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组建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以出生苏州太仓的世界著名核物理女王——吴健雄的名字命名,位于苏州太仓科教新城。学院毗邻虹桥枢纽、嘉定城区、昆山城区,京沪高铁太仓南站、昆山南站、沿海高速太仓主线出口、沪宁高速陆家出口、204国道环绕周边,区域产业密集、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是海内外学子向往的就业创业高地。 学院前身江苏省太仓师范学校创办于1907年,办学历史积淀深厚,培养了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胡厥文、原国防大学中将副校长钱抵千、核物理学家院士黄胜年以及数以万计的教育专家。学院合并的江苏电大太仓分校、太仓工业学校校企合作经验丰富,为顺利转型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雄厚的产教融合基础。 学院遵循“规模适度、个性培养、人人成才、特色发展”的思路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核心校区占地7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米,与国家级太仓高新区开展区校全域融合办学,校企深度合作资源延伸至88平方公里。拥有中德工程学院、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商学院等11个教科研单位,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设有江苏省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生工作站、太仓企业联合大学等7个社会服务平台。开设专业近30个,全日制在校生6000余人,3+2本科专业3个,合作培养在籍研究生400余人,年社会培训量2万人以上,形成了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体、非学历教育、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为补充的区域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共有500多名专兼职教师,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37.9%、硕士以上学位占78.8%、双师素质教师占91.2%。拥有省333高层次人才、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省青蓝工程骨干教师、省青年文化人才、东吴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和省级、市级优秀教学团队。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获发明专利200余项,毕业生创业比例和就业质量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学院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强校”。充分发挥地方高职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推进“政行企校”融合发展特色;利用地方德企高度集聚优势,彰显“双元制”人才培养特色;挖掘吴健雄精神资源优势,砥砺弘扬“健雄精神”文化育人特色;借助沿江沿海沿沪区位优势,凸显“集聚资源”服务地方特色。 近年来,德国双元制本土化探索成效显著, 牵头成立“AHK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联盟”,成为国内唯一的“AHK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示范推广基地”,为大批德企进驻太仓提供了人才保障。学院以优异成绩先后通过两轮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江苏省高职示范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江苏省收费诚信单位、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红十字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苏州市文明校园、中国书法特色学校、中国华人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中国创新教育示范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018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等百项荣誉称号。 厚德载物,积健为雄!欢迎海内外立志高职教育的专家学者加盟健雄学院!欢迎海内外青年学子来健雄学院学习和创新创业! 校训:厚德载物、积健为雄 校风:重德笃行、务实求新 教风:崇德敬业、善道求真 学风:明德勤学、尚能求精 吴健雄精神:爱国、创新、求实、律己
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2000年6月,是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的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院坐落于安徽省省会合肥,拥有本部校区和新桥校区两大校区,交通便利,环境优越,总占地面积近800亩,总建筑面积超58万平方米。将逐步形成“一校两区”新格局,新桥校区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超2万人,为学院升格为本科层次普通高校奠定坚实基础。 学院在办学历程中,坚持“万众一心,博采众长”的校训精神,以广阔的胸襟,以国际化的视角,开辟出一条特色办学之路,并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12月,安徽首家通过“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取得“优良”成绩;2008年,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投资举办,学院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2012年12月,批准成为安徽省自主招生改革试点高校之一;2013年3月,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与新加坡莱佛士高等教育学院正式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7年11月,学院新桥校区开工建设,“一校两区”新格局日渐成熟。 学院下辖管理分院、财经分院、理工分院、艺术分院、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继续教育部等教学单位,是以经贸类、管理类为主,经、管、理工、教、文化、艺术等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涵盖48个国家计划统招专业。现拥有各类在校生5000余人,教学实验室38个,实习实训基地26个,图书馆纸质、电子图书80.5万册。学院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技能型、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为主线,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深化学科专业内涵建设,现有企业品牌与形象设计、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等省级精品课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办学特色进一步凸显。 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夯实基础,励精图治。