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长春职业技术大学
学院占地面积578亩,建筑面积26.4万平方米,教职工941人,全日制在校生10313人,年社会培训超万人次。根据吉林省和长春市的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交通装备、光电信息、旅游、物流等支柱、优势产业的需求,学院设立了汽车、工程、轨道交通、食品、信息、旅游、商贸、国际交流、培训等九个分院,46个专业,面向全国22个省招生。 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以内涵发展为主的方针,确立了“立德为先、强能为本、突出特色、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以“铸诚精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学院遵循市场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形成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一主多元”办学模式。探索了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同”人才培养模式,即“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专业资源建设、共同实施实践教学管理、共同开展职业技能考核、共同完成顶岗实习就业”,使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融为一体,实现了专业建设与产业、企业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和岗位技术要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稳定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2%,就业工作跨入全国高等院校50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514人,其中教授54人,副教授295人,“双师素质”教师占73%。学院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首席技师”3人、长白山技能名师24人。等一批知名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根据专业特点,学院外聘行业企业一线“能工巧匠”124人做兼职教师。 学院专业建设成效显著。各专业与企业密切合作,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以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生物技术及应用、数控技术、软件技术、旅游管理5个国家级重点专业为龙头、省级示范专业和院市级重点建设专业为支撑的三级专业建设体系,实现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学院现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群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和教指委精品课程33门。 学院实施科研兴校战略。现有6个应用技术研究所,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近三年获国家专利102项;各级各类横纵向课题立项315项,发表论文836篇,其中核心期刊93篇,科研成果获奖107项。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建成了集教学、培训、科研、生产、技术服务于一体的10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5个,可同时容纳3000人进行实验、实训、实习,并全部通过了ISO9000:2000版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学院建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358个,学生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率达100%。 学院是国家机电项目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是香港华夏基金会职教师资培训单位,是吉林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是长春市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心。现有德国奥迪培训中心、教育部全国计算机外语等级考点、职业技能鉴定所等国际、国内培训认证机构,可进行8大类、58个项目的培训和认证,每年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超万人次,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2%。 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美国、加拿大、白俄罗斯、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台湾多所院校合作,开展赴国外交换留学、插班留学、专升本、实习、研修等多个国际交流项目,为各专业学生搭建起赴海外学习和就业的高层次平台。同时,还招收来自世界各国的语言学习和学历教育的留学生。 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全国高校就业50强”、“吉林省精神文明单位”、“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长春市人民满意学校”等称号。2007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评价。2010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百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学院视察指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长春职业技术大学 2021-02-01
扬州职业技术大学
扬州职业技术大学(Yangzhou Polytechnic University)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综合性本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由江苏省教育厅和扬州市人民政府共建,为国家建设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试点高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 学校可溯源至1906年创办的晚清新式学堂,先后与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扬州教育学院、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等17所学校和1个研究所合并办学。2025年6月11日教育部同意以扬州市职业大学为基础设立扬州职业技术大学,由江苏省领导和管理。
扬州职业技术大学 2021-02-01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2022-11-07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原苏州市职业大学)是苏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职业院校,入选国家第二期“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成立于1981年,是全国首批职业大学之一,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和1912年的江苏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2003年,原苏州市职业大学、苏州教育学院、苏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苏州市职工科技大学四校整合,组建新的苏州市职业大学;2014年挂牌成立苏州开放大学。学校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勤、勇、忠、信”校训,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苏州、扎根苏州,坚持“与产业共生、与企业共进、与城市共发展”办学理念,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产教融合为主线,以科教融汇为驱动,培养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所需的高适应、高复合、善创新、高成长的高端技能人才,努力打造与苏州城市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全国一流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现设有12个学院(部),涵盖电子与信息、装备制造、财经商贸、文化艺术、教育与体育等专业大类52个专业,含职教本科专业6个。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4800余人,含职教本科学生700人。专任教师853名,其中正高职称55名,副高以上职称352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89.3%。现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0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1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对象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2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60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3个。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 2021-02-01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前身是创办于1917年的直隶第五师范,2004年合并组建为张家口教育学院宣化分校,2007年改建为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学院坐落于“京西第一府”古城宣化,占地410亩,运动场地6万平米,环境优美,是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516人。其中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35人,教授30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79人,双师素质教师357人。现有在籍学生14938人。 学院设有学前教育学院、文化传媒学院、航空高铁学院、新能源学院、管理工程系、信息工程系、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8个教学单位,10个党政群管理机构、6个教辅专职机构。开设35个招生专业,覆盖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与材料、交通运输、装备制造、教育体育、医药护理等十个大类。 