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MXY8401液晶电光显示综合实验仪
一、产品简介 液晶作为一种显示设备,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刚开的电子表显示屏,到各种仪器输出显示,到液晶电视,平板电脑.......各种产品不胜枚举。本教学仪器采用比较常用的液晶:六位数显液晶,LCD1602,LCD12864,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上手,另外增加了3.2寸和7寸彩屏,7寸彩屏具备触摸屏功能,可以通过该功能实现人和单片机的信息交换,实现人类利用单片机控制外围设备的多样化。使用该仪器时,在理解各种液晶显示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单片机及ARM芯片,使用C语言对液晶加以控制,对学生走向社会工作、承接项目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1、熟悉stc89C52单片机工作原理,并利用该单片机控制液晶屏显示不同的内容      2、了解六位数显液晶,LCD1602和LCD12864液晶的显示原理,通过查看数据手册,理解并掌握时序图,编写程序实现对应的功能    3、熟悉ARM芯片,本款仪器中采用LPC2000系列ARM7。全国普通高等大学普遍采用的教程就是该系列的芯片,学生可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4、利用ARM芯片实现对3.2寸彩屏的控制,显示文字,图像。    5、利用ARM芯片实现对7寸彩屏的控制,显示文字,图像及触屏功能 三、实验内容   1、利用STC89C52驱动六位数显液晶显示数字及英文字符 ;   2、利用STC89C52驱动LCD1602显示数字及英文字符;   3、利用STC89C52驱动LCD12864显示数字,汉字,英文字母,图像;   4、利用ARM驱动3.5寸彩屏液晶,显示汉字,图像,数字,也可以移植UCGUI,调用其中的函数画出各种图形;   5、利用ARM驱动7寸彩屏液晶,显示汉字,图像,数字,并能实现触摸屏功能,实现人机通信,也可以移植UCGUI,进行各种显示,调用其中的函数画出各种图形;   6、8*8点阵动态显示音乐频谱实验; 四、实验配置    1、52单片机开发工具KIEL2.0;    2.、ARM7开发工具IAR;    3、实验指导书及实验录像光盘;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MXY8000-9 LED显示综合实验仪
一、产品简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半导体行业迅猛发展,LED作为其中的一款产品,迅速出现在街头巷尾:家用节能灯,LED电视,小店铺商用广告牌,购物商场大屏显示等等,各种新产品层出不穷。本款仪器涉及LED的多种应用:静态显示,动态显示,单色显示,双色显示,三基色原理,LED点阵,LED广告牌,LED灯演示音频解码,通过该产品,学生可以加强动手能力,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由一个单元板设计任意长度的LED点阵屏。为想要从事LED设计行业的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 1、掌握LED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原理,对比各自的优缺点,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电路; 2、掌握三基色(RGB)LED显示原理,参照RGB配色表调节出各种颜色(256×256×256); 3、掌握LED点阵显示原理,使学生能够用单片机控制LED点阵显示汉字和简单图片; 4、在掌握LED显示控制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利用单元板拼出任意尺寸的显示屏,并通过单片机进行控制; 5、LED趣味应用:LED灯显示音乐频率的高低; 6、用专用软件编辑显示内容,通过LED广告显示屏显示; 三、实验内容 1、一位数码管静态显示实验; 2、四位一体数码管动态扫描实验; 3、RGB三基色LED调色实验; 4、8*8蓝色LED点阵汉字及图片显示实验; 5、8*8点阵动态显示音乐频谱实验; 6、红绿双色(32*64)LED广告屏显示内容编辑实验; 四、实验硬件配置     1、STC89C52单片机及其外围组件一套;     2、一位数码管及其组件一个;     3、四位一体数码管及其组件一个;     4、8*8蓝色点阵LED块2个,尺寸60mm×60mm;     5、音频解码显示可搭建组件一套;     6、红绿双色(32*64)LED广告屏一块,尺寸300mm×160mm;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教学仪器,学生可以对显示原理,显色原理,单片机C语言编程,下载,调试,LED单元板显示原理,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由感性了解到理性掌握。如果学生掌握全部知识,完全可以独立设计出一个单色任意长度LED单色显示屏。若想要设计双色或更加进一步设计全彩显示还需要在C语言和控制器方面加深学习。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物联网综合实训台ITS-T06
