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纳米氮化钒及纳米碳氮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氮化钒及纳米碳氮化钒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粉状钒酸铵、碳质还原剂和微量稀土等催化剂为原料,按一定配比将它们溶于去离子水或蒸馏水中,并搅拌均匀,制得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加热、干燥,最后得到含有钒源和碳源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置于高温反应炉中,并通入还原气体作为反应和保护气体,于800~950℃、30~60min条件下,制得平均粒径<100nm、粒度分布均匀的纳米氮化钒及纳米碳氮化钒粉体。本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等特点,适合工业化生产。
四川大学 2021-04-11
纳米金-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纳米金/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包括:1)纺丝溶液配制;2)静电纺丝制备复合纳米纤维,形成复合纳米纤维PA6-MCWNTs修饰电极;3)复合纳米纤维电沉积纳米金功能化。将复合纳米纤维PA6-MCWNTs修饰电极浸于含有HAuCl4的沉积液中,采用多电位阶跃法,将HAuCl4还原成纳米金并同步直接沉积在PA6-MCWNTs复合纳米纤维表面。本发明获得具有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良好、电子传递速率快、纳米直径孔径分布均匀等特点的功能复合物电极修饰材料。
东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速溶速效给药纳米纤维膜
高压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自上而下 (top-down) 的纳米制造技术, 通过外加电场力克服喷头毛细管尖端液滴的液体表面张力和黏弹力而形成射流, 在静电斥力、库仑力和表面张力共同作用下,被雾化后的液体射流被高频弯曲、拉延、分裂,在几十毫秒内被牵伸千万倍,经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在接收端得到纳米级纤维。该技术工艺过程简单、操控方便、选择材料范围广泛、可控性强、并且可以通过喷头设计制备具有微观结构特征的纳米纤维。 应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其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并且具有三维立体连续网状结构等特征。结合聚合物基材的使用,电纺纳米纤维膜不仅仅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难溶药物溶解度问题,而且可以用于开发多种药物的速溶速效给药系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各种药物速效给药系统的研制与开发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3
基于天然纤维素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三维阳极材料研究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氧化化学物质并释放电子,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电化学装置。MFCs由于具有去污和产电双重功能,是一种“绿色”能源。其最具潜能的应用是污水处理,即利用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将转化为可用的电能。且整处理过程不用曝气,可节省大量的耗能。目前,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发展和应用中最大的障碍是材料的成本和性能。 本研究利用低成本的天然木质纤维素为原料,采用直接碳化的方法来制备三维大孔碳材料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阳极材料,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关系列研究结果2012年分别发表在Journal Material Chemistry, ChemSusChem 以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等国际权威杂志上。特别地,基于天然纤维制备的波纹层状三维碳阳极,阳极电流密度提高了10倍,达到了200 A m-2,该结果2012年已发表在能源环境领域顶级杂志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影响因子9.61. 该研究成果制备的材料成本低,性能优异。该研究成果结合我们的阴极氧气还原催化剂的研究成果,以及后续的隔膜研究成果,将可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在污水处理中的规模化应用。
江西师范大学 2021-05-05
蓝藻生物炭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高浓度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以太湖蓝藻为原料,热解制得蓝藻生物炭,并进行α-Fe2O3 负载,制备了 蓝藻生物炭复合材料。在锌镍合金电镀废水处理中,蓝藻生物炭复合材料既可 以吸附废水中的重金属,同时能够催化发生类芬顿反应生成·OH、·O2-,这些 228229 自由基可以打破锌镍合金电镀废水中由于添加络合剂而产生的络合态重金属,破络后的金属离子可以被更容易的去除。由于吸附和类芬顿的协同效应,可以有效的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去除率可达 98.8%,同时可以去除 50%的 COD。在四次循环利用后,仍具有良好的效果。
江南大学 2021-04-1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气溶胶辅助生物合成高性能复合材料取得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功能性在材料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实现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高效、大规模、绿色环保、可持续且高度可控的制备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然而,对微生物辅助复合材料制备过程的探索有望为该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7-11
东南大学张薇/陈佳林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蚕丝生物材料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东南大学医学院张薇/陈佳林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Silk fibroin and sericin differentially potentiate the paracrine and regenerative functions of stem cells through multiomics analysi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蚕丝材料-干细胞相互作用的最新进展。
东南大学 2023-04-24
纳米银导电墨水
电子元器件对更低加工温度和更小特征尺寸的要求。开发适应低热处理温度、小尺寸加工工艺的纳米银墨水已经成为导电浆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印刷电子工艺相比,喷墨打印导电线路并经过烧结处理,性能优异。
东南大学 2021-04-10
纳米荧光显影剂
研发阶段/n虽然具有荧光性能和磁响应性能的稀土类纳米材料可作为性能优良的显影剂,但是它们的生物毒性限制了其临床使用。羟基磷灰石(HAP)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并且其晶体结构特别适合稀土离子掺杂,可以作为荧光稀土离子如Eu3+和磁响应稀土离子如Gd3+的基质材料。该课题组前期也开展了稀土掺杂HAP荧光纳米粒子的相关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用于肿瘤细胞的标记。这些研究都证明稀土掺杂HAP纳米材料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显影剂,而且多重功能的稀土元素共掺杂HAP可以同时实现多种类型的显影功能
武汉理工大学 2021-01-12
纳米银导电墨水
电子元器件对更低加工温度和更小特征尺寸的要求。开发适应低热处理温度、小尺寸加工工艺的纳米银墨水已经成为导电浆料发展的必然趋势。与传统印刷电子工艺相比,喷墨打印导电线路并经过烧结处理,银导电层的厚度仅为传统蚀刻或印刷方式得到导电层厚度的十几分之一,而导电性却可以与其相媲美。因而喷墨打印方式的出现为无线射频识别(RFI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柔性电路板(PCB)、传感器(Sensor)等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极具竞争力的制造方式。相比于粘稠的微米或纳米银浆料,纳米银墨水具有适合于喷墨打印的粘度、表面张力和更小的尺寸(一般小于50nm),因此成为喷墨印刷电子学及技术的重要关键材料。我们成功发展了纳米银导电墨水,导电相含量15 wt.%,纳米银颗粒纯度高,粒径集中分布于7~17 nm;墨水黏度为3 mPas,表面张力为32 mN/m,经喷墨打印形成的导电线路在低温固化、烧结成膜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250℃下烧结20 min后,导电线路的电阻率可达5.3 μΩ´cm;在120 ℃下烧结60min后,电阻率可达10.3 μΩ´cm。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5 36 37
  • ...
  • 374 3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