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UV固化粉末涂料
近年来国外对UV固化粉末涂料的研究开发日趋活跃,部分产品正开始走向市场,世界上 第一条商业化UV粉末涂料生产线于1998年出现在美国的Baldor电子公司,应用于电子马达的涂 装。 UV固化粉末涂料是一项将传统粉末涂料和UV固化技术相结合的新技术,因此具有以下明 显优势: (1) UV固化粉末涂料的涂层在熔融和流平阶段不会发生树脂的早期固化,从而为涂层充分 流平和驱除空气操作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这样就从根本上克服传统热固化粉末涂料的缺陷。 (2) UV固化粉末涂料采用紫外光辐照固化,可以使加热和固化过程的温度低至 100~120℃,大大低于传统的热固化粉末涂料的使用温度,且采用紫外光照,固化耗时只有数 秒钟,加快生厂线的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3) 相对低的固化温度可以避免对基材的过分加热,大大拓展了粉末涂料的应用空间。 (4) UV固化粉末涂料使用100%固体漆,零VOC排放,其转化效率达95%,过量喷涂的粉末 可以回收再利用,因而具有较高的材料利用率,节省生产成本。 适用于光固化粉末涂料的树脂,首先要具有较高的光引发聚合活性;要求树脂能赋予粉末 涂料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在固化条件下具有较低的熔融粘度,以保证粉末涂料在光固化之前和 光固化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流动和流平性能。 本项目通过分子设计制备了一种具有结晶结构的聚酯树脂,所合成的光固化聚酯树脂具有 良好的流平、储存等性能;所制得的粉末涂料在UV光照5秒成膜后,涂膜综合性能优良,正、 反冲击性能达到50kg/cm,附着力达到0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粉末注射成形技术
粉末注射成形(Powder Injection Molding,简称PIM)是将现代塑料注射成形技术引入粉末冶金领域而形成的一门新型粉末冶金近净形成形技术。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练,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用注射成形机注入模腔内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等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其工艺过程如图1所示。它不仅保持了粉末冶金技术可以制备用熔铸方法无法或很难制备的材料的特点,还可以像成形塑料产品一样制备金属或陶瓷零件,把粉末冶金技术的成形能力提高到了前所未及的程度。它是小型复杂零部件成形与加工技术的一场革命,成为了新型制造业中最为活跃的前沿技术领域,代表着粉末冶金技术发展的主要发展方向。近年来得到了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被国际上誉为“当今最热门的零部件成形技术”和“21世纪的成形技术”。美国已将其列为对国家经济繁荣和持久安全起至关重要的“国家关键技术”之一。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医疗器械、办公设备、汽车、机械、五金、体育器械、钟表业、兵器及航空航天等众多工业领域。 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的特点主要有: 能直接成形几何形状复杂的小型零件; 零件尺寸精度高(±0.1%~±0.5%),表面光洁度好(粗糙度1~5μm); 产品相对密度高(95~100%),组织均匀,性能优异; 适合各种粉末材料的成形,产品应用十分广泛; 原材料利用率高,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工序简单,可连续大批量生产; 无污染,生产过程为清洁工艺生产。 十多年来,北京科技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的曲选辉教授课题组在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军工科研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的资助下,在粉末注射成形关键技术、应用开发、产业化关键技术与装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工艺、新配方,研制的许多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国防和民用领域。目前已拥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多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本技术现已成为国家科技部重点推广项目之一。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1
粉末冶金密度天平
