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卤阻燃剂
山东兄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31
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养分元素,在气候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背景下,氮、磷养分的供给不足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及其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成为制约未来陆地碳汇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地理科学学部杜恩在副教授与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氮、磷限制评估的理论框架并量化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该研究根据化学计量内稳态假说和最小限制因子定律,推导提出基于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比值指示氮、磷限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建立全球陆地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数据库和全球养分添加实验数据库,并在上述框架基础上量化评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特征,完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高分辨率空间制图。 该研究发现,全球自然陆地生态系统(农田、城市和冰川除外)有18%的区域受到较强的氮限制,而43%的区域受到较强的磷限制,其他39%的区域则受氮、磷共同限制或氮、磷任一元素的微弱限制。总体而言,氮限制在在苔原、北方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山地草原及灌丛较为普遍,磷限制在热带及亚热带森林、温带阔叶林、沙漠、地中海植被、以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灌丛较为常见。相关结果增进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的量化认识,为地球系统模式氮、磷限制的模拟提供了基准数据,有望更好地预测气候变暖和CO2浓度上升情景下陆地碳汇的变化。该论文自2月10日在线发表后,已多次被科学媒体网站报道,包括SciGlow、myScience、Science Edition、Phys.org、Technology.org、News Wise、Mirage News、CO2 Coalition等。 杜恩在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瑞典隆德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研究机构。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328, 41630750 & 3140038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6101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ZY-07)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2-01
新型氢甲酰化双磷配体的产业化
研究方向:具有生物活性含磷化合物合成方法研究、糖手性诱导不对 称合成、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催化不对称合成、金属-配体络合物催化不对称合成。 项目简介: 烯烃的氢甲酰化反应可以将廉价易得的基本化工原料如烯烃类 物质方便有效地转化为醇等多种重要的化学化工产品,是到目前为止 生产规模最大的均相催化过程。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所用催 化剂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更新换代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一共开发出了 四类工业催化剂,即羰基钴催化剂、叔膦修饰的羰基钴催化剂、羰基 铑膦催化剂以及目前正在开发的双亚磷酸酯/铑催化剂体系。 
南开大学 2021-04-11
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
氮和磷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两种最为重要的养分元素,在气候变化和CO2浓度上升的背景下,氮、磷养分的供给不足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及其对大气CO2的吸收能力,成为制约未来陆地碳汇的重要因素。然而,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地理科学学部杜恩在副教授与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团队合作,提出了氮、磷限制评估的理论框架并量化分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格局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相关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 该研究根据化学计量内稳态假说和最小限制因子定律,推导提出基于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比值指示氮、磷限制的理论框架,进一步建立全球陆地植物叶片氮、磷重吸收效率数据库和全球养分添加实验数据库,并在上述框架基础上量化评估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空间特征,完成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的高分辨率空间制图。 该研究发现,全球自然陆地生态系统(农田、城市和冰川除外)有18%的区域受到较强的氮限制,而43%的区域受到较强的磷限制,其他39%的区域则受氮、磷共同限制或氮、磷任一元素的微弱限制。总体而言,氮限制在在苔原、北方针叶林、温带针叶林、山地草原及灌丛较为普遍,磷限制在热带及亚热带森林、温带阔叶林、沙漠、地中海植被、以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草原、稀树草原和灌丛较为常见。相关结果增进了对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氮、磷限制格局的量化认识,为地球系统模式氮、磷限制的模拟提供了基准数据,有望更好地预测气候变暖和CO2浓度上升情景下陆地碳汇的变化。