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充填料浆环管试验系统
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充填环管试验设备主要由:计量系统、配料系统、搅拌系统、泵送系统、检测系统、管路系统和试验自动控制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在充填环管试验过程中,系统进行充填材料自动配比,料浆浓度、料浆流速、料浆流量、料浆密度、料浆温度以及塌落度、泌水率及粘稠度等料浆流动参数及特性的测试工作。并在实验测试数据基础上,可自动绘制出各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进行分析和文章的编写,本套试验系统是进行矿业工程领域研究与分析重要的基础设备。 系统已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制作完成。 系统的主要特点 监控系统:膏体填充料浆环管试验设备,自动控制系统是搅拌设备的核心控制部件,系统是由上位控制计算机单元,可编程控制器(PLC)单元等组成的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各单元之间利用RS232标准串行口进行通讯,系统能够自动完成各个工作环节的工作状态控制,配料计量,搅拌等试验工艺过程。 温度测量: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管道上,测量的流体温度通过温度变送器转换成毫伏电信号,传到PLC 控制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上位机显示温度数值。 管道填充料密度:采用核密度计,安装在环管系统中,进行相似模拟材料密度的检测。 管道压力测量:采用隔离压力变送器,安装在管道上。检测的压力大小,通过变送器转换成1~5VDC的模拟信号,传到PLC控制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上位机显示压力数值和曲线。 管道阻力测量:通过测量流体在一段管道里的压差来表示,采用隔离式远传差压变送器,安装在一段管道上的两端,测量两点的压力差。通过变送器转换成1~5VDC的模拟信号,传到PLC 控制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上位机显示数值与曲线。 料浆流量测量:安装在管道末端测量流体在管道里的流速,通过流量计采集信号并转换成1~5VDC的模拟信号,传到PLC 控制器,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上位机显示流量数值与曲线。
青岛乾坤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9-13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系统
   集成电路设计实验系统,利用真实工程案例拆分出微小中型案例,植入学校人才培养,作为主干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所需项目资源,切实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安徽青软晶芒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6
MXY9016红外热像仪实验系统
一、主要技术参数 1、红外热像仪传感器:I2C接口通信;像素:16×12,55度视场角;供电电压2.9 V ~3.6 V;测试温度-本地 -40°~85°,远程 -40°~300°;工作温度-40°~85°; 2、STM32单片机:ARM系列M4内核MCU+FPU,32位处理器;256KB flash ,64KB SRAM; 工作电压1.7V~3.6V;封装LQFP64;外部时钟支持4~26MHZ,内部带16MHZ时钟; 3、3.3V稳压芯片:输入电压4.75~15V;输出电压3.3V;压降1.1V@1A;最大输出电流1A;稳压精度3%;工作结温范围-40~125°; 4、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灵敏元面积 2.0×1.0mm2;输出信号 >2.5V ;平衡度 <20%;工作电压 2.2-15V;工作电流8.5-24uA;保存温度 -35℃- +80℃;视场 139°×126°; 5、红外体温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量程0-50°;波长8-14µm;精度1%;信号输出:5V; 6、集成运算放大器:输入偏置电流 30pA;输入失调电流 3pA;输入阻抗1012Ω;输入噪音0.01pA/√HZ;共模抑制比 100dB;DC电压放大倍数 106dB; 7、显示屏:3.5寸TFT带触摸液晶屏/9486:320X480点阵;模块驱动芯片采用ILI9486,全视角面板,底板上带有触摸控制芯片和SD卡座;3.3V供电;   二、实验内容 红外热释电特性实验; 红外热释电报警实验; 红外体温计设计实验; 红外热像仪各像素点数据显示实验; 红外热像仪成像实验; 红外热像仪下不同辐射物成像研究实验; 红外热像仪探测距离研究实验; 红外热像仪下物体冷却规律研究实验;
天津梦祥原科技有限公司 2021-12-17
NTi 数字音频系统
   NTI 能拓 创立于2004年,是由从业二十余年的技术团队自主研发的专业音频产品。研发团队在多年的从业经验中,对音视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客户需求有着更直观深入的了解,把客户的真正的需求和先进技术、以及多年来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整合,从而有了NTI专业音频产品的诞生。 广泛的应用领域,映射出NTI产品在技术领先、品质可靠为基础上,坚持以客户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给客户带来真正便捷实用的产品,用质量赢得市场,用技术引领行业前进。
北京力创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22-06-06
高校教研大数据分析系统
