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谷氨酸的微生物合成及其应用研究
微生物合成的γ-聚谷氨酸为均聚氨基酸化合物,分子量在100-1000kDa之间,相当于500-5000个左右的谷氨酸单体,具有优良的成膜性、成纤维性、阻氧性、可塑性、粘结性和极其强的吸水性,从而在高分子材料工程中具有增稠、乳化、凝胶、成膜、保温、缓释、助溶、粘结和强吸水等功能。作为一种生物材料,γ-PGA又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好、可食、对人体和环境无毒害等优点,因而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农业和水处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南开大学专利技术:一种提高水溶性高聚物发酵产率的方法(公开号: CN1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签到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聚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签到数据的用户行为轨迹聚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用户签到数据;步骤2,对用户签到数据进行预处理;步骤3:在综合考虑了用户签到日期的边际效应和签到次数差异的影响的基础上,计算用户在签到位置上的签到值;步骤4,初始化聚类中心,采用余弦相似性方法分簇;步骤5,重新计算聚类中心,采用余弦相似性方法重新分簇;步骤6,重复步骤5,直到满足预设聚类精度的要求。
西华大学 2018-12-12
一种聚铝污泥成型除磷材料的制备方法
该技术通过利用给水厂聚铝污泥制备具有高效去除水中磷的成型材料。生产工艺简单,无有害物产生,制成的聚铝污泥成型除磷材料具有许多微孔,能够去除水中的磷等污染物,还能去除有害金属,减少病原微生物,制备的材料使用后便于分离,可回收利用,适合推广应用。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新型绿色阻垢分散剂——聚环氧琥珀酸
项目研究的背景及用途:在工业循环水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阻垢分散剂。主要目的是阻止结垢。目前,工业上主要使用有机酸聚合物(聚丙烯酸、聚马来酸、二元或三元共聚物等)。实践证明,现在使用的有机酸聚合物的降解率很低,这些化合物最终将作为废物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聚环氧琥珀酸(PESA) 是一种绿色阻垢分散剂,无磷无氮、生物降解性能好并适用于高碱、高金属含量水系。美国 90 年代初就开发了这种药剂。日本及其他发达国家也相继对 PESA 及其衍生物进行了研究。在我国,该项目作为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于 2002 年立项。聚环氧琥珀酸是我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制定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节水设备(产品)之一。 技术原理及流程:天津大学自 1998 年开始进行该项目的研究。目前,已经具备了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合成的工艺条件温和(<100℃,1 大气压),工艺路线短。整个生产工艺中无任何污染物产生。该产品可以取代工业循环水领域正在使用的聚丙烯酸、聚马来酸、二元或三元共聚物等。特别适合于需要同膦酸酯、有机磷酸等含磷缓蚀剂进行复配。例如,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工业循环水等。 成果水平及主要技术指标:国际先进水平,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主要设备:搪瓷釜、加料罐、储罐、泵等。建设 1200 吨(30%固含量)的生产装置,主要设备投资 40 万元。此外,还需要蒸汽(4 kg 压力)、循环冷却水。 市场分析及效益预测:按每吨(30%固含量)产品计,原料成本:2150 元/吨。 综合成本:3400 元/吨。预计售价 7000 元/吨,利税:3600 元/吨。 
天津大学 2021-04-11
银耳高分子异聚多糖/马齿苋提取液
利用银耳子实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高分子异聚多糖,含有木糖、岩藻糖、葡萄糖醛酸等多种糖。
临沂欣宇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30
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背景技术: 室温磷光与荧光相比具有特殊的延时特性,一方面,可避免短寿命的荧光和散射光的干扰,另一方面,特殊的延时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防伪信号,具有难以模仿的防伪性能。 然而现存的无机室温磷光材料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如稀土长余辉材料,由于其室温磷光寿命过长、难加工成型,使其在防伪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大多数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存在难合成、难加工、加工过程污染大的问题。大量的室温磷光材料都含有重金属、卤原子,不仅污染大、毒性高、不易加工而且价格昂贵,合成危险且难度高。 同时有机磷光材料的三重态对温度和氧气极其敏感,传统观念认为对有机化合物而言,磷光只能在低温、无氧条件下获得,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各类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基于商品化的水溶性聚合物材料,合理设计开发出高效的、成本低、易加工成型的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聚合物材料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目前已有部分有机磷光材料的报道,例如专利201610563059.0,其是将磷光单体和荧光聚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磷光和荧光性质的聚合物。同样,专利201610428357.9公开了带有卤素的化合物制备的具有磷光性质的聚合物。虽然已有部分有机磷光材料的报道,但是实际可应用的材料较少,仍然存在极大的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具有长寿命室温磷光发光的特性,且为纯有机物,不含有卤素等毒性高的元素,也不含有贵金属,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作为室温磷光材料进行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作为或制备发光元器件或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防伪标志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可水性印刷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 2021-02-01
