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双超时网络报文的组流方法
一种基于双超时网络报文的组流方法,设置短超时和长超时,当报文到达测量器,从报文头中提取流信息,在网络流缓存中查找由所测量报文的网络流记录,如果找到所述的网络流记录,更新流结束标识,否则在网络流缓存中增加一条新的网络流记录,如果测量周期结束,则检查网络流缓存中的每条网络流,如果所检查网络流的流结束标识为1,则所检查短超时判断网络流结束,否则根据长超时判断网络流结束。
东南大学 2021-04-10
基于双超时网络报文的组流方法
一种基于双超时网络报文的组流方法,设置短超时和长超时,当报文到达测量器,从报文头中提取流信息,在网络流缓存中查找由所测量报文的网络流记录,如果找到所述的网络流记录,更新流结束标识,否则在网络流缓存中增加一条新的网络流记录,如果测量周期结束,则检查网络流缓存中的每条网络流,如果所检查网络流的流结束标识为1,则所检查短超时判断网络流结束,否则根据长超时判断网络流结束,本发明采用两个不同时间粒度的流超时机制,大大减少已经结束流在缓存中的存在性,并减少一个流被分割成多段而需要在缓存中进行多次输出流记录、生成新流记录等消耗系统资源的操作,同时又减少后台需要系统资源将多个被分割的短流合并成一个流。
东南大学 2021-04-13
基于网络的大机组远程诊断系统
冶金、石化、电力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基础产业,行业中大型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对其早期故障的准确定位故障部位及成因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对大机组典型常见故障的诊断已经比较成熟。但对于疑难故障,要迅速对其故障原因和部位进行确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最主要的原因是诊断人员专业技术水平限制,专家数量较少。因此对关键机组实行网络远程诊断,充分发挥国内及行业内具有实力的知名诊断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和快捷性具有显著的作用。 本系统在大机组监测诊断网络系统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准确快捷定位疑难故障的问题,充分利用Internet/Intranet资源,实现机组远程(异地)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对于疑难故障,进行网上专家会诊,充分利用领域专家知识和经验,提高诊断准确率和快捷性;同时便于有关管理人员随时、随地了解关键机组运行状况,为生产、维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系统基于用户驱动模式(匿名用户、注册用户、远程专家、管理员),充分利用视频、音频、电子白板、WAP、手机短信、EMAIL、网络会诊室等多种信息交互方式,构建了“用户-专家-管理员”的交互诊断平台,实现专家知识共享、诊断资源共享   本系统集成多种通讯协议,实现了“现场级-企业级-远程级”的三层体系结构,在不改变原有前端采集系统的前提下,跨平台实现对现场的机组、设备、测点进行监测,如图2所示。在客户端的信号处理方面,除常规的棒图显示、简图显示、波形分析、频谱分析、轴心位置分析、轴心轨迹分析等方法以外,还具有全息谱分析、Wigner分布、小波分析、奇异谱降噪、局部投影降噪、多种综合趋势分析等最新的分析手段,可以对测得的信号提供非常完备的分析功能。 系统中“诊断中心”的诊断流程如图1。系统具有“诊断实例”库和“典型案例”库,实现了案例的多种方式查询,以积累诊断专家的诊断思路及诊断规则等。其中“自助诊断”功能,用户可根据系统提取的各种特征信息,参考诊断实例和典型案例进行自主分析和诊断,实现数据的共建共享。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4-13
基于PowerPC的通信网络处理器
该网络通信处理器采用Freescale的MPC8377E作为CPU,外设配置5个 千兆网口(其中4个由VSC7395交换机提供)、键盘和显示接口、UART接 口、SATA接口和USB2. 0接口,可完成5通道网络数据收集、信号处理和存 储功能。釆用PowerPC作为信号处理CPU,具备多个千兆网络,可满足不 同通信、网络和信号处理实时处理应用。性能指标: 1. +10-30V电
西北工业大学 2021-04-14