产品详细介绍    物联网综合实训台ITS-T06 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RFID 技术、单片机技术、计算机原理、电机控制、网络通讯编程、网页制作、无线电通讯、图像处理、音频处理、指纹采集、嵌入式技术等相关知识与生产生活常见场景和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参数的采集、传输和控制,如家电控制、门禁控制、照明控制、窗帘自控、温室大棚环境控制、RFID 标签读写识别、指纹身份识别、图像采集、图像压缩、图像解压、图像留言、声音采集、声音编码、声音解码、室内外遥控、定时控制、电话远程控制、计算机远程控制等,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物联网知识融会贯通,发挥创新能力。        物联网综合实训台ITS-T06 采用模块化结构,配置一个中央控制系统模块,若干个基础产品模块,以及智慧农业、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门禁、智能仓储、智能图书馆等物联网应用系统实训模块,还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定制物联网行业应用实训模块。物联网综合实训台ITS-T06 标准配置6 个模块(双面操作),另外可以选配若干个应用模块。应用模块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装拆替换,灵活方便,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教学需要。 物联网综合实训台ITS-T06 将当前热门的物联网技术和最有市场潜力的物联网应用方案结合,提供了贴近现场应用的模拟环境,可以用于物联网基础理论的学习验证的实验教学,还可用于物联网应用系统装调及二次开发的实训教学,为师生接触和研究当前先进技术搭建桥梁。让学生在学科实践中不仅能接触到硬件、编写代码,还能体会实际产品开发过程中各相关专业知识的交叉引用,积累开发经验。有了物联网综合实训创新实践平台,学生不用走出校门、不用找企业实习,在创新实践中心就能积累产品开发的经验、培养团体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更好、更多的机会。     物联网综合实训台ITS-T06 的特色 1. 实现多学科综合实践:ITS-T06 将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单片机技术、计算机原理、 电机控制、网络通讯编程、网页制作、无线电通讯、图像处理、音频处理、指纹采集、嵌入式技术等相关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可以灵活应用各科知识,发挥创新能力。 2. 采用当前热门嵌入式技术:ITS-T06 为老师和学生们提供当前最受欢迎的嵌入式技术。学生通过实践能够熟悉嵌入式开发的流程,掌握开发智能家居相关软件和调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3. 采用源码开放的Linux 操作系统:为了便于老师和学生研究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揭开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神秘面纱,我们采用源代码开放的Linux 操作系统。老师和学生不仅可以阅读Linux 系统的源码,而且可以自己配置和修改部分代码,定制个性操作系统。由于Linux 相关的网络资料、书本资料很丰富,因此在学习或开发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就可以在相关论坛得到帮助, 缩短技术攻关的时间,提高学习或工作效率。 4.采用最合理的梯度实践方案:物联网综合实训方案根据教学活动的不同、学生知识水平的不同,采用难度递增的分层设计。 5. 体验式实验项目66 个:在体验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课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所提拱的实践项目,观察现象。也可以修改一些参数,操作修改参数后的项目并观察现象。体验实践通过操作演示,让学生体会科技的魅力,培养和激发创新的兴趣,认识到自己专业的重要性。体验实践课可以设置在大一或大二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概述、专业课见习实习、兴趣体验等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爱好,同时也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 6. 课程实习项目38 个:老师先给同学们演示所要进行的实习题目的整体功能,然后让同学们自己查资料、编写代码。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实现演示时看到的功能。为了方便老师教学我们给老师提供所有实习题目的源代码。老师可以通过参考源代码快速掌握功能的实现过程,便于在教学中指导同学们进行实践活动。课程实习教学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课程的认识;培养同学们自己动手搜集资料、筛选资料、快速学习知识的能力;积累项目规划、编写代码、上机调试的经验,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快速成长,最终达到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7. 创新项目方案12 个:物联网综合创新实践平台为广大师生提供体验实践和课程实习的源代码,为老师们研究学科知识在实际产品中的运用提供捷径。通过研究源码和物联网的整体实现方法,老师就能更好的掌握哪些学科知识才是社会生产中最需要的。同学们通过研究源代码和物联网的整体实现方法,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开发自己的科技作品。通过二次开发实践培养同学们的科技创新能力,为参加大型的国家或学校科技竞赛积累经验。 8. 探索项目方案6 个:物联网综合创新实践平台,为师生进行学科研究和验证更高效的算法供平台,使师生们的科技探索不仅能深入的进行理论研究,而且能在实际的产品平台上验证算法和理论成果。比如网络摄像头这一功能涉及到了图像的存储、压缩、解压。如果有师生对图像处理感兴趣,就可以在网络摄像头操作演示代码的基础上开发图像处理的功能。如精确的人脸识别、模式识别、高效图像压缩等。 9. 应用面广:ITS-T06 可应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应用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电路设计、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与检测、单片机技术、计算机原理、电机控制、网络通讯编程、网页制作、无线电通讯、图像处理、音频处理、指纹采集、嵌入式技术的实验和实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综合型、复合型人才。          
