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是2007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核准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院设有南宁、平果两个校区。规划用地1000 亩,校舍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南宁校区坐落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会址、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平果校区坐落在广西平果县大学城,离南宁市40分钟动车。校园碧草蓝天、花团锦簇,亭台点缀、雕塑点睛,文化雨露、润物无声,是学习、工作、生活的理想场所。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目前设有建筑工程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电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公共基础课教学部、思政课教学部、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等7个教学单位和16个党政管理部门。开设有建筑工程管理、工程测量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建筑设计、汽车营销与服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空中乘务等30多个专业。其中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3个专业为广西高校重点建设专业。 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人数6000多人,专任教师数300多人,初步形成"教授百人团"、"名师一百讲"等品牌。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建立了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和兼职教师队伍。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建有六大实验实训中心,实验实训室60多间(个),校外教师专业实践培训基地、大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基地50多个,实验、实训课开出率100%。学院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拥有价值近亿元的高精尖特实的教学仪器设备,还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初步实现数字校园。 学院锐意进行教学改革,重视科研科技研究。近年来取得专利、咨询报告等科技服务地方特色成果100多项,承担自治区级科研项目20多项。 学院不断更新办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形成三大办学特色与优势。一是办学定位特色优势,学院根植百色,立足广西,面向全国,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区域内应用工程发展齐跑者、助跑者与领跑者;二是产教融合特色优势,紧跟产业、行业办学,产业专业匹配度高;三是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优势,初步形成校企合作"十共两覆盖"模式。最近几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广西高校和百色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奖、自治区 "森林校园"、自治区"美丽校园先锋先行"、最具专业特色高职学院、创平果教育品牌突出贡献单位等30多项荣誉。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高。近3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5%以上。社会第三方对学院学生评价较高,认为学院毕业生动手能力强,工作作风踏实,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符合要求,绝大多数毕业后很快就能胜任岗位工作。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全区各种竞赛,先后获奖20多项200多人次。 目前,学院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等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设置工程类应用型本科学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将继续坚持"服务地域经济发展,培育优秀工程人才" 的办学宗旨,秉承"厚德博学,至材健行" 的校训,践行"团结奋进,务真求实,科学严谨,勇于创新" 的校风,按照本科学校设置条件,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加强学院建设,全面提升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
广西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发展迅猛、前景广阔的甘肃酒泉风电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是东起兰州、西至乌鲁木齐2000多公里辽阔地域高职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 学院于2001年经甘肃人民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酒泉教育学院和酒泉地区工业学校基础上创立。2003年以来,相继整合了酒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酒泉农林科技学校、酒泉市财经学校、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等职教资源,步入转型跨越发展时期。2008年,入列“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扶持院校;2010年,跻身该项目骨干高职首批立项建设单位;2011年,被确定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甘肃省首批试点高校之一;2013年,挂牌成立“兰州理工大学酒泉校区”,并先期开办新能源学院及新能源类应用型本科专业2个,逐步架构起了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贯通的一体化办学格局;2015年,入选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牵头组建了甘肃省新能源职教集团。 截止目前,校园占地1912亩,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适用图书66.97万册,固定资产约4亿元。设置“九系”(新能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生物工程系、旅游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教育艺术系、医护系)“一校”(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四部”(本科教学部、继续教育部、基础教学部、体育工作部)14个教学部门。拥有专任教师424人(不含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其中,教授、副教授128人,占比30.2%;硕士及以上学位(含在读)教师181人,占比42.7%;双师型教师201人,占比47.4%。获评全国模范(优秀)教师2人、甘肃省园丁奖3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3人、甘肃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3人、甘肃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4个,取得甘肃省教学成果奖12项、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社会科学奖等)20项、国家专利授权57项。开辟战略性校外实训基地169个,建成新能源、机械制造、化工、土木工程、农林、旅游烹饪、汽车技术、电工电子、物流管理、医护、学前教育、信息技术等校内实训基地(中心)12个,配备实验实训室(实训车间)96个,实验实训用房近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逾6100万元。 学院现设高职专业66个、开办49个,涵盖农林牧渔、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水利、装备制造、生物与化工、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等16个大类。拥有国家示范(骨干)专业6个、甘肃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4个,入选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全国职业院校残疾人康复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1个、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1个,形成了以新能源为品牌,以土木、化工、机电、农牧、旅游、财经、医护、学前教育等为支柱,各专业门类协调发展的基本格局,架构了国家级、省级、院级三级重点专业梯状体系。建成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部级17门、院级69门,出版教材273部。全日制在校生11410人(其中高职7966人、中职2878人、应用型本科566人),成人在册生5238人,总体规模逾1.66万人。 近几年来,学院以创建全国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影响力显著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单位”“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职业教育工作先进体”“甘肃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第五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等多项荣誉,逐步奠定了区域性职教龙头的地位。