基于移动协助的延迟容忍网络路由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于移动协助的延迟容忍网络路由方法。在网络模型建立阶段,本发明在网络中设置了缓冲区、缓存节点以及按照某种固定轨迹移动的基站。普通的传感器节点进行数据的收集,然后节点将数据转发至位于缓冲区域内固定设置的缓存节点。移动基站在缓冲区域内按照特定的轨迹周期性地移动,并在移动的过程中收集缓存节点的数据。在设计基站的移动轨迹时,通过均衡移动基站轨迹内的节点和轨迹外的节点将数据转发至基站的传输延迟与能量消耗进行设计。在数据路由阶段,本发明在该网络模型下的数据路由中,同时考虑了节点的运动状态和节点的剩余能量。通过利用移动协助的网络模型以及合理的数据路由,有效的延长了网络寿命和数据传输成功率。
四川大学 2016-10-11
LTE / LTE-A 网络的混合认证协议研究
项目简介: 无线网络技术已经彻底改变并对入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西华大学 2021-04-14
高智能数字网络化ICU综合护理技能训练系统(教师机)
XM-H3100高智能数字网络化ICU综合护理技能训练系统 (教师机)   ★ 标志表示需要与选配件配套使用才能实现的功能。 XM-H3100高智能数字化ICU综合护理技能训练系统可自主表现生命体征,并可对所给予的治疗措施自主进行生理体征变化,该系统由全身男性模拟病人、生命体征模拟器和计算机等组成,具有基础护理与高级护理功能。本系统同时适用于医院、医学院、卫校等医疗单位,并面向乡村医师技能培训,提供心肺复苏术、体外除颤等急救操作技能。通过虚拟的模拟及护理技能的培训、图文、声像、视频相结合,有操作日志、存贮、考核评估、成绩打印、网络交互式功能。 适用学科:ICU护理、急救医学护理、呼吸内科护理、心内科护理、泌尿内科护理、外科护理、急救医学、危重症医学、战地医学等。 主要功能: ■ ICU技能: · 气道管理技术:标准口、鼻插管,气管切开术,支持仰头举颏法、推举下颌法开放气道。模拟牙关紧闭、舌水肿、咽部水肿、喉痉挛、单双侧肺阻塞、主气道堵塞等体征。 · CPR操作训练:可进行口对口、口对鼻、简易呼吸器对口等多种通气方式;电子监测气道开放、吹气次数、吹气频率、吹气量、按压次数、按压频率、按压位置和按压深度;自动判断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的比例;实时数据显示,全程中文语音提示;抢救成功后,模拟人瞳孔由散大变为正常,颈动脉恢复搏动,出现自主呼吸。 ★ 真实除颤起搏(选配):可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除颤起搏器配套使用,实现真实除颤起搏。 ★ 模拟除颤起搏(选配):多媒体动画展示医用除颤起搏器的使用,与XM-J980模拟除颤起搏器配套使用,可实现除颤起搏,可选择除颤能量,最大除颤能量达到360J。 ★ 真实AED(选配):可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AED配套使用,实现真实AED训练。 ★ 模拟AED(选配):多媒体动画展示AED操作过程,与XM-AED99F自动体外模拟除颤仪配套使用,可实现AED训练。全程中文语音提示,提供贴片电极和纽扣电极,自动检测心率并分析是否需要除颤。 ★ 真实心电监护(选配):可与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心电监护仪配套使用,实现真实心电监护。 ★ 模拟心电监护(选配):与XM-J115多参数模拟心电监护仪配套使用,可实现模拟心电监护。使用指夹式血氧探头检测血氧,内部储存上千种种心电图。多参数模拟监护仪(LCD)屏幕提供12导联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呼吸、二氧化碳、血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无创血压)、心输出量等。 ■ 生命体征模拟: · 瞳孔观察:瞳孔液晶显示为CSTN伪彩、65K色、RGB;能在1-9mm之间随意模拟瞳孔的正常、散大、缩小等状态。 · 颈动脉、股动脉、桡动脉搏动,生动再现病人呻吟、咳嗽、呕吐声音。 · 呼吸模式:模拟正常呼吸、叹气样呼吸、陈-施氏呼吸、库什摩尔呼吸、毕奥呼吸。 · 真实的自主呼吸,呼吸时胸廓有起伏,可调节呼吸频率及呼吸深度。 · 听诊:可听诊几十种声音,包括正常心音、异常心音、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正常肠鸣音、异常肠鸣音。 ■ 临床护理训练: · 穿刺术:胸腔穿刺、骨髓穿刺。 · 血压测量训练、三角肌皮下注射、股外侧肌内注射、手臂静脉穿刺注射、输血、臀部肌肉注射。 · 清洗梳理头发、洗脸、耳清洗滴药、口腔护理、假牙护理、吸痰法、氧气吸入法、口鼻饲法、洗胃法、胃肠减压、灌肠法、造瘘引流术、男/女性导尿术、男/女性膀胱冲洗术。 · 整体护理:四肢关节左右弯曲、旋转、上下活动、擦浴、穿换衣服、冷热疗法。 ■ 软件系统: · 提供单机版(一点一套)、网络版(一点多套)软件,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 脚本/病例编辑:支持用户自编辑模拟护理病例,软件自动记录病情的变化和学员操作过程。 · 模拟注射泵/输液泵的使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注射泵/输液泵的操作流程,可选择药物进行操作。 · 训练与考核:软件内存有几百道考题。支持心电图、急救知识理论、护理场景、病例、CPR训练与考核。 · 心电图监护:使用指夹式血氧探头,实现模拟心电监护和真实心电监护,内部储存上千种心电图。 · 护理场景脚本训练/考核:系统自带数十个场景,涵盖内科、外科、急诊、ICU等科室病人的护理,并通过交互性多媒体课件检验护理操作关键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软件提供多种药物治疗和典型的辅助检查,如胸片、超声心动图,12导联心电图等。 · 局域网络教学:可选配摄像头,具有彩色视屏监控功能,可对每个在线的学生的操作手法和过程进行实时视频监控,综合计算机同步统计数据,便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训练考核情况。 系统组成: ■ 硬件: · ACLS高智能成人模拟人 · XM-S7模拟血压测量仪 · 简易呼吸器、听诊器、喉镜、气管套管、输液套装 ■ 软件: · 局域网内教师机应用软件V2.0 · ACLS脚本编辑软件V2.0 ■可选配件(用户自配): · 真实心脏除颤起搏器 · XM-J980模拟心脏除颤起搏器 · 真实AED · XM-AED98F自动体外模拟除颤仪 · 真实心电监护仪 · XM-J116多参数模拟心电监护仪 · 视频监控设备 · 计算机 · PC工作站 · 抢救操作台
上海欣曼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2021-08-23
网络的结构可预测性与网络结构的最短压缩比特串长度呈线性关系
 在本研究工作中,该团队利用信息论和统计物理两个领域中熵的相关理论,对网络结构预测极限进行了研究。直观地说,一个可以仅用几个词描述的网络结构意味着它很简单,其边也很容易预测。例如二维晶格或一维链状结构。相反,如果一个网络需要很长的语言才能描述清楚,那么它应该具有非常复杂的结构,其结构很难预测。在计算机领域,任何网络的结构都可以被编码成二进制字符串。这启发了团队探寻最短二进制编码字符串长度,也就是熵,和可预测性之间的关系。       通过研究,该团队发现来自不同领域,很多大小不一的网络,其结构的最短压缩长度和可预测性之间存在一个普遍的线性关系。基于香农信源编码定理,该团队在随机网络上证明了这种线性关系。       进一步,利用这一线性关系,该团队推导出网络结构预测算法的性能上界,揭示出包括机器学习在内的预测算法性能尚存在多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该性能界可用于指导未来在线商业推荐系统、蛋白质相互作用探测等场景中的算法设计。另外,该理论的一个有趣的用途是,可以实现在无需任何预测算法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结构压缩数据大小来估计一个网络数据集的商业价值。 
中山大学 2021-04-13
网络创业培训
自2011年起,沃土股份邀请国家人社部、浙江大学、阿里巴巴速卖通大学、淘宝大学等互联网、电子商务及创业培训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了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专家委员会和项目建设小组,前后历时三年,系统研发了网络创业培训(TSPS)项目:开发了课程体系,建设了教学平台,制定了技术标准,出版了系列教材,培养了师资队伍,搭建了扶持体系,并成功举办了数场声势浩大的网络创业大赛。该项目所确立的“理论(T,Theory)+模拟(S,Simulation)+实践(P,Practice)+扶持(S,Support)”的“TSPS”模型,呈现出课程立体化、教学个性化、实操模拟化、创业成果化、扶持体系化和管理信息化等六大显著特点。
杭州沃土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网络教研平台