北京华育迪赛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2021-08-23
GOLINK-1 型 现代机电综合控制实验装置
一、概述 GOLINK-1 型 现代机电综合控制实验装置集合了交流,直流,电机拖动、电力电子、PLC控制、电工控制多专业多内容实训设备特点。包含晶闸管控制,直流电机控制、变压器控制、电机拖动控制、交直流调速、PLC控制等实训项目。这都是这方面的充分考虑了实验室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精心研制而成。在同类产品中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可靠性好、性价比高。       二、技术参数 1、输入电源:三相四线(或三相五线 380V±10% 50Hz) 2、工作环境:温度-10℃~+40℃ 相对湿度<85% (25℃) 海拔<4000m 3、装置容量:<1.5kVA 4、外形尺寸:1890mm×740mm×1585mm 三、要求实验室可完成的实验内容 1、电力电子技术实验(晶闸管部分) 1) 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2) 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 3) 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 4)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5)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6) 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  7) 单相桥式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8) 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的研究    9)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  10)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实验     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12)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2、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实验 1)电力晶体管(GTR)驱动电路的研究 2)电力晶体管(GTR)的特性研究 3)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驱动电路研究 4)功率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主要参数测量 5)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特性及其驱动电路的研究 3、全控型器件典型线路实验 1)直流斩波电路(Buck、Cuk、Boost、Sepic、Buck-Boost、Zeta等六种电路)的性能研究 2) 单相交直交变频电路的性能研究 4、直流电机调速实验 1)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参数和环节特性的测定实验(SCR) 2)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主要单元的调试(SCR) 3)单闭环(电压单闭环、转速单闭环、电流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实验(SCR) 5、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实验 1)双闭环三相异步电机调压调速系统实验(SCR) 2)双闭环三相异步电机串极调速系统实验(SCR) 6、电气控制基础实训 转换开关与电压表连接测量三相电压; 电力综合显示仪表的使用; 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停车的控制电路连接; 接触器联锁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连接; 按钮联锁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连接; 按钮、接触器联锁的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连接; 万能转换开关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Y-△(手动切换)启动控制电路的连接;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Y-△(时间继电器切换)启动控制电路的连接; 