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
中试阶段/n该项目利用该室自己分离鉴定筛选到的增殖滴度高、免疫原性好的鄂A地方标准毒株,采用基因工程与病毒分子生物学的方法与原理,构建了6株基因缺失重组病毒,其中TK-/gG-/LacZ+已按新兽药证书的要求,完成了中试与区域试验,经动物实验和中试应用证明该产品在产生抗体的时间和保护效果优于目前的国内外同类产品。克隆、鉴定、测序,在原核大肠杆菌、真核酵母和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gG和gE两个基因,用其表达产物建立了gG-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gE-ELISA、gG-LAT(乳胶凝集试验)和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地方病研究所所长王治伦教授和莫东旭教授领导该所致力于“硒与大骨节病关系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查体和X线拍片检查、大骨节病区外环境(水、土、粮)和人体内环境(血、尿、发)大量样品分析研究、动物实验及病理学、生化学研究,发现低硒是大骨节病区的基本因素,病区人群处于低硒营养状态,低硒动物实验能复制出大骨节病区人群体内的表现,硒对人体一些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糖尿病并发症新药
全球糖尿病患者2011年达到3.66亿人,关注度升至第二位、仅次于艾滋病。2010年我国已达9000万人,近年以超过20%的速度发展,增长惊人。糖尿病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其直接原因是糖尿病并发症。目前,全球缺乏预防和治疗这些糖尿病并发症的成熟、有效药物,能够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药物,全球范围内仅有一种且限于日本市场。我们已开发出一种新型药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用于糖尿病白内障、肾病和神经性疾病的治疗。该药已经过体外试验、动物模型试验和急毒试验,现处于临床前试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糖尿病下肢动脉检测系统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白血病铁代谢异常研究
本项目属于医学应用基础研究领域。以儿童最常见的肿瘤性疾病—白血病为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白血病与铁代谢之间的关系。铁是细胞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在能量代谢、DNA合成以及细胞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学科在国内率先致力于铁代谢的基础和临床研究,30余年来在小儿缺铁性贫血及母胎(婴)铁代谢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居国内领先地位和国际先进水平。 近10年来,本学科将铁代谢的研究拓展和深入到白血病肿瘤学领域,在国内首次以白血病细胞株和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从多个角度和不同层面深入研究了白血病细胞铁代谢异常的特点和规律,首先在分子水平探讨了铁调节蛋白、线粒体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在白血病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而研究了铁剥夺对白血病细胞原癌基因、多药耐药基因、转录因子、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及凋亡酶等方面的一系列影响;研究了铁代谢相关指标在白血病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在白血病细胞铁代谢研究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和进展。 本项目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篇,其中国家级权威期刊和核心期刊发表21篇,国际杂志发表1篇,其论文已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多篇和引用。研究结果多次参与国际及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学术影响。本项目的研究促进了学科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共20余名。目前,全国范围内已有我们培养的研究生继续深入该领域的研究,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本项目已指导部分医院开展白血病相关铁代谢指标的检测及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从而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川大学 2016-04-29
魔芋软腐病综合防治技术
可以量产/n本成果是在研究明确了魔芋软腐病菌相关生物学特性和病害发生危害的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魔芋软腐病测报调查规范"和"魔芋抗病丰产栽培操作技术规程",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药袋套芋和包衣处理,优化耕作栽培模式,适时施用无害化药剂"的综防技术等,可有效控制软腐病的发生危害。本成果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适用于魔芋种植区,在软腐病发生地区,通过推行"魔芋抗病丰产栽培操作技术规程"和"软腐病综防技术体系",可全面提高魔芋产量和品质。应用前景:本成果经在湖北省魔芋种植区大面积推广应用,魔芋软腐病
华中农业大学 2021-01-12
低含量界面相诱导形成三相共连续三元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低含量界面相诱导形成三相共连续三元共混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共混物是由40vol%~45vol%的聚偏氟乙烯,40vol%~55vol%的高密度聚乙烯和聚苯乙烯经熔融共混制备得到,其中界面相聚苯乙烯的用量不超过20vol%。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低含量界面相诱导形成三相共连续三元共混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加工过程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相比二元聚偏氟乙烯/聚苯乙烯共混物,本发明所述三元共混物能够在聚苯乙烯含量很低的情况下形成连续相结构,这样的结构拓宽了共混物在低含量下的连续相结构应用以及其潜在的功能化结构设计。
四川大学 2016-09-29