产品详细介绍工件粉末冶金密度计、粉末冶金小零件密度测量仪可测名目:含油率、孔隙率、体积、含油体积,压抑成型半产品的密度,炼结后产品的密度,MIM注射成型产品的密度,金属粉末真密度的测量,金属粉末的表观密度与松装密度盘算,其它固体密度的测定因为粉末冶金的孔隙构造对粉体的物感性质影响很大,而且粉末冶金产品依据其需求是以体密度、湿密度、视孔隙率、含油率等为重要的认定规范,所以对于成形胚体和烧结体的密度检测更为重要。工件粉末冶金密度计、粉末冶金小零件密度测量仪具体技巧参数:1、型号:QL-300Q(另有QL-120Q、QL-600Q两种型号的机型可选)2、称重规模:0。01g~300g(另有称重规模为0。01g~300g、0。01g~600g可选)3、密度解析精度:0。001 g÷cm34、测量时光:约10秒5、测试品种:粉末冶金生胚件、烧结件和含油轴承,及各种固体、颗粒体、薄膜、浮体工件粉末冶金密度计、粉末冶金小零件密度测量仪操作步骤:针对毛坯件、吸水性的泡棉、木材等的测量步骤:①先测量产品在空气中分量,按R键记忆。②再测量产品饱和水后的的空气中分量,按R键记忆。③将产品放入水中测水中分量,按R键记忆,循环显示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含油率等。粉末冶金密度计,MIM工件密度计,铸铁密度检测仪针对烧结成型的粉末冶金、磁性资料等样品的测量步骤:①测量产品在空气中分量,按memory键记忆。②放入水中测水中分量,按R键间接显示密度值。规范配件:①测量台1个②水槽1个 ③主机1台 ④浮体测量配件;抗浮架1个 ⑤防风防尘罩1套 ⑥电源变压器1个 ⑦镊子1把 ⑧温度计1只 ⑨不锈钢100G砝码1套 ⑩颗粒测量配件颗粒球+玻璃杯1套售后效劳:1、所有产品均属原装副品。2、所有产品均免费保修一年,毕生保护,保修时期发生的所有费用由我方承当。(人祸、人为景象除外)3、所有产品在运输历程中有破坏时,所有义务由我方承当,并保障在3天内改换新品。4、对于运用操作方式,我方有义务与义务教育买方技巧运用人员至完整纯熟为止。5、其余具体购置事宜,参考单方协议的合同条款。公司专业销售:各种粘度计、固体密度计÷比重计,液体密度计÷浓度计,各种硬度计,显微镜,稠度计,分光光度计,PH计,电导率仪,浊度计,各种电子剖析天对等等试验室剖析仪器。无损检测仪系列:涂层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外表毛糙度测试仪,超声波探伤仪,光泽仪,白度计,色差仪,电火花检漏仪,电火花断丝取出机等等无损检测仪器。各种检测装备:熔体活动速率测试仪,熔融指数仪,粉体综合特征测试仪,萃取器,等等检测装备。
厦门群隆仪器有限公司 2021-08-23
用超细APT制备纳米钨粉
1.项目简介:《用超细APT制备纳米钨粉的研究》由我校余世鑫教授主持与江西省崇义章源钨制品有限公司联合研究,并由该公司工业试生产成功。该项目经过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2003年11月28日江西省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组对该项目进行了鉴定。2.技术特点:本项目采用精细化工技术,依据相转移合成法的原理,采用独特的离子交换高峰液的处理技术、固液分离技术和结晶晶形控制技术,生产出超细颗粒仲钨酸铵(APT,费氏粒度 1~10μm)。然后在通用的回转管炉煅烧和四管炉还原,采用露点-70℃的高纯氢气和粉末钝化技术,制得纳米钨粉。其生产表明,与等离子法、流态化还原法等相比,采用该技术生产纳米钨粉具有设备投资少、成本低、规模生产易控制、重现性好的特点。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该项目采用的工艺技术独特、新颖、可行,属国内首创。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纳米硬质涂材料制备和应用
模具是现代工业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装备之一,市场潜力巨大。为避免模具过早失效,模具型腔及相对运动件表面必须具有高硬度及自润性,以达到耐磨、减磨、耐蚀及抗疲劳的作用。因此,表面强化技术是充分发挥模具潜力、提高其使用寿命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它是国内外模具工业与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为此,东南大学研究了镀液配方中主盐、还原剂、络合剂、稳定剂、分散剂等对模具表面镀层的硬度、耐磨性、结合力、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等的影响规律,优化的纳米改性层硬度为HV900以上,纳米改性层与模具基体结合力大于150MPa,处理后表面光洁度不低于处理前;处理前后表面厚度变化小于30mm;纳米改性后塑料成型模次提高30%以上。 /line此外,采用先进的反应磁控溅射离子镀方法,研究开发了Ti-Al-C-N系纳米复合硬质涂层,系统研究了碳含量,铝含量,氮流量,沉积温度和偏压对涂层微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涂层的性能与微观纳米结构密切相关,通过工艺参数优化后的纳米复合TiAlCN涂层具有HV2400的显微硬度,同时具有0.2的低摩擦系数,并且具有良好的膜基结合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南京大学 2021-04-10