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兰州市政府所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现有总校区、雁儿湾校区、桃林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462亩,建筑面积22万平米。设3个学院、7个系、4个教学部、1个中心。在校生近万人,教职工744人,副高职称以上教师273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282人。2011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在学院挂牌成立了甘肃工商技师学院。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学院坚持党建统领、内涵发展,注重意识形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建设标准化基层党组织,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现设有16个党总支,46个党支部。 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探索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狠抓内涵建设,立足兰州,面向甘肃,辐射全国,服务兰州、甘肃产业结构需求,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专业建设紧密结合市场和企业发展需求,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示范性专业;数控技术、学前教育等2个专业为省级骨干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3个专业为省级教改试点专业;数控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团队、CAD/CAM应用技术团队等6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建成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7门省级精品课程,有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等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获得“依托校企校研合作平台构建光伏特色专业模式”等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18年4月,学院成立省内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院,着力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人。 学院现有机械工程、汽车技术、生物制药、动漫设计、物流技术、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太阳能光伏等128个校内实训中心。近3万平米的实训大楼已建成。机械工程实训中心、动漫设计实训中心、物流技术实训中心为中央财政支持、国家重点建设的实训基地,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被国际太阳能研究所确定为太阳能技术示范与国际培训实习基地。 学院与德国BOSCH(博世)、麦特奔腾、费斯托(中国)、巴斯夫、奔驰、陆科斯德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与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共建培训中心,共同开展汽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和培训,与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立了惠普网络实验室、微软技术实验室,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成为甘肃省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开设的首个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下的专业。 学院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学生就业“一把手”负责制,倡导学生“体面就业”,与广西柳工集团、北京21世纪教育集团、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宁波方太集团、深圳恩斯迈、联邦制药、甘肃紫金等百余家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就业基地、订单班,促进了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保持学生高就业率。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近三年,有500余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2018中国机器人焊接技能大赛”、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全国3D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大学生技能大赛等国家、省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人民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电视台等10余家国家、省、市级媒体报道180余次。 学院紧紧抓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机遇,根据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充分利用师资、专业、教学条件等资源优势,主动融入社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学院教师多次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技术革新项目,为中国航天510所、中国航空兰飞总厂、兰州瑞德机电公司、兰州申誉精密仪器公司加工高精度零配件。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学院建立了大学生创客沙龙和省级众创空间,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广阔的平台。 学院是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单位”,学院的信息化建设及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智慧兰职”已上线运行,实现了人、财、物、事的高效快捷管理。 学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以师德建设为基础,大力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积极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梯队。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组建了9个“大师工作室”。学院教师有70多人次荣获“五一”劳动奖章、劳动模范、园丁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金城文化名家等荣誉称号。12人入选兰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和“151”人才工程。近年来,学院课题立项8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级课题63项,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84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0余篇。 学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纳入全局工作之中,融入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之中,把文明建设的长期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相结合,开展健康人格教育,构建兰职特色德育体系。打造《兰职讲堂》校园文化品牌、实施校园文化“双百工程”、连续开展“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孝道文化教育”等大学生人格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宣讲活动、“中国梦”系列活动、“校园文化节”、“创新创业活动月”、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大学生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月、志愿服务兰州国际马拉松赛、保护母亲河公益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着力打造文明校园。学院还紧贴大学生思想实际,与甘肃预备役某部合作组建汽车连、工化连,创新构建“军旅文化大学文化融合”的育人模式。 学院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上海电影艺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是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坐落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现设有影视艺术、动画游戏、数字艺术设计等15个专业,目前在校生近3000人。 