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城市交通信号自
组织
控制装备开发
此项目具有面向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装备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征的技术属性。即城市交通信号自组织控制理论与装备开发技术。 为解决传统自上而下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方法带来的理论难题(如图所示): (1)动态特性的非线性、 (2)状态参数的时变性、(3)系统边界的开放性、(4)动力系统的高阶性、(5)相邻路口的耦合性、 (6)信号控制的实时性等系统属性,造成的无法实现实时性控制的难题。 为此,针对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的城市交通信号控制问题,项目在国内首次提出“城市交通信号自下而上自组织控制理论”(如图2所示)。即通过赋于相邻路口的自组织属性,可大幅度减少其控制系统自由度和复杂性。在快速、实时控制的假设前提下,使其信号控制由原来的开放性、大自由度、不确定性问题,改变为非开放性、小自由度、确定性问题。
同济大学
2021-02-01
组织
工程用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材料
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研究工作受到江苏省高技术研究项目资助。目前,在国际上块状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制备仍然是组织工程研究中的难点。本课题组以冰微粒为致孔剂,应用粒子滤出-冷冻干燥复合工艺,开辟了制备可降解聚合物多孔支架的新途径,解决了块状支架制备的难题。特点:(1)采用冰微粒为致孔剂,多孔支架无致孔剂残留、无污染;(2)整个工艺过程在低温进行,可满足在支架中加入药品和生长因子等的需要;(3) 孔隙结构良好、孔隙率高、材料分布均匀。性能:孔径可根据需要在控制在300-1000m范围;孔隙率≥90%。用途:在骨、软骨等再生、修复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大块状的聚合物多孔支架,尤其在长骨的大段缺损的修复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在腔道类器官的狭窄、修复等治疗中作为临时支架应用,可简化手术程序,降低患者痛苦。
东南大学
2021-04-11
关于
组织
申报2024年河南省科普基地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科普载体的宣教优势,挖掘整合各类科普资源,推动我省科普事业蓬勃发展,根据工作安排,决定组织开展2024年河南省科普基地申报建设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科技人才与科普处(省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办公室)
2023-07-23
可降解软
组织
支架 4D 打印技术与应用
生物活性软组织的医疗修复具有重大的临床需求。例如乳腺癌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25%,且以每年超过 20%的速 率增长,特别是在中国,预计 2021 年新发乳腺癌患者将达 250 万人。但是,现 有的人工软组织替代物无法软组织力学与生物功能重建的双重需求。本项目已建 立了完善的可降解软组织支架仿生设计、4D 打印工艺、装备技术体系,以乳房 癌修复、气管软化病为应用开展了临床应用探索,实现了个性化乳腺和气管外支 架的国际/国内首例临床试验(共完成 9 例)。所制造的可降解软组织支架不仅可 实现初期形态与力学性能匹配,后期还可通过患者组织再生与支架降解实现自体 修复,从而为未来软组织医疗修复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研发的生物 4D 打印 设备与临床应用被 CCTV2、CCTV7、CCTV10、新华社、人民日报、科技日报、陕 西日报等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相关成果 2017 年获得陕西高等学 校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团队是以卢秉恒院士为学术带头人的“增材制造”教育部创新团队 的重要分支,是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创新软组织医疗修复难题的重要探索。该团队 现有教授 3 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 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 1 人),副教授 2 人,讲师/博士后/专职科研人员 3 人。目前正致力于软组织 4D 打印的技术创 新、临床应用与产业化推广。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组织
工程角膜上皮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构建技术是现代组织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厦门大学“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项目组在97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基金资助下,历时10余年,针对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构建技术开展了系统的基础研究,发现了角膜上皮干细胞体内以及体外扩增的多种调控因子;优化了组织工程角膜上皮构建系统,制备了高效的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生物反应器;构建了多种羊膜来源的细胞载体,开发了多种新的滋养层细胞,显著提高了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质量和功能。该项目在国内首次注册基于羊膜载体组织工程角膜上皮的临床实验,率先开展自体细胞
厦门大学
2021-01-12
一种水稻叶片
组织
光学特性参数的测量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稻叶片组织光学特性参数的测量装置,包括通过光纤连接的光源系统、单积分球光路系统和检测系统,检测系统连接计算机,所述的光源系统包括:波段为250~2500nm的卤钨灯源;所述的单积分球光路系统包括:积分球;光斑调节器,安装在积分球上,包括金属管和/或透镜,用于控制光纤的光斑大小。本实用新型的测量装置光源采用具有连续波段的卤钨灯源和光斑调节器,解决了现有的测量装置在测量时需要切换不同波段光源的问题。
浙江大学
2021-04-13
高品质热轧带卷产品开发及
组织
性能控制
热轧带卷生产流程较冷轧带卷短,综合成本较低,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船舶、桥梁、机械以及建筑等众多领域。热轧带卷产品,如管线钢、热轧双相钢、锯片钢、耐候钢板、集装箱板由于其各自独特的产品特性,相对于普通钢材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以管线钢为例,为满足石油、天然气等管道服役的强度、韧性和抗应力腐蚀需求以及加工中的焊接性要求,产品组织性能控制难度大。近年来国内企业和研究院所通过不断技术攻关,提高了高级别产品的国产化生产能力,也摆脱了国外对我国石化等关键行业的技术封锁。关键工艺技术:为实现热轧带卷产品高强度、高韧性、耐不同服役环境腐蚀的综合性能需求,通过基于材料基因特性的多尺度材料设计技术、无缺陷铸坯制造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全流程仿真技术等,实现了高品质热轧带卷产品的自主开发与稳定化生产。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新型双相支架
组织
工程软骨修复关节软骨缺损
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16-04-21
人体测温红外
设备
华中科技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红外测温技术研究的单位之一,红外测温技术一直也是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数控工程中心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研究成果由华中科技大学孵化的企业(华中数控)进行产业化。早在2003年非典期间,就开发了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该校建立了体温检测设备应急生产线,并且学校还参与了人体测温国家标准的制定。目前,已有2000多台套人体测温红外设备应用于海关、机场、车站等重要场所。在2003年非典、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2年禽流感、2014年埃博拉疫情等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备已累计生产了一千多台,在武汉、广东、重庆、河南、北京等多地投入使用。其中,卓尔公益基金会与华中数控共同向武汉市、湖北省各地市州、及全国各地捐赠了一百多台人体测温红外设备。这些设备已安装在武汉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天河机场、全国支援武汉医疗队集中居住的宾馆等重要场所。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人体测温红外
设备
人体测温红外热像仪测温速度快,只需0.3秒完成测温;测温精度高,测温精度优于±0.3℃;测温距离远,达6—8米,在机场、高铁、学校等人流密集的应用场景中,对人流速度没有影响,且减少了交叉感染的概率。并且该设备利用人脸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识别被测目标,大大降低了误报率。并且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远程监控报警,建立了体温监控大数据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10
11
12
...
114
11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