    网络教学研平台致力于构建区域教、学、研新生态,为区域内教师的日常教学教研、协作交流、资源建设、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实现日常教学、教研活动与区域资源建设有机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区域教、学、研水平,促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系统架构     ● 设计理念: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资源、课程、教研、教学等四个层面为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师生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和服务     ● 一组空间:构建覆盖“个人学习空间—>教师协作组—>学校团队—>学科团队—>区域团队”的全新生态系统     ● 资源层面:以教研为驱动,创新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模式,使资源建设常态化、规范化、可持续     ● 课程层面:为教师搭建网络课程制作、展示、交流的开放性平台,形成面向学生的新型学习化社区     ● 教研层面:为开展区域性网络教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     ● 教学层面:完美支撑备课、预习、授课、作业、复习、答疑、辅导等各类教学活动 支持任务     ● 网络集备应用:凝聚集体智慧,为区域集备插翅添翼     ● 评课议课应用:听课评课、观课议课的支撑平台     ● 课题研究应用:动态管理课题研究过程,全面展示课题研究成果     ● 科研成果应用:为区域科研成果的科学化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     ● 教研专题应用:教学教研工作中的热点、难点专题讨论     ● 活动应用:为开展各类教研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 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掘名师示范、引领、辐射作用     ● 问答应用:基于搜索的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     ● 问卷调查应用:征求意见建议、收集调研数据,分析师生需求     ● 投票应用:方便、快捷、高效地收集意见,反馈问题     ● 统计分析应用:为区域教、学、研活动评价提供决策依据     ● 评比竞赛应用:全面支持各类评比活动的组织管理     ● 微课应用:5-8分钟知识点讲解,让学习更简单,更有趣     ● 题库应用:关联知识体系、教材体系的生成性题库中心     ● 在线作业应用:实现作业布置与批改网络化,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 在线训练应用:为在线练习、薄弱知识点分析提供全方位功能支持     ● 作业移动App:随时随地布置和完成班级作业,让老师、学生和家长高效沟通     ● 视频说课系统:课堂直播、实时说课、同步录制,汇聚视频资源     ● 视频直播录播系统:现场直播教研活动视频,实时交互的视频交流平台     ● 视频点播系统:课堂实录点播,视频课例资源的应用平台 创新模式     ● 一个宗旨:构建有区域特色的共建、共享、共用体系和机制。     ● 两种机制:应用知识管理机制,实现静态的素材型资源向动态的智慧型资源过渡;                       应用协作交流机制,构建基于协作组的教育资源建设共同体。     ● 以人为本:打造“教师个人->教师协作组->学校团队->学科团队->区域团队”多层次的资源建设梯队。     ● 教研驱动:开创教研驱动的本地化资源体系建设新模式,使资源建设日常化、可持续。     ● 条块结合:将学科资源体系(“条”)与课程知识体系(“块”)有机结合,切实推动资源的深层次应用。     ● 形成合力:资源、网课、教研无缝整合,资源建设、应用、服务循环进行。
北京中教启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 6 7
  • ...
  • 999 100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