作为国家文化部高等艺术教育的共建试点单位,学院坚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办学宗旨,强调艺术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全面推行产学结合,强化实践教学,以技能应用为主线,培养技能型艺术专业人才。在深化产学结合,建立开放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学院还坚持以国际化办学为平台,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经过八年的发展,学院影视艺术、动画游戏等特色专业已经成为优势专业,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已发展成为一所艺术创作活跃、产学成果显著、办学特色鲜明的特色艺术院校,成为现代数字艺术人才培养高地与和谐文化创作传播的主要阵地。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国有公办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始建于1959年,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是江苏省第一批高职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江苏仅两所),2017年入选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成为江苏省卓越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在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位列全国第四。2018年经中国教育部批准与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合作设立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二级机构爱尔兰学院。目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下设机械技术学院、控制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外语与旅游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华飞航空学院和爱尔兰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拥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3800多名,教职工800余人。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的江苏省唯一一所影视艺术类民办普通高校。 学校位于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市钱胡路812号,地处藕塘职教园中心地段。学校的校园占地面积630多亩,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环境优美,教学和生活设施齐全,建有音乐舞蹈学院教学配套设施——彩虹楼、音乐厅、音乐广场,内设声乐器乐室、练功房、钢琴工厂、彩虹剧院等,其中包括能容纳1000人座位的彩虹剧院,承接校内外各类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建有航空乘务学院和基础部的教学配套设施——博学楼,内设模拟空港和模拟高铁站,配套模拟动车和模拟机舱;建有影视传媒学院和艺术设计学院的教学配套设施——朝阳楼,内设演播室、摄影棚、录音棚、服装工厂艺术工坊等;建有创新创业学院的教学配套设施——励志楼,内设大学生创业工作室、大师工作室、演艺厅、报告厅等;还建有图书阅览配套设施——德艺楼,内设期刊阅览厅、图书阅览厅、自习厅、工坊厅、学生作品成列厅、学术厅等;另有美术馆,内设校史陈列馆、教育陈列馆、美术成列馆、荣誉成列馆、美术室和视听室等。正在建设中的ART小镇实验基地,为学生的教学实践和就业创业提供了最佳平台。校园内国际标准运动场、设施齐全的公寓楼和国际交流中心、古色古香的怡馨园、荷花拥抱的明星大道、四季花香的校友林等,将校园打扮的四季如春。 学校依托“职教集团”平台,构建特色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393人,其中专任教师315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1人,副高职称60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137人。拥有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3个;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成教协会)1人。 学校根据国家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专业培养文化艺术人才,重点面向影视业、航空高铁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建立了集导、编、演、管能力于一体的演艺和演艺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集采、编、播、制能力于一体的影视艺术应用人才培养体系;集语言、形体、礼仪、服务规范于一体的航空高铁旅游服务人才培养体系;集创意、设计、制作、营销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制作人才培养体系,组建音乐表演、影视传媒、航空乘务、影视动画、艺术设计五大专业群,培养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专业、有能力、有纪律的“六有”新人。 学校坚持“品质+能力”的育人宗旨,坚持公益性的办学方向,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坚持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提倡爱国励志、德育为先,倡导“从作业——作品——产品”的能力转换、“从学生——准职员——职员”的身份转换、“从课堂——工作室——企业”的岗位转换这一“三转换”教学法则,坚持“一带一路”下东西部合作和精准教育扶贫原则,坚持产教融合,坚持打造地方服务品牌,为国家输送了万名以上文化艺术人才,学院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以上。 鉴于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先后被评定为中国十大新星品牌院校、中国传媒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品牌院校、全国德育教育管理先进高校、中国广播电视协会传媒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5A级社会组织等。 网址:www.jnys.cn、www.jnys.edu.cn 咨询热线:0510-83275908、83889908 招生热线:0510-85551188、85551881
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 2021-02-01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荣誉: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 江苏省园林式单位 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先进单位 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 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古运河畔,199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4年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为具有独立颁发专科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高职院校。 现代的办学理念 秉承“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立足名城扬州,扩大辐射功能” 的办学理念,践行“厚德、笃学、敏行、毓秀” 的校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竭诚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秀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占地1040亩,建筑体现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大坡顶重檐建筑格调典雅,赏心悦目;全院绿化面积20万平米,植有桃、李、枫、梅、桂、竹、石榴、海棠等花苑,常年常绿、四季绽放,披露精彩江海华章;凌霄、紫藤、月季、忍冬、葫芦等藤蔓长廊,牵出串串学海情思;多处人工湖水面共3万平米,环湖环岛建有桥、廊、亭、台等景观,展示文化底蕴;太湖石、黄山石、灵璧石、花岗石等石景,诉说人文情怀;数组艺术雕塑,多处科技、艺术、文化长廊显露校园创新的时代气息,构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大学生公寓中心区还拥有2万平米的生态园。秀美的校园,为学子营造了绝佳的读书环境。 优质的师资队伍 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各类教师3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74人,“双师素质”教师179人;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118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国家、部、省各类教学委员会专家、有的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重点学科带头人。各专业均建有专业指导委员会,有近200名专家、教授和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工艺师、园艺师等组成。