定子绕组串联电阻启动控制电路的连接;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控制电路的连接;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反接制动控制电路的连接; 多台(3台及以下)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电路的连接 电动机的往返行程控制电路的连接; 7、PLC、变频实训项目 变变频器面板功能参数设置和操作实训; 变频器对电机点动控制、启停控制; 电机转速多段控制; 工频、变频切换控制; 基于模拟量控制的电机开环调速; 基于面板操作的电机开环调速; 变频器的保护和报警功能实训; 基于PLC的变频器开环调速; PLC控制电机顺序启动; 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启动电路; 四、产品技术功能 1、设备安全保护功能 1)设备的人身安全保护 ◆ 三相隔离变压器的浮地保护,将实验用电与电网完全隔离,对人身安全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 三相电源输入端设有电流型漏电保护器,设备的漏电流大于30mA即可断开开关,符合国家标准对低压电器安全的要求; ◆ 强电实验导线采用全塑封闭型手枪式导线,避免学生触摸到金属部分而引起的双手带电操作触电的可能。 2)设备的安全保护体系 ◆ 三相交流电源输出设有电子线路及保险丝双重过流及短路保护功能 ◆ 晶闸管的门阴极和各触发电路的观察孔设有高压保护功能,避免学生误接线; ◆ 实验台采用三种实验导线,相互间不能互插,强电采用全塑型封闭安全实验导线,弱电采用金属裸露实验导线,观察孔采用2#实验导线,避免了学生误操作将强电接到弱点的可能; 2、产品的结构要求 1)要求装置由控制屏、实验电源、测量仪表、实验桌、实验模块、实验电机和实验导线等组成。实验电源、各种测量仪表必须固定安装在控制屏中。要求各挂箱的面板采用凹字烂板印刷工艺。 2)实验桌采用铁质喷塑结构,桌面为高强度密度板,桌子下面设有储藏柜,可放置的实验箱、导线和工具等。 3、产品基本配置技术要求 1)低压电源及仪表:提供指针式电压表一只(450V⊥1.5级)。提供交直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各2只,四位半高精度仪表,是具有6位数码管显示,8个指示灯,交直流测量功能切换;手自量程切换功能;具有RS485通讯、继电器输出、上限限报警、4~20mA变送器输出功能;配有锁存按键;交直流电压表信号输入范围: AC/DC2V , AC/DC20V , AC/DC200 , AC/DC500V 。交直流电流表信号输入范围: AC/DC20mA , AC/DC200mA, AC/DC2000mA, AC/DC5A 。提供速度变换器,给定,零速封锁器;提供±15V/1A直流稳压电源。 2)交/直流电源:通过开关切换分别输出三相200V和240V交流电源,给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提供实验电源,带过流保护。该电源经过电流型漏电器、三相隔离变压器等安全保护措施后供实验用电。提供230V/0.5A直流励磁电源,带电源指示、过流保护功能。 3)三相可调电阻:提供900W/0.41A与电阻180W/1.3A串联的三组可调电阻负载,供发电机负载电阻和其它实验阻性负载。 4)平波电抗器及阻容吸收:提供直流调速实验中需要的平波电抗器及RC滤波,平波电抗器提供100-200-500-700mH/1.2A,一只。 5)三相变压器:该三相变压器可作为串级调速系统和有源逆变线路中的逆变变压器。(初级380V/1.1A*3相;次级88V/115V/139V/3A*3相) 6)触发电路:配有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单相交流调压触发电路、TCA785集成触发电路共五个触发电路实验。使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各种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对应的晶闸管连接,完成单相半波整流和单相全桥整流电路实验。 7)三相触发及主回路:采用插板结构,与底板配合,组成三相相控脉冲触发电路,输出的双窄脉冲均匀、一致、干净,脉冲移相范围最高可达170°,设有三相同步信号、三相锯齿波信号、六路移相触发脉冲等的观测孔,设有外接模拟量控制端口“Uct”输入0~Uctmax,可对三相触发脉冲的移相角进行连续调整,设有两组六路触发脉冲功放电路用于外接的控制端口“Ublr”、和”Ublf”, 晶闸管主电路:配置12块晶闸管插板,插板采用快速插入方式,每块插板上设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晶闸管参数为5A/1000V,金属封装,插板分别形成正、反桥两组三相桥,正、反桥晶闸管设有触发信号接入口,设有六路钮子开关,用于控制每一路触发脉冲的“通、断”,模拟整流主电路功率器件的触发脉冲丢失、逆变电路逆变颠覆等故障情况,设有带镜面精密指针式直流电压表±300V,精度1.0级带镜面直流电流表±2A,精度1.0级各一只,设有带中心抽头方式平波电抗器一组(为50mH、100mH、200MH、700MH,在通过交流电流小于1.5A状态下,感抗值保持线性),RC滤波12路。 8)功率器件特性与驱动电路:该实验箱可对SCR、MOSFET、IGBT、GTO、GTR电力电子器件,可测定其特性曲线、提供压敏电阻(作为过压保护元件,内部已连成三角形接法)、二极管。 9)直流斩波电路:由DC电源、PWM波形发生器、直流斩波电路(Buck和Boost)和完成六种斩波电路的元件组成。DC电源:+15V/0.5A,带保险丝过流保护;PWM波形发生器:产生频率10KHz占空比5%-70%连续可调的脉冲信号输出;直流斩波电路:提供了Buck和Boost两种直流斩波电路,供学生完成验证性实验。六种斩波电路:模块中的功率场效应晶体管、电感、电阻、二极管、电容等元件与直流电源和PWM波形发生器连接,可完成Buck、Cuk、Boost、Sepic、Buck-Boost、Zeta等六种斩波电路实验。 