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降膜蒸发换热性能的测试装置
有效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是节能的重要途径,通过采用更高性能的高效管即可实现。本装置为采用新型传热方式(高真空度下的喷淋降膜蒸发)的新产品性能设计研制测试台,可用于水及制冷工质在水平光管及管束上的喷淋降膜蒸发传热性能试验,目的在于对降膜蒸发强化传热技术进行研究与开发。用于制冷工质的喷淋降膜蒸发传热性能试验装置的研发在国内尚未见公开报道,本装置的设计与研制有创新性。测试台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对水在水平光管及管束上的降膜蒸发过程进行实验研究,工作参数(压力、流量和温度)范围应符合现有工程实际使用范围,可对喷淋流量、热流密度、饱和温度、过热度及几何参数(管径、间距、管型)等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重点研究。 测试台主要参数: 1) 壳程压力(绝对压力)   0.8 -1.0kPa 2) 制冷剂(水)流量   0.5-2.0 kg/m/min, 3) 喷淋水温            5 ℃ 4) 冷冻水出口水温      7 ℃ 5) 采用喷淋型式 6) 传热温差最小可达2℃左右。 测量及控制精度: 1)测量精度要求:      温度±0.1℃,流量±0.04 kg/min,绝对压力±0.15% 2)控制精度要求 温度±0.1℃,流量±0.1 kg/min,绝对压力±0.5%, 温度和流量采用全自动控制。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4-11
离心压缩机及风机进口导叶调节性能改进研究
由于节能的需要,离心压缩机和通风机运行的经济性一直为人们所重视。以往的研究大多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离心压缩机和通风机在设计工况点运行的效率上,然而,大多数离心压缩机和通风机在实际运行时都是在一定工况范围内工作,仅在一个工况点运行的情况较少。因此,改进离心压缩机和通风机的调节性能,提高它们在变工况范围内的运行效率,是实现节能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进口导叶是离心压缩机和通风机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调节方法,过去对它的研究不多,因此,开展进口导叶研究对离心压缩机和通风机运行节能有重要实际意义。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基于虚拟激励法的新型复杂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该成果建立了新型复杂桥梁结构的虚拟激励法理论,应用该理论针 对三维钢结构拱桥、自锚式悬索桥等复杂桥型进行研究,提出了适合于软土地区的地震动场、自功率谱及相干函数等模型,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发明了具有很强抗震性能的钢管混凝土腹杆组合箱梁,对于类似桥梁的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拱桥的横向支撑钢管混凝土N型相贯节点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往复荷载作用下不同加强形式破坏特征一致的结论,可为大跨径组合桥梁的设计与
天津城建大学 2021-01-12
移动式地源热泵埋地换热器性能测试车设计
地源热泵系统具有机组性能系数高、节能效果好、利用可再生能源、系统简单、运行费用低等优越性,是21世纪以节能和环保为特征的具有发展前途的绿色空调技术,地下换热器性能对地源热泵的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测试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换热性能对地源热泵设计、改性和评价至关重要。目前的现场测试需要很多仪器和设备,每测一个地下换热器,均需重新搭建试验台,且实验场地与实验室有一定距离,搬运如此多设备也非常不方便,浪费时间、浪费人力和财力。为改进这些缺点,本项目将地下换热器测试平台进行集成,并做成移动测试车的形式,对不同的地下换热器只需进行测点布置,即可快速进行测量。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1
异质复合结构对n型BiAgSeS材料热电性能的显著强化
 在可再生能源日益短缺及温室效应日趋恶劣的严峻形势下,Seebeck效应作为一种新的能源转化方式,可以有效地将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废热和不能被太阳能电池有效吸收的红外波段转化为亟需的电能,故而引起了科研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衡量热电材料能量转化效率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其品质因子ZT(=S2σT/κ),如何提高材料的品质因子是热电科研工作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由于本征的纳米析出相以及价键非简谐性(bond anharmonicity)的存在, BiAgSeS具有非常低的本征热导率κ;然而,因其过低的载流子迁移率极大地限制了其功率因子S2σ。何佳清教授课题组巧妙地将在二维薄膜中广泛运用的调制掺杂(modulation doping)技术推广到三维块体BiAgSeS材料中,使用具有不同载流子浓度的异质晶粒构建三维复合结构,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该材料中的载流子迁移率,使得功率因子S2σ相对于均匀掺杂的对照样品提升了约87%,进而显著地提升了BiAgSeS材料的热电转化效率。文章结合了透射电子显微术和理论计算对在n型BiAgSeS三维块体复合材料中运用调制掺杂改进载流子迁移率的物理机制做了深入的探讨;该工作对调制掺杂技术在三维块体热电材料中的广泛运用颇具启发意义。
南方科技大学 2021-04-13
基于制造特性的机械系统性能仿真软件(产品)
成果简介:目前国内外CAE软件中的建模主要是基于公称尺寸或设计尺寸进行的,不包含零件加工误差、装配误差等制造特性,使得仿真结果与实际运行试验结果相差甚远。针对这一问题,精密微小型制造技术课题组经过近10年的努力,攻克了制造特性参数化建模、系统集成、数据传输等难关,开发了基于制造特性的机械系统性能仿真软件,以Pro/E和Ansys为工具,结合VC及SQLServer实现带有制造特性的参数化集成仿真。 项目来源:自行开发 技术领域:先进制造 应用范围:可应用于兵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廉价、高效的材料微、细观力学性能原位观察系统