学院汇聚了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中科院合肥分院等一批资深教授、骨干教师以及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的国际师资队伍,组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核心骨干力量的教学和管理队伍,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国际化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与此同时,学院高度重视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校园环境等硬件设施的投入,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和就业推荐模式,产教融合,开展高层次的校企合作,与世界500 强企业或知名企业加强合作与交流,为学生提供更高的学习和就业平台,使学院就业形势一直保持良好态势,历届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多年来就业率均达到95% 以上。 自新加坡莱佛士教育集团投资举办以来,依托集团的优质教育资源,万博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差异化战略”,继续在教育管理、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国际化办学进程不断加快,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力图以国际化的视野,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品牌形象,着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18年栉风沐雨,18年春华秋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在努力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同时,全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转变的进程,矢志不渝地书写教育事业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民办万博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授权,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致力培养面向社会、紧贴经济、聚焦一线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 学院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区环湖东路(董铺路)360号(西二环与北二环交口向北200米),学院占地230余亩,地处合肥市西郊风景区蜀山湖畔,周边一山(大蜀山)、二水(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三区(庐阳区、蜀山区、高新区)、四园(植物园、墨荷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环绕。 校园内建筑具有欧式风格,建筑排列生活区和教学区功能明确,校内有池塘,池塘内有荷花、假山、金鱼,一年四季校内花草绿意盎然,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是学习与生活的俱佳场所。 二、先进的硬件设施 学院建筑面积11余万平方米,能容纳在校生9000-10000余人。建有现代化教学大楼、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学术报告厅、语音室、图书馆、健身馆、多媒体教学系统及设施良好的公寓式学生宿舍和标准体育运动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和标准足球场),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科学的院系设置 学院设立了符合市场需求的系部和专业。学院现有电子信息系、管理系、建筑工程系、经济贸易系、传媒设计系共5个系,开设计划内招生专业35个。目前在校生达6600余人。 四、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 为丰富广大学生的业余校园文化生活,学院团委成立了20多个学生社团,其中涵盖体育类、文学类、语言类、艺术类、营销类、建筑类、管理类等七大类。适合不同爱好的同学参加;还有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会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和科技体育活动;每年下半年还会举办校园秋季运动会。 五、办学特色 1、实施“订单式”培养,实行“双证书”制度 学院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以育人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教学中采用“外语+计算机+专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竞争力,使学生毕业后不仅有学历证书,还至少有一种职业资格证书。另外,学院通过“以产养学”,加大投入,引进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构筑人才高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建立学院生产基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新路。 2、雄厚的师资力量,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为真正体现“企业办学,专家治校”的原则,学院从中科大、合工大、安大等高校聘请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艺术家担任学科带头人,为学院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系部科学化的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院专兼职教师4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60余名。学院还从企业聘请富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以提高“在校所学与企业所用”的一致性,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3、为学生创造继续深造条件 2014年学院经安徽省招生考试院批准,筹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现已与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四所院校签订了本科自学考试合作协议,学生可在校读专科的同时攻读本科学历。2017年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习服务中心顺利转正。 4、广阔的就业渠道 成立专门招生就业处,拥有专门的就业指导师数名。已在上海、广州、深圳、江苏、浙江等地建立实习与就业基地。学院以“基础实、知识宽、实践强、素质高”为质量标准,致力于培养肯干、能干、实干和具有创新精神、创业志气、创造能力的“三干加三创”人才,深受社会的广泛赞誉和欢迎。学院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都达到95%以上。 5、奖助制度 学院为了激励品学兼优的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和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勤工助学和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奖项。贫困生助学金2000—4000元/年,奖学金最高达8000元/年,学生在校奖助比例达35%以上。
