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稠密相气固两相流动参数测量及可视化方法
稠密气固流动问题是多相流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难题,广泛存在于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领域。气固流动参数检测和可视化尤为重要,是稠密气固流动系统复杂研究体系中的共性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东南大学多相流测试研究室多年来开展了电学与激光散射的稠密气固流动可视化及参数测量与表征方法的研究工作。 开发了电容层析成像系统(ECT)与激光光纤颗粒测量系统,可实时、在线检测多相流参数的二维或三维分布状况,成功应用于湍动流化床与浓相煤粉加压气力输送中试试验装置上。
东南大学 2021-04-13
具有巡更、测速、可视化报警功能的路边自助装置及系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边公共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巡更、测速、可视化报警功能的路边自助装置及系统;其中,具有巡更、测速、可视化报警功能的路边自助装置包括:主体部;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且与管理平台之间信号连接的双向对讲模块,用于实现用户与管理平台之间进行语音通话;安装于所述主体部、且与管理平台之间信号连接的车辆监控模块,用于监控道路上的车辆信息并将获取的车辆信息发送至管理平台;安装于所述主体部的充电模块。通过上述路边自助装置可以更好地应对和解决道路交通环境中的多种复杂情况,进而,上述路边自助装置可以完善道路交通领域的公共设备功能。
浙江大学 2021-04-13
基于IP库的通用MEMS器件可视化仿真与验证工具
“虚拟工艺”软件可由标准工艺流程文件和掩膜版图文件,模拟出所要加工的MEMS器件的真实三维结构,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精度。下图为自主开发的“虚拟工艺”软件生成的微夹钳三维结构。 “虚拟运行”软件对器件的运动情况进行仿真,并与最初设计方案比较来指导和修正实际加工。下图显示了微夹钳的虚拟运行结果,图中的器件颜色表示了器件运动时的剧烈程度,红色表示变形最剧烈的部分,淡蓝色表示变形较小的部分。
南开大学 2021-04-14
基于IP库的通用MEMS器件可视化仿真与验证工具
项目的背景及目的 迄今为止,集成电路的模拟、仿真直至评测已有了非常完善的工具软件;并已成为设计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设计的成功、可靠、高效都已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对MEMS而言,还相差甚远,这和MEMS发展的成熟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MEMS不需要这样的工具和系统。相反,由于MEMS的功能多样、加工复杂、分析困难、设计周期长、成本高等。特别需要一个能包括运动仿真、评测在内的设计工具和系统。这是当前推动MEMS发展的当务之急。
南开大学 2021-04-14
i40cean "透明海洋"可视化原型系统平台
项目成果/简介: i4Ocean 的命名分为两个部分,其中Ocean代表本平台主要应用于海洋信息可视化领域,而i4寓意为四个英文单词即:Interactivity(交互性),Imagination(构想性),Immersion (浸没感),Intelligence(智慧性)。这四个单词概括了i4Ocean 的主要特点,也是本平台致力于实现的终极目标。 i4Ocean可视化原型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数据处理:将常见的海洋数据转换为geotif、json、geojson。 2、可视化功能:标量数据可视化、剖面动画、体绘制、二、三维流线可视化。 3、可视化分析:中尺度涡识别、追踪。 4、舰船远洋航行系统:港口信息查询、全球港口显示、航线添加、海图导航、水文信息可视化。 5、视频录制:保存加载相机路径、高清截图、高清录像。 在系统中,我们提出了两种算法用于海洋环境数据可视化和分析。一种是基于gpu的光线投射算法绘制海洋温盐数据,一种是基于传输函数的海洋中尺度涡流交互式流场可视化算法,实现了时空相干和视口相干。引入交互式传输函数,从背景洋流中提取基于多种涡旋参数(如Okubo-Weiss参数)的二维和三维涡旋特征。 相关成果评选为2012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013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奖、青岛市2017-2018年度优秀大数据解决方案。项目阶段:系统原型阶段效益分析: 该系统可用于船舶远洋航行、海洋数据分析、海洋数据处理。将常见的海洋数据转换为tiff,json。利用系统标量场、矢量场可视化功能,对海洋数据进行分析,为船舶航行提供指导。 该技术和装备可用于海洋深部结构研究,为发展我国海洋经济提供技术支撑,这将具有重要的社会经济效益。发展海洋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功能,更可以拓展蓝色经济空间,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该成果已与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等单位开展深度合作,现阶段处在项目支持的前期研究中。同时与外地的合作单位有:中船工业集团,自然资源部直属单位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卫星应用中心。知识产权类型:发明专利 、 软件著作权知识产权编号:201510066037.9 201510070177.3 201510212425.3 201510212424.9 201710827686.5 201710828365.7 2013SR004155 2013SR010109 2014SR062104 2015SR014980 2015SR038759 2015SR085063 2015SR246570 2016SR010562 2016SR326470 2016SR325154 2017SR732244 2017SR737071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技术先进程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成果获得方式:独立研究获得政府支持情况:无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4-11
i40cean "透明海洋"可视化原型系统平台
