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力与位移耦合控制的新型汽车动力转向系统
力与位移耦合控制的新型动力转向系统属于一种新型电动转向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设计领域。汽车动力转向是人车路闭环系统的桥梁和纽带,是影响汽车主动安全性和驾驶员转向感觉的关键问题。如何有机融合驾驶员转向感觉与汽车主动安全性,使转向轻便性与转向路感协调统一,已成为当前国内外动力转向系统设计的技术难题和产业化的技术瓶颈。本项目立足前沿,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创新性地研制出基于力与位移耦合控制的新型动力转向系统,不仅能实现汽车转向轻便性和驾驶员路感的完美融合,而且还能使汽车的安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的快速非线性模糊预测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快速非线性模糊预测控制方法,包括模糊 PID 参数自适应、在线滚动预测和控制律计算三个步骤;该控制方法具有模糊 PID 控制的参数随工况自调整功能,且通过控制器中建立的抽水蓄能机组调速系统非线性模型利用在线滚动预测方法对系统未来状态进行预测,在即时控制律的设置时考虑到了系统未来状态量偏差信息;本发明提供的这种预测控制方法能够满足抽水蓄能机组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过程,有效提高机组控制精度,改善机组运行过程的暂态性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非线性编辑系统--3D高清多格式编辑工作站
产品详细介绍EDWS 30003D 技术参数> Intel 酷睿 I7 四核 主频3.2GHz> 16G DDRIII SDRAM> 2G 显存专业显卡> SSD  120G 系统硬盘> SATA 2T素材硬盘> 蓝光刻录机 > 24寸高分辨液晶显示器> Windows7/ Windows8  64位操作系统> 最新版EDIUS编辑软件>5U工控EDIUS专用工作站机箱,木质音箱> EDIUS专用彩色快捷标识键盘、光电鼠标> 系统光盘、全中文使用手册、系统保修卡
长沙世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含新能源电力系统调峰需求的评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新能源电力系统调峰需求的评估方法,包 括:统计发生概率大于 0.95 的正净负荷预测误差边界值,发生概率大 于 0.95 的负净负荷预测误差边界值;生成位于正净负荷预测误差边界 和负净负荷预测误差边界之间的净负荷预测误差代表场景;根据所得 的净负荷预测误差代表场景,对次日可能发生的净负荷场景进行预测; 计算预测得到的净负荷场景中的最大峰谷差,作为所求的电力系统次 日的调峰需求。本发明可以根据日前预测的新能源出力的随机特征而 制定出更加准确的调峰需求容量,从而使得电力系统在保证安全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基于曲面拟合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曲面拟合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方法,本发明综合考虑了电 力系统初始运行方式及故障形式、故障位置对观测节点动态频率特性的改变和影响,并将节点动态频率 响应特性拟合为多变量的空间曲面形式,采用离线仿真方式提取有限的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仿真值拟 合状态曲面;同时采用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仿真值对曲面进行校核和修正,使得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 性在任意状态下均为曲面上一个对应的矢量点。本发明的计算快速性、简便性及准确性均有了本质性提 高,适用于频率响应快过程的电力系统节点动态频率响应特性分析。 
武汉大学 2021-04-13
一种面向“双高”电力系统的最低惯量需求分析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双高”电力系统的最低惯量需求分析方法,由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电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介入所导致的“双高”特性降低了传统电力系统的惯量水平以及调频能力,为实现惯量需求分析与受端电网频率稳定指标要求精准匹配,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入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虚拟惯量控制和下垂控制的频率响应模型,并设计了反向调节“双高”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的虚拟惯量控制参数,提出了系统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部分未来建设规划方法。本发明内容能够有效确定“双高”电力系统在满足惯量安全条件下的最低惯量需求,为调控受端电网的惯量水平提供决策支持,从而提高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1-12
汽车教具混合动力动力模块静态解析教学设备
北京智扬北方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控制方法
(专利号:ZL 201310647806.5)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智能控制方法,属于混合动力汽车技术领域。其步骤为:步骤一、获取信息,混合动力汽车启动,动力总成智能控制系统中的各智能体电控单元上电初始化,发动机智能体、电动机智能体、蓄电池智能体和变速器智能体获取各自实时状态信息;步骤二、交互信息并初步决策,各智能体交互信息,根据各自ECU预设值做出初步决策;步骤三、系统协调任务,通过多维查表或模糊推理的控制策略,对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大型船舶综合电力系统协同优化与智能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
2019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复杂多变海况与恶劣运行环境中,大型综合电力系统各类型扰动和故障频繁,严重影响了大功率变频装置与高精密仪器的可靠运行,系统安全稳定问题远比陆地电网严峻,亟需突破解决。提高装备性能和系统调控水平,是保障我国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围绕综合电力系统优化与智能运行技术难题,历经十余年的产学研攻关,取得了多项独创性技术成果: 1、发明基于多电平功率模块的大功率变频系统及自适应虚拟同步电机控制技术,研制国产5MW大功率多重优化控制变频装置。 2、首创多频带混合电力滤波器及参数动态优化技术,开发变压器可控预充磁装置,研制船舶电能质量诊断与协同优化控制系统。 3、提出大型船舶电站-电网自适应广域协调保护方法,研制协调保护装置与模糊多目标故障智能自愈系统。 4、发明船舶负载功率波动模糊分频与协同优化分配技术,提出综合电力系统分级协同稳定控制机制与方法,开发船舶能量动态智能优化管理系统。 项目获16项专利,成果整体达国际领先水平,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与封锁,解决了我国民用船舶电力系统关键装备“卡脖子”的问题,有效支撑了综合电力系统的优质运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海洋981”半潜式钻井平台、“雪龙2”等综合科考船、大型箱船,其中“东方红3”科考船电网运行参数部分世界领先,获CCTV、新浪网等多家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核心装备与系统打通了高技术船舶上下游产业链,推动了上海船舶工业高端化转型与发展,近三年新增产值10.39亿、利润1.48亿、利税0.5亿,衍生技术已拓展应用至多个配电网示范工程。 图 2 自主优化控制大功率变频装置 图 3 混合滤波器实物图  图 4 电能质量主动优化控制系统 图 5   智能保护与自愈系统现场应用及测试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 9 10
  • ...
  • 559 5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