优质师资为学院办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提供了保障。 热门的专业设置 根据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开设25个专业,包涵了信息工程类、机电工程类、土木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贸易类、外语类、应用艺术类等,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各类专业特色鲜明,现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1个包含5个专业的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点,2门省级精品教材,3门省立项精品教材。 完善的办学设施 校舍总建筑面积22.45万平米,其中教学用房13.8万平米。建有设施完善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机械实训工厂、计算机中心、培训中心、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拥有教学仪器和实验实训设备值52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45万册;建有报告厅、多功能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有四人一间的标准化学生公寓28栋,有近70%的学生公寓安装了空调。 突出的能力训练 以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为目标,重视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校内拥有50个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其中现代化机电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为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61家,学生专业实验实训课时占总课时50%左右。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鉴定资格的工种达33个。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习工厂、实验实训室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锻炼专业技能,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取得相应的学历毕业证书,同时又获得专业职业技能证书。重视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地区)专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师生屡屡获奖。 鲜明的办学特色 以“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一体化为载体,形成“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的办学特色。以“主题教育”等基本途径和形式,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题教育”获得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奖”;“人文江海” 的办学特色受到专家肯定和社会赞誉。 广泛的办学交流 以开放的姿态与创新的视野,广泛开展国际内外地区与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学院与扬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总商会、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开展合作,成为扬州开发区的人才培养基地、扬州商总会人力资源与科技基地、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第二校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等举办工学或校企合作班。吸引国内、区域内知名企业到校内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地区)的高校以及与河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与美国海兰学院等结成姊妹学院,进行教学等方面合作;与台湾孔孟学会和开南大学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韩国互换交流学生学习;从江海到韩国读本科的学生已达300多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专转本”选拔,先后已有近1600人转入本科院校就读。近1750人在完成专科学业后,接读其他本科院校的本科学业。为有继续深造愿望的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 创新的管理模式 以“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为学生管理创新理念,坚持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重点,建有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和自律组织,完善的扶困助学体系和助学制度,完好的后勤生活服务体系,完备的保安设施和治安保障;辅导员(班主任)进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人文环境进公寓;构建完善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每年约有数百名学生获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表彰,650名学生获各类奖学金奖励,100多个班级获优良学风班荣誉;着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文明养成,每年1000多个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着力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创新的学生管理,极大的提升和培育了学生的文明素养。 务实的就业工程 大学生就业工程实行院、系两级“一把手”负责制,辅导员(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创业就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邀请创业就业成功人士或学子讲体会,指导和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创业观、就业观;建有大学生就业中心,率先拥有全国联网的就业信息显示系统和视频双向选择就业查询系统等先进设施;组织学生“走出去”,参加洽谈会、见面会,邀请企业“走进来”,举办“双选会”、“面试会”,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2008年、2010年和2012年连续三度被评为全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是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行政主管部门为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主管部门为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学院于1985年成立,前身是北京市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和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2006年改制更名为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2009年成为北京市级示范高职院校,2011年成为国家骨干校建设院校,2019年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入选第一批北京市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牵头组建北京人力资源服务职业教育集团,建有年培训量2万人次以上规模的北京市养老人才教育培训学院。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开展继续教育、技能培训与鉴定、留学生教育等类型教育服务,是全国唯一一所同时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拥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88亩,设有劳动经济管理系、民生福祉系、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系、思想政治基础教育部、贯通培养基础教学部三系两部,开设普通高职专业近20个。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保持在99%以上,重点专业就业率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4.47%,被北京市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学院开展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学生接受两年北京市十一学校的优质高中教育后,再进行三年职业教育,前往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等高校就读本科,同时学生可选择前往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等多所继续深造,并且可以为学生推荐到欧美、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知名大学深造。