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性能红外辐射热成像探测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非冷红外探测系统相较制冷型探测系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是国际上第三代凝视型红外探测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难点。本项目攻克了纳米氧化钒薄膜生长调控、大规模小像元非制冷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制备、红外辐射热探测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解决了微热目标探测、微热光电转换机制和微弱信号处理三大难题。系统NETD≤50mK,MRTD≤90 mK,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授权发明专利50项(美国专利2项),发表论文114篇;形成了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打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片上可信嵌入式系统关键技术
本课题在重庆市工业发展资金的资助下,开展了片上可信嵌入式系统的研 究。采用S0PC将TPM标准安全处理模块、外围接口与处理器整合在单个集成电路芯片上,为解决特殊领域嵌入式系统的安全问题提供有效和实用化的解决方 案。可以直接在国防、金融等领域推广应用,以提高智能化产品的安全性能。 系统特色: 1.  芯片化可信安全机制牢固 2.  应用范围宽 3.  可以不改变原有产品系统的硬件结构 4.  拥有核心技术与国家发明专利5.市场需求面广、量大。
重庆大学 2021-04-11
公共无线携能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发
提出了一种共享通道式无线电能与半双工信号并行传输方法。针对目前 为提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安全性与可控性而产生的对无线信号传输的需求, 提出一种基于并联信号支路的共享通道式无线电能与半双工信号并行传输方法, 并分析了电能与信号的串扰特性、信号的衰减特性以及信号的动态响应,最终 给出了信号支路的参数设计方法。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新型共享通道式无线电能与全双 工信号并行传输方法。针对目前为实现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本身的控制系统构建 以及其他数据传输功能而产生的对无线信号传输的需求,提出一种电能与信号 串扰隔离方法以及同端信号干扰的抑制方法,并分别针对电能传输通道、信号 传输通道以及电能与信号串扰建立频域模型,给出一套参数设计流程。此外通 过同端干扰信号估计方法搭建同端干扰的主动抑制电路,并给出相应的参数设 计方法。
重庆大学 2021-04-11
油田集输系统结垢防治关键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复杂人机系统设计与虚拟仿真关键技术
本成果在研究人(驾驶员)的认知特性基础上,利用虚拟现实手段和机电系统集成控制技术,通过虚拟场景构建、显示界面开发及数据通信集成,实现了沉浸式虚拟交互(驾驶)仿真,在仿真过程中可实时采集分析人(驾驶员)的生理心理指标参数,再经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学数据处理技术之后,可有效表征不同情境下人(驾驶员)的行为绩效。
扬州大学 2021-04-14
卫星物理层安全通信关键技术及应用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广、容量大、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可用于多种复杂通信环境,在军事通信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然而由于卫星信道的开放性,通信信息极易泄漏,通信隐蔽性较差。因此,如何增强卫星通信的安全性,进而提高通信的保密性逐渐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 针对传统扩频通信技术中扩频序列易被检测和破解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功率混合的安全通信方法,该方法将待加密的军用信息和其它辅助信息按不同的功率进行混合来传输,此过程中,若是非接收方想要破获待加密信息,只有在得知作为辅助信息的其它信息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此外,辅助信息是从普通民用通信中的信号里面进行选取,并通过其他的传输路径到达卫星,这样既实现了信息的有效利用,又提升了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 针对现在扩频通信技术,尤其是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已经不再具备安全性,容易被敌方利用扩频码的设计漏洞截获并破译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利用伪多径效应来进行安全通信的方法及装置,在该种信号传输模式下,安全性不再依靠扩频技术,而是依赖于特定的功率复用方式,这种复用方式可以看作是对“多径效应”的一种利用,大大提高了信号传输的安全性。 针对卫星通信信道具有开放性,极易受到外界干扰,当外界干扰功率太大时会直接影响正常通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盲源信号分离的方法及装置, 通过该方法完成了对强干扰信号的估计和分离,改善了卫星通信过程的安全性,提高了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性能。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2-01
猕猴桃特异品种选育及关键技术研发
针对当前我省猕猴桃特异种质稀少、自主特色品种缺乏,以及主栽品种单一且无突出性状等问题,对本项目组前期基于野生毛花猕猴桃特异种质发掘、中华猕猴桃实生选育与初步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候选优株子代异位高接、品比试验,筛选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特色新品种,以满足市场对猕猴桃果实需求的多样化和特色化。同时,开展“猕猴桃新品种的配套雄株配置与高效授粉、合理疏果及果实负载量确定、营养复配液保果及安全果实增大、省力化夏季修剪、适期采收”等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对于调优猕猴桃特色品种结构,有效推进猕猴桃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果品的市场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对猕猴桃果实需求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
江西农业大学 2021-05-05
充填采矿灾变预测与防治关键技术及应用
针对充填采矿灾变预测与防治的关键问题开展研发,本成果主要技术内容如下:(1)系统研究了充填体破坏失稳声发射预测技术,开辟了用声发射预测充填破坏失稳的新途径;(2)开发了胶结充填过程控制成套技术,提出并成功实施不良地质体超前护帮充填技术等。本技术成熟可靠,适用于充填法开采的金属矿山,已经在江西等省的 9 家矿山推广应用,累计取得产生超过 3 亿元的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并荣获 2011 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5-04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关键技术
方案1清浊分流,轻污染水(COD≤300mg/l)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其它水合并处理达标;轻污染水回用率70%,总体回用率50%,吨水处理费1.5元。   方案2混合废水处理达标,部分水深度处理达到回用,运行费用较方案1高。   轻污染水-生物接触氧化-生物滤池-复合反应器-陶瓷膜-达回用标准;   部分污泥回流,陶瓷膜过滤浓水与其他废水合并,处理达标排放。   该技术的技术特点:   1、自主研制陶瓷膜和动态涂膜技术,可形成预期孔径的无机膜。   2、研制生态陶粒、活性炭等组成的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多个厂的深度处理;   3、将物化预处理、多孔陶粒过滤、曝气生物滤池、陶瓷膜等分离技术,进行优化组合,用于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和回用,具有设备价格低廉、能耗省、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环保效果:   分别对棉印染、针织印染、化纤印染废水进行清浊分流和混合废水回用中试(120吨/日-360吨/日)污染物削减75%以上;出水透明度>30;色度<25;高锰酸盐指数≤20mg/l;pH6-9,达到暂定的印染水回用标准,并已使用了约5万吨回用水,染色几十种织物。
东华大学 2021-05-21
深部冲击地压灾害监测解危关键技术及装备
本成果揭示了深部围岩粘弹介质积蓄与释放能量机理,针对深部开采条件提出了煤岩组合冲击能速度指数和卸围压冲击能速度指数两个新指标,建立了深部应变型、深部坚硬顶板型、深部断层滑移型三类冲击地压倾向性评价方法及最优模糊识别模型;获得了深部三类冲击地压的前兆信息特征并给出了监测预警方法,自主研发了相应监测系统;提出了深部三类冲击地压的组合解危技术,研发了与之相配套的卸压解危装备,为深部不同类型冲击地压有效防治提供了有力技术和装备支撑。
山东科技大学 2021-04-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