11)可调电阻、电容箱:提供耐压AC63V的可调电容三组,调节范围为0.1~11.37µF,0~999kΩ十进制可调电阻两组;供电流调节器,速度调节器反馈回路使用,可灵活改变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积分时间。 12)单相调压与可调负载:配置了一只0~250V/0.5kVA单相交流自耦调压器,为相应的实验提供可调电源;一个整流滤波电路以及0~180Ω/1.3A(串联)或0~45Ω/2.6A(并联)瓷盘可调电阻,为相应的实验提供一个可调的阻性负载。 13)芯式变压器与不控整流:配置三相芯式变压器一个(该变压器有2套副边绕组,原、副边绕组的电压为127V/63.6V/36.7V),用于三相桥式全控12脉动整流电路实验;还设有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用来产生直流电源。 14)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提供了半桥型开关稳压电源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主电路中的电力电子器件为电力MOSFET管;控制电路采用专用PWM控制集成电路SG3525,采用恒频脉宽调制控制方案。可完成“开关电路在开环与闭环下负载特性的测试”以及“电源电压波动对输出的影响”等实验内容。 15)一体化晶闸管插板:晶闸管插板即插即用,快速插入方式,每块插板上设有过流、过压保护电路。 16)电机调速控制实验(I):配置以下模块:电流反馈与过流保护(FBC+FA)、给定器(G)、转速变换器(FBS)、反号器(AR)、电压隔离器(TVD)、调节器I和调节器II。其中调节器I和调节器II的反馈电阻、电容均外接(从控制屏上获得),实验时可以灵活改变系统的参数,观测不同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相应时间等影响;更可以让学生从调速系统的各种参数(如电机的机电时间常数等)出发对调节器的放大倍数及积分时间的参数分别设计,同时进行实际结果的验证,从而完成设计性实验。 17)线绕式异步电机转子专用箱:配置3只线绕式异步电动机转子专用电阻(用于线绕式异步电动机起动与调速等实训)。 18)多功能测速仪:设有五位数显转速表,显示当前转速;具有电压反馈信号;同时设有光电编码信号输出,包括A、B两个通道;能够完成各种速度开/闭环及定位控制;配有位机软件,基于设备常用的RS485通信接口。 19)电机配置:直流发电机:200V、1.1A、220W、1600r/min 直流并励电动机:220V、1.1A、185W、1600r/min 三相线绕式异步电动机:220V/Y、0.6A、120W、1380r/min PLC模块:装置选用西门子1200大众型可编程控制器CPU 1214C,集成14输入/10输出,集成2AI;2M 的数据存储,带 1 个PROFINET 接口; 21)变频器:选用西门子V20 工业矢量变频器、额定功率 0.37Kw,带 BOP 面板及PROFINET接口。 22)实验导线技术 实验连接导线采用高可靠全封闭手枪插型式,内部为无氧铜抽丝而成发丝般细的128股线,质地柔软,护套用粗线径、防硬化化学制品制成,插头采用实芯铜质件。 四、机电综合三维虚实仿真软件 软件采用理实虚结合三维仿真软件能够进行虚拟对象加真实PLC编程结合控制实验,实现对象的虚拟化,编程的实际化模式,运行环境支持Windows10以上版本;通过鼠标的控制,实现场景模型的放大、缩小、旋转、移动;系统画面清晰,能够进行模拟运行PLC实验,也可以进行虚实结合实验(与真实PLC数据连接),场景类型至少包含1、多自由度机械手、自动循环供料、机械自动冲压、物料输送分拣、码垛堆积控制、自动仓储控制。 工业场景通用功能说明: (1)信号指示区:集成设备控制的传感器信号,直观的反馈设备运行动作信号。 (2)模型展示区:提供自动化模型,配合PLC控制,实现自动化运行。 (3)操作区:提供多种规格按钮,实现对设备的控制;启动、停止、复位,脱机仿真时,实现自动化设备的启停控制和复位出厂设置控制;联机仿真时,提供三个信号给PLC,由PLC根据程序自行确定控制流程。 (4)脱机仿真:不用连接PLC,自动化设备按固定的流程模拟运行,可以根据任务要求或者模拟运行流程,自行编写PLC程序,实现PLC编程的在线仿真控制。 (5)在线仿真:在网络区输入PLC的IP地址和端口号,连接成功后,显示“已连接”,通过PLC在线编程控制自动化模型动作,实现PLC编程的虚拟控制训练。 电工三维仿真系统内容丰富,包含常见的基础数字量模拟控制,也包含常见机电一体化的虚实仿真实训内容,包含维修电工实训内容主要包含常见电机控制及开关控制电路的原理学习,继电器、交流接触器、时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自复位按钮、自锁按钮、日光灯实验、机床线路实验等。其中软件具有仪器仪表结构展示、原理演示、接线操作、运行演示等3D功能,可直观了解各种典型仪器仪表的特点和外观。采用开放的资源导入设计方式,除了已经固化在软件中的实训内容,后期还可以根据学校需求添加仪器仪表库。系统使用3D虚拟仿真技术,通过鼠标可以实现在虚拟场景中的漫游和对仪器仪表模型的动态控制,从而达到360度无死角观察器件外观细节的效果。 与本次提供的电力电子实验模块配套,虚拟软件中的三维设备与实际设备一致,学生可以通过虚拟环境做真实实验的数据和操作方式,软件由虚拟仿真学习和虚实结合仿真学习系统两部分组成。仿真平台模拟真实实验中用到的器材和设备,提供与真实实验相似的实验环境;虚拟实验教学管理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虚拟实验教学辅助功能,实验前的原理学习、典型实验库的维护、实验过程的指导等功能,为实验教学环境提供服务并开展应用。 软件虚拟仿真部分主要包括:电力电子及电子元器件的学习机认识、仪器仪表的使用规范及学习认识、电力电子实验箱仿真实验、数字电路的虚拟仿真实验、模拟电路虚拟仿真实验。 器件认识及学习:主要包含电力电子、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等常见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电路原理中用的四大件。其中软件具有器件结构展示、原理演示、接线操作、运行演示等3D功能,可直观了解各种典型元器件的特点和外观。采用开放的资源导入设计方式,除了已经固化在软件中的实训内容,学生还可将制作的Solidwoks三维库零件及其他格式素材添加到此软件资源库,后期还可以根据学校需求添加器件库。系统使用3D虚拟仿真技术,通过鼠标可以实现在虚拟场景中的漫游和对器件模型的动态控制,从而达到360度无死角观察器件外观细节的效果。软件内容包含实验台操作说明、实验台及模块3D虚拟模型、元器件介绍、仪器使用、电路接线与运行等仿真内容;器件与实验台中仪器及元器件型号一样,能够配套使用于各实验单元的三维仿真实验。    