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 2021-02-01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海南省第一所独立设置公办性质的高职院校,隶属海南省人民政府。2003年通过教育部首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立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通过国家验收,成为海南唯一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学校坐落在美丽的海口市中心城区,交通便利,环境优雅,建有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现代化图书馆、标准型运动场等,馆藏纸质图书、电子图书丰富。学生公寓全部安装空调,校园网络实现WIFI全覆盖。学校秉持“兴琼富岛,育人惠民”的办学宗旨,面向国际旅游业、热带高效农业、互联网产业、金融服务业、文化体育产业等海南重点产业体系,形成了以6个示范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重点建设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为核心的七大专业群。拥有海南省种猪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物研究所、大师工作室、珠宝实训基地、汽车技术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室)77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国家示范实训基地16个。建成了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个国家级精品专业,18门省级精品课程;并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联合开办了“4+0”联办本科,“3+0”双文凭中加合作办学等项目。学校坚持“动脑动手,尚德尚技”的育人理念,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近年来,连续三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先后获得各类省市级、全国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400多个,位列省内高职院校前列。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全国及海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1金5银4铜的成绩,名列省内高职院校榜首。学校鼓励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各类专业展示、作品展览、技能PK等活动,学生毕业后成为行业企业的管理骨干、技术能手。办学18年来,学校为社会输送了4万多名毕业生,涌现了海口师霖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创)总经理、全国劳动模范吴师,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始人、全球合伙人封跃平,海南北汽银建易乐智慧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北汽车咖)副总经理、海南易乐物联科技联合创始人乔晗等一批优秀代表。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建成了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省级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海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名黄炎培杰出教师与4名省委省政府直接联系重点专家的教师队伍。聘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焕春教授担任学校名誉校长。涌现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海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等一批名师名教。近年来,学校先后与罗牛山股份有限公司、海南省农信社、广东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呀喏哒雨林文化旅游区、万豪酒店管理学院、达内集团等知名企业开展了多层次的合作,并依托海口罗牛山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桂林洋国家热带农业公园等海南省重点园区项目,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生实训、实习与就业创造了优良的条件。目前共建有15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重视国际合作办学,先后与法国、美国、加拿大、尼泊尔等国外教育机构开展国际合作,一批学生成功赴欧美国家留学提升。与加拿大荷兰学院合作成立了中加学院,开设有中加双文凭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了能力本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开展了与台湾首府大学交流生项目,招收尼泊尔留学生,并面向老挝、柬埔寨开展教育交流与技术培训,为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搭建了平台。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山西省人民政府由山西省教育厅管理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 教育部确定的“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是“山西省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获得省级“众创空间”认定,是2017年建筑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单位。 学院分四校区办学,设有坞城、南中环、长风、榆次四校区,学院共有十一系三部,面向“建材、信息、物流、建筑、智能制造、旅游”等行业开办有45个专业;注册有山西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设太原市程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专业科技公司;注册有学术性的法人社会团体“山西省硅酸盐学会”;主办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建材技术与应用》月刊;承办有武汉理工大学本专科函授、网络教学站(点),具有国家(省)认定的可进行69种职业资格培训认证的4个职业技能鉴定所(站);有中国循环经济协会认定的“全国循环经济工程实验室” 1个;有“山西省建材行业技术中心”1个。 学院现有在校生13000余人,教职工750余人,其中专兼职教师586人,副高以上职称13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教师299人,“双师型”教师402人,省级“双师型”教学名师8人、省级“双师型”优秀教师14人,有34名教师被相关企业聘为技术专家。 学院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有央财支持建设专业6个,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建设专业5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1门。校内实验实训室102个,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3个。 学院以校企合作为办学特色,注重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创新。依托学院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成立的专业科技公司,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和服务工作,目前已与100余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 近三年,学院教师发表教科研论文426篇;主参编教材、出版论著108部;主持、参与纵向课题146项,横向课题17项;开展技术服务100余项。教师个人获得省级以上荣誉115项。教师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2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和各类教学竞赛中共获奖303项。其中,获得国家一等奖5个、二等奖12个、三等奖9个;获得山西省一等奖29个、二等奖25个、三等奖47个;在其他各类国家、省级技能竞赛中共获奖176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目前,学院正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为主线,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以进一步深化学院综合改革为创新驱动,以大力倡导和加强学习型学院建设为不竭动力,一手抓学院规范管理内涵建设,一手抓学院快速跨越科学发展,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以学习型学院建设、工作作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和安全文化建设“五条工作主线”为抓手,以新校区建设为突破口,为建设“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优质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山西职业技术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82 83 84
  • ...
  • 269 27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