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具备三维多孔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方 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 法,包括:(a)向浓度为 1-4mg/mL 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二氧化 钛纳米颗粒,其中氧化石墨烯与二氧化钛之间的重量比控制为 10:1~ 1:10,并获得分散液;(b)将所获得的分散液置入反应釜中,在120-200℃ 的条件下执行水热反应 2-12 小时,然后经过冷冻干燥处理即得到具备 三维多孔结构的纳米二氧化钛-石墨烯复合材料产品。本发明还公开了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东南大学孙岳明/代云茜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多级孔无机纳米纤维增韧增强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东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孙岳明/代云茜教授团队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Hierarchical triphase diffusion photoelectrodes for photoelectrochemical gas/liquid flow convers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克服无机半导体氧化物的本征脆性,实现多级孔无机纳米纤维的增韧增强,获得首款多相扩散光电极,首次实现了光电流动化学转化。
东南大学 2023-07-11
北京大学王淑敏教授和梁晓龙研究员团队研发特异性荧光探针 “点亮”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灶
2022年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超声诊断科王淑敏教授和梁晓龙研究员团队在Engineering,Biomedical(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排名第四的Biomaterials期刊发表题为“Specificdiagnosisoflymphnodemicrometastasisinbreastcancerbytargetingactivatablenear-infraredfluorescenceimaging”的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 2022-08-26
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王湘麟课题组在基于纳米石墨烯的高性能单原子电催化剂、C60衍生物高效储锂、CSPbBr3量子点铁电性质研究等取得重要进展。相关论文发表于Nano Energy(IF:15.548);ACS nano (IF:13.903);《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IF:14.695)。发展高效稳定的非铂基电催化剂对质子交换膜电池等清洁能源转换装置的大规模应用具有关键作用。王湘麟团队基于结构明确的纳米石墨烯,合成了单原子铁-氮-碳氧还原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接近商业Pt/C,并具有高循环稳定性。我校物理系副教授徐虎和物理系博士后黄祥构建了理论计算模型并模拟电催化反应过程。在锂电池电极材料方面,王湘麟团队与台湾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教授王立義(Wang Leeyih)团队合作,基于C60衍生物开发高性能的储锂材料,研究论文发表于ACS Nano。王湘麟团队与吉林大学化学学院袁宏明教授合作,首次发现全无机卤化物钙钛矿CsPbBr3量子点具有出色的铁电性,研究论文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李微研究员团队发表关于远程导向基团控制糖苷化立体选择性合成复杂活性糖苷的研究成果
李微课题组利用N-phenyltrifluoroacetimidoyl (PTFAI)和2-diphenylphosphinoyl-acetyl (DPPA)这两种基团,分别通过远程导向以高立体选择性实现了多种糖基的α和β糖苷化。
中国药科大学 2022-05-31
南京大学余林蔚、徐骏教授课题组在柔性衬底上“激光-液滴”自加热驱动纳米线超高速生长集成新突破
在大面积柔性衬底上直接生长集成高品质晶硅纳米线沟道是突破高性能柔性电子逻辑、可穿戴传感和显示等应用的关键技术难点。然而,高品质晶体沟道的获得往往依赖高温生长过程(>800 ℃)-- 这恰恰是柔性聚合物衬底(熔点<150 ℃)所无法承受的!为此,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余林蔚教授、徐骏教授课题组基于自主创新的平面固-液-固(IPSLS)纳米线生长模式(近期工作Refs. 1-4),探索了一种全新的“激光-液滴”自聚焦局域加热生长策略,突破了传统环境加热技术的限制,利用柔性聚合物衬底(聚酰亚胺,PI)和金属铟催化剂颗粒对特定激光(808 nm)辐照的高选择性吸收差异,实现仅在液滴/纳米线生长界面附近范围的高效局部加热,以驱动晶硅纳米线在柔性衬底上的超高速度生长:在不需要环境加热的室温“冷”环境下,其生长速度可以高达3.5 μm/s,比传统加热方式纳米线生长速度提高了3个数量级。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在此高速生长过程中,IPSLS纳米线的生长路径依然可以被精确引导定位,并成功展示了丰富的线形调控能力。此外,由于纳米金属液滴具有极小的热熔,通过调控激光照射时序,可以对纳米线生长动态过程进行前所未有的精确调控(例如,对生长液滴实现瞬间“激活和冷却”等操作),从而实现对超长纳米线的精准形貌/直径编码。基于此技术,成功在柔性PI衬底上生长高品质纳米线沟道,并制备了纳米线场效应晶体管(FET)器件,其电流开关比和亚阈值摆幅分别为>104和386 mV/dec。此“激光-液滴”选择性加热生长策略有望推广应用于:在各类大面积、低成本柔性衬底上的“冷”环境中,直接定位生长和集成高品质晶硅纳米线阵列,为推动各种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关键的材料支撑和全新的技术路线。
南京大学 2021-02-01
安徽大学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用于高灵敏检测肿瘤标志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Ti3C2Tx-MXene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金属导电性、亲水性、大比表面积及丰富的表面修饰基团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催化、电化学传感领域。
安徽大学 2022-06-13
安徽大学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用于高灵敏检测肿瘤标志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我校毛昌杰教授团队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Ti3C2Tx-MXene)为金属源合成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Ti3C2Tx-PMOF),并成功将其应用于电致化学发光生物传感领域。
安徽大学 2022-06-01
关于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23年“建行创业者港湾”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网上初选结果的公示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23年“建行创业者港湾”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网上初选已经结束,现对经网评初选拟进入现场晋级阶段的企业(团队)名单进行公示(详见附件)。公示时间为2023年8月8日至2023年8月14日。对公示名单有异议者,请于公示期内提交书面材料,逾期不予受理。个人提交的材料请署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单位提交的材料请加盖所在单位公章。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 2023-08-08
关于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23年“建行创业者港湾”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现场晋级活动的通知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山东赛区暨2023年“建行创业者港湾”山东省中小微企业创新竞技行动计划各领域现场晋级活动将于8月21日至8月25日分别在济南、东营、烟台、潍坊、威海5市举办,为做好活动的组织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 2023-08-18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