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时尚艺术教育为主要特色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是浙江省高职优质校建设单位。 学校前身之一为1979年建立的浙江工学院宁波分校和1980年建立的浙江省纺织工业学校。以此为基础,2000年筹建浙江纺织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成立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前身之二为1999年筹建、2002年正式成立的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轻纺职业技术学院与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成立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坐落于宁波市北高教园区,占地面积618.51亩,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教职工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79人,双师素质教师310人。学校下设纺织学院、时装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商学院/雅戈尔商学院、信息媒体学院、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国际学院、人文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 学校遵循"立足行业,服务全省,校企融合,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坚持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时尚产业为核心,架构与创意制造业、时尚服务业、信息传媒业产业集群相匹配的“一体多元”专业格局,重点建设时尚纺织、时尚服饰、时尚商贸、时尚媒体、时尚智造等5个专业群,为浙江时尚产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把学校建成时尚人才培养高地、时尚经济研究的前沿、时尚产业服务的平台、时尚文化传播的基地,最终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优质高职院校。 学校现有专业3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及特色专业10个;有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清华大学学堂在线精品课程3门,宁波市慕课6门;有校内实训基地26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315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5个;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7项。 学校以“修德、长技、求真、尚美”为校训,采用“三引领、三结合、三同步”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引领”即服务引领、技艺引领、就业引领;“三结合”即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相结合、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学习与工作过程相结合;“三同步”即实训与生产同步开展、课程与证书同步考核、技能与素质同步形成),全面推进创新示范课程、“评展鉴赛”课程考核、卓越技师培养及创新创业教育等四项教学特色行动计划,运用“项目化、实战化、订单式、学创式”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 学校以弘扬“敢为人先、精于技艺、诚信重诺、勤奋敬业”的红帮精神为己任,积极开展“诚信文化、技艺文化、尚美文化、创新文化”四大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建设“阳光校园、创意校园、美丽校园、文化校园”,学校形成了“文化育人、环境育人、体艺育人、特色育人”的良好氛围。 学校大力实施“两合作三服务”战略(深化国际合作与校地合作;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不断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服务力。 与英国索尔福德大学合作举办的中英时尚设计学院,入选宁波市首批特色二级学院;与韩国大邱工业大学、日本杉野服饰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其中中日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浙江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十余所高校构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成立中英纺织服装设计中心,定期开展中英高校学生协同创新设计作品发布秀活动。以宁波国际服装节为平台,邀请合作单位,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师生互派、优秀作品展览等活动。 与宁波市江北区人民政府携手,通过科技产品孵化、人才交流、时尚指数研究等渠道共同推进江北区时尚产业升级。与镇海区政府共建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与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太平鸟集团、雅戈尔集团、申洲集团等省内大型集团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通过校企合作建设二级学院、订单人才培养、合作研发项目等多种途径,共同培养产业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成立了宁波市级协同创新中心——“宁波市新型面料研发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学校建有各类校企合作研发平台32个,研究成果“柔性监护电极及其可穿戴系统”获首届“奇思甬动”中国创客大赛金奖,并已实现成果转化。学校深入开展了纺织服装产业和时尚产业研究,连续7年向社会发布《宁波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报告》、连续2年向社会发布《中国城市时尚指数报告》。近几年,学校每年选派近百名优秀专业教师深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每年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近百项,每年为企业培训鉴定15000余人次。 学校国际化办学指标、毕业生创业率、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均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一批教师受聘担任行业企业指导专家。近三年共获得市级以上技能大赛奖1000余项,学生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显著提高,社会及用人单位满意度逐年上升。学校办学三十多年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五万余名,其中一大批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有力支撑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 学校连续9年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荣获“全国纺织行业人才建设示范院校”、“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首批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全国纺织行业金牌示范鉴定单位”、“浙江省首批数字校园示范校”、“浙江省首批教育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浙江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建设单位”、浙江省4A级平安校园、“宁波市文明单位”、宁波市“教育服务经济贡献奖”、宁波市“教育推动奖”等荣誉称号。