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基于石墨炉体的绝热加速量热仪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绝热加速量热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热加速量热仪的石墨炉体用电磁感应加热方法以及智能算法控制系统。包括电磁线圈、电磁加热控制器、炉体上盖、炉体外壳、合金支撑底座、石墨炉体、底部镂空支撑、热电偶、工控一体机和计算机。石墨炉体置于缠绕好的电磁线圈的内部,所述炉体外壳依次包裹电磁线圈和石墨炉体,石墨炉体的底部具有镂空支撑。底部镂空支撑装置为石墨炉体提供稳定支承;所述电磁线圈通过其线圈端部与电磁加热控制器内部电源接口电性连接;所述合金支撑底座位于炉体外壳底部。在石墨炉体上的相应部位安装有热电偶,热电偶与工控一体机信号连接,工控一体机再通过TP‑LINK工业交换机与计算机信号连接。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ESP-NOW协议的直流有刷电机控制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ESP‑NOW协议的直流有刷电机控制系统,包括主节点控制端和至少一个从节点驱动端;所述主节点控制端,用于通过串口接收上位机的控制指令,并通过ESP‑NOW协议广播指令;每个所述从节点驱动端均连接有直流有刷电机,用于接收主节点控制端的控制指令并驱动所述直流有刷电机;所述主节点控制端和从节点驱动端均包括主控电路、电源管理电路、通信电路;所述通信电路基于ESP‑NOW协议实现主节点与从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支持多节点分布式协同控制。基于ESP‑NOW协议的多节点直流有刷电机控制系统,适用于高实时性、低延迟及多设备协同的工业自动化场景。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处理完全未知状态的电路系统迭代学习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完全未知状态的电路系统迭代学习控制方法。该方法构造一种自适应增益状态观测器来估计电路系统的电流。将电路系统的矩阵参数不确定性转换为标量形式进行分析。构造一种基于迭代衰减因子的迭代学习控制器来控制电流完全未知的电路系统。与传统的需要精确数学模型的控制方法相比,本发明所提的控制算法更为新颖且应用条件简单。该方法用于重复任务操作时,有效地提高了控制精度,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基于高动态响应的经编集成控制系统开发与应用
项目属针织机械领域,主要研究高动态响应经编装备集成控制技术,这些关键技术覆盖了电子横移、电子送经、贾卡提花和品质监测等几个模块,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集成,可为经编装备的高速化和智能化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研究成果已经在高速电脑经编机和高速电脑多梳经编机上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技术 (1)高动态响应柔性横移技术:构建了经编横移运动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无冲击加速度电子凸轮曲线,采用 DSP 运动控制技术和基于 FPGA 的双 FIFO 动态缓冲技术,实现了高动态横移驱动的柔性响应要求。 (2)高精度随动多速送经技术:建立了经纱恒张力控制模型,采用了准闭环反馈技术和主轴脉冲细分倍频技术,实现了对单速恒定送纱量的稳态高精度控制和对多速变化送纱量的动态高响应控制,减轻了主轴速度切换时的织物横条疵点。 (3)高速率存取贾卡提花技术:采用了大容量 flash 闪存技术实现贾卡花型数据的静态存储,设计了基于动态 RAM 与贾卡驱动电路间的数据高速直传技术,解决了大容量动态花型数据的高速传输难题。 (4)高分辨识别在线监测技术:采用了高分辨图像识别技术,开发了基于嵌入式 ARM 系统的在线监测系统,建立了实时的动态织物疵点图像库,完成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疵点快速判别。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围绕高动态响应经编装备的集成控制技术,共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3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1 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 3 项,发表学术论文 22 篇。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1)效益分析 2011 年以来,项目成果已与常州润源、常德纺机、晋江佶龙和常州八纺等国内主要经编机械制造厂进行了新装备整体配套;对长乐永丰、长乐添利、广东彩艳、广东新生和海宁超达等 50 余家织造厂进行了旧设备技术升级。项目累积新增利润 9.5 亿元,新增税收 2.9 亿元。 (2)推广情况 项目成果在国内主要经编机械制造企业和国内主要经编织造企业都得到了应用,本项目开发的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经进行了广泛的市场推广。系统稳定可靠,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在福建长乐等经编集散地,其市场份额已经达到同类机型的第一,可以完全替代进口。 
江南大学 2021-04-13
XM/CPR780B计算机控制心肺复苏模拟人无线版
