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能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并拥有诸多优点,如低毒性、高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光稳定性、窄带发射和长的发光寿命等。特别是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带来了许多优势,如较深的光穿透深度、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生物组织不会发光(无背景荧光)等,因而在生物应用上倍受青睐,可以应用于生物标记、细胞成像、病变检测等。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01
单壁碳纳米管(SWNT)
这种基于单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新型纳米材料,可吸附电磁辐射和屏蔽电磁干扰,并具有比传统用材重量更轻、机械性能更好和热稳定性更高的优点,以有效抑制各种电磁波造成的辐射、干扰和信息泄露。该新型纳米材料经过数十家科研机构的实际应用,已相继开发生产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多功能复合材料和超级电容器、高频晶体管等,并获得了国家“863”纳米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天津市重点项目基金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产业化应用。
南开大学 2021-04-10
超薄二维MOF纳米材料
近年来,除石墨烯以外的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其中,二维MOF纳米材料由于其可调的结构和功能、高度有序的孔洞排列、及全方位暴露的活性位点,在探测、催化、吸附/分离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通过溶剂辅助的超声剥离技术,成功制备了单层二维纳米片[Co(CNS)2 (pyz)2]n (pyz = pyrazine),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超薄二维纳米材料的检测试纸,借助智能手机的览色APP扫描技术,实现了一种便携式、原位可视化检测策略。 这一策略在爆炸物探测、有毒分子检测、分子探针,反应过程追踪等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纳米磁流体磁感应热疗
肿瘤磁感应热疗技术是清华大学历时 9 年,自主创新研发出的微创、安全、有效的靶向肿瘤热疗技术。磁感应热疗是将磁性介质植入或导入肿瘤组织,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肿瘤内温度可迅速升高到处方温度,肿瘤细胞迅速被杀死。肿瘤磁感应热疗具有治疗成本低、适应症广泛、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肿瘤磁感应热疗设计理念新颖,较高温度直接凝固蛋白质,疗效确切,每次治疗仅为 5~20 分钟。 肿瘤磁感应治疗通过向患者体内肿瘤靶向输注具有铁磁特性的介质,在外部中频交变磁场作用下介质产热,使肿瘤局部快速形成适形的高温区,避免周边正常组织升温,肿瘤组织温度控制在 50℃以上,达到瞬间杀灭肿瘤细胞。热扩散形成的热疗效应可使肿瘤周边亚临床病灶细胞凋亡,蛋白变性,并激发患者主动免疫,打击潜在转移的亚临床病灶。 磁流体在保持超顺磁性的同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可通过注射方式进入肿瘤组织,实现无创热疗,通过控制注射磁流体的量和磁感应热疗设备的参数可精确控制热疗温度;磁流体经氨基硅烷修饰后可提高磁流体的分散性、稳定性和生物安全性,且在磁纳米粒子表面引入氨基,为在磁纳米粒子表面连结生物大分子如单抗、药物等提供条件,可进一步发展为主动靶向介质和热化疗复合介质。 与其他肿瘤治疗手段相比较,肿瘤磁感应治疗技术具有微创安全、靶向特异性和激发机体主动免疫几大优势。其创新点为: ( 1)特异治疗:磁感应热疗技术治疗局部肿瘤 ( 2)靶向治疗:靶向定位技术治疗远处转移病灶 ( 3)局部聚集:利用磁场聚集仪将磁场精确聚集于肿瘤部位
清华大学 2021-04-13
