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超重力法制备纳米聚苯胺纤维技术
纳米聚苯胺纤维在防腐涂料、超级电容器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超重力旋转床作为一种新型反应器,在化工过程强化等领域具有总要的应用,且无明显放大效应。采用超重力法制备纳米聚苯胺纤维,具有反应速度快,产品形貌均一,长径比大,分散性好等特点。目前已达到中试水平。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高效病毒防护用纳米纤维空气滤材
中原工学院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教授何建新团队在高效病毒防护用纳米纤维空气滤材与口罩关键技术及装备方向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自主研发的线性电极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直径50—150nm的纳米纤维,以此类超细纤维为原料可加工出过滤精度100nm的超薄非织造滤材,能够高效拦截呼吸道飞沫、PM2.5、病毒、油性颗粒等病原体传播介质。同时,该技术可通过原液掺杂纳米银、中草药提取物而使材料具备生物杀菌功能,能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的传播。 1.可高效防护杀病毒的纳米纤维制备关键技术。通过自主研发的线性电极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直径50-150nm的纳米纤维,以此类超细纤维为原料可加工出过滤精度100nm的超薄非织造滤材,能够高效拦截呼吸道飞沫、PM2.5、病毒、油性颗粒等病原体传播介质,同时该技术可通过原液掺杂纳米银、中草药提取物而使材料具备生物杀菌功能,能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的传播。 2.自主知识产权的纳米纤维量产装备研发。团队自主开发了高速线性静电纺丝技术及装备,独立研制了线性电极纺丝系统、封闭式溶液涂布系统、连续化接收系统、循环供液系统、恒温恒湿系统、溶剂回收系统以及超声复合系统,与国内外多针头纺丝设备相比,单台设备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0倍,并把设备成本大幅度降低至30%,在行业内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本装备采用独特的线型电极系统来制备纳米纤维,具有操作简单,扩展性强,模块化操作,灵活性应用的特点,可以通过该设备快速制备高品质的纳米纤维。 3.高效低阻抗病毒纳米纤维过滤防护材料。依托自主研发的静电纺丝技术及产业化装备,团队先后开发了高效低阻复合滤材、纳米纤维防雾霾窗纱、纳米纤维过滤海绵、可清洗纳米高效低阻滤材等一系列产品。纳米纤维滤材具有高过滤精度和高过滤效率的特点,对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具有良好的过滤效果,可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空气过滤器、医用防护口罩等领域。 4.抗病毒防护口罩开发。完成了具有病毒防护功能的纳米纤维防护口罩的开发,该口罩采用熔喷静电棉和纳米纤维复合结构形从微米到微纳米级别的梯度过滤效应,对0.3μm的标准颗粒物过滤效率在99.5%以上(测试条件:在全自动滤料测试系统TSI8130A上,风速流量35L/min,0.3μm的NaCl人工尘),完全去除静电后过滤效率依然稳定在82%以上。而且,利用病毒杀灭剂改性纺丝原液,在纳米纤维中掺杂了具有抗病毒效果的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从物理拦截和生物杀灭两个方面做到对病毒的安全彻底防护。
中原工学院 2021-04-11
蛋白-原花青素复合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纳米颗粒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蛋白‑原花青素复合纳米颗粒,以脯氨酸蛋白为载体,原花青素与脯氨酸蛋白通过自身的亲和作用复合在一起,装载率为33.5‑62.3%,尺寸小于300nm,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小于0.3。制备方法在45‑53℃条件下将脯氨酸蛋白溶液保温搅拌,然后滴加相同体积的原花青素溶液,滴加完毕后在45‑53℃条件下搅拌2‑5h,冷却至室温,离心,洗涤、冻干。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可行,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丝素/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支架材料的制备及蚕丝蛋白的加工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织工程用丝素/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基本步骤是将脱胶后的纤维状丝素溶解在浓度为9mol/L的LiBr溶液中,控制温度37℃,时间6h,溶解后经过滤、透析、风干浓缩后获得不同重量浓度的丝素蛋白溶液,将500mg海藻酸钠溶于100ml去离子水中,60℃水浴中溶解1h,再磁力搅拌溶解1h,制成0.5%(w/v)的海藻酸钠溶液等,本发明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丝素/海藻酸钠复合纳米纤维支架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无需其他复杂设备,条件易控制,成本低廉,可进行规模化批量生产。