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磁表征的铁磁性材料表面轮廓检测识别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磁表征的铁磁性材料表面轮廓检测识别方法,该方法先将磁敏元件以 0-5<i>mm</i>的提离距离靠近待检铁磁性材料表面,拾取近表空气域内磁场特征,并转化为电压信号;再采用电压信号幅值比较识别判断法,或者检测信号波形图方法进行表面轮廓识别判断。本发明为非接触式提离检测方式,可以实现在线轮廓检测识别;检测手段能够直接穿透灰尘及污垢等物质而不受干扰,不需要高的待检测表面清洁度及检测工况环境光线要求。该方法原理是基于铁磁性材料在加工完后的剩磁在地磁场作用下的磁表征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静电控制扭摆的导体表面电势测量仪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静电控制扭摆的导体表面电势测量仪,包括悬丝、探针支架,扫描探针,多自由度微位移平移台,角度传感器,控制系统和反馈执行机;扫描探针设置在探针支架的任意一个端面上;悬丝悬挂探针支架构成扭摆;工作时,待测样品设置在多自由度微位移平移台上,待测样品的待测表面正对且平行于扫描探针的端面;扫描探针的端面与待测表面不接触;当扫描探针与待测样品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时,角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扭摆的扭转信息传给控制系统;进行 PID 运算后获得的反馈控制电压传给反馈执行机,产生一个与外力矩等大的反馈控制力矩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用于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热等静压成形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的热等静压成形方法, 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成形零件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出包套和控形型芯 的三维模型;根据所设计的三维模型制作不锈钢包套和碳钢控形型芯, 利用 PVD 法在控形型芯表面喷涂陶瓷涂层;将控形型芯固定在包套 中,往包套内填充粉末,震动摇实;对包套进行抽气和加热处理,待 包套中真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进行封焊;采用先升温后升压的工艺对 包套进行热等静压处理,使粉末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纳米压印制备柔性透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方法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柔性透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的制备 方法。该方法结合了多孔氧化铝模板与纳米压印技术。首先,利用阳 极氧化方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模板;然后,在多孔氧化铝模板上沉积 贵金属纳米颗粒;最后,利用纳米压印技术将多孔氧化铝模板的纳米 结构和贵金属纳米颗粒转移到聚合物薄膜上,得到一种柔性透明的表 面增强拉曼散射基底。基底具有优异透明性、柔性、均匀性及高灵敏 度,可以应用在瓜果蔬菜表面农药残留的原位探测、水溶液中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颌骨修复材料研发团队揭示纳米表面性能对骨免疫的调控机制
 纳米表面结构引导骨再生是当前骨替代修复材料领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纳米表面结构对成骨细胞系成骨分化的调控机制,而对成骨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调控作用研究甚少。本研究系统比较了巨噬细胞对不同纳米颗粒大小(16,38,68 nm)和不同表面化学成分(富含胺基的丙烯胺及富含羧基的丙烯酸)的纳米表面结构生物材料的免疫应答差异,发现纳米表面结构可以改变巨噬细胞的形态,将胞外的理化信号转入胞内,激活自噬反应,从而调控免疫微环境,影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      该研究从骨形成免疫微环境的角度提出了“纳米表面引导成骨”的新机制,提示通过精准控制生物材料的纳米表面结构,可靶向调控免疫细胞,营造有利于骨形成的免疫微环境,最终实现纳米成骨,为纳米骨生物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新的策略。
中山大学 2021-04-13
大型复杂金属表面等离子体与脉冲放电复合抛光加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表面等离子体与脉冲放电复合抛光加工 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射频振荡产生等离子体磁流体通道,对待抛光 加工的金属表面凸起部位进行脉冲放电,产生的等离子弧经过磁流体 通道后,得到强度和密度增强的等离子弧,该增强等离子弧对金属表 面凸起部位进行轰击,使该部位形成阳极斑点后蒸发去除,并通过放 电极性的调节实现去除凸起的光亮化,实现该位置的抛光加工。本发 明方法解决了常规金属表面抛光方法的加工效率低、易产生加工应力 和表层损伤等问题。能够在大气压下进行,可实现粗抛、细抛和精抛, 不需要在金属抛光表面涂上任何研磨液和化学反应物,精密化抛光后 形成的表面粗糙度小,可达到 Ra0.2μm。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极化毫米波辐射的获取目标表面方位信息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毫米波辐射的获取目标表面方位信息的方法;通过在无极化辐射环境中分别以三种不同的天线极化旋转角度对包含目标的场景进行成像,得到目标的亮温图像;再计算每个表面的平均亮温值;然后将每个表面的三种不同天线极化旋转角度及其相应的平均亮温值代入曲线方程中,求解出每个表面的表面方位信息角;最后根据表面方位信息角再次对目标进行成像,得到新的亮温图像,进而结合表面方位信息角的终边方向上的亮温变化趋势以及判断原则,得到每个表面的法向量的方位角。本发明能非接触、被动、高精度地获取目标表面的方位角信息,为目标的检测与识别提供更多的有用信息。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借助原位环境电镜揭示金属催化剂真实活性表面的研究成果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谷猛团队联合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巧妙借助原位环境电镜,在真实反应条件下直接观测到NiAu双金属催化剂在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中的动态过程,揭示了该催化剂在反应中的真实活性表面,为认识催化过程提供了新的思路。该研究发表在《自然-催化》(Nature Catalysis )上。材料系科研助理韩韶波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谷猛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 实验表明,在反应气氛和温度下,内核Ni原子会逐渐迁移至表面,与Au合金化;在降温停止反应时,表面Ni迁移回核心部分,重新形成Ni@Au壳型结构。