纳米材料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考虑到血液循环中的表达PD-1的T细胞(PD-1+T细胞)可以靶向结合aPD-1抗体,然后通过趋化因子的作用主动向炎症或者肿瘤部位聚集,他们设计了一种新的纳米药物递送策略(如上图),不仅可以利用纳米载体递送aPD-1抗体用于免疫检查点的阻断,而且还可以利用T细胞来递送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用于抗肿瘤T淋巴细胞的募集。由于纳米载体pH的敏感性,肿瘤浸润的PD-1+ T细胞结合的纳米药物在酸性的肿瘤微环境中释放,留下aPD-1封闭抗肿瘤T细胞上的PD-1/PD-L1免疫检查点,新产生的负载NF-κB信号通路抑制剂的纳米药物被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摄取,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NF-κB信号通路,进一步增加抗肿瘤T淋巴细胞的募集,这些募集来的T细胞又可以再次作为纳米药物输送的工具输送纳米药物,这种良性的药物递送循环可以显著提升肿瘤内药物的聚集,改善肿瘤中T细胞的浸润,协同提升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为一些不响应免疫检查点治疗的肿瘤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中山大学 2021-04-13
单分散镍及其合金纳米粉
镍纳米粉在磁学、电学、催化、医药和生物等众多的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镍纳米粉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常见的方法为镍化合物的湿化学法还原。与一般的物理制备法相比,湿化学法具有成本相对低廉、技术路线相对简单和容易实现放大生产等优点,但是用该法制备镍纳米粉通常在水相中进行,制备出的纳米粉粒径不均匀,且易团聚。如果采用多醇还原法可以制备粒径相对均匀的镍粉,但粉体的尺寸一般在亚微米级,难以控制在20纳米以下。本项目通过“一锅法”在有机溶剂中还原镍化合物来制备单分散、非团聚的镍
厦门大学 2021-01-12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粒子能将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并拥有诸多优点,如低毒性、高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光稳定性、窄带发射和长的发光寿命等。特别是红外光作为激发光源带来了许多优势,如较深的光穿透深度、对生物组织几乎无损伤、生物组织不会发光(无背景荧光)等,因而在生物应用上倍受青睐,可以应用于生物标记、细胞成像、病变检测等。 利用不同方法,我们得到了不同粒径大小、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多元纳米复合抗菌杀菌材料研制
众所周知,化学药物和有机消毒剂的大量使用极易导致细菌和病毒的变异,并造成严重的后果,如0-157大肠杆菌、疯牛病、SARS、禽流感等微生物事件的发生,使人们对生态环境和微生物环境的恶化给地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危险表示担忧,安全无毒的无机抗菌材料已成为人们的迫切需要。本项目的任务是: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氧化锌晶须(简写为:ZnOw)制备技术,并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ZnOw、纳米材料进行抗菌活性处理,将ZnOw与多种纳米材料复合,制备一种安全、持久、高效、广谱的抗菌杀菌材料。
西南交通大学 2021-04-13
银纳米线导电材料和技术
本团队经过近两年的科研努力,成功研发了高品质银纳米线材料。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产率、低成本等突出优点,所制备银纳米线具有超细的优点(30nm),基于该银纳米线制备的柔性膜具有高导电性,高透明性、低雾度等特点,在银纳米线技术领域具备国际竞争力。此外,相比于其它已报道路线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合成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提纯方法简易、无污染、产率高等突出优势,为银纳米线进入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拥有的自主知识产权情况:刘举庆,黄维,刘洋,一种快速高效的超细银纳米线制备方法.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高效纳米抗菌粉生产技术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本项目采用纳米复合技术,通过特殊方式制备纳米TiO2并包覆特种催化粉体以得到纳米抗菌粉,是一种广谱抗菌的无机纳米抗菌材料。产品具有如下特点:(1)即效性,一般无机抗菌剂需24小时起抗菌作用,而该产品低于1小时;(2)抗菌耐久性好,不象其它抗菌材料会随抗菌成份的容出,效果下降;(3)安全无毒,可用于食品添加剂,对皮肤无刺激;(4)用量少(仅0.5%-1.0%)。技术指标:用量1%室温1小时内粉体抗菌能力在97%以上,对细菌、霉菌、真菌、酵母都有很强杀灭能力。应用范围:本技术产品可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70 71 72
  • ...
  • 361 36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