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铱配合物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铱配合物声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抗肿瘤声敏剂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铱配合物声敏剂具有两种结构,分别命名为Ir‑1,Ir‑2,并提供了两种结构的铱配合物声敏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提纯便捷易操作,而且制备得到的铱配合物声敏剂具有优异的光物理性质,在小鼠乳腺瘤中展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具有优异的声动力治疗效果。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室内空气污染物寻源反计算
利用快速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获得室内实时气流流场数据;运用概率反计算法,获得污染源所在的位置参数。该方法适用于任何室内空气污染源的探查,可用于公共建筑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和流行病传播事件,特别是在建筑物火灾事故中,可根据烟气浓度数据,实时定位火源位置,指导消防疏散和灭火等。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化妆品生物活性物制备与应用技术
本项目旨在发掘天然植物中具有美白、抗皱、保湿、杀菌及防腐等天然活性成分,开发其提取、纯化技术。 另一方面,本项目组与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 院合作,利用发酵法制备具有美白、抗衰老、抗皱、保湿等功效的发酵产物,产品分为直接发酵产物和植物发酵后的提取物。在活性成分先进制备基础上,根据美白、抗衰老、抗皱、防晒、抗污染等理论,对天然活性原料进行协同复配,形成多靶点、多动能集成功效原料组合,并建立化学方法、生物化学方法(细胞水平、动物实验)到人体实验的完整功效评价技术平台,打通从天然原料到实际配方应用的通路。
江南大学 2021-04-13
酱油发酵过程微生物代谢危害物控制技术
传统发酵食品加工过程中生成的胺(氨)类物质,如氨基甲酸乙酯(EC)、生物胺类等是影响发酵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成果在国内外率先进行了微生物干预减少发酵食品中 EC 及其前体的系统研发。主要技术内容包括: (1) 揭示了酱油发酵过程 EC 前体形成的微生物物质代谢机制; (2) 采用高通量筛选方法获得可在酱油发酵过程中显著减少 EC 前体积累的菌株; (3) 采用非基因工程手段在工业规模将酱油中 EC 含量降至低于 20 ppb,且对酱油主要理化指标和风味物质未产生影响。 本成果已获授权核心发明专利 11 项,形成了包括利用 EC 或其前体菌株的筛 选与选育、微生物干预控制酱油中氨(胺)类有害物的专利群,发表论文 29 篇。 本技术对于解决基于混菌发酵过程的传统发酵食品安全性的提升,具有普适性意 义和推广前景;对于引领生物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升传统发酵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实现传统发酵食品工业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的科学意义和工业应用价值。 
江南大学 2021-04-11
J-C6生物教师控制台
实验室电源,物理实验室电源,化学实验室电源,实验室学生电源 备注:以上是J-C6生物教师控制台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J-C6生物教师控制台的价格、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请联系我们获取J-C6生物教师控制台的最新信息。 咨询电话:0577-67473999
温州市育人教仪制造有限公司 2021-08-23
RFID物联网教学实验超高频读写器
产品详细介绍超高频远距离一体机 远距离一体化读写器:FR6011A 本产品具有多协议兼容、一体化设计、读取速率快、多标签识读、防水型外观设计等优点,可广泛的应用于各种RFID系统中,典型的应用场合有: 物流和仓储管理:物品流动与仓储管理以及邮件、包裹、运输行李等的流动管理; 智能停车场管理:停车场的管理与收费自动化; 生产线管理:生产工序定点的识别; 产品防伪检测:利用标签内存储器写保护功能,对产品真伪进行鉴别; 其它领域:在俱乐部管理、图书馆、学生学籍、消费管理、考勤管理、就餐管理、泳池管理等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性能指标 支持的协议 ISO18000-6B,ISO18000-6C(EPC GEN2) 工作方式 广谱跳频(FHSS) 读卡速度 由软件设置,单卡平均读取时每64bits小于10ms 射频功率 0~30dBm,软件可调 读卡方式 定时自动读卡和外触发控制读卡,由软件设置 工作温度 -20℃~+80℃ 输入接口 触发输入一组 读卡距离 大于12 m 天  线 内置线极化天线,增益12dBi 读卡提示 蜂鸣器 供电电源 220V交流转+9V直流电源(配电源适配器) 功  耗 最大功率不大于4W 外形尺寸 440mm×440mm×50mm 重  量 2 Kg 工作频率 国标(920~925MHz)、美标(902~928MHz)或定制其它频段 输出接口 Wiegand,RS485,RS232,支持Wiegand26、Wiegand34、Syris485等格式可由配套软件设置;RJ45(网口)
泰格瑞德科技有限公司 2021-08-23
环境工程教学设备-硫氧化物治理设备
