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的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颗粒增强的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用于 在基体表面制备热障涂层,属于热障涂层制备领域,其包括 S1 将纳米 颗粒团聚成 60μm~120μm 的团聚粉末;S2 对团聚粉末进行热处理 以获得烧结粉末,所述烧结粉末粒径为 50μm~100μm;S3 将经步骤 S2 获得的所述烧结粉末送入基体被热源熔化后获得的熔池内,使烧结 粉末与熔池一起冷却凝固,以在基体表面制备获得纳米颗粒增强的热 障涂层。本发明方法过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纳米新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保中的应用
南开大学课题组以新型纳米催化材料的制备为切入点,研究了汽车尾气中NOx的催化还原和饮用水中硝酸根的催化脱除,并探讨了纳米TiO2载体上负载金属形貌控制机理,硝酸根的催化脱除机理以及汽车尾气中NOx的净化和工业应用等问题。创新性采用光催化法控制Me/TiO2催化剂中负载金属的形貌,克服了传统催化剂的制备弱点。光催化还原硝酸根的转化率达到98.4%,生成理想产物N2的选择性达99.9%,具有十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核壳结构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壳型合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 括:使用有机硅烷偶联剂在氧化物基底表面生长出自组装单分子层。 随后在生长有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基底表面通过原子层沉积生长一种金 属核心,接着在金属核心上通过原子层沉积选择性地生长另一种包覆 核心的金属壳层。该方法可以通过调节原子层沉积的生长循环次数控 制核心尺寸与壳层厚度,以及核与壳的合金成分比例。按照本发明使 用的基底改性方法实现核壳结构合金颗粒的制备,由于采用了原子层 沉积的工艺,因此对于生长的核壳结构合金颗粒能够达到纳米级的可 控性。并且基于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611888.2)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锆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在真空或氩气气氛下,对氯化锆+硼氢化钠混合粉末进行5~10h球磨处理;然后,在0.5~1atm氢背压下,将球磨产物加热到300~400℃,并保温1~2h后自然冷却;接着,将加热产物倒入蒸馏水中,过滤出固体物,再用蒸馏水清洗;最后,用乙醇对水洗固体产物清洗后干燥,即可获得所述的纳米氧化锆粉体。本发明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硼化铌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410219065.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化铌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属于陶瓷粉体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熔融盐环境中以单质硼还原五氧化二铌,然后通过用热水浸润溶解熔盐及反应产生的三氧化二硼得到纳米硼化铌粉体。本发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合成温度低(800~1000℃),合成时间短(1~4h),合成粉体纯度高,粒径小等特点。本发明所得到的硼化铌纳米粉体可用于制备超高温陶瓷、耐磨材料和超导材料。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金刚石微纳米粉体机械法制备新技术
项目概况 目前,国内外解决作为世界上已知的最硬材料——金刚石的超细粉碎问题,即超硬粉体 机械法制备超细粉碎技术,一般很难突破现有的微米级水平。成果应用非线性振动理论,创 建高振动强度振动磨系统,振动强度设为 10-16,围绕非线性振动与高振强所带起的诸多问 题,构建双质体振动结构,采用非线性振动系统,实施亚近共振方法,辅以变频技术,解决 超硬粉体不细化、易团聚等问题,已进入亚微米或纳米级水平。 本项目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主要特点 在样机研制和金刚石微粉的振动试验中,掌握 K 值在上述区间范围变化时粉碎粒度向 纳米级细化的条件,使目前国内采用振动磨粉碎方法对金刚石粉体进行粉碎徘徊在 μm级 水平上的现状得以突破。体现了成果的先进性; 创建高振强系统,对于大多数振动机械,通常振动强度 K 取 4~6,K ≥8 时称为高振 动强度系统,简称高振强系统。为达到粉体超细化的目的,本样机振动强度设为 10-16,围 绕高振强所引起的诸多问题,构建双质体振动结构,解决超硬粉体细化时的团聚等问题, 体现了成果的创新性。 技术指标 选择高振动强度振动磨超细粉碎方法,研究高振动强度对超硬粉体粉碎细化的影响,应 用非线性振动理论,主振系统采用非线性变节距弹簧,使其刚度为变量,且随动载荷 即振动强度变化而变化,以适应系统变频调速与近共振的工作需求,要求不仅应达到节 能高效之特点,同时能使得系统工作稳定;采用环形橡胶弹簧作为减振系统的减振弹簧, 弹性模量小,可获得大的弹性变形,以实现理想的非线性特性,使系统具有高内阻,可对突 加载荷具有良好的吸收及隔振效果。 最小振动强度 k ≥8;最大振动强度 k≤18。 市场前景 金刚石的社会价格为 1-10μm 的,0.4-0.8 元/克拉;0.1-0.2μm 的,10-20 元/克拉, 约为微米级价格的 25 倍。我国人造金刚石微粉年产量达 10 亿克拉,若其中 10%制成亚微或 纳米粉,即 1 亿克拉,则每年经济效益为(15-0.6)×1 亿≈14 亿元,同时产生利税 4 亿元。 国内人造金刚石微粉年产量约达 10 亿克拉,但所需人造金刚石亚微或纳米粉多依赖进 口,成果的进一步中试与推广,将给国内同行企业产生一个非常可观的经济增长点。 成果的应用与推广,对于推动我国人造金刚石超硬超细粉体新材料制备及技术升级将产9 生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将产生非常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人造金刚石亚微米或纳米粉 体更有着是人造金刚石微粉几倍乃至数十、百倍的功效,人们对其制备研究与应用前景不可 限量。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3