该论文自2月10日在线发表后,已多次被科学媒体网站报道,包括SciGlow、myScience、Science Edition、Phys.org、Technology.org、News Wise、Mirage News、CO2 Coalition等。 杜恩在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讯作者,斯坦福大学Rob Jackson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其他合作者来自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瑞典隆德大学、荷兰乌特勒支大学、中科院植物所等研究机构。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328, 41630750 & 31400381)、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61015)、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7-ZY-07)资助。
北京师范大学 2021-04-10
一种蜂巢石水环境除磷修复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蜂巢石水环境除磷修复材料,其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颗粒粒径5-7mm的蜂巢石粉末10-20、颗粒粒径15-18mm的蜂巢石粉末15-25、颗粒粒径20-30mm的蜂巢石粉末10-20、泥沙10-20、砾石3-5、活性污泥10-20、丙烯酰胺0.1-0.2、聚乙烯醇1-2、魔芋粉2-4、二氧化硅2-4、无水氯化镁?2-?3、腐殖酸1-2、硫酸铝钾1-3、甲基丙烯酸乙酯2-4、苯乙烯1-3、乙醇24-35。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绿色建筑成套技术与标准体系
研究团队围绕建筑绿色发展,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和重庆市科技惠民计划课题、重庆市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等科研项 目的支撑下,在绿色建筑成套技术与标准体系形成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建立了 成套标准体系。在绿色建筑技术方面申请了《一种绿色建筑运行效果监测平台》、 《一种智能控制的百叶遮阳系统》、《一种分体式空调节能运行控制系统》等发 明专利;开发了 "Evaluation software for green building VI. 0”绿色建筑 评价软件。标准体系方面,编写了 2016、2017年度《重庆市建筑绿色化发展年 度报告》、《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应用指南》等专著;参与编制国家标准《通风 系统用空气净化装置》GB/T 34012-2017、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标准》 JGJ/T449-2018、《绿色港口客运站建筑评价标准》,主编参编重庆市地方标准: 2013和2016年度《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居住 建筑节能65%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71-201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50/T-066-2014、《绿色生态住宅(绿色建筑)小区建设技术标准》 DBJ50/T-039-2018,《绿色轨道交通技术标准》等标准。
重庆大学 2021-04-11
绿色环保、高性能复合结构材料
纤维复合结构材料:采用生态环保、高性能纤维复合结构材料,来代替传统的资源型、高能耗的水泥、钢材,建造工程结构构件,具有轻质高强、生态环保、可设计性好、耐久等特点,是绿色建材的重要研究方向工程复合木结构:采用杨木等速生树种为主要原料,通过高性能的环保型胶粘剂,利用现代木材加工技术制成复合木材,用来建造人居环境和谐的住宅、景观、古建筑、桥梁、大跨木结构公共建筑等,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材料和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机械产品绿色工艺技术评估
项目针对机械产品关键零部件的主要加工工艺特点,展开加工过程能耗与 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影响规律分析,提供典型加工工艺(车削、铣削、镗削、磨 削等)的能耗与碳排放计算、建模方法与数据报告。从工艺规划的角度,研究 产品设计数据、工艺设计数据、企业资源数据、环境影响数据的关联关系,构 建机械产品绿色工艺基础数据体系及相关数据库,实现环境影响数据与 CAD/ CAM/CAPP 系统数据的无缝连接,为产品加工工艺环境性能改善及集成管理提 供支持。具有网络化、开放式数据库接口和绿色工艺相关基础数据积累平台, 可以开展机械产品绿色工艺评价、反馈、优化,为企业开展绿色工艺评估提供 支撑数据平台和工具。
山东大学 2021-04-13
新型绿色无机树脂铸造粘结剂
可以量产/n本成果开发的新型绿色无机树脂铸造粘结剂由对环境无害的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等多种无机盐复合合成,配方中不含任何苯、酚、醛、呋喃等有毒物质,无色、无味,在浇注过程中,不燃烧,无有毒气体和烟雾的放出,改善了工作环境,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有益;粘结剂不粘模型和芯盒,属绿色环保新型铸造材料。能够广泛应用于汽车,拖拉机金属零部件毛坯的铸造用外模和型芯。具有完全环保的特点。其它特点有:无机树脂的溃散性优于酸硬化呋喃树脂,浇注后砂型溃散性好,残留强度低,在铝合金铸件生产方面替代有机树脂砂,能有效地解决铝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生活垃圾绿色处理及其应用研究
可以量产/n成果简介:针对我国生活垃圾的特点,项目创立了生活垃圾无分拣直接处理新技术,过程简单、快速、无污染及绿色化;建立了生活垃圾制备沼气、生物乙醇和生物有机肥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了生活垃圾处理、能源化和资源化利用一体化。(1)原始生活垃圾无需分拣绿色处理技术。处理后的生活垃圾减量30-50%,且完全符合环境的排放标准。实现生活垃圾绿色化处理的目的;(2)清洁能源生产技术。将处理后的生活垃圾转移到发酵罐中生产生物乙醇或转移到密闭容器中,厌氧发酵制沼气。实现生活垃圾变能源的目的。(3)高效生物有机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66 6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