一、装置概述 PAA-Q型二氧化硫废气治理技术综合实验装置是根据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顺应国家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的战略思想,以前沿技术为导向,紧密结合二氧化硫实际处理工程的功能和特点,并针对高等院校对二氧化硫废气处理工艺应用和创新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而专门研制的综合性实验装置。本装置涉及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吸收技术、吸附技术以及智能程控技术等内容。装置工艺流程简洁、美观,可视化程度高,具有处理效率高、彻底、无二次污染等优点,非常适合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开展实验、实训、设计、创新创业训练等。 二、主要参数及指标 (1)处理负荷:<5000mg/L; (2)处理气量:<500L/min; (3)处理效率:≥99%; (4)装置净重:260kg; (5)外形尺寸:2000mm×700mm×1800mm; (6)供电电压:AC220V、50Hz; (7)运行功率:<3kW; (8)操作条件:常温、常压; (9)安全保护:具有漏电压、漏电流保护装置,安全符合国家标准。 三、主要配置及性能 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放电均匀、稳定,二氧化硫转化率高。 高频高压电源采用两级控制,安全、可靠,输出频率和电压可调。 透明有机玻璃材质的吸收塔中填装PP多面空心填料,并配置有分布器和除雾器,气液传质好,可视化程度高。 多段蒸笼式撬装活性炭吸附塔,吸附效率高、活性炭更换方便,并配套活性炭再生设备,可延长活性炭使用寿命。 吸收液通过气液混合自吸泵输送,并采用自动和手动相结合的控制模式,灵活、方便。 采用电磁式增氧气泵作为二氧化硫的载气泵,气量大、稳定、噪音低。 催化臭氧分解器可将尾气中的残留的臭氧快速转化为氧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在线二氧化硫气体浓度检测器测量精度2%、输出4-20MA,可接PLC控制器。 三菱FX3U系列PLC主机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完成设备运行控制,10英寸彩色触摸式液晶显示屏实时显示控制按键、装置运行状态及时间、pH、气压、二氧化硫浓度等重要参数。 所有设备模块化安装于304不锈钢材质的柜体中,柜体前后开设有视窗,顶部安装有可调速换气扇,底部配有禁锢万向脚轮。
科利尔(青岛)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023-03-03
纳米碳材料高效生产技术应用
成果描述:纳米碳材料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正显示出越来越多的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碳纳米材料生产由于成本高及部分技术上的瓶颈制约了大规模生产,市场拓展减缓。我们团队经过十余年的研究和开发,采取研发创新的高新技术,可廉价高效地生产高附加值碳纳米材料(纳米碳管,纳米碳纤维)。目前技术路线可行,实验室小试阶段已完成;团队急需通过有实力企业的诚意投入,共同完成纳米碳材料新产品的放大生产;快速扩大工业化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形成品牌。市场前景分析:可用于多个高技术产品市场,附加值高;例如:可强化锂电池电极材料性能和锂电池的整体性能;可用于超级电容器储存电能;可用于隐身吸波材料;以及飞机、汽车等轻质配件材料,轻质合金钢,强化钢化高分子材料等。其中纳米碳纤维年用量4万吨,纳米碳管年产能数千吨;而且每年都在明显增长。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目前本团队创新研发的新技术的指标主要有催化剂性能指标和碳纳米管纯度指标。碳纳米管 CVD 制备过程中催化剂的性能将直接影响所生产的碳纳米管的性能。碳纳米管的技术指标主要有反应温度、制备 CNTs 单位质量产量、及原料固碳率等。本技术中催化剂反应温度低于800 ℃, 催化剂的产碳能力可达CNTs 60 - 120 kg/kg cat, 原料单程固碳率为 15%-50%;纳米碳材料纯度高,在85%-98%。碳纳米管的纯度高,制备的碳纳米管纯度超过85%;有的达到 98%。国际先进,国内先进。
四川大学 2021-04-10
太阳能电池增效薄膜材料
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是评判太阳能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国外实验室 最高转换效率已达 24.8%,而国内最高为 19.79%。为了改善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必须提 高太阳能电池的转换效率。而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表面上的光反 射作用,太阳光不能全部都入射到太阳电池中去,导致电子一空穴对的产生率不高。减 少反射就成为增加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重要途径。 同济大学研究了在太阳能电池光电板外制备减反射涂层来增加太阳能转化效率的方 法。减反射薄膜的镀制是相关课题组纳米多孔材料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具有近十年的 技术积累,相关的成果已被用于国家的激光武器。基于以上基础及优势,通过涂布二氧 化硅减反射膜,可使电池总体光电转换效率明显提高。 
同济大学 2021-04-11
原位合成AlN/Al电子封装材料技术
西安科技大学自2007年开始就对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技术开始研究,目前已经开发出AlN/Al、SiC/Al系列电子封装材料制备技术。涉及原位合成、无压浸渗、热压烧结等多种制备方法。本项成果为一种原位合成AlN/Al电子封装材料技术,目前此项技术已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81 182 183
  • ...
  • 383 3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