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
石墨烯基多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用于光催化技术。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仪研(上海)YJ-0633A药物黏度测定仪
YJ-0633A药物黏度测定仪 本仪器YJ-0633A药物黏度测定仪的制造符合中国药典2020年版0633黏度测定法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可以通用品氏和乌氏粘度计。本仪器专为粘度测试设计,由水槽和控制器两部分组成。粘度恒温槽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场和测试平台,此外仪器也可作为高精度浴槽,进行其它试验。本仪器的最大特点是:全喷塑处理,经久耐用;双层缸结构,高精度控温仪,控温准确。 主要功能特点 1、采用智能液晶显示温控仪,控温迅速,响应快,超调小,控温精度达±0.1℃。 2、采用硬质玻璃缸及保温外套缸(称双缸),保温性能好,试样观察清晰。 3、采用台式、一体机设计方式,仪器整体性好,使用方便。 4、带有线控计时按键,用于实验时的计时显示和控制。 5、采用电动搅拌装置,浴缸内的温度均匀。 6、制冷器与主机分离式设计,防止压缩机工作振动带来的粘度计测试误差。 二、主要技术参数 1、工作电源:   AC(220±10%)V,50Hz±5%。 2、加热功率:   1600W。 3、搅拌电机:   功率6W;转速 1200r/min。 4、测温范围:    10℃~180(选配制冷器后可实现制冷)5、控温精度:   ±0.1℃。 6、恒温浴:     容量,25L;形式,内外两层缸(双缸)。 7、使用环境:   环境温度-10℃~+35℃,相对湿度<85%。 8、温度传感器: 工业铂电阻,其分度号为Pt100。 9、整机功耗:   不大于1800W。 10、毛细管粘度计:  4支(平氏或者乌氏客户可任选)11、外形尺寸:   530㎜×400㎜×670㎜ (长×宽×高,含浴缸等)。
仪研智造(上海)药检仪器有限公司 2025-02-20
咖啡酸双酯类化合物与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防治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发 明 人】唐于平;李念光;段金廒【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以咖啡酸为母核经过结构改造而合成得到的咖啡酸双酯类化合物,本发明还涉及咖啡酸双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通式为(I)的咖啡酸双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防治血栓药物中的应用,实验表明本发明合成得到的咖啡酸双酯类化合物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 集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通过50%聚集抑制浓度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咖啡酸双酯类化合物比咖啡酸和乙酰水杨酸都具有更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咖啡酸和乙酰 水杨酸缩合后得到的咖啡酸双酯类化合物能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临床用量可更低,不良反应降低。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咖啡酸双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采用微波反应,可 减少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节省成本,且可操作性强、对环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通过改善缺氧微环境提高 PD-1 抗体疗效的靶向纳米抗癌药物的研发
针对肿瘤缺氧所致PD-1抗体不敏感,本项目利用白蛋白及ROS响应链接子将PD-1抗体与富氧血红蛋白(Hb)及ATO包裹成纳米颗粒。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张琰 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 2019.9/2024.6 梁洛绮 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 2018.9/2023.6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侯鹏 第一临床医学院 副主任/教授 肿瘤生物学 杨琪 第一临床医学院 副主任/副教授 肿瘤生物学 四、项目简介 目前,尽管晚期肿瘤免疫治疗取得巨大突破,仍有大量患者对PD-1抗体不敏感。主要原因是实体肿瘤灌注不良,缺氧、酸化,抑制免疫。阿托伐醌(ATO)为线粒体Complex III抑制剂,能有效降低组织氧耗改善缺氧,但生物利用率低毒性大,应用受限。针对肿瘤缺氧所致PD-1抗体不敏感,本项目利用白蛋白及ROS响应链接子将PD-1抗体与富氧血红蛋白(Hb)及ATO包裹成纳米颗粒。研究结果证实该颗粒能肿瘤局部富集,链接子遇肿瘤微环境高含量ROS解离释放Hb 、ATO及PD-1抗体,瘤细胞对ATO的利用提高,氧耗降低。此外,Hb氧递送实现多途径改善缺氧,显著提高PD-1抗体疗效,具有潜在医学转化价值。
西安交通大学 2022-08-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361 3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