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电磁超声纵向导波的管道缺陷检测方法与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磁超声纵向导波的管道缺陷检测方法,包括:设置多个与管道同轴布置的环形磁铁,在管道表面上的产生径向静态磁场;在各环线磁铁阵列的两侧同轴套设螺线管线圈,使得待检测管道中产生周向感应涡流;在周向感应涡流和径向静态磁场的共同作用下,从而激励出纵向模态导波,并在遇到缺陷时会发生反射,反射回波经过传感线圈时即可引起传感线圈的感应电压发生变化,即可判断管道中是否存在缺陷。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检测装置和应用上述装置和方法进行管道检测的传感器。本发明充分利用了磁铁阵列边缘径向磁场,不需要产生均匀径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悬索桥施工期梁端纵向大位移支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施工期梁端纵向大位移支座,包括滚轮、滚轮轴、下梯形板、转动轴、上梯形板、盖板、横向联系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连接在加劲梁的底板下缘;所述上梯形板有2个,上梯形板的上边缘线是长底边,与盖板焊接在一起,下边缘线是短底边;所述下梯形板有2个,下梯形板的上边缘线是短底边,下边缘线是长底边;所述转动轴穿入上梯形板和下梯形板,两者利用转动轴实现转动;所述滚轮轴穿入下梯形板,接近于下边缘,滚轮轴可以在孔内转动;所述滚轮与桥塔横梁上表面接触,滚轮通过锚栓与滚轮轴固定在一起,可以随滚轮轴一起转动。本发明可以实现纵向大幅移动,并通过梁端的自由竖向转角位移实现对梁端弯曲自由度的放松。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能形成纵向螺旋流拦沙排沙的复式拦沙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形成纵向螺旋流拦沙排沙的复式拦沙墙,包括主墙体和位于主墙体顶部并向外延伸的檐帽板,所述主墙体走向与水流方向形成夹角。本发明能有效地拦截推移质泥沙,水流可以在拦沙墙外侧形成螺旋流,启动并向下游输运淤积的推移质泥沙,防止了推移质洲头靠近拦沙墙。不用额外的排沙措施,经济高效。有效地解决了该低水头引水式电站的拦沙、排沙问题。
四川大学 2016-10-09
纵向不抗剪螺杆式抗拔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
01.  成果简介 在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其中采用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均由钢梁和混凝土板组成,两者通常采用栓钉连接件相连。栓钉连接件的主要作用包括:(1)抗剪:承担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界面纵向剪力,限制两者之间的界面纵向自由滑动,从而保证钢梁与混凝土板协同变形、共同工作,充分发挥组合作用,提高截面刚度和承载能力;(2)抗拔:抵抗混凝土板因整体纵向弯曲以及局部横向弯曲导致的竖向分离和掀起。 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目前尚缺少一种用于负弯矩区只抗拔但纵向不抗剪的新型连接件,从而制约了这两种结构形式的推广和应用。 本成果提出的纵向不抗剪螺杆式抗拔连接件(简称“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及其施工方法于2012年提出,通过改进普通栓钉连接件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中的构造方式,释放钢梁与混凝土板的组合作用,使得在负弯矩作用下,混凝土板不随钢梁发生变形,从而降低了混凝土板拉应力水平,防止了混凝土板的开裂,提升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能。 该连接件用于连接钢梁和混凝土板,连接件包括螺杆和螺帽,螺杆与螺帽通过螺纹机械连接,螺杆周围外包弹性材料管,并焊接于钢梁的上翼缘板上,若钢梁和混凝土相对滑移量需求较大,可进一步在螺帽周围外包弹性材料管。在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负弯矩区采用该连接件,能有效减小负弯矩区混凝土板的拉应力,提高混凝土板的纵向预应力导入度,改善混凝土板的长期性能和耐久性,同时该连接件具有可靠的抗拔能力,能抵抗混凝土板相对于钢梁的掀起作用。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属于一种桥梁结构建设领域的混凝土防开裂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混凝土防开裂技术(例如预应力技术、强配筋技术、非张拉预应力技术等),该技术无复杂的工艺流程,施工速度快,构造简单,材料成本更低,因此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抗拔不抗剪连接件目前在国内部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中得到了应用,实践表明,采用该连接件的桥梁结构的混凝土板未发生开裂现象,运营良好,且建造成本更低。目前,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在全国的应用不断增加,这种防开裂技术将会得到更多的认可。02.  应用前景 可用于桥梁结构和建筑结构,特别是钢-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以及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负弯矩区的连接件。   03. 知识产权 成果涉及1项授权专利。   04. 团队介绍 团队负责人现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清华大学未来城镇与基础设施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研发了一系列组合结构新形式和新技术,发展了组合结构设计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解决了建筑、桥梁、特殊结构和加固改造等领域的诸多难题,拓宽了组合结构的工程应用领域。获中国钢结构协会首届钢结构杰出人才奖、光华工程科技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   05. 合作方式 技术许可。   06. 联系方式 电话:18811351491 邮箱:zhuangld12@126.com, zhysh@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