空腔,且该传感器设有将左右两个反应腔连通的通孔;隧穿电流信号检测系统与纳米孔单分子传感器电连接;离子电流信号检测系统的两端分别置于通孔左右两侧的反应腔内;激光系统位于介电泳装置的外部,其发射的激光束照射于介电泳装置上。本发明减慢了DNA过孔速度,提高了测序精度,这些为实现单碱基分辨
东南大学 2021-04-14
一种耦合有CO2储能单元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有CO2储能单元的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由布雷顿循环发电单元和CO2储能单元组成;布雷顿循环发电单元包括高温回热器、燃烧室、透平、发电机、低温回热器、冷却器I和压缩机I;CO2储能单元包括低压储气室、冷却器II、压缩机II和高压储气室。本发明发电系统中CO2储能单元可将不稳定的能源以超临界CO2的形式储藏起来,在用电需求高的时候,将储藏的高温高压超临界CO2经布雷顿循环稳定做功供电,很好的实现电能的稳定输出,因此耦合了CO2储能单元的本发明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可以进一步的节约能源,降低弃风弃光率,提高昼夜负荷调节稳定性,实现节能减排。
东南大学 2021-04-11
高博会系列报道 | 第三届科技赋能教育系列报告活动在重庆举办
4月8日,第三届科技赋能教育系列报告活动在重庆举办。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周建庭,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左敏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300余人参加相关活动。活动由重庆交通大学科技处处长徐向阳主持。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3-04-28
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和刀具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和刀具及其制备方法,其特点是以金刚石和立方氮化硼为原料,经预处理与成型后,将坯件装配烧结单元放入高温高压装置中,在压强为7-25GPa温度为1000-2700℃,烧结固溶强化10s~30min,获得晶粒大小均匀,晶界严密闭合,金刚石与立方氮化硼晶界之间硼、碳、氮原子形成高原子密度、三维网状、强共价键的致密结构金刚石-立方氮化硼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再将万能型超硬刀具材料加工成等高的圆柱体,两端抛光平整之后加工成边长和厚度均为2~3mm的三角柱体,在真空度1x10-3Pa,温度800℃与钢质合金基底焊接,然后用激光加工成半径为0.4~0.8mm的刀尖圆弧的超硬合金刀具。
四川大学 2016-10-11
【新闻动态】“15MeV/9MeV双能加速器及CT系统”项目通过科技成果评价
由我校“工业CT无损检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珏教授牵头主持,重庆真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大学、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和四川英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15MeV/9MeV双能加速器及CT系统”项目于2020年6月6日顺利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
重庆大学 2020-06-07
一种在水性溶液中制备剥离型层状材料/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水性溶液中制备剥离型LDH/CNT复合材料的方法,先通过尿素法或氨水法在碳纳米管的水分散液中合成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制得未剥离LDH/CNT复合物,接着通过酸-盐混合溶液处理将LDH/CNT复合物中LDH层间的碳酸根离子置换成与层板结合力较弱的阴离子,然后再次通过离子交换将有机离子引入层间,从而制得剥离型LDH/CNT复合物;制得的复合物既呈现LDH的单层或几层剥离,又保留了CNT良好的分散性。本发明简单易行、耗时短、无需有毒溶剂,而且无需在高温下进行,成本低。
浙江大学 2021-04-11
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Mario Lanza教授课题组在Nature Electronics上发表论文
随着忆阻器在非易失性存储器、模拟人类大脑的深度学习等重要领域的研究逐步深入,忆阻器的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固态电子器件和电路中应用二维材料,将有助于扩展摩尔定律,并能获得优于CMOS的先进产品。基于二维材料的忆阻器能够应用于信息存储和神经态计算,具有高热稳定性,阈值型和双极型阻变共存,增强、抑制和弛豫的高度可控性,以及出色的机械稳定性和透明度等优点。 近日,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Mario Lanza教授在Nature子刊《Nature Electronics》上发表了题为“Wafer-scale integration of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in high-density memristive crossbar arrays for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的封面文章。作者提出二维材料六方氮化硼(h-BN)可以作为高密度忆阻阵列的阻变材料,构建可用于图像识别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器件。其获得h-BN基忆阻阵列器件成品率高达98%,且表现出超低的周期间差异性(低至1.53%)和出色的器件间差异性(低至5.74%)。图像分类器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测得的器件I-V曲线的均一性足以匹配理想软件实现所需的精度。
苏州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50 151 152
  • ...
  • 158 15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