民办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学校位于中国光谷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庙山科技园,占地648亩,固定资产总值1.79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69万元,图书馆藏书43万册,现代化教学设施齐备。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办学模式,形成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专业特色。打造了由传媒影视类、印刷与包装类、艺术设计类等相关专业组成的,具融通性质的现代传媒特色专业群;还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专业为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与管理特色专业集群,更紧跟新兴产业发展,打造了以工业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汽车技术为主的智能制造类专业集群。学校现有7个系、37个专业,其中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 2 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楚天技能名师设岗专业8个,并牵头组建了湖北省印刷职业教育集团。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校内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1个,综合实训中心1个,大型实训基地4个,各类实验实训室7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6个。成立了新媒体运营、网络策划、商务策划、非线编、影视后期制作、电视新闻、影视演播厅、表演排练厅、摄影摄像、移动应用开发、信息安全、人工智能、云计算工程、电子产品设计、数字媒体应用、电商物流、会计电算、市场营销、会展综合、会议速录、旅游营销、动漫制作、造型设计等工作室,还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3D打印技术、应用英语、旅游管理、文秘速录、动漫制作技术、人物形象设计等一批“订单班”,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建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与知名本科院校合作开设了专本衔接教育,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还可取得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学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量身打造了SYB创业培训课程,对学生实行创新创业帮扶,每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3%,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内涵建设,教育教学成果丰硕,育人成绩斐然。教师教学成果先后获得教育部教指委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全国职业教师微课大赛(高职组) 一、二、三等奖若干,全国职业院校“金教鞭”讲课竞赛银奖,16个教科研课题、3个学生管理研究课题获省级立项。学生先后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文秘速录赛项团体二、三等奖,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若干,全国“首届绿色印刷知识竞赛”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写作竞赛三等奖、湖北省赛区特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优秀团体奖,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若干,人物形象设计专业2名学生代表湖北省进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美容赛项国家队集训。 目前,学校正大力推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 “三全育人”体系,坚持一切工作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校期间将享受优质的成才环境。学校正致力于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让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
武汉信息传播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前身——湖南工业学校创办于1955年。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长沙市岳麓区岳麓科技产业园,占地1031亩,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78亿元,有各类先进实训设备2000多台套,设备原值超亿元,馆藏图书85万册。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48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技术职务的教师16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7人,省青年骨干教师17人,国内访问学者15人。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6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共30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国家专利139项。 学校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工业设计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4000余人。秉承“立德、敬业、精技、创新”的校训,坚定“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在主动适应行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增强了办学实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态势。学校先后被授予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直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机械行业先进单位等称号。是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定点机构、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学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高技能人才品牌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学生获巴黎国际发明展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获国际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6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50个;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88个,二等奖119个,三等奖84个。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均在92%以上。众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涌现一批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能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位于美丽温馨的海上花园城市——福建厦门,是隶属于福建省教育厅的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平安校园、福建省优秀就业单位、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福建省公务员培训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学院前身是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20年的集美学校水产科,具有百年的悠久办学历史。学院现有思明和翔安两个校区,占地712亩,总规划占地面积1000余亩,设置有航海技术系、生物技术系、信息技术系、机电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基础部、思政部等7个系部34个专业,在校学生11000余人。