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金颗粒用于潜在指纹显现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痕量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金颗粒用于潜在指纹显现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不同表面功能化的纳米金颗粒(探针)用于潜在指纹显现的方法.分别为烷基硫醇修饰疏水化的纳米金颗粒,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保护的疏水化的纳米金颗粒,CTAB保护的水溶性的纳米金颗粒及L-半胱氨酸保护的水溶性纳米金颗粒.探针与潜在指纹中残留汗液中的成分发生吸附,静电作用或缩合反应,然后利用银染法,使潜在指纹样品在银染液中显色,将与指纹中成分识别的纳米金颗粒信号放大,被还原的银颗粒在样品指纹的纹路处沉积从而呈现黑色,形成可裸眼观察到清晰的指纹图像.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无毒副作用.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5-04
一种用于微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装置,包括:反 应腔,其内部形成的空腔用于作为前驱体与微纳米颗粒的反应空间; 多个前驱体供应装置,其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腔相通以提供不同的前驱体;载气输送系统,前驱体通过该载气输送系统输出的载气输 送到反应腔中;以及粉体颗粒装载装置,用于承载待修饰的微纳米颗 粒;通过多个前驱体供应装置分别向反应腔交替地输送前驱体,并进 入旋转的粉体颗粒装载装置中以与微纳米颗粒表面接触进行原子层沉 积反应,从而在微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包覆薄膜,实现表面修饰。本 发明还公开了利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1-12
针对光学微腔调控金属纳米颗粒电磁环境的实验
金属纳米结构中的自由电子振荡与外部光场发生耦合,形成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可以将光场压缩到纳米尺度。利用高品质因子光学微腔来调控金属颗粒的电磁场环境。相比于真空环境,光学微腔调制的电磁环境与等离激元共振模式有更强的耦合,增强了等离激元的辐射输出。高效的输出渠道使得能量不再集中于吸收区域,从而减小其热损耗。相比于真空中的金属颗粒,微腔调制的金属颗粒可以将单原子的辐射效率提升40倍,输出功率提升50倍。
北京大学 2021-04-11
用于低温磁制冷的稀土-铜-铝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128781.8) 简介: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低温磁制冷的稀土-铜-铝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磁性纳米材料领域。该稀土-铜-铝纳米颗粒为以下通式的化合物:RCuAl,其中R为Y、Gd、Tb、Dy、Ho、Er、Tm、Yb、Lu,所述稀土-铜-铝纳米颗粒,不具有核壳结构,且粒径为10~40nm。本发明采用等离子电弧放电法,将稀土粉、铜粉和铝粉压制成块体作为等离子电弧炉的阳极材料,采用钨金属或铌金属作为等离子电弧炉的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料
  巨霍尔效应是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中反常霍尔效应的巨大增强现象,是纳米材料的新效应,本课题利用巨霍尔效应原理,制备出磁场灵敏度高达125AT、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并将颗粒薄膜应用于霍尔器件,替代现有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新型霍尔器件原型。    本课题的研究,率先将纳米体系的新效应巨霍尔效应原理应用于传感器件领域,制备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纳米材料及微型霍尔器件,具有原始创新性。与传统的半导体霍尔器件相比,基于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巨霍尔效应的霍尔器件具有体积小、制备工艺简单、高度集成、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具有更为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霍尔器件具有的工作温度宽、温度稳定性能优异、抗核辐射等优点,在微弱磁场探测、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导航以及军事装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   本课题利用巨霍尔效应原理,首次制备出磁场灵敏度高达125VAT、具有实用价值的新型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并将颗粒薄膜应用于霍尔器件,替代现有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新型霍尔器件原型。主要创新点有将稀磁半导体引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体系,替代绝缘体母体材料,使体系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温铁磁性;制备出不同种类的具有高灵敏和实用价值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将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应用于传感器件,替代现有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新型霍尔器件。    主要创新点有将稀磁半导体引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体系,替代绝缘体母体材料,使体系在厚度较小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高温铁磁性;制备出不同种类的具有高灵敏和实用价值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磁敏材料;将具有巨霍尔效应的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应用于传感器件,替代现有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制备出具有实用意义的新型霍尔器件。相关成果已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九项。    本课题的研究,将巨霍尔效应这一纳米体系的新效应应用于器件领域,以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替代现有霍尔器件的掺杂半导体活性层材料,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取得了多项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技术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纳米材料在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应用    应用状况:    与传统的半导体霍尔传感器件相比,基于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巨霍尔效应的霍尔传感器件具有体积小、制备工艺简单、高度集成、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具有更为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是纳米铁磁金属颗粒薄膜霍尔器件具有的工作温度宽、温度稳定性能优异抗核辐射等优点,在微弱磁场探测、航天器的精确定位、导航以及军事装备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市场前景广阔。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一种超顺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蛋白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水溶性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的过程中增加了适量的铝离子,Fe<sup>3+</sup>、Al<sup>3+</sup>、Fe<sup>2+</sup>在碱液作用下共沉淀,生成带有大量正电荷的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粒。与传统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粒相比,本方法制备的氧化铁纳米粒表面带有更多正电荷,因此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更好,对带有负电荷的天然蛋白质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微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微纳米颗粒表面修饰的装置,包括:反应腔,其内部形成的空腔用于作为前驱体与微纳米颗粒的反应空间;多个前驱体供应装置,其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反应腔相通以提供不同的前驱体;载气输送系统,前驱体通过该载气输送系统输出的载气输送到反应腔中;以及粉体颗粒装载装置,用于承载待修饰的微纳米颗粒;通过多个前驱体供应装置分别向反应腔交替地输送前驱体,并进入旋转的粉体颗粒装载装置中以与微纳米颗粒表面接触进行原子层沉积反应,从而在微纳米颗粒的表面形成包覆薄膜,实现表面修饰。本发明还公开了利用上述装置进行微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用于葡萄糖色比传感的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共电纺丝方法,沉积得到复合纳米纤维,然后经过适宜的退火工艺制得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ZnFe2O4纳米颗粒均匀稳定的附着在ZnO纳米纤维上。另外,本发明首次将ZnFe2O4纳米颗粒-ZnO纳米纤维复合纳米材料用于葡萄糖色比传感测试,测试方法简单且灵敏度高。ZnFe2O4-ZnO形成II型异质节半导体,交叉的能级结构有利于减小载流子的复合,提高其催化性能、传感性能。另外,将ZnFe2O4纳米颗粒复合到ZnO纳米纤维上解决了颗粒团聚问题,进一步增强了其催化性能与传感性能。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抑菌剂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抑菌剂,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将壳聚糖和植酸钠为原料,植酸钠结构中的六个磷酸基团与壳聚糖表面的游离氨基发生分子间或分子内静电作用交联而得到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对细胞无毒性。本发明提供的壳聚糖‑植酸钠纳米颗粒,粒径为50~150nm,所述纳米颗粒的尺寸小,与壳聚糖‑三聚磷酸钠纳米颗粒相比稳定性更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形貌和粒径可控型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天然多糖为模板制备形貌和粒径可控型淀粉纳米颗粒的方法,利用生物酶法制备的淀粉短直链,在短直链自组装制备纳米颗粒的过程中,原位添加天然多糖模板,筛选不同分子结构的多糖模板,控制淀粉纳米颗粒的形貌和粒径,制备出适合不同需求的、形貌(空心、纺锤体、球体)和粒径(20‑120nm)可控的纳米颗粒。本发明设备要求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反应温和,反应时间短,效率高,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制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109 11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