对于各种颗粒、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目前主要采用大规模的宏观力学实验寻找力学性能变化规律,进而为提高材料力学性能提供支持,实验繁杂,周期长,投入大。采用显微镜原位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破坏过程进行细观观测,有助于对填料、纤维的增强效果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进而探寻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可大大节约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但目前国内所具有的细观力学性能观测条件主要利用带有原位加载台的扫描电镜技术,该实验系统成本昂贵,国内仅有少数几家科研院所拥有此设备,主要适于科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一种多核环境下哈希表并发访问性能优化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具有抗菌性能的锍盐类阳离子聚合物制备技术
抗菌材料是指其本身具有杀灭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材料的总称,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天然抗菌材料以及高分子抗菌材料。其中,高分子抗菌材料基于天然及有机抗菌材料进行开发,将二者优势结合在一起,其最大的优点是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细菌是感染疾病和食源性疾病中常见的病原体,特别是在医疗资源匮乏和公共卫生相对差的地区,细菌感染己成为近年来主要的健康威胁之一。目前,针对细菌感染问题的主要处理方法是使用抗生素。但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以及耐药菌感染的不断加剧。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广谱抗菌材料势在必行。 抗菌材料是指其本身具有杀灭或者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材料的总称,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无机抗菌材料、有机抗菌材料、有机无机复合抗菌材料、天然抗菌材料以及高分子抗菌材料。其中,高分子抗菌材料基于天然及有机抗菌材料进行开发,将二者优势结合在一起,其最大的优点是分子结构的可设计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三维石墨烯体相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制备在宏观尺度上具备二维单片石墨烯的独特本征性质的石墨烯三维体相材料是材料学研究中兼具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的重大挑战。本项目制备得到了一种三维石墨烯宏观体相材料,其由大量独立且悬空的二维石墨烯单元通过片层边缘的化学键构筑而成。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在常温可见光下作用下具有电子发射能力,在瓦特功率级别的可见波段激光或聚焦的太阳光照射下,厘米尺寸的此石墨烯材料样品可以在真空条件下实现有效的直接光驱动,此现象为国内外所首次观察及报道,为石墨烯带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潜在应用价值。上述材料的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还可为石墨烯在催化,能源转换与存储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材料支持与相关理论支撑。 项目特色: 1.制备了基于二维石墨烯单元通过片层边缘的化学键构筑而成三维石墨烯体相材料,该材料不仅保留了二维石墨烯材料的本征性质, 而且具备优良的机械及光电性能。 2. 在国内外首次观察到厘米级尺寸的裸眼可见的宏观石墨烯样品,只依靠瓦特级别的光作为单一驱动源,即可实现较大距离(数十厘米)的有效的运动,并提出了光致电子发射驱动的机理解释上述三维石墨烯体相材料独特的光驱动, 3. 上述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揭示通过有效合理的结构构筑手段,能够得到以二维石墨烯作为构成单元,并有效保留其独特二维性质和兼具三维宏观形态的石墨烯体相材料,此项研究为其它二维材料的开展类似工作并拓展其应用提供了范例和思路。 已取得的成果: 项目的标志性研究结果于 2015 年 6 月在线发表于 NaturePhotonics,并于 2015 年 7 月正式发表(Nature Photonics, 2015, 9, 471-476)。杂志同期以“Two-dimensional materials: Lift off for graphene”发表了专题评论。英国著名科普杂志 New Scientist 以“Spacecraft builtfrom graphene could run on nothing but sunlight”为题报道了此研究,指出该成果“再为石墨烯这种优良材料增添了一种惊人的性能”。国内主要媒体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以及多家门户网站等均对此研究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于 2015 年 6 月21 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市场应用前景: 空间飞行器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工具,而动力源问题一直羁绊着人类无法走得更远。目前几乎所有的航空、航天飞行均采用化学驱动,即通过喷射燃烧的化学物质来获得驱动力,光直接驱动飞行是科学界和航空界多年的梦想。
南开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101 10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