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老年人用的便携式购物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老年人用的便携式购物车,包括购物车主体、第一侧板、手扶杆、支撑块、GPS定位器和支撑腿,所述购物车主体上设置有放置箱,且放置箱的两侧均与条形放置袋相连接,所述第一侧板设置在放置箱的外侧,所述手扶杆设置在支撑杆的顶端,且支撑杆通过转动轴承设置在放置箱的两侧,所述支撑块设置在第一侧板的底端,所述GPS定位器镶嵌在放置箱的底板内,所述支撑腿设置在第二侧板上,且第二侧板与固定卡环相连接,所述第二侧板设置在放置箱的内侧。该老年人用的便携式购物车,在购物车主体上设置有放置箱,起到放置购买物品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用于高频海洋雷达的双频收发共杆天线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高频海洋雷达的双频收发共杆天线系统,该系统将可在双频下同时接收雷达回波信号的两个水平正交环天线和可在双频下交替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的垂直单极子组合在一根支杆上;用于目标方向测定(DF)时,利用两个正交环接收回波信号的内在本质特征直接得到接收天线的理想方向性图,不需要进行天线方向性图的麻烦的现场测量;而且同时采用两个频率工作的雷达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性能。天线支杆组成单极子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刚性,因而使该天线系统固定在混凝土基座上不需要拉绳。
武汉大学 2021-02-01
一种深共晶溶液电镀铁镀液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深共晶溶液中电镀铁的方法,属于电镀科学领域。由氯化胆碱和乙二醇按照1∶2的摩尔比混合,在温度为20℃~100℃的油浴中加热保温10min~4h,得到深共晶溶液,再加入亚铁盐与抗氧化剂,继续搅拌至完全溶解,最后将所得溶液放入真空环境中保持恒温30~80℃,持续24h,得到所需的电镀液。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4-10
反应性共混制备可生物降解共聚酯
项目研究内容: 传统塑料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差,使用后由于不能 生物降解照成严重的 “白色污染 ”。本项目利用自制的低聚乳酸( OLA )与 现有的芳香族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以及第二组分聚乙二醇 进行反应性共混, 得到可生物降解脂肪 /芳香共聚酯; 通过对原料、 投料比 以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使力学性能、生物降解性以及生产成本最优,成膜 透明性能很好。 技术特点 :与同类普通
南昌大学 2021-04-14
玄武纤维与高分子合金塑料共混改性
本项目将以高分子聚丙烯(PP)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玄武岩纤维或聚酰胺,利用环氧树脂作粘合剂,采用计算机优化技术,探讨经三元共混、改性,调整玄武纤维与聚酰胺配方剂量,使其在不同条件下共混的基本原理并掌握其操作技巧,达到既改进PP材料的内部结构、又提高了自我科学研究的动手能力,研制出硬度与冲击强度和韧性梯度都很好的新型PP塑料合金,以满足日溢增多的汽车工业中用的保险杠、仪表板、内、外装饰件、工业零配件、日用包装、兵器和航天等领域所需的新型材料。
四川大学 2021-04-14
多元共渗技术在地铁工务器件上应用
本成果通过技术鉴定,获得省、市、部科技进步奖及专利;大规模应用于广州地铁、铁路中弹条螺旋道钉挡板等工务配件操作中,可提高工务配件防腐蚀性能与疲劳性能;大幅度延长使用寿命减少维修成本。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新型气体多元共渗复合表面防腐蚀技术
本成果系我国自主知识产权、达到规模化生产阶段。金属腐蚀造成损失约占GDP的4%,目前主要防腐蚀技术:电镀、热镀锌、发蓝与涂料技术。涂料技术由于结合力差很多条件下难于使用。电镀与热镀锌存在污染问题急待新技术代替。本成果是集成智能化装备、先进工艺及检测一种无污染新型防腐蚀技术,成本低于热镀锌,抗盐雾腐蚀可以达到5000小时以上(国际最高标准2000小时)1999年获得成都市科技成果一等奖、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铁道部科技成果四等奖。2009年在电力系统应用,通过四川省鉴定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铁路系统十多个单位使用。本成果极为适用海洋环境零部件防腐蚀及代替不锈钢产品。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6-28
用于高频海洋雷达的双频收发共杆天线系统
项目成果/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高频海洋雷达的双频收发共杆天线系统,该系统将可在双频下同时接收雷达回波信号的两个水平正交环天线和可在双频下交替用于发射和接收雷达信号的垂直单极子组合在一根支杆上;用于目标方向测定(DF)时,利用两个正交环接收回波信号的内在本质特征直接得到接收天线的理想方向性图,不需要进行天线方向性图的麻烦的现场测量;而且同时采用两个频率工作的雷达极大地提高了探测性能。天线支杆组成单极
武汉大学 2021-01-12
新冠肺炎 AI 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
影像学检查在新冠肺炎的诊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作为临床诊断标准,但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一定局限,疫情爆发导致待阅片数量激增,医生阅片压力巨大;新冠肺炎属于新发疾病,各地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机构缺乏阅片经验,且由于“异病同影”,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该病病程发展快,患者需要接受多次胸部CT检查以监测病情发展、评估治疗效果等,单凭阅片医生肉眼很难快速对比并识别病灶变化。 在接诊量高峰期,亟待建立更精准高效的人工智能影像辅助诊断方法。孙逸仙纪念医院林天歆教授组织医院呼吸内科、急诊科、放射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团队开展科研攻关,在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广东省科技厅的支持下,联合清华大学、澳门科技大学以及广州康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使用50万份临床影像学大数据,开发了基于胸部CT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AI筛查和辅助诊断系统。 该系统能对新冠肺炎进行快速诊断,判定新冠肺炎的分级和严重程度,协助医疗机构加速辨别感染者,为快速隔离、诊断、治疗争取时间。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快速、准确地诊断新冠肺炎。有经验的影像科医生看完1个患者的胸部CT图像约15-30分钟。该AI系统可在20秒内完成1个患者CT图像的检测及诊断过程,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和重症危重症预测功能。该系统可对胸部CT图像每一切面的小结节、磨玻璃影和实变进行自动分割、标注及定量分析,可预测患者的吸氧频率、血氧饱和度、全身代谢情况、其他器官损伤程度,预测病人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的概率和时间,以便医生及时干预,降低患者死亡率。协助医务人员进行药物效果评估,指导用药。系统可对同一位患者用药前后的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定量计算病灶在用药前后的变化,判别药物是否有效,指导临床用药。
中山大学 2021-04-10
Nodal蛋白检测试剂盒简介(肿瘤筛查)
Nodal是出现在肿瘤组织和患者血液中的一个小蛋白分子,作为一种新型的肿瘤标志物具有巨大的临 床应用前景。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Nodal 蛋白的高敏感检测的试剂盒产品应用于临床。建立了高灵敏度的 生物素-亲和素检测系统。此检测方法可检测pg/ml级的Nodal蛋白,使用该方法测定结直肠癌、鼻咽癌和胆 囊癌病人血清,结果表明三种肿瘤病人的Nodal 浓度明显高于正常人水平。
中山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1 12 13
  • ...
  • 32 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