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PM2.5团聚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装备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我国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必将长期存在,大量化石能源消耗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雾霾是长期困扰我国的重大能源环境问题。煤电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在常规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仍未能有效控制PM2.5、重金属等非常规污染物的排放,而且产生的高盐高腐蚀性的脱硫废水缺乏高效的处理技术,逃逸细颗粒物和脱硫废水是目前亟需解决的世界难题。本技术首创了烟气细颗粒物“化学团聚”技术;独创了重金属“异相团聚”脱除技术;发明了耦合团聚的梯级蒸发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该成果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国家主流媒体誉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践行者的典范。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6
一种基于聚磁桥路的钢管壁厚电磁超声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磁桥路的钢管壁厚电磁超声测量装置,包括穿过式磁化线圈、导磁元件、聚磁元件以及电磁超声检测线圈,其中磁化线圈用于将待检测钢管同心设置其中,由此在通电后产生沿其轴向分布的磁场;导磁元件呈板状结构对称设置在磁化线圈的外侧,用于使所产生的磁场沿着钢管法线方向分布;聚磁元件分别设置在各个所述导磁元件上,其下端贴近待检测钢管的外表面并保持间隙;电磁超声检测线圈安装在所述间隙中,用于在通以高频电流时执行对钢管壁厚的测量。本发明还公开了其他的构造形式。通过本发明,能够在待检测钢管的局部位置形成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一种含聚环氧乙烷的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聚环氧乙烷的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所述含聚环氧乙烷的聚合物,具有交联分子核和含聚环氧乙烷的链臂, 多个所述链臂共价结合在所述交联分子核上,所述多个链臂径向排列 呈星型。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乙二醇单醚和缚酸剂溶解 在有机溶剂中;(2)在冰浴条件下,向步骤(1)中获得的聚乙二醇单醚溶 液滴加溴代试剂,室温下反应 12~36 小时得到大分子引发剂;(3)将大 分子引发剂与低价金属催化剂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由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构成,纳米球紧密堆积形成纳米球团簇,纳米球团簇相互聚集形成纳米球团簇间微孔。钌配位聚吡咯纳米球团簇材料采用单体配位?电聚合法制备。首先采用直接配位反应合成法,利用钌离子的空轨道和吡咯单体分子链上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相互作用,通过直接配位反应制得钌配位吡咯单体。然后采用循环伏安电聚合反应合成法,钌配位吡咯单体在π?π堆积力作用下,通过电聚合反应制得钌配位聚吡咯。相对于现有技术,所述材料具有较
东南大学 2021-04-14
间二甲苯绝热硝化制备一硝基间二甲苯新技术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 间二甲苯经一硝化可制得 2,4-二甲基硝基苯和 2,6-二甲基硝基苯,再经还原 可分别得到 2,4-二甲基苯胺和 2,6-二甲基苯胺,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橡胶助 剂及塑料等领域,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之一。目前的混酸常规硝化法,反应温度 低,耗水、耗能大,反应时间长,过程不易控制,废酸难处理。因此开发先进的 间二甲苯一硝化方法很重要。 本工艺首次采用间二甲苯绝热硝化制得硝基间二甲苯。绝热硝化反应开始后, 利用自己反应放出的热来提高物料的反应温度。虽然混酸浓度不断降低,但由于 反应温度的提高,因此仍能使混酸具有足够的硝化能力,从而保证了反应速度。 该法比常规混酸硝化优点多,如反应温度高,无需冷却水,耗能小,反应时间仅 为半小时,设备生产能力比常规硝化法提高至少 2 倍。所用设备仅为常规的硝化 及分离设备,无需特殊加工。硝化后废酸可经闪蒸后全部回用,减少了环境污染。 技术原理与工艺流程简介: 间二甲苯与混酸经良好搅拌混合后,快速绝热升温进行硝化反应,反应结束 后硝化分离得硝基物和高温废酸。硝基物供进一步还原,可以制备其它有机物或 中间体。高温废酸经闪蒸提浓可回收再利用。 技术水平及专利与获奖情况: 已完成成熟小试工艺,国内外技术领先。