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上海交大薛红卫和林文慧课题组合作揭示磷脂酸调控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上海市现代种业协同创新中心薛红卫课题组和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林文慧课题组揭示了PA通过结合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Cs)或磷酸甘油酸激酶3(PGK3),竞争性抑制自噬关键复合体的形成,进而抑制细胞自噬,为细胞自噬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上海交通大学 2022-03-21
一种温敏性自组装三嵌段共聚物与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一种PCLm-PEG6000-PCLm温敏自组装三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呈两相转变特征,可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于药物释放控制体系或可降解生物材料用于组织工程。本发明还提供了包含该三嵌段共聚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药物组合物的用途。本发明所述的PCLm-PEG6000-PCLm三嵌段共聚物与水组成的体系既能装载水溶性药物,也能高效装载水不溶性药物,具有很好的缓释效果。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AMF+DSE组合菌剂及其在制备促进黄瓜生长与抗根结线虫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MF+DSE组合菌剂及其在制备促进黄瓜生长与抗根结线虫的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设置不同的AMF+DSE组合对黄瓜进行接种试验,分析了不同AMF+DSE组合的侵染率、丛枝着生率、丛枝类型等对黄瓜生长发育及其根结线虫病害的影响。通过试验结果确定最佳的抗南方根结线虫的AMF+DSE组合为G.m+S.a+A.l+Ph.l,此组合处理的株高、茎粗、地上部干重、根系干重和单株产量最高、而病情指数最低,该最佳组合菌剂具有促进黄瓜生长与提高黄瓜植株抗根结线虫的功效,本发明为进一步探索AMF和DSE的相互作用与机制提供了依据、奠定了基础。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Cell | BIOPIC 张泽民课题组合作通过大规模整合生物信息分析揭示泛癌种自然杀伤细胞异质性
2023年8月21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彭慧课题组,在国际期刊Cell上发表了题为A Pan-Cancer Single Cell Panorama of Human Natural Killer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生物信息学数据整合为支撑,通过收集大规模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数据,系统刻画了自然杀伤(NK)细胞在不同癌症类型和组织之间的异质性,发现了肿瘤微环境(TME)特异富集、杀伤功能异常的NK细胞亚类,揭示了NK细胞与微环境中其他组分的潜在调控关系。
北京大学 2023-08-22
我校化科院周小四教授课题组与沈健教授课题组合作在《Angewandte Chemie》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南京师范大学的周小四教授课题组与沈健教授课题组合作,通过多步模板法成功制备了蛋黄壳结构的FePO4(FePO4YSNSs),并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FePO4YSNSs由介孔结构的纳米蛋黄和坚固多孔的纳米蛋壳构成。另外,改变初始碳球模板的酸化程度,空心FePO4纳米球(FePO4HNSs)和实心FePO4纳米球(FePO4SNSs)也被相继合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多步模板法还可用于制备蛋黄壳、空心和实心结构的Fe2O3。 FePO4YSNSs在钠离子电池正极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蛋黄壳结构和纳米颗粒构筑单元都可以有效地减轻在嵌/脱钠过程中的内部应力;大比表面积和小孔径可以减小钠离子/电子的扩散距离,从而提高储钠动力学。其次,介孔的纳米蛋黄可以改善FePO4YSNSs正极的电解质渗透,从而加速电荷转移和钠离子扩散;坚固的纳米壳可以增强FePO4YSNS的结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循环稳定性。另外,高密度的FePO4纳米壳的带隙比低密度的FePO4纳米蛋黄的带隙小,导致在纳米壳和纳米蛋黄之间形成一个内置电场,这将提高电荷转移动力学并导致高倍率性能。将上述获得的FePO4YSNSs用于钠离子电池正极,电化学测试表明:与FePO4HNSs和FePO4SNSs相比,FePO4YSNSs的储钠性能最优(在100 mA g−1的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为106.3 mAh g−1;循环10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1.3%)。更重要的是,这种简单易行的多步模板法与独特的蛋黄壳结构,不仅使FePO4具有优异的储钠性能,还将为催化等其它领域提供新思路。
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5 26 27 28 29 30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