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生物吸附剂和绿色纳米零价铁废水脱色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负载纳米改性石墨氮化碳的白光连续消毒材料与技术
目前传统消毒技术有诸多缺点:紫外消毒由于紫外光光谱会杀死健康细胞,对人眼和其他器官也是危险的,所以其灭菌场所不能有人进入,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传统的二氧化钛催化剂由于禁带宽度3.2ev,也只能受紫外光激发有效,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臭氧消毒易分解,其灭菌场所不能有人进入,对人眼和其他器 官具有危害;酒精、84消毒剂由于挥发不具有持续消毒能力,需要经常喷洒,另外存在着使用不当引起的火灾、中毒等风险。 课题组研发的氮化碳g-C3N4功能复合膜制备可解决述痛点,该项技术具有可提高膜的亲水性、提高膜的水通量、赋予膜光催化性能、赋予膜自清洁性能和抗菌性等特点。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食用菌采后纳米包装保鲜关键技术及应用
一、项目分类 显著效益成果转化 二、技术分析 为了解决食用菌采后品质易劣变、货架期短等问题,研究团队基于食用菌采后生理特点,利用纳米保鲜技术,以聚乙烯为基质,研制了一种适合新鲜食用菌保鲜的纳米包装材料。本项成果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项(ZL201010293262.3、ZL201410366090.6、ZL201610188182.9),其中2项专利已成功转让,产品在江苏省灌南县金凯包装有限公司实现工厂化生产。 纳米包装膜厚度为40 μm,与普通聚乙烯包装膜相比,纵向拉伸强度提高了26.91%,水蒸气透过率降低了37.41%,CO2透过率降低了6.0%,O2透过率降低了8.0%。纳米保鲜技术的应用不仅显著提高包装材料的机械性能,并赋予了包材良好的抑菌、气体调节和清除自由基等特性,延缓了食用菌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的降解,将金针菇、双孢菇、杏鲍菇和草菇的货架期从14天、4天、17天和2天分别延长至22天、10天、35天和6天。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高效纳米级工业水处理除氯剂的制造技术
氯根是原水中所含的CL-1 是天然水中重要的阴离子。由于近年来水资源的短缺人们开始使用地下水或者其他自然水源,使锅炉补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居高不下,且在炉内高浓缩条件下氯根可达2000mg/L以上。锅炉内氯根含量高可能造成氯的腐蚀,成为锅炉运行的隐患之一。 同样工业循环冷却水在浓缩过程中,除重碳酸盐浓度随浓缩倍数增长而增加外,其他的盐类如氯化物等的浓度也会增加。当Cl-离子浓度增高时,会加速碳钢的腐蚀。Cl-会使
南开大学 2021-04-14
纳米复合膜电极电合成丁二酸新技术
丁二酸应用领域广泛,其中生物可降解塑料PBS是丁二酸最具发展潜力的重要应用领域,生产1吨PBS需消耗0.62吨丁二酸。PBS与其他生物可降解塑料相比,不仅力学性能十分优异,而且价格合理,市场需求量很大。目前国内外已开发成功以丁二酸为原料合成PBS生物可降解塑料技术。专家分析认为,未来我国PBS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00万吨以上,需消耗丁二酸180万吨,而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难降解有机废水纳米光电催化降解技术与应用
本项目研发“微米芯片光源”、“纳米吸附催化”、“电芬顿”技术高效集成的水污染物深度净化装置。该项目立足先进技术集成,与现有污水处理工艺兼容,实现传统环保设备的升级和设施的提标改造,围绕我省钱塘江流域年创收可达数亿元;相关技术转让费用千万元以上。项目已获得的成果有授权发明专利 2项,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已制备了一套难降解有机废水光催化反应装置。为满足高污染污水处理厂较大日处理能力的需求,在浙江恒成实业有限公司将技术与设备进一步组合和放大,为实现实际水处理工程建设奠定基础。同时提升重点水域污染控治水平,满足水环境质量和饮水安全要求,实现污染物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优化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4-11
纤维素/淀粉/木质素纯天然高分子复合膜
由于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和非降解塑料引起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采用来源于自然界的可再生的天然高分子为原料生产高分子材料具有可持续发展性。本成果以绿色溶剂-离子液体为溶剂,采用溶液共混方式得到完全生物基来源的纤维素/淀粉/木质素绿色复合膜。该膜无论处于干态还是湿态都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该复合材料不仅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能,而且使用的溶剂可以完全回收再利用。该复合膜的生产过程中不存在溶剂挥发等问题,属于绿色、经济制备过程。该成果所制备的复合膜中纤维素含量可在30~90%之间、淀粉含量在10~60%之间,木质素含量在1~10%之间。该纤维素/淀粉/木质素绿色复合膜可以作为食品包装膜、烟膜等使用。     主要技术指标: 拉伸强度: 大于10 MPa 对氧气及二氧化碳气体透过性:较好,且二氧化碳与氧气的透过比率接近2。 该成果所制备的复合膜中纤维素含量可在30——90%之间、淀粉含量在10——60%之间,木质素含量在1——10%之间。 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本项目制备的纤维素/淀粉/木质素复合膜的成本在6000元/吨左右, 市场售价在13000元/吨左右,甚至更高,因此经济效益显著。 建设投产条件: 年产1000吨的设备与仪器投资200万元, 厂房面积900平方米。
四川大学 2023-05-15
一种VI型缓慢消化淀粉的超声辅助酸碱沉淀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超声辅助酸碱沉淀法制备VI型缓慢消化淀粉的方法。将普通玉米淀粉分散于0.01ml/L?KOH溶液中配成悬浊液,进行超声处理(30℃,200W,10min)使淀粉均匀分散,以加速糊化、提高其包合脂肪酸的能力。将悬浊液在沸水浴中糊化10min,冷却至60℃。将脂肪酸溶于60℃的KOH溶液中,与淀粉糊混合,用1.5mol/L的酒石酸调节pH至4.7,保温一定时间使淀粉与脂肪酸充分结合。将混合物离心,洗涤沉淀3次,冷冻干燥,得到产品。经测定,普通玉米淀粉-共轭亚油酸包合物产品的缓慢消化淀粉含量可达40.62%,且该缓慢消化淀粉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该技术制备的缓慢消化淀粉产品为VI-型淀粉络合物。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生产工艺技术
该课题组利用了由符合行业标准的润滑油使用后形成的废润滑油为原料,开发一套废润滑油再生基础油生产工艺技术。包括废润滑油原料的预处理、高真空蒸馏(含短程蒸馏)及后精制等工艺技术的开发。所生产的再生润滑油基础油产品的色泽、粘温指数、闪点等产品指标达到国家相关行业规定的再生油基础油标准或使用要求.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新型铼功能材料在清洁能源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采用萃取及氧化/萃取工艺装置处理某石化公司催化裂化汽油,使其硫含量达欧 V 排放标准,同时提高燃油收率;优化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降低成本,便于工业化应用;合成新的功能化的离子液体,提高萃取选择性,达到深度脱硫标准;将离子液体萃取与氧化技术耦合,研究氧化/萃取脱硫技术难点,如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制备高效的催化剂等;优化离子液体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废液的产生,进一步探索离子液体循环利用的新方法;完善工业化应用所必须的各种基础数据。克服传统加氢脱硫体系存在的温度高、压力大、副产品多等弊端,实现常温常压油品深度脱硫,催化剂循环利用。克服传统加氢脱硫体系存在的温度高、压力大、副产品多等弊端,实现常温常压油品深度脱硫等技术手段。
辽宁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2 53 54
  • ...
  • 793 79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