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15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占37.22%,“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80.08%。拥有省级教学团队“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团队”,省级专业带头人13名,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7名。建有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等校内实训室及各种仿真实训室16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30个。其中,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5个。共配置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亿元,馆藏图书50余万册。学院大力弘扬“嘉庚”精神,依照“海纳百川、崇德尚匠、产教融合、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诚以待人、毅以处事的“诚毅”校训,坚持“服务海洋、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坚持“亲近产业、融入企业”的产教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深化改革创新,突出开放融合,依托海洋、立足福建、面向全国、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着力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人才和社会培训、应用技术研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样化社会服务,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海洋类高等职业院校。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概况】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福建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6年被确认为“福建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悠久、自然生态优越、地理位置独特、功能定位明确”四大优势,全力打造“相思岭大学生创业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两张名片,大力实施“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社会服务”四个同步发展战略,学校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百载春秋 薪火相传】 学校于2003年2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由福州市农业学校和福建省农业学校合并设立;前身可追溯至创办于1902年的中国近代官办中等实业学堂——浙股粤股蚕务学堂、创办于1903年的私立培元师范学校、创办于1908年的福州农事试验场农业别科班。学校秉承百年优良办学传统,在“学以致用”的校训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敬业奉献,和谐发展”的农院精神指引勉励下,现已发展成为以“农类”专业为优势和特色,财经、电子、建筑等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00余人、成人教育学员近3000名。 【美丽校园 厚积薄发】 学校地处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地带,坐落在海上丝绸之路门户、历史文化名城——福州,设有相思岭、首山两个校区, 校园占地面积1100余亩。主校区(相思岭校区)位于福州市南郊相思岭下,依山傍水、空气清新、风景优美、鸟语花香。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学校持续推进“美丽校园”工程,校园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水平极大提升。在一代代“农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办学实力和社会知名度日渐提升。 【多维发展 全面育人】 学校坚持“特色办学”定位,打造4个农类核心专业群和2个非农类专业群。依托校内各种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式,深入推进“二元制、现代学徒制、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受到了行业企业的广泛欢迎与好评。 【双创教育 彰显特色】 学校相思岭大学生创业园位于相思岭校区,占地540亩。园区坚持“以农业创新创业为主题,涉农创业大学生为主体”的主题定位和“创业实训、科研科普、休闲观光”功能定位,不断优化“现代农业、闽台农业、休闲农业”特色与内涵,建成了“创业广场(东区)、创业农场(西区)、创业基地(南区)、创业空间(北区)”四大功能模块,年均接待社会各界人士超过10万人次。截至2017年底,创业园有创业项目20个,学生创业实体17个;近年来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福建省农业休闲示范点”,2017年3月获批“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园”。 【农民培育 助力乡村】 2013年4月起承担福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先后开办畜牧兽医、茶叶、果树、蔬菜、食用菌5个实用技术专业,招收学员3219名。充分用好福建省“财政专款支持、政府组织生源、学员来自一线、大专学历教育”等政策优势,与中国农大合作建立“福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培育了以南靖籍学员为主体的“漳农公社”和“漳农庄园”,打造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福建模式”,受到了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2017年5月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 【科学谋划,面向未来】 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以“办学规模化、教学特色化、管理规范化、校园美丽化、作风建设常态化”为抓手,以“教学优、技能强、创业活、管理精、治党严”为创新发展目标,以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良好职业操守、强烈吃苦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改革、全力培育特色,为建设福建省“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中心”、“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现代农业休闲观光胜地”、“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五位一体的“省内高水平、生态花园式、有特色有影响”的示范性现代高职院校而奋勇前进。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7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具有专科学历教育资格,以工科为主、培养有色金属行业高技能人才的综合性全日制国有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招生纳入国家统一计划,学生毕业后颁发国民教育大专文凭,国家承认学历。 学院座落在美丽的锡都个旧,占地面积626.4亩,校舍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运动场地6千多平方米,实验室和实训车间17个,实验、实训设备仪器600多台套,科研教学仪器设备630万元,固定资产5760万元,学院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善。 