本技术可降低能耗 50~60%,收率 提高 5~10%,硝基物收率可大于 95%,二硝基物小于 6000ppm,原料消耗定额 降低 5~10%,设备生产能力提高约 2 倍。 应用前景分析及效益预测: 绝热硝化法不仅可服了常规硝化法的诸多不足,而且具有许多新优点。用本 技术生产一硝基间二甲苯,可使成本下降约 10%。按年产 600 吨计,可比常规 法净增利润 200 多万元。并可回收利用废酸,解决废酸污染问题。 应用领域:有机中间体。 技术转化条件(包括:原料、设备、厂房面积的要求及投资规模): 25天津大学科技成果选编 生产规模及产量:600 吨/年。 所需厂房面积:300m2。 主要设备:硝化锅、硝化分离器、硫酸高位槽、硝酸高位槽、混酸高位槽、 混酸配制罐、稀碱配制罐、稀碱高位槽、水洗及分离器、碱洗及分离器、闪蒸器、 真空泵。 主要原材料及来源:间二甲苯、硫酸、烧碱、硝酸,国内均有现货供应。 设备投资:110 万元。 合作方式及条件:面议。 
天津大学 2021-04-11
合成丙二醇、碳酸二甲酯及碳酸丙烯酯的绿色催化(技术)
成果简介:丙二醇、碳酸二甲酯以及碳酸丙烯酯是重要的有机化学品。丙二 醇在食品和医药工业有多种用途,可制聚醚多元醇等。碳酸二甲酯可以用作 汽油添加剂、甲基化反应试剂,以及用作合成医药、农药和香料的原料等。 碳酸丙烯酯是无毒高效的有机溶剂,也可用于酯交换反应制碳酸二甲酯。现 在的市场售价是: 丙二醇 11000- 13000 元/吨,碳酸二甲酯(医药级)9000-10000 元/吨,碳酸丙烯酯 6000元/吨。我们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4-14
间二甲苯绝热硝化制备一硝基间二甲苯新技术
间二甲苯经一硝化可制得2,4-二甲基硝基苯和2,6-二甲基硝基苯,再经还原可分别得到2,4-二甲基苯胺和2,6-二甲基苯胺,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橡胶助剂及塑料等领域,是重要的有机中间体之一。目前的混酸常规硝化法,反应温度低,耗水、耗能大,反应时间长,过程不易控制,废酸难处理。因此开发先进的间二甲苯一硝化方法很重要。本工艺首次采用间二甲苯绝热硝化制得硝基间二甲苯。绝热硝化反应开始后,利用自己反应放出的热来提高物料的反应温度。虽然混酸浓度不断降低,但由于反应温度的提高,因此仍能使混酸具有足够的硝化能力,从而保证了反应速度。该法比常规混酸硝化优点多,如反应温度高,无需冷却水,耗能小,反应时间仅为半小时,设备生产能力比常规硝化法提高至少2倍。所用设备仅为常规的硝化及分离设备,无需特殊加工。硝化后废酸可经闪蒸后全部回用,减少了环境污染。间二甲苯与混酸经良好搅拌混合后,快速绝热升温进行硝化反应,反应结束后硝化分离得硝基物和高温废酸。硝基物供进一步还原,可以制备其它有机物或中间体。高温废酸经闪蒸提浓可回收再利用。
天津大学 2023-05-10
新戊二醇价格 日本三菱新戊二醇 江苏无锡宜兴进口
产品详细介绍供应新戊二醇,产地:日本三菱新戊二醇,含量99%以上,包装:25kg/包, 价格优惠,现货供应,欢迎来电垂询日本三菱新戊二醇,进口新戊二醇,新戊二醇价格。 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聚脂粉末涂料、无油醇酸树脂、聚氨脂泡沫塑料、即弹性体的增塑剂、合成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绝缘材料、印刷油墨、阻聚剂、合成航空润滑油油品添加剂等。另外,在医药行业也有所应用。同时,新戊二醇还是优良的溶剂,可用于芳烃和环烷基碳氢化合物的选择分离 新戊二醇价格,新戊二醇供应,日本三菱新戊二醇,新戊二醇日本三菱,新戊二醇经销商,新戊二醇报价,新戊二醇进口新戊二醇,江苏新戊二醇,宜兴新戊二醇,无锡新戊二醇
无锡市多利佳贸易有限公司 2021-08-23
二级动摆混沌激振器
本实用新型二级动摆混沌激振器涉及一种具有特殊惯性激振能力的激振器,尤其是一种具有二级动摆 的混沌激振器,属于振动利用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激振器座组件和二级动摆组件;激振器座组件包括激振 器座、端盖和激振器轴,激振器轴装在激振器座上,激振器座两端装有端盖;二级动摆组件在激振器轴左、 右两端呈对称分布,二级动摆组件包括定摆、一级动摆、二级动摆、二级摆轴、轴承一和轴承二,二级动 摆组件安装于激振器轴轴端,定摆通过平键固结于激振器轴;一级动摆与定摆之间装有轴套,一级动摆通 过轴承一与激振器轴相铰接,一级动摆下部装有二级摆轴;二级动摆通过轴承二与二级摆轴相铰接。在激振器座两端分别固结有摆块罩。
南京工程学院 2021-04-11
电子级磨料三氧化二铬
利用铬酐为原料,采用低温燃烧技术,制备纳米级的氧化铬粉体。工艺简单,易于工业生产,先将铬酐溶于含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水溶液中,低温干燥,也可采用工业上喷雾干燥方法。表面活性剂可有效防止铬酸在焙烧中形成大颗粒,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地降低铬酸粘稠度,易于干燥且不会黏附在设备上;干燥后的铬酸在特定温度下焙烧,即得到蓬松的氧化铬的粉末。本制备方法的特点主要有:① 焙烧后产品粒径小,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颗粒为小于100纳米的球形;② 并且可显著降低焙烧温度,有利于节约能源;③ 焙烧后的产品易于粉碎。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110 11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