原位红外和原位X射线吸收谱的结果也从宏观角度证实了上述观测结果。团队结合理论计算,提出了新的催化机理。该研究揭示了催化剂真实活性表面,展示了原位电镜在研究构效关系中的重要性,并且为研究金属催化提供启示。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1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1)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该模式库包括面向独立企 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等五大类网络化 制造系统模式,每类模式包括体系结构、实施方案、软件集成接口、运行模式和 实施案例。其中创新性和效益比较突出的两类模式是: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企业级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基于企业内、外部 网络化制造的企业信息化模式,设计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在各大中型企业 成功实施和应用。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面向区域制造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区域 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被第27届国际计算机和工业工程大会选为大会主题报 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功设计 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已在我国3个省市得到了成功应用。(2)在国内以领先优势中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化制造平台", 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我国第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化制造平台,通过科技部的验 收。平台由集成框架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五个层次组成。最顶层是应用功能 系统层,其中应用效果比较突出的应用功能系统有网络化分销管理系统、网络化 销售与定制系统、网络化协同工作支持系统和网络化软件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前两个功能系统被国内外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领先" 和“国际先进水平"。
重庆大学 2021-04-11
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化制造平台的研究开发及应用
1、 本项目属网络化制造领域,是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现代 管理技术等学科的交叉领域。获得了 2006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目主要科技成果如下: (1)   在国内首次建立了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库。该模式库包括面向独立企 业、面向企业集团、面向区域、面向行业、面向企业动态联盟等五大类网络化 制造系统模式,每类模式包括体系结构、实施方案、软件集成接口、运行模式和 实施案例。其中创新性和效益比较突出的两类模式是: •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企业级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基于企业内、外部 网络化制造的企业信息化模式,设计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在各大中型企业 成功实施和应用。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面向区域制造业的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一一“区域 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被第27届国际计算机和工业工程大会选为大会主题报 告。被国家科技部列入了国家863计划,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并成功设计 出了相应的体系结构和运行模式,已在我国3个省市得到了成功应用。 (2)   在国内以领先优势中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网络化制造平台", 在此基础上开发成功了我国第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化制造平台,通过科技部的验 收。平台由集成框架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五个层次组成。最顶层是应用功能 系统层,其中应用效果比较突出的应用功能系统有网络化分销管理系统、网络化 销售与定制系统、网络化协同工作支持系统和网络化软件资源共享支持系统; 前两个功能系统被国内外院士、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为“国内领先" 和“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及经济效益分析: 制造业量大面广,是一个国家和区域的支柱产业。当前,制造全球化和制造 网络化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本项目成果一方面能为一个区域网络 化制造和云制造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方法、方案、技术、成果和产品支 持,另一方面也能为一个企业实施互联网+和云制造,为企业实现与互联网的融 合创新提供方法、方案、技术、成果和产品支持,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本项目成果已在长安、力帆、铁马、贵阳普天等多家大型企业和华陶、华洋 等数十个中小企业以及重庆、泉州市、内江市等多个区域得到成功应用,已 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长安汽车公 司、重庆力帆集团等大型企业应用本成果中企业级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相关技 术,建立了创新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取得显著的应用效益;又如,重庆华洋电器集团、江津增压器厂等大型企业系统地应用了本成果网络化制造系统模式及网络 化制造平台中有关技术,系统实施和建立了创新的企业信息化系统,取得了显著 的应用效益。
重庆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5 46 47
  • ...
  • 217 21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