i4Ocean 的命名分为两个部分,其中Ocean代表本平台主要应用于海洋信息可视化领域,而i4寓意为四个英文单词即:Interactivity(交互性),Imagination(构想性),Immersion (浸没感),Intelligence(智慧性)。这四个单词概括了i4Ocean 的主要特点,也是本平台致力于实现的终极目标。 i4Ocean可视化原型系统主要实现以下功能: 1、数据处理:将常见的海洋数据转换为geotif、json、geojson。 2、可视化功能:标量数据可视化、剖面动画、体绘制、二、三维流线可视化。 3、可视化分析:中尺度涡识别、追踪。 4、舰船远洋航行系统:港口信息查询、全球港口显示、航线添加、海图导航、水文信息可视化。 5、视频录制:保存加载相机路径、高清截图、高清录像。 在系统中,我们提出了两种算法用于海洋环境数据可视化和分析。一种是基于gpu的光线投射算法绘制海洋温盐数据,一种是基于传输函数的海洋中尺度涡流交互式流场可视化算法,实现了时空相干和视口相干。引入交互式传输函数,从背景洋流中提取基于多种涡旋参数(如Okubo-Weiss参数)的二维和三维涡旋特征。 相关成果评选为2012年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2013年青岛市科学技术奖、青岛市2017-2018年度优秀大数据解决方案。
中国海洋大学 2021-05-09
温控条件下可视化高压成套新能源设备
低温高压气液合成反应装置(釜),带高压视镜和光纤摄像,观察内部反应和颗粒产生过程与大小;天然气、氢气等清洁能源气体的快速充装、泄漏探测及疲劳测试等成套设备;复合材料制造压力容器与管道,碳纤维缠绕潜水氧气瓶、车载天然气和氢气用气瓶,不锈钢衬里的碳钢压力容器与管道、聚乙烯金属复合压力容器与管道。2. 技术优势-20℃-30℃,0-50MPa3.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应用前景: 天然气水合物和氢气是新世纪的清洁能源,相关配套设备具有重要的市场前景。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开封市政务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
河南大学软件学院依托开封市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院,开发“开封市政务数据分析和可视化系统”,助力疫情防控。 该系统针对开封市各县区、各社区每日产生海量的文本数据,通过自然语言理解等人工智能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让采集的数据能够进行自动比对、分析、研判,生成可视化分析图,及时准确将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展现出来,以更精准的数据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保障,对开封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
河南大学 2021-04-11
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
该项目研发的“心脉联衢——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从仿生的角度出发,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通过不同结构水凝胶的合理构建达到功能协同,将抗凝血、可视化材料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内层,大强度水凝胶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外层,开发与人体血管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高仿生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水凝胶人工血管。 一、项目进展 已注册公司运营 二、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天津心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法人 李双阳 注册时间 2021.06.29 注册所在省市 天津市 组织机构代码 91120104MA07CUYE1J 经营范围 人体于细技术开发和应用生物基材料聚合技术研发;人体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细胞技术研爱和应用,新材料技术研发,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医院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企业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大学生生活中心204 获投资情况 无 三、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李双阳 化工学院/材料化工 2020 庞小雨 化工学院/材料化工 2019 詹浩淼 机械工程学院/动力工程 2019 四、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董岸杰 化工学院/材料化工 教授 生物医用高分子 五、项目简介 国内心脏搭桥及血透病患对人工血管的需求量很大,目前大、中口径人工血管已经应用于临床,但市场上没有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推出。中国的人工血管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缺少具有核心知识产权技术以及能进行产业化生产人工血管的厂家。心脉连衢公司团队攻关人工血管关键技术难题,希望为心血管疾病和血液透析患者探索一种新的人工血管产品,同时在基础人工血管产品上,提出“精准可视化”概念,弥补小口径人工血管临床应用的空白。 该项目研发的“心脉联衢——全球首款体内可视化小口径人工血管”从仿生的角度出发,模仿天然血管的三层结构,通过不同结构水凝胶的合理构建达到功能协同,将抗凝血、可视化材料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内层,大强度水凝胶应用于人工血管的外层,开发与人体血管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高仿生体内精准可视化小口径水凝胶人工血管。项目产品采用模具快速成型工艺,可实现无创、无放射性地对植入后的人工血管形态进行精准监测,从而获得准确、动态、整体三维的信息。项目产品与世界目前报道的最高水平小口径人工血管产品对比,产品制备周期从1.5个月降低到10分钟、生物安全性能好、具有体内可视化功能,且成本比传统的组织工程技术低8成。
天津大学 2022-08-11
稠密相气固两相流动可视化技术
气固流动参数检测和可视化尤为重要,是稠密气固流动系统复杂研究体系中的共性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东南大学多相流测试研究室多年来开展了电学与激光散射的稠密气固流动可视化及参数测量与表征方法的研究工作。 开发的电容层技术析成像系统(ECT)与激光光纤颗粒测量系统,可实时、在线检测多相流参数的二维或三维分布状况,已成功应用于湍动流化床与浓相煤粉加压气力输送中试试验装置上。
东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