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方案车载仪器龙卷风
科普大篷车通过与传统科普工作实现有机结合,丰富了传统科普工作的手段和形式,成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科普设施,促进了传统科普工作的创新。科普大篷车每到一地,都根据当地公众的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如展示农村实用技术和现代科学知识的科普展板、挂图,为农民发放农村实用技术和宣传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科普图、挂历、年画等科普资料,放映各类科教影片,邀请当地专家举办科普报告和农业实用技术讲座等。通过科普大篷车,实现了各项传统科普工作的有机整合,形成了集成效应,起到了单项科普工作难以起到的影响。 序号 品名 参数规格 单位 数量 合计 一、流动科技展品系列 每个产品铝合金箱包装箱体540X440X640 1 手蓄电池 规格:540X440X640 探究问题:探究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套 1 2 发电锚 规格:540X440X640 奇妙的大自然蕴藏着无穷无尽的能量:光能、电能、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等。这个产品,通过强磁铁切割线圈产生感应电流,点亮发光二极管,从而实现电磁和机械能;磁、电、光的有趣转化。 套 1 3 比腕力 规格:540X440X640 本展品用于演示杠杆原理,在杠杆运动中,受力臂与阻力臂之比越大,越省力。从古代的轱辘到现代的超重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各种杠杆技术在为自己服务。 套 1 4 风洞戏球 规格:540X440X640 探究问题:空气动力学 套 1 5 光井 规格:540X440X640 本仪器用于演示光的反射现象,通过本仪器可以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人们用的镜子,医生用的凹镜,汽车的后视镜等。 套 1 6 光压风车 规格:540X440X640 探究课题: 1、了解光具有能量和动量。 2、了解不同颜色的表面对光的吸收率不同。 3、了解太阳能的应用 套 1 7 声悬浮 规格:540X440X640 探究课题:声音在振动时由于波的干涉会产生驻波,空气介质在驻波点基本不动,每个筒状物体都有自己的多介固有频率,当筒状物体的尺寸确定后,固有频率即确定,当我们调整声源的频率,使声源的频率达到筒状物体的固有频率时,驻波出现在筒状物体的中部,同时产生水平方向的定位力,塑料球将悬浮在该点。 套 1 8 穿墙而过 规格:540X440X640, 当站在透明圆管前,由于偏振片的作用,因此无形中感觉到透明圆管内有“一面墙”存在,但是在把圆管倾斜以后,却看见乒乓球可以穿透墙,从一端滚动到另一端。 套 1 9 静电乒乓 规格:540X440X640 按下按钮开关, 静电加载到俩个特制乒乓球拍上,你会看见涂有金属的特制乒乓球在乒乓拍之间来回运动。 套 1 10 智能机器人 规格:540X440X640 展品演示的科学技术原理:它会唱歌、跳舞、智能对话、有炫目的灯光、仿真的声音、会摇摆的舞蹈、多套完整的舞蹈动作、还可以设定时间和闹钟,能报时,做游戏、能起步向前进和后退,可以迈步和滑行,头部可以左右摆动,手臂可以上下摆动,可以语音聊天,拜拜进入休眠状态,也可以自动进入休眠状态。 套 1 11 无规则摆锤 规格:540X440X640 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单摆的运动。轻推摆锤,观看摆锤在磁力的影响下做无规则运动。 套 1 12 彩色旋转反射灯 规格:540X440X640 展品演示的科学技术原理: 上端有四根同样弯曲的有机玻璃棒。旋转的时候,将展品水平放置,在四根有机棒的同一个水平面上、同一位置各取一点,由于这四点,旋转时轨迹有个时间差,固然四根弯曲有机棒不会相互碰撞;有机棒内部,大小相同的有机棒内部有无数的气泡。底座下面的彩色光,通过这些气泡泡的无数次反射,将光反射至有机棒的各个位置,固形成一个美丽的彩色旋转反射灯。  套 1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可提供的系列教育产品有:科技馆仪器、科普馆展品、科技创新实验室仪器、科学探究实验室仪器、数字化实验室探究仪器设备、通用技术实验室仪器模型、机器人实验室套件、航天航空科普馆仪器、航天航空科技馆展品、地震科普馆展品、地震科技馆仪器、安全教育科普馆展品、安全教育科技馆仪器、交通安全科普馆展品、交通安全科技馆模型、消防科普馆展品、消防科技馆仪器、幼儿园科学发现室仪器、农业科普馆展品、社区科普馆仪器、社区科技馆展品、壁挂式科技馆仪器、科普大篷车仪器、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配套仪器、综合实践活动室配套仪器、生命健康科普馆展品、低碳环保科普馆仪器模型、军事教育科普馆仪器模型、儿童乐园科普展品。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邮政编码:210009 地  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楼  公司电话:025-83301983,83204284,83302681 公司传真:025-83302681转8009 手  机:13705153115 联 系 人:肖老师 网  址:http://www.kczyyjs.com 电子邮件:wangkefang@163.com QQ号码:1984939447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资源研究所 2021-08-23
