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调频广播副载波的电子站牌信息服务系统
系统覆盖面大,数据率高(17.5kbps)、便于移动,性能可靠,价格低廉。其高速数据传输性能按每秒一刷新考虑,可为45条线路站牌提供数据信息,另外还可为交通诱导等信息服务方面提供方便。 市场应用前景: 基于调频广播副载波的数据传输系统在国内外早已有成功运行的先例,国内也有股票、差分GPS信息、交通诱导方面有很多运用。目前开发的电子站牌乘客信息服务系统已被北京公交、长春公交等地看好,相信会在智能交通(ITS)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与国内外技术水平比较: 调频广播副载波数据传输系统属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同类水平的技术。基于此系统的电子站牌尚属首家。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基于微操作机器人的数字切片扫描系统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的资助下,面向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在系统设计与实现、显微图像处理与深度辨识、超微量定量注射等方面取得了数项原创性研究成果,获天津市技术发明一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系统中的相关技术获得多项专利成果,ZL200510016296.7:基于显微图像处理的微操作工具深度信息提取方法及装置,Z1200410018840.7:微量注射自动控制统,ZL031299245:全数字细分型高精度步进电机控制器,zL97121702.5:用于生物医学工程的微操作机器人.    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资助下,该微操作机器人系统已经进入生命科学领域的示范性应用和产业化阶段,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显微注射、显微切割、病理分析等。    基于微操作机器人的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是针对生物医学切片数字化这一应用目标所构建的自动化微操作系统。通过扫描拼接的方式,将物理切片扫描生成数字图像,可获得原始切片在各种倍数物镜下的所有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显示和操作,模拟真实显微镜下的观察过程。数字切片突破了显微镜视野范围限制,使用户以更全面地观察切片而不丢失细节;易于检索和快速浏览;便于存储和网络信息交流,特别适合于医学的远程诊断和会诊,以及实验教学;可整合资源、节省资金,对于一些难以取得的切片,可通过数字化实现共享,而不用担心由于切片破碎、褪色造成的问题。    该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    微米级运动精度的手自一体的电控显微镜载物平台;    高度并行的数字切片扫描策略,20分钟内完成1厘米x1厘米大小的数字切片生成;    海量影像数据存储和检索策略,可实现切片的平滑浏览、无级放缩;    便捷、高效、友好的操作模式设计,系统具有很强的易用性    该系统结构及性能指标:    1.电动载物平台规格参数:      行程:86mmx86mm      重复定位精度:±2um      最小步距:10um      最大运动速度:2000um/s      最小运动速度:1.4um/s      平整度:5um      测角精度:±2arc/s   2.数字切片扫描软件性能及特点:      采用连通区域优先的融合轨迹规划算法,图像融合效果佳;      摄像参数灵活可控,白平衡、曝光、对焦,可采用软件托管的自动控制同时支持手动设置;      支持预设摄像参数,并可按物镜倍数进行分组预设,更换物镜后,可直接调用相应的预设参数;      精确控制微动平台运动定位,重复定位精度达到±2μm;   3.数字切片浏览软件性能及特点:      可对超大图像进行快速加载,并可流畅浏览数字切片。      可拖动浏览,可使图像跟随鼠标移动;      实时标记局部图像的相对位置,实现缩略图辅助定位;      图像逐级放缩,不损失画质;      可对自选的局部标定区域进行测量,测量精度±0.3μm;    物理切片的数字化,开启了针对病理信息数字化处理的大门,借助于显微图蒙处理技术,可以广泛地应用在病理分析、远程医疗诊断、科研教学等诸多以切片为研究目标的在生物医学领域。    我国,随着数字化切片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日益普及,显微切片自动扫描系统的需求量将逐年扩大。目前,该系统样机已经研制成功,正在进入市场营销阶段。国内外物医学领域同类产品,主要面向大型医疗机构和研究所,一般价格都在40万元人民币以上。基于微操作机器人的数字切片扫描系统,由于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有效打开中低端市场的主导产品。    本项目可极大地降低数字化切片技术的应用门槛,使此项技术在基层医疗单位得到更好的推广应用,促进我国病理切片数字化管理和共享利用水平的提高,有效提升医疗诊断的服务水平,可生产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皮肤病无创检测的光学成像技术
 光学相干层析术(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简称oCT)利用宽带光波场的低相干性来探测被测组织内部不同深度处的散射光信号,是继超声波、XCT、MR技术之后的一种全新的医疗检测和成像技术。自1991年首次被提出以来,该技术便得到了国际生物医学光子学界和医学成像领域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并被证实在临床医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现代生物医疗仪器领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热点,在眼睛、耳鼻喉科、胃肠病、妇科、牙科等等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主要指标:    OCT技术的探测深度为15~2毫米,分辨率为几到十几微米,可非接触、无创、原位及实时地诊断表皮、上真皮及皮肤附属器的一些病变特性,如活动性炎症、坏死和角化过度、角化不全、真皮内空洞形成、大疱性疾病、恶性黑色素瘤、湿疹、疥螨及银屑病等皮肤疾病,可精确给出病灶或可疑病灶区域的大小、形状和所在位置。    应用状况:    OCT技术涉及光、机、电、控制、图像处理、信号处理、光生物学及生物医学诊断等多个学科的知识。我校自2003年底以来一直从事光学相干层析术的研究,搭建了光纤型光学相干层析系统样机,在进一步优化系统各项技术指标的同时,开展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包括系统的噪声分析、图像处理及信号处理等,为皮肤病无创检测系统的实用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固废资源的深加工与道路工程应用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3