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水长,太湖水广;学府宏开,桃李芬芳。 这里,先后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吴长美,中国著名西服工艺大师印柏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唐炜、胡继华、曹阳,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向文君、卞嘉伟,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王亚平,青年雕塑家、百花奖得主杨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留青竹刻传承人徐枫…… 这就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一所融理工文艺多学科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现代化企业密集、办学腹地广阔、人才需求旺盛的长三角地区,位于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科教城内。 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依托纺织产业起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2001年由国家级重点中专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2011年均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学校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六十年来所育人才广布大江南北,近年来学校厚积薄发,办学成果丰硕,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国纺织行业、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社会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学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占地825亩,建筑面积3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3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500多人,教职工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175人,其中教授等正高职称28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17人,省级“333”工程培养对象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双创博士1人,省政府留学奖学金7人,国内、省内高级访问学者23人,高级访问工程师10人,中青年骨干教师境外研修19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品牌特色、校企合作、国际合作”发展战略,以“进德、立业、敏学、笃行”为校训。学校以“深化政校企行合作”为抓手,加快“特色鲜明、行业领先、充满活力的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步伐,不断探索“创业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校设有创意学院、纺织学院、服装学院、机电学院、经贸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单位,设有45个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资助发展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26个,其中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3+2)项目7个,中高等职业教育分段培养(“3+3”)项目19个;精品课程国家级3门、省级23门;省级教学成果49项,其中,2013年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年获得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5个。拥有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十大部委联合定向支持建设、区域内惟一的国家动画无纸化公共技术教育服务平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部级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学校还是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纺织服装产学研示范基地。 学校积极探索“政校企行”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在艺术设计、纺织服装新品开发、新材料应用技术研究、生态纺织染应用技术研究、环保技术应用、绿色智能装备研发、拓展现代服务领域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对外服务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现有校企合作企业420多家,与数十家知名集团形成了紧密形的合作伙伴关系。“服装技术与管理”培训响誉全国,形成了显著的对外辐射与示范效应,成为学校及江苏省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品牌。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纺织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新产品三等奖、江苏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纺织技术创新奖、常州市产学研优秀项目奖等。 学校积极实施国际合作发展战略。现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试点”学校。目前有来自非洲、中亚、大洋洲等处的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学校积极投身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一种黑板擦吸尘拍灰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黑板擦吸尘拍灰器,除尘箱和黑板擦,除尘箱顶部设有开口,除尘箱底部设有出风口,开口内设有固定条,固定条长度方向两侧位置均设有与除尘箱活动连接的活动盖,活动盖内侧设有用于固定黑板擦的限位件;两个活动盖下方均设有带有振动器的网格板,网格板下方设有过滤板,过滤板与网格板之间设有安装在除尘箱内壁上的喷雾器,喷雾器上设有喷雾管,过滤板下方设有抽风机。本实用新型将黑板擦放置在限位件中,黑板擦上的粉笔灰会在网格板的振动以及扫尘件的摆动下脱离黑板擦,扩散的粉笔灰与水雾结合,并在抽风机的吸力下,吸附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成都培源 吸尘擦板器 厂家直销
产品详细介绍无尘黑板、教学绿板、成都黑板、电子白板、黑板净化吸尘器更健康的教室(环保健康)      环保教具——培源牌无尘黑板的核心设备--JS-HXZ,可以与任何正规黑板组合,升级为名符其实的无尘黑板,有“一刷便净,一尘不飘的”效果,有“刷黑板,吸粉尘,预防教师职业病”的功能。不仅能吸净黑板上的粉尘,还能主动净化教室内的空气。不仅保护了师生健康,其它电器也免受粉尘危害。这在PM2.5超标的环境内,在多媒体和液态笔做不到主动净化空气的教室,使用该设备尤为必要。欢迎现场体验!自非典扰民之后,甲流感像魔鬼幽灵,无赖般地久久徘徊在人口密集的城镇,害你没商量。2009年9月3日,四川航院师生集体感染甲流感,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可是凡安装了环保教学设备的学校,却无感染例。其实事说明:师生处于亚健康是真,同时进一步说明政府应大力研发和推广环保教学设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中央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强国必先强教”。 中央文件: 《关于开展“中国校园健康行动”的通知》,强调“环保健康校园”建设。专家认为:“教育现代化离不开环保。环保健康,经济节约,不降低教学效果的教学设备---环保教具,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世界教学设备的发展趋势。”该环保教学设备,客观上顺应了这一趋势。