纳米金属粉体连续制备技术
纳米金属粉体材料广泛用于催化剂、润滑剂、建筑材料、陶瓷材料、气敏材料、绝缘材料、纺织材料、发光材料、木材、灭火剂、生物医学材料等,在冶金、机械、化工、电子、国防、核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金属纳米粉体制备技术是纳米金属粉体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关键。本技术依托南京工业大学粉体研究所,已开发出三代年产1000公斤级高性能、高产率直流电弧等离子体蒸发金属纳米粉体连续制备产业化生产线,并实现了平均粒度在15~300nm的金属Cu、Ni、Fe、Ag、Sn、Bi、Zn、Co、不锈钢及高均匀混合性Cu-Ni-Sn等金属粉体材料的产业化生产。所制备的纳米金属粉体纯度高,可满足不同行业特别是电子行业对高纯度纳米金属粉体的需求;可满足多系列、多品种纳米金属粉体的生产,易控制粉体的粒径以及粒度分布;有利于降低粉体粒度分布范围,减小粒度;易收集,包装,且能在后续环节中保证粉体的高纯度。该生产线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制备成本低,产率高;可靠性高,易维护;原材料可适应性强,即可采用不规则金属块体,也可采用粉体;产品均一性好等优点。目前,该技术已成功转让给相关企业,并在同行业具有强的竞争优势。技术优势(特点、指标等) 生产线真空度高,极限真空度可达5×10-4 Pa,采用三枪结构,为高均匀性复合金属纳米粉体、合金纳米粉体和薄壳修饰形纳米粉体的制备奠定了基础;采用最新的等离子体电源组合技术,可有效解决国内现行产业化生产线依赖使用国外进口大功率等离子体电源的现状;根据不同金属特点,在一条生产线上,采用不同结构粒子控制器,可有效解决多品种金属纳米粉体的生产问题;引入纳米粉体分级系统,可进一步降低生产金属纳米粉体的粒度分布范围,提高产品质量;所研制的生产线已考虑到金属纳米粉体的钝化、真空储存和设备与后续产品生产设备的连接等问题;采用复合蒸发和特殊蒸发坩埚技术,可进一步提高设备能量利用率,降低制备成本;设备主要操作由计算机控制,易于操作,稳定性高。与国内现有技术相比,在粒度相同情况下,铜粉产率可提高1.5倍,镍粉产率可提高2倍,银粉产率可提高5倍,铁粉产率可提高2~5倍。基本解决了现有纳米金属粉气相法生产中存在的产率低、成本高、纯净度低等问题。中国颗粒学会鉴定结果认为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微纳米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方向上,以现有微纳米材料制备研究平台和有关研究课题为基础,在微纳米陶瓷、金属粉体制备及改性、纳米结构材料、大块金属纳米与非晶材料制备、高阻尼微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纳米药物靶向材料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现了知识创新,形成了一系列专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许仲梓教授和赵石林教授主持承担的江苏省科技厅项目——“纳米透明功能涂料的研制与开发”,在我省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成效显著。该项目以半导体纳米材料为功能填料,制备出的涂料价格适中、性能优良。可将涂料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涂覆于玻璃的表面,一次性制成纳米隔热玻璃,用于汽车、各类建筑物上,不仅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可见光区透过率>80%),而且能有效的隔绝太阳热辐射(近红外区屏蔽率>63%),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同时涂料本身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水性涂料。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其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常洲晨光涂料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一条年产100吨纳米透明功能涂料的生产线及实验检测中心,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目前课题组正研发系列产品,以满足环保和节能的社会需求。由郭露村教授主持的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研制的纳米陶瓷弹簧,是以纳米改性PSZ粉料为原料,利用复合成型技术制备而成。陶瓷弹簧具有重量轻、耐磨损、抗老化、耐高温、电绝缘、无磁性等特点。主要技术指标:簧丝直径:2.2±0.1 mm;弹簧外径:20.4±0.3 mm;自由高度:24±0.5 mm;间距:1.7±0.1 mm;工作圈数:6;弹簧刚度:10±2 N/mm;最大荷重:50 N;重量:8.8±0.5 g。