浙江高联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2022-11-02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装置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台把电气控制和机械的组装调试结合到一起,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既训练了学生的运动方案设计能力,又培养了亲自动手组装调试的能力;既有机械设计的整机思想,又有控制与机械结合的系统观念。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实验旨在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不同原动机的性能分析,不同传动装置的分析比较,确定合适的传动方案来实现工作机的往复直线运动。了解各种原动机的性能,参数,应用场合,分析往复直线运动的实现方式,设计出多种传动方案,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动力学分析后得到较优的方案。 在实验台上对设计好的各种方案进行搭建,从组装过程,运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给出最终的方案。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综合训练的特色在于通过多个环节的训练,使学生不但对设计的总体过程有更深的理解,同时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哈尔滨工江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11-22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等6部门关于印发《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全面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着力解决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缺钱转等难点、堵点问题,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2025-04-03
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大规模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接入是新能源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其发电、负荷、设备故障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多重不确定性交互渗透,对信息控制系统产生严重依赖,使系统安全面临严峻的挑战。   为全面提升新能源电力系统防御风险的能力,华北电力大学刘文霞和张建华教授团队在 2007 至 2016 年间 ,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 5 个纵向课题,同时与贵州、海南和吉林省等多家电力公司合作,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本项目从电网规划、运行、应急和信息四个应用领域入手,开展风险评估理论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如下:   (1)创新提出了表征新能源不确定性影响的电压波动风险量化评价方法,突破了复杂大电网风险评价效率和风电场模型精度低的技术难题,研发了计及多重风险的大规模风电并网规划方案辅助决策系统(见图1、图2a);   (2)提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下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性与运行风险评估新方法,建立了融合运行风险的优化调度框架,率先研发了电网短期和超短期风险评估系统(见图2b),填补了国内外该应用领域空白;   (3)提出了电力系统大停电风险的辨识与预警方法,解决了大规模风电接入情况下电网自组织临界态的辨识难题,首次建立了区域电网大停电风险的应急管理体系;   (4)系统地提出了设备、厂站及广域系统三个层面的电力信息安全评估方法,突破了信息-物理域耦合带来的安全性量化难题,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信息安全技术支撑。   基于此项目,研究团队共申请发明专利 11 项,已授权 7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发表论文 76 篇,其中 SCI 论文 10篇、 EI 期刊论文 46 篇,总被引用量 29237 次;专著 1 册。同时,此项目成功应用于北京、华北电网的安全和应急体系建设,有利支撑了奥运保电;研发的应用系统应用于贵州、海南和吉林等省,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华北电力大学 2021-02-01