XM/CPR780B高级全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 (计算机控制/配创伤四肢)   执行标准:执行美国心脏学会(AHA)2015国际心肺复苏(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标准。 XM/CPR780B计算机控制心肺复苏模拟人(无线版)在培训时间内可利用现有的资源办公电脑进行软件安装即可进行培训,退出操作程序就可以进行其他日常操作,采用蓝牙无线连接。   一、产品特点: ■ 本模型为成年男性整体人,采用高分子材质,肤质仿真度高。 ■ 解剖标志明显,具有仿真的头颈部,头部可水平转动,有利于清除异物。 ■ 胸部体表标志明显(胸骨角、乳头、剑突等),便于胸外按压的操作定位。 ■ 可触及颈动脉搏动,死亡状态下,颈动脉搏动消失,抢救成功后,颈动脉搏动恢复,颈动脉搏动与有效按压相关联。 ■ 心肺复苏术:仰卧位,头可后仰,便于清除呼吸道异物,可进行胸外按压。 ■ 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者使用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有效人工呼吸可见胸廓起伏。 ■ 瞳孔示教:死亡状态下,模拟人瞳孔散大,抢救成功后,双侧瞳孔由散大变为正常。 ■ 模拟人和计算机之间通信方式:蓝牙无线通信。 ■ 模拟人手臂关节灵活,可进行搬运练习。   二、软件功能: ■ 软件依据《美国心脏学会2015国际心肺复苏心血管急救指南标准》的操作标准对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价。 ■ 软件形象的展示了心肺复苏急救流程,图文并茂的介绍了急救链中的每项操作要点。 ■ 操作模式:训练、考核、实战三种操作模式,每种模式均可自行设置操作时间、按压次数、按压深度、吹气次数、吹气量、CPR循环次数等,老师也可调节和变更按压和通气的考核标准值,建立符合当次考核状态的心肺复苏标准。 ■ 学员管理:可自由编辑学员名称及编号,用于存档。 ■ 人工口对口呼吸(吹气)时: · 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潮气量大小:吹入的潮气量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吹入的潮气量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吹入的潮气量过大由条码红色指示灯动态反馈显示潮气量大小。 · 电子计数显示:详细记录吹气正确和错误的次数(吹气量过大、吹气力量过小)。 ·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吹气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人工手位胸外按压时: · 动态条码指示灯显示按压深度:按压深度正确由条码绿灯显示,按压深度过小由条码黄灯显示,按压深度过大由条码红色指示灯动态反馈显示按压深度。 · 电子计数显示:详细记录按压正确和错误的次数(按压力量过大、按压力量过小、按压位置错误)。 · 语音提示:中文语音提示,详细提示按压错误的具体原因,以便训练者及时改正。 ■ 全程心电图显示: · 抢救前:显示为濒临死亡的心电图, 呼吸图消失。 · 抢救中:进行按压操作时,显示按压心电图,频率与按压频率一致,呼吸监护显示潮气操作图形。 · 抢救成功后:显示为窦性心律,呼吸恢复正常。 ■ 依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操作标准,对心肺复苏操作进行评价,操作达标,模拟人复活,操作未达标,模拟人死亡。 ■ 模拟人3D动画:正常状态时,模拟人3D动画有瞬目,休克或死亡状态时3D动画为闭眼。 ■ 成绩单所有操作结果数据以表格形式清晰显示,并可保存成绩单,可连接通用打印机对成绩单进行打印。 ■ 按压与人工呼吸比:30:2(单人或双人)。 ■ 操作周期:先30次按压再2次人工吹气,30:2五个循环周期CPR操作。 ■ 操作频率:100-120次/分。 ■ 操作时间:以秒为单位计时。   三、创伤四肢功能: 创伤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安装于模拟人上进行创伤训练,模拟创伤部位的清洗、消毒、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   三、标准配置: ■ 心肺复苏全身人体模型:1台 ■ 手拉推式硬塑箱:1只 ■ USB蓝牙适配器:1个 ■ 电源适配器:1个 ■ CPR安装操作软件:1套 ■ 复苏操作垫:1条 ■ 创伤四肢:1套 ■ 一次性呼吸面膜(50张/盒):1盒 ■ 可换肺囊装置:4套 ■ 可换面皮:1张 ■ 操作指南光盘:1张 ■ 急救手册:1本 ■ 说明书:1册 ■ 保修卡合格证:1张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一种耦合变压器型直流断路器用空芯脉冲变压器及其参数获取 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耦合变压器型直流断路器用空芯脉冲变压器 及其参数获取方法,空芯脉冲变压器包括原方绕组、副方绕组、原方 绕组高压端、原方绕组低压端、副方绕组高压端、副方绕组低压端、 副方绕组匝间绝缘膜、原方绕组匝间绝缘膜、主绝缘膜和绝缘支撑架; 副方绕组沿绝缘支撑架径向绕制,副方绕组具有径向电压梯度,且副 方绕组的匝间绝缘由副方绕组匝间绝缘膜实现;副方绕组低压端和原 方绕组低压端之间采用主绝缘膜绝缘;原方绕组绕制在主绝缘膜外, 且原方绕组的匝间绝缘由原方绕组匝间绝缘膜实现。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
产品详细介绍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济南中诚专业生产厂家,【TEL:0531-88883789 联系人:李经理】,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之后 会和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而使血红蛋白不能与氧气结合,从而引起机体组织出现缺氧,导致 人体窒息死亡,因此一氧化碳具有毒性,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RBK-6000型产品广泛应用于炼焦、炼铁、锻冶、铸造和 热处理的生产等工业等存在一氧化碳气体的危险场所。固定式是由两部组成的,一部分是RBK-6000 型气体报警控制器,一部分是RBT-6000的一氧化碳浓度报警器,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采用三芯屏蔽电 缆或ZRRVV三芯电缆连接,探测器和控制器上都有接线端子。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RBK-6000型控制器高端的人性化设计 ,主机采用了壁挂式箱体设计,面板状态直接显示,安装简单,操作方便。