物联网RFID智能自助借还仪器设备工具资产管理柜
产品详细介绍RFID智能设备工具柜 一、产品简介RFID智能设备工具柜是北京泰格瑞德科技自主研发的RFID工具管理系统方案之一,该系统设备工具柜内部集成了RFID读写器、RFID 定制天线、安卓一体机/工控一体机、IC卡刷卡设备等智能设备,对柜内贴有RFID电子标签的设备、工具进行智能自动化管理。                RFID读写器                            RFID天线二、产品特点*安全化:设备工具柜内装有RFID刷卡控制器,非授权卡无法打开对应的设备工具柜门。*信息化:设备、工具实时监测,记录每项工具参数数据,实现生命周期可视化。*自动化:省去人工扫描、盘点、录入等繁琐工序,实现快速、批量管理。*高效化:自动化+信息化代替手工作业,计算机自动实现数据采集,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智能化:当设备、工具未及时归还时,系统将自动报警并生成报表发送给相关负责人;如果工具不慎丢失,可通过RFID手持终端人工找回。 13965501553三、工作流程员工扫描IC员工卡打开柜门→取出/归还工具(设备)→关门自动确认借出/归还,系统提示借出人员、工具明细、借出时间等信息。还有日检查,月检查等操作模式,可以实时掌握各级单位工具的数量、种类、状态;采集数据;做到工具的高效化、智能化管理。四、行业应用主要应用于航空、电力、消防、机械、铁路等行业,实现设备、工具自动快捷的借用、归还、定位、查找、维护等功能。四、数据效益1. 盘点效率提升10倍以上,原人工盘点工作所需5-10分钟,RFID工具车系统自动盘点只需3-5秒。2. 当设备、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失落,人工找寻一个工具平均花费时间10-20分钟,RFID工具管理系统利用RFID手持终端进一步查找失落工具只需3-5分钟,管理效率提升五倍以上。
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直叶片变量泵定子内表面摩擦磨损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直叶片变量泵定子内表面摩擦磨损检测装置.目前没有模拟单作用变量叶片泵在正常工况下摩擦磨损的测试仪.本实用新型的直叶片与叶片导槽的底部槽道构成滑动副;直叶片的底面与定子内曲线轮廓模拟凸轮构成凸轮副;加载环底面与直叶片顶面之间设有弹簧;加载装置驱动加载环;压力传感器检测直叶片和弹簧之间的压力;速度传感器检测定子内曲线轮廓模拟凸轮转速;检测腔腔体经开关阀和检测通道连接消光式粒度仪和消光式颗粒计数器;消光式粒度仪检测液压油中金属颗粒的平均粒度,消光式颗粒计数器检测液压油中金属颗粒数目.本实用新型可靠模拟直叶片变量泵工作环境,并测量磨损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1-05-06
互联网文本内容主题概念漂移检测系统
成果描述:互联网文本内容主题 概念漂移检测系统, 通过分析数据集中的 所有文档数据的潜在 语义关系,提取出它 们之间的潜在语义主 题标示,通过评估参 数的方法,将生成的 主题时序关系用数据 的形式表示出来,并 以此为依据主动发现 待预测数据集中主题 的转变与转化现象, 并提供给用户这一主 题转移过程。市场前景分析:点。基于这些特点, 流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面临巨大的挑战,是 当前数据挖掘领域研 究的热点。 分类是数据挖掘领域 的重要课题,当前流 数据分类问题面临的 主要挑战之一就是概 念漂移问题,即数据 中学习的概念(从属 性到类别的映射)是 随时变化的。 通过对互联网中文本 内容的主题概念漂移 进行检测,对于正确 分类互联网文本等方 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能够将生成的主题时 序关系用数据的形式 表示出来,方便用户 查看; 可以动态调整评估参 数,以实现对不同数 据集的自适应性分析; 可以将评估参数值与 发生概念漂移的主题 中心相关联,主动探 测出主题发生变化的 过程。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试剂盒
2020年2月14日,暨南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企业、生物学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可定性和定量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王通教授和海力特公司朱托夫教授团队在1月26日紧急成立了科研公关小组,集中了15名科研、生产和质控人员,开展了针对新冠病毒假阴性的微量精准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基于双方产学研深度合作所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疾控部门和医院开启测试。结果显示,检测27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样本中,该试剂盒全部检出;在50例疑似感染的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样本中,已上市试剂盒检测出14例,海力特新冠病毒核酸精准试剂盒检测出21例(包含上述14例),最终这21例全部确诊,检出率提高33.3%。该工作表明,假阴性或“漏检”问题有望通过特异性提高试剂盒的灵敏度大大改善。并且,该产品也有望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新的监控手段。 暨南大学与海力特共同在暨南大学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孵化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于2019年1月获得第三方检测许可证,现有新冠病毒检验能力每天300人份。