燃气天然气的热气机能源岛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建筑节能已成为我国节能技术领域的重要议题.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一种有效手段,该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高,一般均可达到70﹪以上.本文阐述了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原理和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热气机的天然气能源岛系统.并指出充分推动分布式区域冷热电联供技术的应用,对于能源节约,环境保护,能源安全以及资本有效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5-04
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的研究成果
环境温湿度、光照强度、水分、盐碱度、作物生理指标……这些参数关系农作物生长,现代农业通过农业信息智能感知技术便可轻松“一网打尽”。 然而实时监测这些指标需要电力驱动,电力无疑是智慧农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田间地头常常难以铺设管线,而电池有限续航能力和污染风险又比较突出。因此发展农业信息“无源感知”是未来智慧农业一大趋势。 为更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IBE团队平建峰研究员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自然能源并将其高效转化为电能。首次将摩擦纳米发电机技术应用于农用纺织品中,并用于降雨时雨水能的收集,通过能量转化获取电能。 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纳米能源》( Nano Energy )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姜成美 ,通讯作者为平建峰研究员。 功能化纱线的制备流程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场景把摩擦纳米发电机装进农用纺织品的纱线里 南方地区经常暴雨成灾,造成农业生产的巨大损失。农用纺织品在大棚设施中最为常见,它能够遮阴挡雨,保护农作物。 如何从农业环境中挖掘能源? 浙大科研人员将这两者巧妙结合,通过纱线表面功能化,将摩擦纳米发电机依附在纱线上,织成智能化农用纺织品,利用雨水冲刷时的电子转移与流动产生电流,源源不断地为智慧农业供能。装载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纱线可以说是智慧农业的“无源活水”。 这个研究灵感来自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仲夏时节,一场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透过来不及关闭的窗户摧残了窗台边的绿植。这引起了研究人员的思考:“农作物所处的环境只会更恶劣,那么我们就想办法利用它的恶劣。”大棚不仅可以作为作物、动物的“保护伞”,还可以作为雨滴能的收集器。 实验数据显示,在9.5牛顿的连续力作用下,3厘米长的纱线就能产生7.7伏的电压。 平建峰介绍,未来通过连接储能设备,这些被改造的农用纺织品,不仅可以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提供保护以提高农畜产品质量与产量,还可以为物联网感知器件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从而开展农业信息的无源监测和实时提供天气状况。 功能化纱线在农用纺织品上的应用绿色能源在智慧农业中具有广阔应用 为什么雨滴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呢? 这是因为对农用纺织品的纱线进行了特殊改造。科研人员在其表面覆盖了两层特殊材料——导电的碳化钛纳米材料和不导电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一种高分子聚合物)。 功能化纱线收集雨滴能的原理 该聚合物能够防水并与环境中的雨水发生电子转移。而碳化钛感应电极,不仅具有高导电性能,还因其高电负性可以助力表面聚合物抢夺电子。因此在实现农用纺织品原有的农用保护材料、保温、遮阳、水土保持、排水灌溉、种子培育基材的功能基础上,还能从农业环境中源源不断地获取能源,为智慧农业提供驱动力,实现农业信息“无源实时感知”。 平建峰说,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且整个制备过程易于规模化和工业化。
浙江大学 2021-04-11
基于溶液除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余热储能式空调系统及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溶液除湿的新能源电动汽车余热储能式空调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一次回风溶液除湿系统、空调制冷剂循环系统、余热储能溶液再生系统。本发明通过相变材料吸收电动汽车电池散热,能改进电池散热效果,有效控制电池组温度;利用相变储能技术可以高效回收并可控地输出冷凝热和电池散热,实现余热利用,减小电动汽车整体能耗;通过溶液除湿技术实现除湿环节和控温环节分离,不需要将空气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来除湿,大大减小空调的控温负荷;通过一次回风模式,将新风与回风混合,既保证了空气品质,又减少了空调的控温负荷;同时除湿溶液可反复再生,使用寿命长。
浙江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41 42 43
  • ...
  • 75 7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