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抗菌
种植牙
本成果利用酸蚀钛材,制备表 面微米结构,进而利用溶胶-凝胶法在其表面构建了含锌的纳米结构,获得了兼 具抗菌/抑制破骨细胞生理功能及促进牙槽骨快速愈合的性能。利用二氧化钛纳 米管阵列加载硒,并以壳聚糖封盖,实现良好抗菌的效果,同时维持钛基材良好 的生物相容性。利用钛基材原位生成的Ti02纳米管阵列加载天蚕肽,并以壳聚 糖/天蚕肽偶联透明质酸LBL多层结构封盖,实现由钛基材潜在细菌分泌透明质 酸酶触发的自响应短期及长效抑菌作用,为研发抗菌牙种植体积累自主知识产权 关键技术。
重庆大学
2021-04-11
面向健康监测的可穿戴智能
织物
研制的智能织物基于导电纱线传感技术,导电纱线传感器可以编织在衣服的 任意一个地方,实现人体心率、脉搏波、呼吸和肌肉活动等多个生理参数的贴身 监测;织物可不间断的连续运行,并持续对获得的生理信号进行分析处理,一旦 健康受到威胁,主动向穿戴者或理疗师发出警告。导电纱线可以缝制在各类衣物 中,可以是衬衫、儿童服或袜子等,也可通过带子或者小块缝在特定位置,穿着 者不会有任何异样感,具有柔软、质量轻、可穿戴、成本效益好、可规模生产特 点。
重庆大学
2021-04-11
林蛙
抗菌
肽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 or antimicrobial peptides)是生物体中存在的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内源性肽类物质,具有抗细菌、真菌和病毒的活性,也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分子量在2000~7000左右,由20~6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多数具有强碱性、热稳定性以及广谱抗菌等特点,在食品和药品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项目采用有机溶剂提取、高速离心分离纯化、真空低温等高技术提取分离纯化中国林蛙蛙皮中的活性生物肽生产天然生物抗菌剂。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高防水透湿水性聚氨酯
织物
涂层剂
成果(技术)简介: 本技术通过分子技术合成了系列防水透湿水性聚氨酯,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具有高防水和拒水性,将其应用于织物涂层时,该织物涂层具有干爽、柔滑手感;在织物增重 15 g/m2 情况下,其透湿量最高已达 2310g/m2·d,耐静水压可达 2-3 万帕,与市场溶剂型防水透湿涂层胶性能相当。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 技术领域:新材料技术 主要技术特点: 外 观 乳白 不挥发物含量(%) 25±3% 耐水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高防水透湿水性聚氨酯
织物
涂层剂
成果(技术)简介: 本技术通过分子技术合成了系列防水透湿水性聚氨酯,合成的水性聚氨酯具有高防水和拒水性,将其应用于织物涂层时,该织物涂层具有干爽、柔滑手感;在织物增重 15 g/m2 情况下,其透湿量最高已达 2310g/m2·d,耐静水压可达 2-3 万帕,与市场溶剂型防水透湿涂层胶性能相当。 项目来源:横向项目 技术领域:新材料技术 主要技术特点: 外 观 乳白 不挥发物含量(%) 25±3% 耐水压(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织物
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本项目开发的织物折皱回复性测试系统通过气动加压方式实现对织物试样 的水平加压,采集了织物折皱回复全过程角度变化的视频序列,利用智能图像处 理方法测量折皱回复角,获得回复阶段回复角随时间变化情况,并从动态测试结 果中提取试样的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 等指标,全面表征织物的折皱回复性能。 2 关键技术 (1)突破技术: ①织物折痕的自动形成:项目成果能实现对织物试样的自动加压和释压,加 压压力可在 5-30N 之间无极调节; ②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项目成果突破了传统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测试需要大 量人工操作的缺陷,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织物图像中代表回复角的自由翼与 固定翼的夹角,实现了织物折皱回复角度的自动测量,测量精度可精确到 0.1°; ③折皱回复性能的全面评价:项目成果可动态刻画织物折皱回复的过程,实 现初始回复速率、急弹时间、急弹回复角、缓弹时间、缓弹回复角等指标的获取, 达到全面表征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目的。335 (2)形成产品: 织物折皱回复性能动态测试系统 1 套。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已授权香港短期专利 1 件。 4 项目成熟度 项目成果可应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织物折皱回复性能的评价测试, 与现有织物折皱回复性能标准测试设备 Shirley 测试仪的结果偏差在±2°之间, 且相同织物不同试样的经向回复角标准偏差在 3.5°之内,纬向回复角标准偏差 在 2.6°之内,满足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要求。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期望成果推广到各纺织企业和高校中应用,提高评价织物折皱回复性能、保 形性测试的准确性和自动化程度,为面料开发和服装设计提供可靠参考。