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本发明涉及有机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背景技术:室温磷光与荧光相比具有特殊的延时特性,一方面,可避免短寿命的荧光和散射光的干扰,另一方面,特殊的延时特性可以作为一种特定的防伪信号,具有难以模仿的防伪性能。然而现存的无机室温磷光材料在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限制,如稀土长余辉材料,由于其室温磷光寿命过长、难加工成型,使其在防伪方面难以发挥作用。而大多数有机室温磷光材料存在难合成、难加工、加工过程污染大的问题。大量的室温磷光材料都含有重金属、卤原子,不仅污染大、毒性高、不易加工而且价格昂贵,合成危险且难度高。同时有机磷光材料的三重态对温度和氧气极其敏感,传统观念认为对有机化合物而言,磷光只能在低温、无氧条件下获得,极大的限制了其在各类领域的应用。因此,如何基于商品化的水溶性聚合物材料,合理设计开发出高效的、成本低、易加工成型的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聚合物材料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价值。目前已有部分有机磷光材料的报道,例如专利201610563059.0,其是将磷光单体和荧光聚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磷光和荧光性质的聚合物。同样,专利201610428357.9公开了带有卤素的化合物制备的具有磷光性质的聚合物。虽然已有部分有机磷光材料的报道,但是实际可应用的材料较少,仍然存在极大的研究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和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作为室温磷光材料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聚乙烯基苯磺酸或其盐具有长寿命室温磷光发光的特性,且为纯有机物,不含有卤素等毒性高的元素,也不含有贵金属,其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可作为室温磷光材料进行应用。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作为或制备发光元器件或发光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防伪标志中的应用。本发明的第五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无卤、可水性印刷的室温磷光材料在制备可水性印刷发光材料中的应用。项目阶段:成果已转化
中山大学 2021-04-10
基于聚乙烯亚胺的靶向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的设计与构建
基因治疗现已成为攻克肿瘤最具希望,也是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基因导入系统是基因治疗的核心技术。现阶段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尚未找到理想的基因载体,治疗基因的导入仍然是肿瘤基因治疗的瓶颈。非病毒载体近年来发展迅速,其中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 PEI)是近年来研究最为广泛的阳离子多聚物非病毒基因载体。 本项目针对聚乙烯亚胺(PEI)转基因载体使用中存在的转染效率与细胞毒性相矛盾及靶向性差等问题,采用生物可降解技术、金属离子配位技术等连接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LMW PEI),得到多分枝状或网状结构的高分子量PEI衍生物,进而选择肿瘤主动靶向多肽RGD、tLype-1等,与细胞穿膜肽TAT(49-57)、核定位信号肽NLS连接,合成具有多功能的数种功能肽RGDC-TAT、RGDC-TAT-NLS、tLype-1-NLS等,利用交联技术将多功能与PEI衍生物偶联,从而构建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系统,旨在保证较高转染效率情况下,降低PEI细胞毒性,增加其对肿瘤的靶向性,克服当前非病毒基因载体的瓶颈问题,为基因治疗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本项目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国际学术合作项目及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其中授权7项。
上海海洋大学 2021-05-11
无皂乳液聚合法制备高聚合度聚乙烯醇
传统的聚乙烯醇制备工艺为在甲醇中的溶液聚合法,根据聚合度的不同要求,调整引发剂及甲醇配比,可以获得从300-2600左右聚合度的聚乙烯醇。对应更高聚合度的聚乙烯醇,如超过3000以上,溶液聚合方法基本无法实现。因为随着聚合度的提高,体系粘度太高,存在散热及输送困难,转化率难以提高,因此高聚合度聚乙烯醇只能采用其他聚合方法实现。本课题组成功开发了无皂乳液聚合制备高聚合度聚乙烯醇的方法。其基本原理为在较低的温度下(低于30度),不添加乳化剂,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成功实现了醋酸乙烯单体的无皂乳液聚合。做成的乳液非常稳定,粒子较细,搅拌杆上无残留物。仍然需要添加少量破乳剂,让粒子迅速聚并沉淀,然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聚醋酸乙烯酯。在将聚合物溶解在甲醇中,经常规醇解,得到聚乙烯醇。 主要技术指标: 该聚合方法的优点:不添加乳化剂,聚合物纯度高,无杂质引入。固体含量可以在30-45%之间,反应过程平稳,聚合速度快,在3-5小时聚合完成,聚合转化率可以达到99%以上。采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获得不同聚合度的聚乙烯醇,根据GPC及粘度测试对比,聚合度最高可以达到6000。 聚合温度低,能耗低。项目目前在研制阶段,成果权属为我校独自拥有。
四川大学 2021-04-11
绝热保温用丁腈橡胶/聚氯乙烯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
研发阶段/n内容简介:在国内,八十年代以前,绝热保温材料是以天然矿物等纤维质为代表,改革开放后是以聚苯乙烯等塑料泡沫有机质为代表。目前,我国绝热保温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主要以阿乐斯等几个中外合资公司生产,产品质量存在品种单一,泡孔不均匀,合格率低等缺陷,为西方发达国家九十年代初的水平。本项目以热塑性树脂PVC和橡胶弹性体(如NBR、EVA等)为主体材料共混,得到橡胶弹性体为分散相、热塑性树脂为连续相材料的共混胶,采用挤出发泡技术,制备低密度热塑性弹性体泡沫材料。该泡沫材料不仅强度高、密度低,表面光滑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 19 20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