高校教研大数据分析系统 数据洞察现在,智慧决策未来 核心功能 群体动态画像 用动态发展变化的眼光,采用数据动态描绘“学生”、“教师”的群体特征,为“学生分群施教”、“教师分群管理”提供最新的分析决策依据。 动态学情跟踪、预警 关注学情动态, 跟踪每个学生实时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率&优秀率,进行学业趋势预测、作业抄袭预警、挂科预警,帮助学校针对性调整教学过程。 教学质量评价跟踪 定期师生评价、同行评价,质量量化及趋势对比,正向激励教师、对教学质量异常预警。 成绩分析、预警 多维度洞察教学问题、卷面命题分析,持续改进,验证决策措施有效性。 命题质量分析 支持单卷单题区分度&变化、难度&变化、得分率及平均水平、错题难度及知识情况分析。 学生成绩分析 学生个人的各科成绩在班级、年级位置、变化趋势,以及知识点强弱分析、偏科分析、学业预测和实际结果对比。 教师成绩分析 班级学生总体情况(得分率、各难度题目作答情况分析、错题难度-知识点分析),与其它班级对比等 学院、校级管理者成绩分析 多维度数据洞察(公共课/核心课程分别从科次、平均分分布、学科、学院、教师、班级多维度交错分析,洞察本质)。 产品优势 数据全流程 打通日常教学、教学质量评价、学期考试、成绩分析等教学数据周期及各环节。 全角色 面向高校教学组织的各个角色成员(学生、学科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学科负责人、院级及校级管理者等)提供数据应用场景。 数据可视化及洞察 分析展现及数据挖掘,可进行数据下钻,对异常预警进行抽丝剥茧、逐层深入,深度展开数据洞察。 随时随地 用户可随时随地掌握教学动态及异常预警,支持微信业务通知、审批待办,分析数据实时查看。 API集成 提供API接口,便于与教务系统和第三方系统数据对接。  
武汉启明泰和软件服务有限公司 2022-06-07
ZOOMAC-L系列纯水系统
Analytical(理化分析低TOC)、Life Science(生命科学)、AnaIysis(基础分析) 水箱配备:配40L/80L/120L/300L标准水箱 产水量:5/10/20/40/80/100/120L/H 产水水质: 纯水:电导率2-10μs/cm@25℃(源水TDS<200ppm)符合中国实验室用水规格GB/T6682-2008三级水标 超纯水:电阻率16-18.2MΩ.cm@25℃; 适用范围: 各级常规实验室如区县疾控中心、质检所、药检所、环监站、企化实验室及各种高端精密仪器用水。 外形尺寸: 台式:360*520*540(长*宽*高)  立式:650*650*1100(长*宽*高)
湖南中沃水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08
光学教学演示系统MS-OTDS
西安中科微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2022-06-27
一种用于对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测量轮廓误差的系统及方法
一种用于对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测量轮廓误差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独立配置的编码器位置采集模块、主处理器、编码器信号转 接控制器,编码器信号转接控制器具有编码器信号引出接口,该引出 接口通过光电耦合器与编码器信号输入接口连接,用于传输编码器信 号至编码器位置采集模块。由于将轮廓误差测量系统与伺服、运动控 制系统拆分,采用独立的轮廓误差测量系统,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期 望轮廓以及轮廓误差的算法,并且轮廓误差测量系统不受运动控制系 统软硬件的制约,使用于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轮廓误差测量系统可以 与不同的伺服、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浮标系统水下传感器非接触电能供给与数据传输系统
海洋浮标系统是一种全天候、全自动、长期运行的大型自动化海洋仪器设备,要求能够不间断常年在海上稳定的运行。 浮标水下传感器的实时电能补给以及其与水上机的实时通信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以说浮标系统是否具有实时的电能传输以及可靠数据传输功能决定了海洋立体监测系统的成败。 采用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非接触电能及数据传输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将传统的变压器耦合磁路分开,初、次级绕组分别绕在不同的磁性结构上,初级绕组与供电电源相连,次级绕组与负载相连,电能通过磁场交换,初、次级之间不存在物理连接。系统工作时电源将高频电流提供给初级绕组,次级感应出高频电流,经过整流后为负载供电。 该技术获得过以下奖项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深海浮标系统非接触电能补给与数据传输方法的研究(项目批准号:60972129) 2. 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探索性研究课题(PILT0908):感应耦合技术及其在海洋监测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天津大学 2023-05-12
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联合参与二次调频的控制策略与系统
1. 痛点问题 储能系统与发电机组联合参与电网二次调频是目前已商业化应用的储能运营模式。以锂电池为代表的储能系统具有响应速度快、双向功率调节精度高的优点,投资较小规模的储能系统就可以使得火电机组的调频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按性能指标计算补偿费用的调频辅助服务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为节约投资成本,通常配置储能系统的功率仅为火电机组额定容量的3~5%,储能按额定功率持续放电的时间不到1小时。 目前储能系统基本采用“外挂”的形式与火电机组联合调频,储能系统需根据火电机组运行情况优化自身的充放电功率。由于储能系统能量受限,剩余电量可能处于过高或过低的状态而影响其可用性和使用寿命。在储能进行能量恢复的时段,无法有效跟踪电网的调频指令。由于电网调度发送给发电机组的调频信号是随机的,因此储能系统需要有智能的自适应控制策略。 2. 解决方案 本项目技术成果针对电网调度AGC指令的特点和火电机组的运行特性,通过设计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联合运行方案,综合考虑储能系统的运行状态和约束,实现储能系统与火电机组联合的优化控制。
清华大学 2021-10-26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4 135 136
  • ...
  • 531 5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