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车辆、船舶纳米润滑材料的应用(技术)
成果简介:这种纳米润滑材料的使用方法与普通润滑油一样,不仅解决降低摩擦的要求,而且在机器与设备的额定工作制度中修复被摩损的表面,并具备如下卓越的优点:将摩擦系数降低到f=0.0031-0.0073;在摩擦表面微区域形成“玻璃-陶瓷-金属”型薄膜,使表面层硬化到微硬度690-720HvConst;冲击强度大于50kgf/mm2;恢复零件的几何尺度,消除间隙和减少摩擦表面之间的缝隙到最适宜尺度;不用拆卸就可以完成机器设备针对磨损所需要的维护与修理工作;使用该技术可以显著地提升机器与设备的经济指标;降低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纳米纤维超高速生产技术
项目自主创新的“锥形体超高速电纺丝”和“压缩气体喷丝”两项高产率纳米纤维制备技术,实验测得两种方法制备效率均在10克/分钟以上,效率较传统静电纺丝提升500~1000倍。经改进的制备技术,制备工艺及成本更为经济、高效,将大规模生产纳米纤维变为现实。产品物理和力学性质完全达到同类产品国际水平,因此两项成本更为经济的纳米纤维规模化制备技术不仅能为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也对提升行业的技术水平,跻身国际前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兰州大学 2021-04-14
新型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纳米技术
新型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纳米技术,是一项从技术原理、核心试剂及操作流程都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完全独创的肿瘤液体活检技术。该技术利用癌细胞特殊的代谢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生物物理学特征,实现对白血病及各类实体瘤的CTC高效、灵敏、特异检测,解决了长期制约CTC行业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问题。 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东方医院陈炳地副教授联合刘中民教授和崔征教授团队研发的新型CTC检测纳米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CTC高效、特异捕获的瓶颈问题。新型CTC检测纳米技术能从多个盲编的血样中,准确检认出癌症血样和健康血样。其检测敏感度远远高于同行其它技术。该技术也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唯一一种能够把白血病癌细胞从血液中捕捉并检测出来的技术。新型CTC检测纳米技术首次解决了癌症检测、癌症治疗中急需解决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即能够快速、安全、高频检测当前的化疗效果是否理想,并通过足量的捕获CTC做药敏测试,实现对抗癌药物的个体化精准选择。 目前,该技术已经开展初步的科研转化,在上海组建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在福建组建了市场团队,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等三甲医院开展临床研究。该技术已获得多项创业大赛大奖,同时获得了多项政府人才政策的支持。
同济大学 2021-04-11
CdS/PAMAM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潜指纹显现技术(技术)
成果简介:本项目以聚酰胺-胺型树形分子(PAMAM)为模板制备了粒径可控、 颜色可调的 CdS/PAMAM 量子点溶液,该溶液具有较高的荧光强度;应用于潜 指纹识别时选择性吸附能力优异,发光量子点沉积在纹线上,小犁沟没有吸 附(图 1);尤其对胶带粘面潜指纹具有非常理想的显现效果,可以通过室温 反射和紫外可见荧光两种形式成像,具有较广的适应性;对陈旧指纹的显现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使用范围。该显现液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北京市 公安局等实战部门进行了实际应用,均取得很好的效果,一致认为其操作简便、显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技术
采用新型反应技术撞击流反应TiCl4水解—沉淀法制取纳米TiO2。在优化的、十分温厚的条件下制得的400ºC煅烧产品,经国家授权的分析测试单位用透射电镜检测,最小粒径2.0,最大16,平均5.68 nm;晶型锐钛矿。该细度是迄今同类方法即TiCl4水解-沉淀法制得产品之最。根据市场需求,可以生产粒径较大例如40-50 nm的产品;也可提供无定型和金红石型产品。(中国专利申请号Chinese Patent App No 02138720.6)。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片状纳米金属颗粒制备技术及开发应用
颗粒的粒度和粒形分析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JEM-1299EXⅡ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始锌粉的中值粒度大约在3~10微米之间,粒形近似为球形。实验结果证明,经过1小时处理后,原始的150克球状锌粉基本上都成了薄片状,颗粒的厚度分布在10~50nm之间,直径方向尺寸度分布在20—100nm之间,这一转变过程的电力消耗只有0.12度。按照150克/小时计算,本技术班纳米锌片可达1公斤以上,每班电力消耗还不到1度。得到的产品形状规则,均匀,无污染,几乎无缺陷。 本项目不但在国内外率先成功地在温室下用振动方法制备出了纳米片状锌粉,而且还适用于其他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纳米片的制备。可开发的领域有:纳米片涂层技术,纳米片指纹粉体,纳米片催化技术,高密度、高分辨率、低噪声磁性记录介质等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聚苯胺纤维技术
纳米聚苯胺纤维在防腐涂料、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超重力旋转床作为一种新型反应器,在化工过程强化等领域具有总要的应用,且无明显放大效应。采用超重力法制备纳米聚苯胺纤维,具有反应速度快,产品形貌均一,长径比大,分散性好等特点。目前已达到中试水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纳米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与装备
碳纳米管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必将促进科学与经济的进步。研究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制备技术与工艺创新,开发节能高效“环路”循环流化床碳纳米管规模化生产装备与生产工艺;研究碳纳米管改性技术,开发出工质相变的新型碳纳米管气相分散设备与工艺;研究碳纳米管与基体复合技术,发展气相分散碳纳米管增强碳纤维复材界面技术,创制纳米增强碳纤维的智能一体化装备研究。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研究团队获批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及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创新团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4-22
纳米多功能高效节能玻璃贴膜技术
利用真空多靶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普通的PET薄膜上镀制9层金属、氧化物和氮化物纳米多层膜,从而使普通的PET薄膜具有隔热、保温、防紫外等多种功能,可广泛用于汽车玻璃和建筑玻璃的节能贴膜。可节约汽车或大玻璃窗建筑冬天或夏天利用空调加温或制冷所需能量的30%以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3
微纳米液滴和胶囊高效制备技术
成果创新点 微细喷雾,微胶囊,微囊化设备 主要技术创新路径:微纳米流体力学界面剪切原理; 关键技术指标:制备的液滴、颗粒或胶囊直径在亚微 米到数毫米,大小和均匀性可控,结构和物质成分可控, 产率和包裹率可控,适合多种物质材料; 核心优势:包裹率高,适用性强,可集成化,成本低。 技术成熟度 小试,原理性样机 市场前景 三到五年内可规模化、工业化生产设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747 74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