基于声压力的自动化微加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声压力的自动化微加工装置。包括功率放大器、高速摄像机、图像采集卡、工控机和加工模块,加工模块包括驱动座、换能器、搁物台和用于与换能器配合实现加工的微刀,微刀通过微镊放置于搁物台上,驱动座中心盲孔的内边缘沿圆周一圈间隔均布装有换能器,换能器均向驱动座中心倾斜安装,驱动座中心放置有用于放置加工工件的搁物台;微刀依次载入每一个离散点的位置运动,实现在水平方向及纵向进给方向的运动,完成加工。本发明的装置具有加工精度高、结构简单、易操作、易实现自动化个性微加工等优势。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海底含气软粘土的制作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底含气软粘土的制作装置。该装置包括圆柱形外壳、位于圆柱形外壳内的第一透水石、第二透水石、上顶板,所述圆柱形外壳由绝热层和位于绝热层内的导热层组成;该装置首先通过通过在上顶板上方放置重物,并通过两个渗水石排水,对其进行固结,然后通过设置于底部的很稳加热器和导热层对其加热,从而使土样中产生均匀分布的气泡,模拟制样实际海床含气土。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土样含气均匀、含气土制作可重复、制作时间短和装置费用省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为研究不易原位获取、却又广泛分布于我国三大海域的含气软粘土的力学特性提供了人工模拟的基础。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脑电波控制的文字显示风扇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脑电波控制的文字显示风扇,脑电波采集模块、脑电波接收解析模块、文字显示风扇模块,所述脑电波接收解析模块分别连接脑电波采集模块和文字显示风扇模块,所述脑电波采集模块采集脑电波信号,所述脑电波接收解析模块无线接收所述脑电波信号产生脑电波控制指令,所述风扇模块根据脑电波控制指令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脑电波采集设备采集用户脑电波,利用蓝牙传输到脑电波接收解析模块,在核心处理器中生成控制指令实现对POV风扇模块的控制。进一步讲,本实用新型可以让用户通过注意力或者放松度达到某一阈值时控制风扇转动,风扇上显示出设定的文字。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基于脑电波控制的路轨赛车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波控制的路轨赛车系统,包括脑电波采集设备、控制器模块与轨道车系统;脑电波采集设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模块连接轨道车系统,所述脑电波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脑电波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模块,控制器模块对脑电波信号进行处理,产生放松度、专注度两个数值,利用所述两个数值产生控制指令发送给轨道车系统。本实用新型不需要植入大脑内部,可以直观的观察使用者的脑电信号;本系统应用于娱乐竞技玩具,支持单人控制和双人对抗,单人控制时可以实时反应注意力值大小,双人对抗时可以反应不同个体注意力的差别;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注意力集中度的训练中,具有很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3
农业内生菌资源的分离鉴定与开发应用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指能定殖在健康植物组织内,并与植物建立了和谐联合关系的一类微生物。植物内生菌的研究已逐步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受到国内外植物学家和微生物学家的关注。研究已经证实,内生菌在植物体内不仅积极地生存着,而且还能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如固氮、促进植物生长和对病虫害的防治等作用。人们注意到植物-内生菌这种和谐共生,互利共栖的生命形式,可能是未来生态型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思路。所以,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已逐渐成为国内外公认主流发展方向的今天,开展植物内生菌的研究不仅对植物微生物学科的研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选择有研究和应用价值的模式植物和内生菌种是进行内生菌研究的先决条件,从农村地区一些重要作物(包括主要蔬菜)中分离多种内生菌是本项研究的首要工作。随着这些大量植物内生菌资源的分离,植物内生菌研究就可以进一步深入。本人目前已得到一批有重要植物促生作用的细菌及其培养技术,可以转化为工业化生产。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微粉表面积的动态氮吸附测量技术
在研究物质的性质时,经常需要知道微粉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小。在橡胶工业中常用的补强剂为固体分散颗粒炭黑,它的比表面积对所填充的橡胶的物理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催化领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表征催化剂化学物理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冶金、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生产和研究中也经常需要知道微粉颗粒的比表面积,所以,微粉颗粒比表面积的测量被许多科学技术领域所关注。本项技术为一种微粉表面积动态氮吸附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仪器具有良好的测量准确性和重复性,并且操作方法简单,测量速度高。 微粉比表面积测量仪由气路系统、测量电路系统和液氮杯(或温水杯)自动升降机械结构三个功能部分组成。在测量过程中,标准样品和三种待测样品分别装在不同的玻璃管中,通入氮-氦混合气,同时浸入液氮中,进行吸附,吸附饱和后,分别对各样品进行脱附,在脱附过程中,计算机采集信号,根据四种样品的质量、电压信号积分值以及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计算三种待测样品的比表面积,并自动生成测量结果报告。其主要技术指标为:可同时测量3个样品;测量精度:2%;3个试样测量时间 <10分钟。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52 553 554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