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纳米纤维缓释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生物可降解吸收的聚合物是目前较理想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之一,电纺丝是一种 制备纳米纤维的新技术,在生物医用领域已取得很多应用,在药物缓释领域也有着潜在 的应用前景。 目前应用的纤维材料纯度不高,防术后粘连效果差,无局部抗炎症作用,应用面狭 窄。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能够提高创面抗感染能力,对修复皮肤创伤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在身体环境下保持并延长 bFGF 的活性,是临床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 本发明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将抗炎症药物、生长因子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复合, 使纳米纤维薄膜不断降解,将药物释放,防止炎症反应,并通过释放生长因子诱导病损 部委细胞再生。 功能特点: 1.工艺简单,操作方便。 2.载药量和释放速率可调节范围大,释药速率可得到提高。 3.可应用为术后防粘连膜,还可直接作为药物及生长因子缓释性组织工程支架。 4.纳米纤维直径 50-800nm,分布均匀。
同济大学 2021-04-13
微/纳米纤维制造及其高效真空绝热复合技术
目前我国钢铁、石化、核工业等高温设备和管道保温材料,如玻璃棉、岩/矿棉、陶瓷纤维毡等无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高(0.037~0.05W/(m•K))、保温节能效果差;我国建筑和交通运输领域使用的聚苯乙烯、聚氨酯等有机保温材料(导热系数0.024~0.03W/(m•K)),耐温阻燃性能差,严重火灾频繁发生,安全隐患突出。针对钢铁、石化、核反应堆等高温工业领域对高性能保温绝热材料及其结构功能一体化的迫切需求。已提出微纳米纤维玻璃棉/低气体渗透膜材真空绝热复合材料结构设计及制备工艺方法,研发高速离心喷吹技术制备微纳米纤维玻璃棉芯材,并将芯材和HDPE/PET/Al/PA复合膜材真空封装。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高效超细纳米复合纤维过滤材料的开发
项目通过静电纺丝喷头的设计、熔融静电纺连续化加工系统的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了可工业化生产的的熔融静电纺丝及其复合物加工的技术,并通过热压粘合等技术的研究,成果解决了熔融纳米纤维与常规非织造材料之间的复合技术难点。 关键技术 针对个体防护和工业过滤的需求,开发了熔融/静电纺丝制备纤维直径小、孔隙率高、孔径分布均匀的过滤材料,满足高效低阻过滤要求,过滤效率>99.97%,阻力压降<100Pa,突破批量化生产关键工艺和装备。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授权专利:一种新型高效率静电纺丝线型喷头(专利号: 201310252853.X)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效益分析:资金需求总额 200 万元 应用情况:江苏菲特滤料有限公司 
江南大学 2021-04-13
可重复消毒使用口罩的纳米纤维过滤膜材料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李勃研究员团队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伍晖副教授团队近年来一直在合作开发纳米纤维类材料,并在研究中发现纳米纤维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该团队紧急启动了用于口罩中间过滤层材料的纳米纤维膜的二次开发。
清华大学 2021-04-10
纳米氧化铝、氧化钛纤维制备与应用
纳米氧化物中的氧化铝和氧化钛粉体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制药工业,复合材料制造,化肥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我们开发的作为绿色化工产品的氧化铝纤维在纳米催化技术和复合材料制备等方面性能比纳米粉体更优异,例如国内权威机构应用试验其在高温条件下仍保持高的比表面和孔容,是此类高温高强催化剂载体换代产品,是耐热复合增强材料的首选,已显示在众多领域的巨大应用价值和前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新型多种肠溶包衣材料及生物纳米纤维制备
本项目是系列纤维素基医用肠溶包衣材料及其纳米纤维的制造技术。首先以天然棉纤维素为原材料, 通过成熟技术制备pH敏感性智能材料羟烷基烷基纤维素醋酸琥珀酸酯(HPMCAS/HEMCAS)、羟烷基烷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酯(HPMCP/ HEMCP)、羟烷基烷基纤维素醋酸邻苯二甲酸酯(HPMCAP/HEMCP)、羟烷基烷基纤维素偏苯三甲酸酯(HPMCT/HEMCT)等系列pH值(3.5-6.8)溶液敏感的功能材料,可作为肠溶包衣或特殊环境监测用材料。产品为白色、无臭无味的颗粒;不溶于水、酸性溶液,在pH4.0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140 14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