暨南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精准核酸检测试剂盒
基于双方产学研深度合作所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已经进入疾控部门和医院开启测试。结果显示,检测27例确诊新冠病毒感染的样本中,该试剂盒全部检出;在50例疑似感染的咽拭子或鼻咽拭子样本中,已上市试剂盒检测出14例,海力特新冠病毒核酸精准试剂盒检测出21例(包含上述14例),最终这21例全部确诊,检出率提高33.3%。该工作表明,假阴性或“漏检”问题有望通过特异性提高试剂盒的灵敏度大大改善。并且,该产品也有望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疗效评估提供新的监控手段。 暨南大学与海力特共同在暨南大学东莞暨南大学研究院孵化的“东莞微量精准检测研究院”,已于2019年1月获得第三方检测许可证,现有新冠病毒检验能力每天300人份。
暨南大学 2021-04-10
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育部药用资源与天然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闫亚平教授团队,联合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病毒参考基因序列,针对现有市场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的现状,研发并测试成功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快速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法)。目前,已向省市部门报备,助力患病人群的筛查和诊断。据悉,该产品基于环介导的等温循环扩增的技术研发,不需要荧光定量PCR仪等特殊的仪器设备,用水浴锅等简易设备65℃恒温,仅需15分钟即可完成扩增反应,快速、简易,检测结果肉眼可见,检测限可低至每反应体系3个拷贝的核酸模板,为基层医院提供了一种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方法。同时,闫亚平教授团队将其拥有的核酸扩增类产品一管式冻干的专利技术应用其中,可实现检测试剂盒的常温储存和运输,反应体系中只需添加模板即可,简化了操作步骤,适于基层医院开展快速筛查和疫情监控。该产品目前已经完成注册检验,可向有资质的临床机构提供试用。
陕西师范大学 2021-04-10
公路在用桥梁检测评定与维修加固成套技术
本项目根据我国公路桥梁的实际需求,围绕在 用桥梁技术状况与使用功能评价、耐久性状况与承 裁力评定、加固改造、试验检测技术及其关键设备 等主要技术内容,组织20多家科研、高校和养管单 位,从1983年也 分四个阶段,依托十多个国家级、 省部级科研项目和800多座桥梁进行了系列研究。提出了桥梁技术状况与使用功能评定方法,建 立了质量与耐久性參数检测评价指标体系,创建了 基于桥梁技术状况、承栽力恶化、截面折减和活栽 影响修正等多系数影响的承裁力检测评定畲数理论 祺3!与计算方法;研发了多项桥梁加固新技术和加 81评价方法;开发了混凝土智能无损检测等8台套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试验测试装置。
重庆交通大学 2021-04-10
一种液位检测与控制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位检测与控制装置和方法用于解决水纹波动和接触抖动等一些实际中常见的不良工况,而水纹波动和接触抖动会严重影响液位开关的正常工作的问题。其中包括浮子开关、进水压传感器、波幅及频率传感器和脉宽模式设定单元及液位控制单元;所述浮子开关和脉宽模式设定单元连接液位控制单元,所述波幅及频率传感器和进水传感器连接脉宽模式设定单元;所述液位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浮子开关输入的第一信号和脉宽信号,根据脉宽信号消除浮子开关的信号的波动,获得第二信号;用于根据第二信号控制进水或出水。通过脉宽信号消除因为液面波动而导致的浮子开关的电信号波动,从而准确的识别液面的状态,消除液面波动对液位控制造成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 2021-04-11
通用目标细分类检测方法研究与对抗样本攻防
利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多分类,样本不均匀条件下,对类型接近的目标进行识别与检测;在弱监督,无监督条件下对大数据集的目标自动分类识别技术;对目标识别算法的通用攻击和通用防御算法。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6 107 108
  • ...
  • 180 18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