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不仅是学生学习、休息的生活场域,也是高校加强基层党建的重要载体、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推进“五育并举”的内在要求,是创新育人途径的有益尝试和践行“一线规则”的有力抓手,构建高质量“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体系。 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聚焦教育发展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突破口,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推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着力点,“秉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态度,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以看齐思维凝聚党建引领思想共识、以平台思维构建教育管理特色模式、以系统思维发挥“五育并举”综合效能、以共治思维打造团结有力育人队伍、以服务思维优化线上线下集成设施,以协同思维释放校内校外育人动能,从而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形成共创共建、共享共融、共进共赢的新型师生成长共同体,加速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智教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包含一站式办理学籍证明、接诉即办、宿舍相关事务、军训活动、活动室预约等,减少奔波于不同部门的时间与精力消耗,在线提交申请、上传材料,并实时查询办理进度。
吉林省智教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2025-05-16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基于溶液除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余热储能式空调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液除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余热储能式空调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一次回风溶液除湿系统、空调制冷剂循环系统、余热储能溶液再生系统。本发明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能改进电池散热效果,有效控制电池组温度;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可以高效回收并可控地输出冷凝热和电池散热,实现余热利用,减小电动汽车整体能耗;通过溶液除湿技术实现除湿环节和控温环节分离,不需要将空气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来除湿,大大减小空调的控温负荷;通过一次回风模式,将新风与回风混合,既保证了空气品质,又减少了空调的控温负荷;同时除湿溶液可反复再生,使用寿命长。
浙江大学 2021-04-11
动态云服务请求下数据中心多能源的在线控制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态云服务请求下数据中心多能源的在线控 制系统,包括系统状态监控模块、负载调度模块和多源供能系统管理 模块,负载调度模块包括延时敏感型请求调度子模块和延时容忍型作 业调度子模块,系统状态监控模块用于每隔一段时间接收来自用户的 云服务请求,判断云服务请求是延时敏感型请求还是延时容忍型作业, 并在云服务请求是延时敏感型请求时将该云服务请求发送到负载调度 模块的延时敏感型请求调度子模块,在云服务请求是延时容忍型作业 时将该云服务请求发送到负载调度模块的延时容忍型作业调度子模 块。本发明能够优化数据中心供能系统的长期运营开销,并且不需要 提前获取任何系统数据或者假设任何的稳态分布。 完成人:金海、刘方明、邓维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藏、蒙、傣、苗等民族医药综合研究与系统开发
本成果来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获2014年中国民族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是获得省部级和学会级三等以上奖励的重点纵向成果。研究团队对民族名老医特色医技医法进行挖掘整理;对藏、蒙、傣、苗、朝、壮、土家、彝、回族20名民老专家的医疗技术、临床经验进行抢救性整理;以藏、蒙、傣等常用药材为代表,围绕药物的化学成分、药效物质基础、药效作用以及安全性评价以及创新药物产品技术提升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综合研究与系统开发工作,进行了新剂型开发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4
用于治疗性参数筛选的电/磁场环境综合发生系统
本项目是解决在电场、磁场两种物理场环境下,开展多物理场环境下生物学效应和生物响应机制研究。为此,本研究内容为开发一套电/磁场环境综合发生系统。 该系统两平板梯度线圈之间的不同水平面上产生稳定磁场,也可以通过对不同水平面施加梯度磁场脉冲,位于平面激励电场线圈上产生感应电场,施加给培养物,可在同一培养平面内实现在平面2D和3D培养情况下,对电场/物理场环境条件进行大通量地筛选。采用高生物兼容性天然多聚物导电物作为生物3D材料及体外构建类器官结构的骨架,结合生物3D打印技术实现多维有序结构的可控构建,可实现对天然材料进行筛选,实现对细胞和组织模型进行模拟,探索电场和磁场综合物理场环境对生理效应的影响,并用于有效电场/磁场刺激参数筛选。
北京理工大学 2023-05-09
便携式外场实验综合信息处理系统
本项目使用FPGA+ARM架构,中央处理单元采用飞思卡尔公司i.MX6处理器,该处理器可适应严酷的军工环境,车载安装,野外无人值守等需要高可靠性的应用。高速并行协处理器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 V 5CEFA2F23,该型号的FPGA具有25K个可并行工作的逻辑单元,作为图像处理模块的核心处理器。 本系统对数据源数据格式不做限制,任何格式的数据都可采集并且存储下来,并且任何格式的图片数据都可以实时显示。本系统采集速度极高,单板平均速度可达90MB/s,经过大量测试与验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中间层-电离层综合探测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间层-电离层综合探测系统,包括多通道雷达发射系统、多通道雷达接收系统和 平拉折合偶极子天线阵列,平拉折合偶极子天线阵列包括六副折合偶极子天线,每两幅折合偶极子天线 为一组且空间相互正交架设,三组天线分别位于一个正三角形的顶点之上;多通道雷达发射系统用于提 供三组发射通道,包括 FPGA 芯片、三个 DDS 芯片,及六路依次连接的滤波器、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和收发开关;所述多通道雷达接收系统用于提供三组接收通道,包括 FPGA 
武汉大学 2021-04-14
PolarGo双龙探极三维综合信息系统
本系统创新性地将三维地球可视化方法运用到极地可视化领域,采用B/S架构、内外网协同的网络信息系统,构建了极地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系统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极地信息可视化的手段,目前国外极地领域还没有同类系统出现。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技术分析 传统的GIS信息可视化以二维可视化为主,本系统创新性地将三维地球可视化方法运用到极地可视化领域,采用B/S架构、内外网协同的网络信息系统,构建了极地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系统平台,极大地丰富了极地信息可视化的手段,目前国外极地领域还没有同类系统出现。 本系统集成了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提供多种可视化查询方法。系统集成了天地图、OSM、谷歌地图等多种在线矢量和栅格地图等多种基础底图为用户提供选择。系统集成了海冰、水文潮汐、冰川、气温等地理环境数据,全球AIS船舶、ADSB飞机轨迹、全球港口机场等人类活动数据,对全球船舶、飞机进行实时定位追踪。此外,还搜集整理了极地考察站、南极领土主张、全球地形、REMA、ArcticDEM等极地相关数据,力求打造全面综合的极地三维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系统提供数据实时更新和可视化的接口,构建了极地考察数据回传、处理分析、发布和在线可视化自动处理流程,极大提高了极地信息共享效率。 本系统代码完全独立自主,风险可控,数据集成于本地数据库,不依赖于外网也可完整地提供全面的极地三维地理信息服务。
武汉大学 2022-08-15
一种简易式光伏-光热-热电综合利用系统
(专利号:ZL 201510161810.X) 简介: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简易式光伏-光热-热电综合利用系统,属于太阳能利用领域。本发明包括支撑架、聚光装置、集热发电组件和热水收集装置,所述的聚光装置和集热发电组件安装在支撑架上,聚光装置中装有平面反光镜,所汇聚光线照射在集热发电组件外表面,集热发电组件中设有集热水箱,该集热水箱通过输水管与热水收集装置连通,在水箱两侧分别设置有发电用光伏组件和热电组件。本发明简化了集热发电组件的内部构造和系统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6 17 18
  • ...
  • 589 59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