学院是河北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建有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 学前教育专业是传统优势专业,开设于1978年。目前该专业在校生3500多名,毕业生遍及京津冀各大幼儿园,就业率100%。新能源专业是新兴骨干专业,承担了2021年度职业院校国培计划两项大赛的指导教师培训工作,是全省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基地,该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吸纳企业资金1.3亿元。 近两年,学生在河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15项;在河北省挑战杯创新创业大赛中获1个金奖、3个银奖、5个铜奖。教师团队在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全国一等奖;在全省辅导员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教师个人分获河北省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院的奋斗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到2025年,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牌过硬、环境美好的河北省优质高职院校,为全市、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 2021-02-01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是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美丽的琅琊山麓,与千年名亭醉翁亭隔山相望,南面中央湖,西侧紧邻长城影视基地,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是理想的办学场所。校区规划用地1127亩,总建筑面积35万㎡,全面建成后的校园主要分成中央核心区、教学实践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等四个区域,能够有效满足万人规模的教育教学与各类生活需求。 学院文化底蕴厚重。前身是具有百年历史的全国优秀师范学校——凤阳师范学校,创办于1908年,曾有“文冠皖北,武冠全省”的美誉,1988年获评全国百所先进师范学校,建校百年来,为滁州乃至全省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基础教育人才。学校2002年开始启动升格计划, 2010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滁州卫生学校始创于1958年,栉风沐雨近60载,办学业绩显著,为全省各地培养了数万名卫生技术类人才,2007年获评国家级重点中专。2010年11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滁州卫校整体并入学院,并在科教园区划地1127亩建设新校区;2014年,滁州艺术学校并入学院(建制暂保留),进一步扩大了办学规模。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300余人,教职工397人,其中专任教师326人,硕士学位以上146人,占44.78%;博士生1人,高级职称以上97人,占29.75%;双师素质教师59人,占18.1%; 40岁以下教师224人,占68.71%;学院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安徽省优秀教师1人,市级“师德标兵”1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 学院专业设置科学,先后开设小学教育、早期教育、音乐教育等教育类专业,医学美容、康复治疗技术、药学、老年保健与管理等医学类专业,会计、应用化工、电子商务、音乐表演、高铁乘务等城市服务类专业。其中,检验、学前教育、护理和小学教育等4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教科研水平较高。截止2016年8月底,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励8项,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励47项;获得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立项48项,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1个。教师出版专著3部,编写教材72部,其中国家规划教材3部,省高职高专规划教材7部;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得专利3项,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26项。 学院配套设施完善。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6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53个。馆藏图书31.8万余册,电子图书5400GB,各类期刊杂志474种。拥有省级普通话测试站1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 2016年9月,凤阳校区、卫校校区整体搬迁至滁州市高教园区办学,学院的发展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滁州城市职业学院 2021-02-01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是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由北京市体育局于2008年6月创建的一所高等体育职业院校。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该院是在原北京市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和北京市第二、第五体育运动学校基础上整合而成的。 现有专业:竞技体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竞技体能训练方向)、社会体育专业(康体健身方向)、体育保健专业、体育服务与管理专业。 在校生源:北京市市级优秀运动队的本市户籍学生、外省市已进入北京市集体户口的高级中等学校毕业的在训运动员,北京市普通高中毕业生。 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学院与兄弟院校联办的各类学历教育,高职、中职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其他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班)的管理;根据市教委有关政策和规定和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拟定学院高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提出教育管理改革意见,并组织实施;承担高职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籍管理、毕业生审核与毕业证书颁发工作;负责北京市优秀运动员、教练员、社会体育经营人才的基础教育、学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承办北京市体育局系统内相关培训事项;承担北京市体育局系统优秀运动员退役转型期间职业技能及相关培训工作。 学院注重体育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造就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具备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各类体育职业人才,同时为运动员退役后顺利转型就业搭建桥梁。学院同时开展各类与体育职业相关的岗位资质培训,多角度、多层次培养体育人才,是一所行业特色鲜明、办学优势突出的体育职业院校。
北京体育职业学院 2021-02-01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性质·办学层次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专科学校。 这里是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东北唯一一家世赛主基地! 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金牌选手从这里走出,世界称雄! 学院坐落于国家园林城市——铁岭新城教育园区。南临凡河,北倚凤冠山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学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5万平方米,总投资4.08亿元。 学院现有教职工440人,其中正高级教师10人,副高级教师91人,讲师145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2人,专任教师334人,在读博士3人,双师型教师137人。通过绩效管理、招聘引进、规范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学院初步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财经管理系四个系,开设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3D打印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混合动力汽车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通信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系统维护、机电一体化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物流管理、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信服务与管理等十九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教学实习·实训设备 学院实习实训设备先进齐全。建有数控车间、焊接车间、汽车整车实训车间、物流实训车间等现代化大型实训车间8个,机电一体化、楼宇智能化、会计电算化、物流实训等宽敞的实验实训室47个,有数控加工中心、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实验、实训设备3100台(套)。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000万元。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加强校企合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工学集合,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与企业合作共同培育人才。学院兼有134个校外实训基地,与海尔集团、日照集团、盼盼集团、天津三星通讯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学院广泛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助推教育质量提升,学院先后与德国吉夫霍恩第二职业学校、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双反互派教师指导、互派学生学习交流。