学院有一支忠诚和热爱党的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50人,专职教师125人,其中高级职称35人,“双师型”教师76人。同时,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锡生产和贵金属研究尖端技术,拥有多年从事科研、生产和管理的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学科带头人的兼职教师队伍,为学院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学院可靠的教学实训基地。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有色金属工业和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和技术管理人才,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毕业生可优先推荐到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就业。 学院地址:云南省个旧市个金路20号 招生办电话:0873-3155167 传真:0873-3155167 联系人:苏老师13013409167 刘老师13608730390 李老师 /zzd/ynxy/ 邮编:661000 填报志愿学院代码:5357
云南锡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高等专科学历资格证书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纳入全国统一计划招生。学校拥有丰富的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以专硕直通、专本直通、品质游学、全面赋能为办学特色,为有志提升学历的学生提供便捷通道,让学生轻松实现国外升硕和国内升本的目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想就业、创业的学生搭建个性化的资源共享平台。七彩城建,大咖云集学校位于七彩云南的省会城市昆明市杨林职教园区,在校学生近12000人,开设有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会计、学前教育、护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46个专业。学校成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担任名誉主任,聘请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加拿大皇家大学校长艾伦·卡洪等政商学术界国际大咖担任国际顾问委员,并担任专硕直通国际班荣誉导师,定期开展学术报告,助力学生升学之路。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聘请各界领军人物担任学校德育导师,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建生等。高端城建,专硕直通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为培养更高层次的优秀人才,满足学生高层次学习的个性化需求,学校依托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的国际合作资源,现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全球多个国家近200所学校建立了校际互访、师生交流、海外学习等合作关系。校内学生可通过“3+1”、“3+2”专硕直通国际班的形式,无缝对接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杜伦大学、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世界名校。专硕直通无须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学生在国内三年制大专课程完成后,就读1年硕士预科或桥梁课程(部分学校可将海外大学1年预科课程融入3年大专课程中),完成后进入1年海外硕士课程学习,可在4年或5年内完成升硕,回国后可获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在国内三年制大专期间,通过采用小班式教学,系统学习雅思课程和海外大学预科课程,以优秀师资阵容、全程导师服务为优势,以国际性活动、公益活动及学科竞赛为亮点,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全面提升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水平,为顺利进入海外名校夯实基础。 国际城建,品质游学学校确立了“内外双驱”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皇家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开展了“加拿大青年领袖训练营”“加拿大(学期团)One Semester Program(OSP)”“美国精鹰计划”“英伦大学堂”“法兰西艺术沙龙”“澳洲领航行动”“奥地利文化体验营”等中短期高品质国际访学活动。现已有100余名学生赴欧、美、澳、加等国进行学习,通过海外留学,建立国际教育背景、与明星成为学伴、体验沉浸式英语教学环境、参与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培训班、与国际导师面对面交流、感受世界名校创新课堂、体验时尚艺术、开展多元文化学习模式、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亲身体验国外高等教育方式、校园生活与学术氛围,在教学相长中获得全球新知,成为具备全球视野和人文素养的高层次人才。个性城建,专本直通学校自2016年开始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建立“专升本培养立交桥”,学生入校,即可共享教学环境、优质师资、教学资源,提前学习本科部分课程。为提高学生专升本考试通过率,学校聘请优质师资开展考前培训,开设专升本应考培训班,助力学生学历提升。2019年学校有700余名学生顺利通过升学考试,考取本科,录取率达92%。多元城建,全面赋能学校与中建四局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云天化集团、云南建投等近千家知名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办学协议。为学生就业、创业、实习提供了有力保障,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连续五年荣获省教育厅就业创业工作二等奖、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优秀奖。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各项增值赋能服务,并通过以赛促学,不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散打队连续3年荣获全省大学生武术散打比赛第一名,学校足球队两次荣获云南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第一名,2019年学校足球队,荣获云南省大学生足球联赛第一名,并代表云南省大学生参加全国大赛。学校以为学生服务为重点,聚焦广大学生发展成才,不断增强学校的办学实力和专业优势,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发展。2012年荣获云南省级文明学校称号;2013年成为唯一获得云南省高校思政课合格评估的民办高职院校;2017年成为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2018年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培育创建单位;2019年成为云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学校在服务本校学生的基础上,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校友公益委员会、中华职教社共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引入各项资源及高质培训,为云南乡村人才、基础教育提供一系列的公益服务。学校以“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为发展战略,以“办全球最优秀的职业教育”为发展目标,通过国外“专硕直通”,国内“专本直通”,致力于打造“海外直通、名校学习”的国际化办学品牌和形象,更好地服务云南!服务中国!服务全球!
