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ARM Cortex-A8)
CES-EDU210教学实验平台是海天雄电子面向高教学院推出的一款完整的嵌入式教学实验系统。实验系统包括软件、硬件资源,同时按照高校实验大纲要求,结合教学领域专家教授的建议,该款教学平台配有《嵌入式Cortex-A8高级实验教程》作为高校实验教材。 CES-EDU210教学平台配置ARM Cortex-A8内核处理器,优越的处理性能,1GHz主频运行速度,ARM V7指令集。 64/32位内部总线结构,32/32KB的数据/指令一级缓存,512KB的二级缓存,可以实现2000DMIPS(每秒运算2亿条指令集)的高性能运算能力。内建MFC多格式编解码系统,支持MPEG-1/2/4、H.263、H.264等格式视频的编解码,JPEG硬件编解码。最大支持8000*8000分辨率,内建高性能PowerVR SGX540 3D图形丰富的扩展资源,卓越的多媒体处理能力,丰富的功能接口,可扩展的功能模块,将极大的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CES-EDU210教学平台支持的操作系统为:Google Android 4.0、Windows Embedded CE6.0 R3、Linux 3.2.0,提供开放的软件资源。
深圳市海天雄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8
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ARM Cortex-A15)
CES-EDU5260作为海天雄第四代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具有前沿性、专业性、高集成度、功能丰富等特点,平台涵盖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嵌入式硬件接口、嵌入式系统软件等关键技术点,硬件主板采用灵活的核心板+扩展板方式,核心板集成嵌入式微处理器、内存芯片组、闪存芯片组和电源管理电路,扩展板则由嵌入式硬件接口、板载功能和扩展功能模块组成。硬件接口包括USB、I2C、UART、SPI、HDMI、LAN等等。板载MINI-PCIE接口,带SIM卡槽,支持3G移动通信、4G移动通信模块,扩展WiFi无线网卡、GPS导航、蓝牙等创新应用功能模块。 软件提供嵌入式主流Android和Linux双操作系统软件包,开放的资源满足教学、科研、创新等应用,提供配套实验教程。第四代嵌入式系统教学平台装备在“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软件工程”等等工科领域实验室可基于硬件和软件,开设“嵌入式OS系统实验课程”、“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课程”、“嵌入式Android操作系统课程”、“JAVA程序实践课程”、“C语言程序实践课程”等众多学科的实验课程。
深圳市海天雄电子有限公司 2021-12-08
国家电网-工会积分平台正式上线
国家电网-工会积分平台是服务于政府机构内部的网站,该网站包括文体人才,文艺作品和文体设施,提升员工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员工的幸福指数,使管理更加人性化。
江西东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2
呼吸慢病患者物联网管理平台
呼吸慢病患者物联网管理平台,主要是对患者的个人身体检测数据进行采集、主要是手环、听诊器、体温计的数据采集,医生对患者的听诊音频进行审核分析,并给出诊断报告;以及心肺音数据的切片标记。和呼吸慢病患者可视化分析,利用可视化工具提供丰富的图表展示,提高结果的可读性。
广州联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呼吸疾病生物资源库共享平台
呼吸系统疾病生物资源库资源共享平台的应用,使呼吸疾病生物样本得到充分的合作利用,为国内外呼吸疾病研究机构在临床研究方法学、质控管理或数据管理服务、数据统计分析服务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和多中心成果产出。平台包括生物资源库信息展示界面、生物资源库管理子系统、样本信息检索子系统、生物资源库申用审核子系统、用户中心、用户管理子系统、生物资源标本用后信息反馈、统计分析等。
广州联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呼吸慢病患者物联网管理平台
呼吸慢病患者物联网管理平台,主要是对患者的个人身体检测数据进行采集、主要是手环、听诊器、体温计的数据采集,医生对患者的听诊音频进行审核分析,并给出诊断报告;以及心肺音数据的切片标记。和呼吸慢病患者可视化分析,利用可视化工具提供丰富的图表展示,提高结果的可读性。
广州联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11-01
教室智能运维管理平台RG-SCP 2.0
教室智能运维管理平台结合先进的AI、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先进管理体制与先进管理模式相融合,建立现代化的智能运维体系,让教室管理更高效、更科学 产品特性: AI智能巡检,智能识别设备故障,主动防范教学事故 支持教学管理人员远程巡课 多维度可视化数据分析,助力科学决策 信息化建设成果展示 为满足多样化的大屏展示需求,智能运维管理平台能够充分呈现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成果,如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信息化设备日常使用情况,以及智能化系统的实时运行态势。  AI运维系统 当前许多的运维工作还是靠人工完成,例如教室设备巡检、设备关机检查、调换教室等。特别是巡检工作主要靠运维老师定期完成,平时只能根据报修电话被动开展检查维护。运维管理平台依靠AI技术,可按需(每天/隔天)对教室设备进行自动检查,实现课前发现问题,辅助分析解决问题,达成课中无故障的目标。同时智能机器人24小时值守,自动完成管理员设定的各类智能策略,帮助管理员实现简单而高效的运维工作。 教学设备统一管控 教室综合运维管控平台可以实现对教室内所有的教学设备设施进行统一集中的自动化管理。包含对传统多媒体教学设备(如:电脑、投影机、投影幕、功放等)、在新型教学理念支撑下所出现的新型教学设备,如:交互大屏等,以及环境控制设备(如:灯光、窗帘、空调等)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 教室巡课 平台专门为教学管理人员设计了的巡课功能。在办公室即可远程巡视教师的上课过程,通过教室的实际画面,也可通过勾选只看上课教室查看正在上课的教室,点击某一教室画面会进入巡课三画面页面,包括教师画面,学生画面,电脑画面。 移动运维系统 教室智能运维管理平台为更好的服务于教室管理老师,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了移动运维客户端,即使不在办公室,也能完成大部分教室远程管控工作。实现教室设备移动管控、设备故障移动处理,提升整体服务的效率和体验。。 统计分析 教室智能运维管理平台通过多维度分析教室运维管理的各项工作指标,形成量化数据并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为相关领导提供决策支撑。统计分析包括教室设备使用情况分析、故障统计与分析、灯时统计、能耗统计等模块。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2022-09-19