与沈阳计量测试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填补几何量检测领域空白,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经验,不断促进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学院树立以赛促训、以赛促教的教学改革新理念,用世赛标准引领专业建设。以承办世赛中国集训基地为契机,积极与世赛研究中心开展深入合作,将工业控制项目与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相融合,大胆尝试基于世赛的专业建设试点改革。组件教学改革团队,探索基于世赛内容的全新课程体系,真正提升了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机械、电气、汽车等相关专业毕业生双证率(毕业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达到100%,几年来学院共获得21项国家新型实用专利,承担国家,省、市多项科研项目。学生在国家、省市组织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多位教师被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骨干教师”、“教育教学专家”、“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17年4月,我院电气工程系王林同学凭借着在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区选拔赛中出色表现,获得了“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据悉,2016年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的388名选手中仅有36名选手获此荣誉。2018年6月,我院教师王林,光荣成为共青团十八大代表人选。 2017年2月13日上午10点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揭牌仪式暨第二阶段集训启动仪式在我院举行。8月25日,人社部副部长汤涛一行到我院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国家集训基地视察备战情况 。10月20日凌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在阿联酋阿布扎比闭幕,我院工业控制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选手袁强在工业控制项目中,经过4天共22小时的奋力拼搏,战胜了来自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勇夺金牌 我院世赛工业控制国家集训基地选手袁强获得44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金牌 学院先后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铁岭市‘市长杯’职业技能大赛基地”、“铁岭市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基地”等国家、省市各级荣誉称号30多项。(更新时间2018年6月8日)
辽宁工程职业学院 2021-02-01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立项学校,是辽宁省唯一一所培养护理、药学、医学技术、康复技术、健康管理类技术技能人才的省属公办医药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前身是辽宁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创建于1984年。1998年被确定为辽宁省高等职业教育试点院校,2000年并入原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开展医药高等职业教育,2010年从辽宁中医药大学剥离,成立辽宁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学院主校区坐落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毗邻沈阳国际展览中心,本溪校区位于沈本新城。校园总占地面积55.89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0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38.55万元,馆藏纸质图书33.11万册。 学院设有医学技术系、药学系、护理系、康复技术系、健康管理系、医学基础教研部、公共基础教研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9个院系部,28个专科层次的高职专业。现有在校生7206人,专任教师308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4.68%,具有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2.96%。省级教学名师3人、优秀教师1人、教学团队4支、专业带头人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1人。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注重内涵建设,现有省级品牌、示范专业5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同时获批中央财政和省财政资助的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0个,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央和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共4项,建有13个校内实训基地及199间专项实训室。此外,还在全国各地联合建立了334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就业基地,与十余家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近五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学院被评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生职业素质和能力大幅提升,在国家、省市及行业学会组织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学院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在国家、省市举办的各类文体活动中,成绩再创新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多次获得省市奖励。 学院作为辽宁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大力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香港嘉宏国际集团合作建立了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与十余家企业开展了订单式培养,与辽宁北冬虫夏草有限公司、沈阳市一五七医院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 坚持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我院现有的“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辽宁省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沈阳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为社会培养培训各类专门人才万余人次,多次荣获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先进单位、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沈阳教科系统服务沈阳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将坚持“育素质、强技能、重合作、争一流”的办学理念,秉承“修德笃学、尚能济世”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创建省内示范、行业知名、国内特色的医药类高职强院。(2018年6月)
辽宁医药职业学院 2021-02-01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是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铁岭市新城区,校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2484万元,建有9个高标准实训中心。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96人,双师型教师70人,此外聘请68位临床一线专家和企业大师作为兼职教师。 学院现开设护理、口腔医学技术、药学、药品生产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医学营养、食品营养与检测、药品经营与管理、公共卫生管理等13个专业,面向全国15个省市招生,在校生近6千人。 学院构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先后与辽宁省人民医院、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北京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阳金赛义齿制作中心等120余家医院及医药相关企业签订了实习和就业协议,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连续三年达95%以上。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以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学院秉承“天道酬勤、人道扶康”的校训,形成了“厚德强技、和谐向上”的良好校风,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学院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有6名学生在2017年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护理赛项、中药技能赛项及第四届全国卫生职业院校 “人卫杯”检验技能竞赛中荣获三等奖。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创建“平安校园”示范学校、辽宁省文明单位、铁岭市名校、铁岭市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面对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好机遇,学院全体教职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拥有白衣天使梦的学子们插上腾飞的翅膀!
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2021-02-0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50 51 52
  • ...
  • 245 24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