江南大学
2021-04-13
棉针
织物
低温近中性漂白技术
传统棉织物前处理大多采用高温强碱练漂工艺,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和能源, 污染物排放量大;其处理时较强的碱性和较高的温度,易损伤其它纤维,限制了 与其它纤维的混纺使用。基于此,本项目通过一锅法制备阳离子漂白活化剂,通 过调控阳离子漂白活化剂和碳酸氢钠在过氧化氢溶液中的用量,构建一个可在低 温、近中性条件下对棉针织物进行浸漂的漂白体系。对棉针织物进行低温前处理, 解决了传统工艺漂白时的能耗高、水耗高、对纤维强度损害等问题。 2.关键技术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1)完成了对棉针织物在低温、pH 近中性的条件下浸漂 漂白工艺的构建;(2)实现了能耗降低 35%蒸汽量,水耗降低 40%蒸汽量,减少 用电达 20%,减少污水处理量达 40%,大大满足棉针织物漂白工艺中节能减排的 要求;(3)满足织物的白度要求的同时,又降低了漂白工艺对纤维的损伤。 3.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该项目有关的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5 项,美国发明专利 2 项。 4.项目成熟度 本项目目前已在部分印染企业进行推广应用。 5.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目前,正在江苏联发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等印染企业进行积极推广。
江南大学
2021-04-13
经编绒类
织物
的研究与开发
江南大学教育部针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经编绒类织物的研究与开发, 经过长期的研发,开发成果显著。以产业化、市场化为主导方向,研发了具有新 颖时尚外观及功能性的高档经编绒类面料,实现了高品质、高效率、高科技及低 成本的绒类面料的生产。 2 关键技术 (1)通过特种原料的选配结合特殊的染整手段,使绒类织物具有仿毛、仿 棉及仿麻的外观和风格; (2)通过新型纤维应用、织物组织结构的研究与创新。305 3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论文 2 篇 4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5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已在常熟市启弘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大津编物(无锡)有限公司等企业应用, 取得了良
江南大学
2021-04-13
无源制冷光学超材料
织物
技术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能源消耗和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两大问题。传统热管理系统所带来的高能耗挑战,以及由此导致的温室气体的过度排放,不断加剧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对世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同时,人们在生产和作业时不可避免地需要暴露在高温暴晒的室外环境,因此,实现零能耗的户外防护成为人们迫切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战略意义。作为一种面向人体个性化需求、实现人体局部环境加热或冷却的技术,“个人热管理”可以避免将多余的电力浪费在加热或冷却整个建筑物上,具有更高的能源效率,逐渐成为绿色环保、高科技、个性化的方案。通过衣物进行热管理是维持人体个性化热舒适需求的有效方法,有望高效率、低能耗地避免热应激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窄谱
抗菌
领域新成果
中国科大阳丽华副教授课题组首度发现,当把表面带负电荷的纳米球与细菌混合在一起时,纳米球会选择性吸附到球菌表面、却不吸附到杆菌表面,而且这种基于细菌形貌选择的识别机制受熵增驱动、且普适于组成和表面化学不同的多种纳米球。基于这种物理识别机制、以及ROS极度有限的有效活性半径(不足200 nm)(图1上),研究人员猜想如果纳米球具有光动力效应,那么就可能在光照下高效清除球菌、却不干扰杆菌(图1中和底)。这一猜想得到了采用不同光动力纳米球和多种细菌所做抗菌实验的证实。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期刊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s 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1
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高校实验室分级分类管理平台
2
云上展厅已成功吸引1万余家企业入驻!
3
第62届高博会圆满落幕,明年春天相约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