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
成果描述: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解决了现有养鱼箱排污不方便且浪费水的问题。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箱体的中部设置有向上拱起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箱体分为上部的养鱼区和下部的花草种植区;所述的养鱼区的底部与花草种植区通过导污管连通,并设置有相应的阀门。本实用新型的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通过箱体、分隔板以及导污管等的作用,能够方便养鱼区排污,而且能够将这些污水用作肥料给花草种植区灌溉,不仅节约用水而且方便排污,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市场前景分析: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解决了现有养鱼箱排污不方便且浪费水的问题。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在箱体的中部设置有向上拱起的分隔板,该分隔板将箱体分为上部的养鱼区和下部的花草种植区;所述的养鱼区的底部与花草种植区通过导污管连通,并设置有相应的阀门。本实用新型的金鱼与花草共育的家用观赏箱,通过箱体、分隔板以及导污管等的作用,能够方便养鱼区排污,而且能够将这些污水用作肥料给花草种植区灌溉,不仅节约用水而且方便排污,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国内先进
成都大学 2021-04-10
广东共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共升教育作为领先智慧云教学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及服务商,公司成立于2012年,总部设在中国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是一家专业从事智慧云教学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提供在线教育增值服务的高科技互联网企业。 公司首创的智慧教学模式与云平台无缝连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旨在打造“泛在学习”的智慧教育生态,实现 “致力科技,创新教育,分享教育信息化”的企业愿景!        共升教育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长期坚持以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并长期保持与国内各大知名院校的顶级专家和设计团队紧密合作,持续将教育与科技相结合,不断创新对智慧教学领域的深入研究。目前,公司拥有一直专业稳定的管理和技术开发团队,公司董事长及多名特聘专家在智慧教学领域具有丰富的教研管理经营和产品开发设计经验。 我们将秉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为核心、以最佳实践加速企业发展”的道路,在深化大数据核心技术方面不断深入探索创新,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研发出更多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动我国智慧教育大数据产业的快速发展!  
广东共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021-01-15
梨优质早、中熟新品种选育与高效育种技术创新
一、项目分类 重大科学前沿创新 二、技术分析 梨是我国第三大水果,我国梨栽培总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在农业种植业中居重要地位。针对我国梨品种结构不合理,晚熟梨占比过大,果实品质无法满足消费需求,传统杂交育种效率低,培育优异性状聚合的新品种极其困难等突出问题,项目组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重点开展梨高效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质早、中熟新品种选育,取得突破性成果。 1、创建梨种质资源库,挖掘优异种质,并作为育种材料。系统收集不同生态型梨属植物1600余份资源;创建分子与表型相结合的梨种质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并开展资源的规模化评价;创建梨DNA指纹图谱数据库,以及包含成熟期、果实品质、抗性等29个重要性状的表型数据库;构建包含180份特异种质的骨干亲本资源库。 2、揭示梨的分子遗传基础,创建梨高效分子辅助选择和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应用于育种实践。解决高杂合植物基因组组装的世界性难题,绘制了国际首个梨全基因组及遗传变异图谱;建立世界首个梨基因组数据库,系统挖掘调控梨成熟、色泽、石细胞及抗性等重要性状功能基因42个;构建最高密度梨遗传连锁图谱,精确定位11个品质性状32个QTL,发明果实色泽等性状的分子鉴定标记13个,并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创建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建立以花粉“速冻缓融”长期保存、促进杂种萌发成苗为核心的远缘杂交育种技术体系,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3、育成了优质早熟、中熟及特色红梨新品种12个,优化了梨品种结构、提早了市场供应期。利用“骨干亲本+种间远缘杂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高效育种技术,创制122份优异种质;育成早熟品种‘翠冠’、‘早白蜜’、‘宁早蜜’、‘宁酥蜜’和‘夏清’,提前了鲜果供应期。 4、创新梨提质增效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创建梨“刻槽高接”品种更新技术,发明倒“个”形高光效新树形,解决了品种更新慢、传统树形不合理及果实品质差等问题;发明梨树液体授粉技术,授粉用工量节省90%,实现节本增效;研发梨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制定了《梨花粉制备与质量要求》、《梨施肥技术规程》等标准10项。 该项目已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3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育成早熟、中熟及特色红梨新品种12个;制定标准10项;发表论文272篇,其中在Genome Research等期刊发表SCI论文78篇(被SCI论文引用694次);出版《梨学》专著。
南京农业大学 2022-07-25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 7 8
  • ...
  • 32 3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