主要应用于无法使用金属弹簧的高温、腐蚀性环境中,用作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以及控制机构运动的零件。水泥材料节能减排关键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内水泥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单位,以唐明述院士领衔、许仲梓教授、沈晓冬教授为领军人物的学术团队,在混凝土耐久性研究、高性能水泥制备基础研究、水泥绿色制造、建筑节能材料、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唐明述院士历经五十年潜心开展的“混凝土碱-集料反应耐久性研究”,在反应机理、集料碱活性快速试验法(被确定为国际标准)、反应防治方法及工程建设应用等到方面取得了被国际同行评价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多年来,研究成果为我国三峡工程、长江二桥、金沙江的向家坝、雅砻江上世界最高的大坝(305 m)锦屏一级电站等数十个国家重大基建工程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部级以上奖励。2001-2006年由许仲梓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高性能水泥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研究”,其关键技术使传统水泥性能提高30%、产量提高30%、环境负荷降低30%,作为一种国民经济中使用量最大的基础材料,这项成果蕴含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巨大,研究成果达世界领先水平。该成果在我省的中联淮海水泥有限公司等大型水泥生产企业中得到推广应用,经济效益显著。2008年,由沈晓冬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国家“973项目”——“水泥低能耗制备和高效应用的基础研究”,针对国家重大需求,紧紧围绕提高水泥性能、重点关注水泥生产节能减排的社会热点问题等开展基础科学研究。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绿色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材料是以棉、木桨生物质经过化学或机械等处理技术得到的尺寸在纳米级的纤维素产品。主要分为纳米纤维素晶体CNWs、纳米纤维素纤维CNFs两大类。由于 CNWs、CNFs 二者均具有结晶度高、可降解、高强度、极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势,可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汽车制造、航空航天、3D 打印、建 筑、军工特殊材料、电子产品、化妆品、涂料、油漆、食品、 造纸、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增强等领域。 本团队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纳米化技术,实现纳米纤维素的量化制备,解决量化制备过程中的酸化、均质化、液体回收与净化循环利用技术,该技术国内外均无文献报道。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绿色高效制备纳米纤维素
纳米纤维素材料是以棉、木桨生物质经过化学或机械等处理技术得到的尺寸在纳米级的纤维素产品。主要分为纳米纤维素晶体CNWs、纳米纤维素纤维CNFs两大类。由于 CNWs、CNFs 二者均具有结晶度高、可降解、高强度、极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势,可被广泛用于生物医学、汽车制造、航空航天、3D 打印、建 筑、军工特殊材料、电子产品、化妆品、涂料、油漆、食品、 造纸、复合材料和聚合物增强等领域。 本团队研制了一种新型复合纳米化技术,实现纳米纤维素的量化制备,解决量化制备过程中的酸化、均质化、液体回收与净化循环利用技术,该技术国内外均无文献报道。
北京理工大学 2022-12-16
一种大管径、超长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管径、超长纳米碳管的制备方法,以碳水化合物为原料,在过渡金属盐存在下,与人工模板剂物理混合均匀,在惰性气氛中,先在400~650℃下保温0.5~2h,再升温至700~1200℃煅烧0.5~2h,得到大管径、超长纳米碳管;所述的人工模板剂为三聚氰胺、二氰二胺、尿素或单氰。本方法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批次差异小,适合规模化生产;制备得到的纳米碳管的内径为50~100nm、长度为微米级,管壁由类石墨烯片层堆积而成,并且具有高的比表面积。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 11 12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