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监测岩石变形与破坏
项目成果/简介:煤层采动过程中围岩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技术参数对巷道支护、保护煤柱合理留设及水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方法基于光纤电法综合测试技术与钻孔结合进行煤层开采围岩破坏特征观测。通过在井下巷道或地面施工并形成不同方位单孔、多孔等观测系统,并在孔中布置分布式传感光缆和电阻率传感单元等形成一套综合测试监测系统,利用相关测试仪器采集与传输应变场、温度场及直流电场等数据,通过分析实时得到的工作面顶、底板监测区域中岩体的应变场、温度场及地电场综合地球物理场参数变化情况,评价探测目标区域采动过程中岩体变形、破坏规律及其破坏高(深)度值。同传统的钻探方法及单一地球物理场勘探相比,综合测试可查明探测剖面内岩层的结构形态,通过多次对比时空演化规律,可获取岩层在采动过程中变形破坏发育规律及特征。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1
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针对秸秆直接还田难、综合利用率低、焚烧污染严重,土壤碳库匮缺、耕地质量提升乏力等“老、大、难”问题,沈阳农业大学率先提出了“秸秆炭化还田”新理论,确立了“以生物炭为核心,以炭化技术为基础,以生物炭基肥料和生物炭基土壤改良剂为主要发展方向,兼顾能源化利用”的技术路线。2005年以来,围绕“生物炭暨秸秆炭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组先后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制备与农业应用关键技术,构建了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推动了成果高效转化,为秸秆间接还田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1. 研发出“半封闭式亚高温缺氧干馏炭化工艺”和“组合式多联产生物质快速炭化设备”,突破了秸秆“低成本、大批量制炭”的产业技术瓶颈。该工艺设备对原料适应能力强、生物炭生产效率高、能耗低,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秸秆密度低、含水量高、预处理能耗大、炭化效率低等问题。所制备的生物炭含碳量高、孔隙丰富,可广泛用于土壤碳封存、农田温室气体减排、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等领域。    2. 开发出生物炭基肥料等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集化肥减量、土壤改良、节本增效等功能于一身,寓土壤改良与土壤利用之中,突破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技术瓶颈。综合运用作物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微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方法,系统揭示了生物炭固碳、改土、保肥、持效、促生作用规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遵循养分归还学说和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规律,发明了以生物炭为载体生产专用肥料、土壤改良剂、水稻育苗基质的技术与方法,开发出以生物炭基肥料为代表的系列生物炭基农业投入品,能够在不增加农民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实现秸秆间接还田,解决了生物炭直接还田成本高、推广难、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打通了生物炭规模化田间应用“最后一公里”,改变了化学类缓控释肥料只减肥、改土作用不明显、只在当季起作用的局面。    3. 开展了大规模试验示范,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实现了成果转化。针对集中处置利用与秸秆等农林废弃物分布广、收储运困难之间的矛盾,构建了“分散制炭、集炭异地深加工”产业模式,将产业链中的运输成本降低约 70%;制定了《生物炭基肥料》农业行业标准并首次发布,突破了制约生物炭技术产业化和行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    截至 2016 年底,项目技术累计推广 1090.2 万余亩,辐射全国 20 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中,2014-2016 年,项目技术推广应用 575 万亩,新增销售额 19665.6万元,新增利润 2359.9 万元,节支增收 42890.9 万元。合计新增经济效益 45250.8万元。
沈阳农业大学 2021-05-04
煤矸石、粉煤灰铝、铁、硅综合利用成套技术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多,而且仍处于高速增 长中。但我国铝土矿储量仅占世界2.3%,按现有铝工业发展速度静态计算,我国铝土矿资源 将只能用10年。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资源,不仅是重要的燃料,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煤 炭开采的副产物煤矸石,其排放量约占煤炭开采量的10%-25%,目前我国煤矸石堆积量约40亿 吨;煤燃烧利用的必然产物粉煤灰,占原煤质量的15%-40%。目前我国粉煤灰堆贮量已超过30 亿吨,而且每年以超过3亿吨的量继续产生。煤气化、液化等产生的煤化工灰渣在我国年排放 约4000万吨,未来40年我国将产生煤化工灰渣100-250亿吨。由于地质构造原因,我国的煤系固 废中氧化铝含量较高,具有回收利用铝资源的巨大潜力。 本项目采用界面活化方法诱导产生铝硅酸盐结构缺陷,在少量助剂协同作用下激发配位体 大量重组而最终提高煤系固废的反应活性,并以工业大量副产稀盐酸或硫酸为浸取剂,获取多 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对于提铝残渣,课题组有成熟技术生产保温建筑材料,导热系数小于0.1 W/m.K,防火等级达到A级,成本低于泡沫混凝土;另外还可用于生产其它高性能建材产品。 伴随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与环境保护日趋严峻,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缓解资源供给 瓶颈、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转型升级是废物资源化科技创新的 准则。本项目的开发成功可有效地解决煤化工灰渣的规模化处置和资源化难题,提供新型铝资 源,并将形成能源、资源、化工、冶金、环保新型循环产业链,带动我国新型煤化工技术进步 和相关产业升级。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3 114 115
  • ...
  • 169 1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