成都市培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2021-08-23
基因新发突变类精神疾病诊疗系统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高且增长趋势明显,是我国推进国民大健康战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然而当前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缺乏发病机制的依据,主要以临床表型为指标。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体基因新发突变相关,这种不在父代而仅在子代发生的基因变异对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极具重要性。         研发团队建立了从患者新发突变基因组学到转录组、蛋白组学的完整生物组学发病机制临床辅助诊断系统,填补了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组学机制评价空白,系统自动生成辅助诊断报告和用药风险分析,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符合领域发展的国际行业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广潜力。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高校一站式网上大厅系统
智教高校一站式网上大厅系统构建一个集成化、智能化的在线服务系统,覆盖高校教学、管理、生活等核心场景,高效处理来自学生和教职工的各类申请业务,如学生的请假审批、奖学金审批,教职工的调课审批、报销审批等。审批流程应具备灵活性,可根据不同业务类型设置不同的审批节点和权限。为师生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一站式”服务,推动校园数字化转型。 审核流程具备工作流引擎,支持自定义各项审批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学籍异动、处分审核等。提供伴随工作流程的消息提示功能。可设置工作流程的审批某个角色,流程执行过程中的审批人可以精确指定为角色下的某个用户。 可以根据高校实际业务管理需求及线下一站式大厅地址及布局,自定义预约部门信息、预约地点、办事内容等信息,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移动端线上查看,并根据个人需求选择。 1、将学校教务、学工、后勤、科研等各部门分散的服务事项整合至一站式网上大厅。通过搜索栏、分类导航等多种便捷查找方式,用户能够快速定位所需服务。针对不同服务类型,定制灵活可变的业务流程,涵盖申请、审核、审批直至办结的全流程,并配备自动提醒机制,保障业务处理的及时性。 2、学校管理部门实现各类申请业务的高效审批。审批流程可根据业务类型灵活设置不同审批节点与权限。 3、打造功能齐全的信息发布平台,学校管理部门可轻松发布通知公告、政策法规、新闻资讯等各类信息。
吉林省智教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2025-05-16
寒旱地区被动式生态户厕系统
该方案针对寒旱区户厕用水不便、冬季上冻、清掏成本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创新解决方案。通过太阳能加热技术与柔性材料结合,有效减缓冬季上冻问题,同时提高粪便堆肥发酵效率,确保极寒天气下的正常使用。方案优势如下: 人性化设计:粪便无害化处理减少蚊蝇滋生和异味,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温感座圈、扶手、置物架及太阳能照明等设施,提高冬季如厕舒适度和老年人如厕安全性。 环境友好:便器无需用水,粪尿经无害化处理后可直接还田利用,降低环境污染风险和碳排放。 经济可持续:相比同类设备,施工和使用成本显著降低。高效防冻措施减少施工复杂度,太阳能加热和好氧堆肥技术降低水电支出,减量化处理减少清掏频率,便于农民自行还田利用,进一步降低维护成本。 获得UNICEF(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24imaGen Ventures全球挑战赛,最终十佳项目(中国唯一团队),获得国际可持续专家一致好评,5月份正式发布。
清华大学 2025-05-16
高性能电机及其健康状态监测系统研发技术
团队具备成熟的高性能电机研发能力,具备瞬态有限元仿真技术、多物理场联合仿真技术、场路耦合仿真技术,能够定制开发有刷/无刷直流、感应电机、电励磁/永磁同步等各类电机,助力多家企业实现核心电机自主化、国产化。 团队研发了基于空间磁场的高性能电机健康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电机健康状态,即使发现电机微小故障,有效提高电机可靠性。
重庆文理学院 2025-05-19
高精度图像对焦伺服控制器及显微成像系统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领域存在着景深影响效率的突出问题,本产品以高性能异构处理器为核心运算单元,以嵌入式手段通过视觉流与控制流的严格对位,高性能实时完成视频控制信息的结算,并直接输出电机驱动信号控制相关执行机构完成闭环控制。         本产品主要面向高性能伺服闭环控制的视频应用领域,能够显著提升显微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视频对焦及对位处理的效率及精度,亦可实现宏观领域的视觉嵌入化控制闭环应用。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30%透明色小粒径硅溶胶 铸造纺织用 防水防飞花 稳定性强
硅溶胶是一种由纳米级的二氧化硅(SiO2​)颗粒均匀分散在水或有机溶剂中形成的胶体溶液。 硅溶胶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耐火材料:硅溶胶具有强大的粘结力和耐高温特性(可达1500°C至1600°C),是制作耐火材料的理想选择。它可以用作硅酸盐耐火纤维、耐火保温砖和耐酸碱水泥的粘结剂。 涂料工业:在涂料中添加硅溶胶,可以增强涂料的牢固性、抗污性、防尘性、耐老化和防火性能。硅溶胶涂料适用于内外墙、防火涂料以及钢铁工业中的绝缘填充涂料。 薄壳精密铸造:硅溶胶在薄壳精密铸造中作为造型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壳型的强度和铸造光洁度,改善操作条件并降低成本。 催化剂制造:硅溶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吸附性能,适合用作石油化工催化剂的载体。 造纸工业:硅溶胶可用作玻璃纸防粘剂、照相用纸前处理剂和水泥袋防滑剂。 纺织工业:硅溶胶可以用作上浆剂,与油剂并用处理羊毛、兔毛等纤维,提高可纺性,减少断头,防止飞花。 其他应用:硅溶胶还用于电子工业中的化学机械抛光技术、彩色显像管制造中的分散剂和粘结剂、矽钢片处理、地板蜡抗滑剂等领域。此外,硅溶胶还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作米酒、酱油、果汁等的澄清剂。 性能优势 高分散性和稳定性:硅溶胶中的二氧化硅颗粒非常小,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不易聚沉。 优良的粘结性:硅溶胶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固体表面,形成坚固的膜层,无需额外固化剂。 耐高温性:硅溶胶具有很高的耐高温性能,适合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环保性:硅溶胶无毒、无味、无污染,符合现代工业对环保材料的要求。
东莞市惠和永晟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2025-03-27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573 57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