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2021-02-01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始建于1978年,始终与国家的改革开放同发展共命运。42年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团结进取、勇于创新,孕育和积淀了矢志不渝的智匠精神、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优良的校风学风、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现已基本形成了理、工、文、艺相结合,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42年来培养了数万名优秀毕业生,为国土资源行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区位优势:学校坐落在国家级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这里是“世界车都”、“机器人之都”、“智能家居之都”、“通用航空之都”、“测绘之都”和“设计之都”。这里是国际航联世界飞行者大会永久举办地和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举办地。学校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职教园区,1.4万余家企业环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紧密。学校紧邻武汉环城和汉洪高速,武汉地铁16号线职教园站离学校大门仅百米之遥,实现了与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武昌火车站、汉口火车站、各大汽车站以及武汉各大商圈、景区无缝对接,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生态环境:学校毗邻武汉欧洲风情小镇、恒大现代都市田园综合基地,风景秀丽的马影河流经校园,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越,是湖北省“园林式校园”。这里绿树成萌、草木葱茏、四季花开,“杏园”、“樱园”、“梅园”、“水杉园”、“镜湖”……园湖掩映。学校是武汉市“文明高校”、“平安高校”、“卫生高校”,建筑楼群鳞次栉比,整齐的教学楼、整洁的学生公寓、宽敞的运动场、现代化的体育馆、明亮卫生的学生食堂、覆盖全院的校园网……为全校师生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文化:学校始终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培育现代大学精神,“明德、修业、砺志、笃行”的校训,“求实、进取、开拓、创新”的校风,地质人“三光荣”、“四特别”精神,激励和鞭策着全院师生在新时代不断前行。学校着力构建“十大(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育人体系,努力形成“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丰富和推动学院校园文化活动,“领航人生”工程、社团文化节、体育文化节、校园红歌会、读书活动月、道德讲堂、职业教育活动周……逐渐成为学校文化品牌,师生健康、向上、诚信、友爱、坚韧、奉献。学校拥有大学生健美操舞队、大学生艺术团、教职工合唱团等40多个师生社团组织,近年来,以学校健美操舞队为代表的多支文体队伍和专业技能团队,在各类国家级大赛中斩获大奖20余项,捷报频传。综合实力:学校占地面积636亩,总建筑面积34.3万平方米,现设有6个二级学院,51个高职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是湖北省立项建设的省级优质高职院校。学校目前建有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拥有一批治学严谨、业务精湛、朝气蓬勃、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4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5人,“双师型”教师12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楚天技能名师7人,省级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就业创业:学校始终坚持以教育教学质量为生命,以创新为灵魂。大力推动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五对接”,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带动、顶岗实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多年来与近千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就业合作关系,与数百家企业签订了人才培养订单,在国内诸多领域的知名大中型企业中建有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逐步形成了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圈及武汉城市圈为主的重点就业区域。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保持在96%以上,学校毕业生以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备受用人单位青睐,供不应求。助学体系:学校建有“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学费减免、勤工俭学、特困捐助、医疗保险”八位一体的资助帮扶体系,让每一个有激情有才华的学子能够顺利的完成学业、追逐梦想。学校高度重视专本衔接工作,与多所省属本科院校达成意向合作协议,近五年来,学生全日制普通专升本升学率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同时,学校与中国地质大学等重点大学合作开设专本套读,学生主修我校实用技能型专业知识,在校期间可套读重点高校本科课程,同期获得双学历,符合条件者可授予学士学位。学校还与韩国、加拿大等国家高校开展联合办学,毕业生可升入相关大学就读本科及研究生。各种提升渠道,助力学子在学业上展翅腾飞。步入新时代,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创新驱动、实现内涵发展,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行业一流、省内知名、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砥砺奋进。
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04 105 106
  • ...
  • 139 14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