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表面具有
纳米
纤维
多孔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生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表面具有纳米纤维多孔结构的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生物材料,该材料由成型基体及覆盖在成型基体表面并与成型基体结合成一体的纳米纤维层组成,所述纳米纤维层中的纳米纤维之间相互交错形成多孔结构,所述成型基体和纳米纤维层均为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如下:羟基磷灰石/聚酰胺复合材料和氯化钙溶解在无水乙醇中形成纺丝液;将成型基体置于接收屏上,采用静电纺丝法将纺丝液纺丝于成型基体上即得。本发明所述复合生物材料有利于细胞及组织的黏附生长,植入体内后容易血管化,与骨组织的结合性能良好。
四川大学
2016-10-12
高白度抗静电
纳米
粉体
研发团队针对高性能、抗静电热控涂层材料开展自主科研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白色氧化锌导电粉体,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了100Kg级导电粉体中试生产线,完成了粉体批次稳定性验证,突破了批量制备导电粉体稳定性差的瓶颈,形成了一套高性能白色氧化物导电粉体的标准生产工艺。产品技术指标经权威检测机构检验达到或超过进口产品水平,并已通过国家航天领域应用验证。同时,产品原料及生产成本远低于进口产品,有望在我国民用市场普及。产品可应用于汽车、电子、纺织、橡胶和化工等领域的防静电、节能、电磁屏蔽等,如轮胎橡胶添加剂、红外反射涂层、防静电涂层等,市场前景广阔。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纳米
铝塑板
产品名称:纳米氟碳涂层铝塑板 表面涂层: 铝合金:AA1100series,AA3003series 铝厚:0.3mm,0.40mm,0.45mm,0.50mm 铝厚度:4mm,5mm,6mm 宽度:1220mm,1250mm,1500mm 长度:最长至6000mm,特殊宽度可定制 背涂: 品牌:ALUSHINE 产地:山东临沂
临沂金湖彩涂铝业有限公司
2021-09-02
一种二氧化硅/
纳米
纤维
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极由复合纳米纤维PA6-GR修饰电极浸于TEOS溶液中制得;所述复合纳米纤维PA6-GR修饰电极通过静电纺丝收集于裸电极表面制得。本发明制备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良好、电子传递速率快,可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生物传感检测等领域。同时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通过将静电纺丝技术和电学修饰相结合,制备流程简单方便、成本低、原料来源广、产率高,可以大规模生产应用。
东南大学
2021-04-13
一种二氧化硅/
纳米
纤维
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电极由复合纳米纤维PA6?GR修饰电极浸于TEOS溶液中制得;所述复合纳米纤维PA6?GR修饰电极由聚酰胺6与石墨烯混合溶于间甲酚/甲酸/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剂中形成前驱体纺丝溶液,通过静电纺丝收集于裸电极表面制得。本发明制备得到二氧化硅/纳米纤维功能复合物修饰电极稳定性
东南大学
2021-04-14
甲壳质
纤维
及制品
甲壳质及其衍生物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和开发的生物材料。该项目取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ZL94116666.X、ZL96103888.8、CNl261111A)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96205886.6、ZL00235704.6、ZL00235702.X、ZL00235703.8、ZL00243215.3),并发表十余篇论文。本项目经上海市科技情报所检索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上海市优秀产学研项目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本项目的总体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较大贡献。 成果转化条件:投资1500万元,成果转化后年产值0.75~1亿元人民币。
东华大学
2021-02-01
聚阴离子
纤维
素
聚阴离子纤维素为羧甲基纤维素升级换代产品,广泛用于油田助剂、造纸、纺织等领域,粘度、造浆率、降失水性为其重要理化指标。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银
纤维
电阻测试装置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青岛大学
2021-04-10
聚酯
纤维
本体阻燃技术
我国是世界第一聚酯大国(占全球总量54%以上),聚酯纤维又是占合成纤维90%的最大合成纤维品种。纤维纺织品的阻燃是解决其着火引发火灾的重要措施。我校王玉忠院士的研究团队针对聚酯的阻燃与抗熔滴相矛盾这一阻燃界长期未解决的技术难题,创造性地提出了“高温自交联与炭化”阻燃抗熔滴新原理,开辟了“无传统阻燃元素”的全新阻燃途径,并发展了相应的技术,可以同时解决聚酯的阻燃与抗熔滴难题,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该团队成功建立了国内首个无卤本体阻燃聚酯纤维的工业化生产线,解决了无卤高效阻燃的耐久性问题, 并成为目前国际上主流技术。本技术的阻燃效率高于其他商业化产品,可纺性和力学性能与纯PET相近。产品已通过发达国家的相关检测和认证,产品出口国外。
四川大学
2021-04-11
智能压电
纤维
复合材料
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通过对单层平行排列压电纤维的复合,能有效抑制压电陶瓷沿三维方向的压电效应,增强机电效应的方向性,优化单向驱动性能;作为复合材料,结构整体性大幅提高,很好地克服了压电陶瓷的脆性问题,并能有效避免因局部纤维失效而影响整体器件的问题。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可进行大幅度弯曲和扭转,适宜应用于包括曲面在内的多种工作主体结构,因而极大地拓宽了压电器件的应用领域。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集传感、驱动和控制功能于一体,可以广泛应用于飞行器的智能蒙皮、自适应机翼、装备的振动噪声控制和结构健康监测等领域,对有效提高武器装备和飞行器性能、提升生存能力和延长服役寿命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项目针对振动对高性能飞行器等武器装备的关键性能、服役寿命的明显制约,发展厚度薄、重量轻、柔韧度好、机电效应方向性强、驱动力和变形量大的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填补国内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空白,突破西方对该技术和产品的封锁,为智能材料和结构在我国航空、航天、武器装备及民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济南大学
2021-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11
12
13
...
125
12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