一氧化碳泄漏检测仪探 测器采用工业专用防爆装置,进口气敏传感器检测灵敏度使用寿命长。     济南中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生产的液化气泄露检测仪液化气气体报警器证书齐全,有公安部及 消防部颁发的型式认可证书,防爆合格证,ISO-9000认证等,一氧化碳浓度超标检测仪销往全国各地 ,十年的生产经验和高端的科研队伍是各行各业厂家值得信赖的产品,愿广大消费者前来采购。 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产品特点: RBK-6000使用高速CPU处理器,能够快速精确地处理系统任务,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LCD液晶屏幕,可实时显示探测器的浓度、状态。 使用485通讯协议,可靠性高。 4组可编程的继电器,无源常开、常闭触点,触点容量240V5A 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系统维护。 可通过计算机实现本地监控及远程监控,探测器运行状态数据可永久存储。 实现可燃与毒性气体探测器的混合配置。 选购配件 备电电源转化模块。 中继器模块 联动控制模块 执行器 一氧化碳气体报警器技术参数: 与RBT-6000气体探测器配套使用 工作电压:AC220V±10% 使用温度:-20℃~60℃ 使用湿度:≤95%RH LCD液晶屏幕显示:ppm/%LEL 报警系统:声光报警 报警音量:≥75dB 传输距离:≤2000m 外形尺寸:370mm(L)×305mm(W)×90mm(H) 重量:≤4.5kg 济南中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经理 电话:0531-88883789 手机:13969050081 邮箱:sdzclar01@163.com QQ:1245851641  
济南中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2021-08-23
轨道交通车站周边城市设计及车站综合体设计(广州市、郑州市)
广州市轨道交通花山车站周边城市设计及车站综合体设计:  广州市轨道交通花山车站周边城市设计及车站综合体设计:   花山站综合体东邻106国道,西邻规划的龙口东路,整个综合体地块约为73850平米,南北走向的景观河从地块东部穿过。地块中部规划一条“L”型机动车道把地块分隔为两块,北部两座均为商业建筑地块,由“L”型车道进入两侧地块,便于外来车辆进入且不阻碍主干道交通。花山站综合体建筑在地块南部,通过空中连廊联系地块北部两座商业建筑。 广州市轨道交通天贵车站周边城市设计及车站综合体设计:   天贵路站综合体东邻凤凰北路,西邻规划次干道,南邻区域快速路平步大道,占地55047平方米。整个综合体整体布置于地块的东侧,西侧开放为城市绿地广场。依托于南侧天贵路城铁站综合开发,形成此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物。综合体裙房共四层,为大型商业,内部设有中庭,一方面便于南方地区通风采光,另一方面为顾客提供宜人的休闲空间。综合体裙房之上为区域标志性高层,共31层,130米高。 郑州市轨道交通经开站车站综合体设计:   经开站综合体东邻经开十四大街,西邻京广高铁,南邻经南十二路,占地27450平方米。整个综合体整体布置于地块的中部,综合体东侧为站前城市绿地广场。依托于经开站城铁站综合开发,形成此区域内的标志性建筑物。综合体裙房之上为区域标志性高层,建筑总高度为99.1米高。 北京市轨道交通园博园车站站前广场设计:   园博园站位于梅市口路与京周公路交叉口的西侧,主体位于梅市口路中绿化带上空,道路以北的地块内设有进出站大厅和设备管理用房,南侧设进出站楼扶梯,南北两部分通过天桥与车站主体连接。 为方便车站与园博园的联系,在车站东侧跨京周公路设天桥,连接北侧站厅二层和园博园。 主体建筑面积为3530m2,北侧站房总面积为5100 m2,,车站主体与北侧站房的联系天桥以及南侧天桥和出入口面积为1280 m2,总建筑面积为9910m2。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非易失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融合内存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易失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的融合 内存系统,将非易失存储器和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融合在一起,共同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内存统一管理,其中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既可以与 非易失存储器统一编址,亦可以以部分容量充当非易失存储器的高速 缓冲存储器(cache),其 cache 空间的容量大小自适应数据负载特点而动 态可配,以便加快非易失存储器的访问速度,并能降低 I/O 访问磁盘 频率,提高计算机系统整体性能。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光电工程学院/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张明江教授课题组在国际光学领域顶级期刊Light:Science & Application(Nature 子刊)发表论文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拉曼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典型应用,目标是让该领域和相关领域的读者能充分了解这一重要技术,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研究进程路线图。
太原理工大学 2022-06-07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12 313 314
  • ...
  • 474 475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