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环氧树脂/石墨烯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制备
石墨烯具有优异的机械,导电以及导热性能,在纳米科学和材科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电容器,传感器,柔性薄膜电路以及复合材料等方面已经吸引全球科学界和工业界广泛的关注。本技术以氧化石墨烯(GO)为前驱体,同步还原与修饰GO,制备了多种环氧/石墨烯功能纳米复合材料该石墨烯气凝胶具有低密度,开孔结构,高导电性以及良好的机械性能与成型性等优点。通过真空辅助浸渍成型法,制备了高导电的环氧/三维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当石墨烯含量为体积分数适当时,复合材料的电导率达到4×10-2S/m,比纯环氧基体提高了13个数量级。良好导电性能的原因是石墨烯气凝胶在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保持了导电网络结构完整性,而且与聚合物基体浸润性良好。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Ag/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银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旨在提供一种Ag/Sn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搅拌条件下将氨水与SnCl4·5H2O的酸性水溶液同时滴加到WC悬浮水溶液中反应后,将悬浮液过滤、洗涤,真空干燥后煅烧,获得具有核壳包覆结构的复合SnO2颗粒;将颗粒与银粉球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粉体;将混合均匀后的粉体通过等静压压制成坯体,然后依次经过烧结、复压、复烧工艺,最后热挤压成型获得Ag/SnO2复合材料。通过本发明制备获得的Ag/SnO2复合材料,一方面保证了复合颗粒具有与SnO2相类似的优良特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调整SnO2和WC的复合比例有效克服传统电接触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因成分偏析导致的性能劣化,进而消除经长期使用后接触电阻增大、温升提高对电气使用性能的不利影响。
浙江大学 2021-04-11
聚烯烃/植物纤维微孔复合材料系列
可以量产/n植物纤维具有长径比大、比表面积大、比强度高、密度低(比所有的无机纤维都低)的特点,而且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还可以进行生物降解。它与热塑性塑料共混所制成的复合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好、加工性能好、价格低廉、产品重量轻、加工性好等优点,将废旧塑料和植物纤维共混生产复合材料和微孔复合材料,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本技术研发出了两种材料:聚烯烃/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和再生聚烯烃/植物纤维(微孔)复合材料聚烯烃/植物纤维复合材料:将植物纤维经改性处理,提高纤维与塑料基体的相容性,增加二者之间的粘结力,利用柔性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汽车轻量化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
汽车轻量化是国家和汽车企业的主要发展战略,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重点 支持项目,规模应用复合材料实现减重是企业重要战略之一,在保证汽车的强 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空车重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 性,可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统计显示,汽车一般部件重量每减轻 1%, 可节油 1%;运动部件每减轻 1%,可节油 2%。国外汽车自身质量同过去相比, 已减轻 20%—26%。预计在未来的 10 年内,轿车自身的重量还将继续减轻 20%。 而纤维复合材料等轻量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在汽车的轻量化过程中发挥着重 大作用。
山东大学 2021-04-13
无卤阻燃聚烯烃及其纳米复合材料
聚烯烃(PP,PE)是产量较大的一类通用塑料,由于重量轻、低毒性、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庭装饰、电子电器和电线电缆等行业。然而聚烯烃的极限氧指数低,属易燃性材料,且燃烧时产生大量融滴,不易熄灭,使得在一些重要领域(如电子电器、电线电缆、日用消费用品、装饰及服装等)的应用受到了限制。为解决烯烃类聚合物难于阻燃的问题,本项技术采用自制研发的膨胀型高效无卤阻燃剂,及复合纳米技术和催化技术,针对聚烯烃的阻燃设计而成,这种阻燃剂具有较高的阻燃效率,在较少的添加分数时即可对聚烯烃(PP,PE,EVA等)起到优异的阻燃效果,在燃烧时不产生熔融滴落现象,氧指数明显提高,热释放速率显著降低,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烟雾产生量明显低于同类产品。此外这种阻燃剂还具有热稳定性好、耐析出对基体的力学性能损伤小、低烟无卤、环境友好等优点。产品质量与性能优于或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技术水平,具有十分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本项目已申请多项发明专利。 主要技术、指标: 膨胀型阻燃剂在N2或空气中Tonset≥255 ℃,700℃残余量m≥40 %;用于阻燃PP,添加量18 %时,可以达到LOI>30,垂直燃烧V-0级,热释放速率小于150 kJ/m 2;用于阻燃LDPE,添加量25 %时,可以达到LOI≥30,垂直燃烧V-0级,热释放速率小于160 kJ/m2。 建设投产条件(投入资金情况、需要的厂房、使用配套设施状况等): 设备投资:900万元,厂房:2000平方米。
四川大学 2023-05-15
抢险救灾用复合材料道面垫板
南京工业大学先进工程复合材料研究中心依托南京工业大学化工、材料和结构三大学科,开展复合材料结构基本理论及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研究。研究中心包含复合材料工艺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力学实验室和大型结构撞击试验系统。开发的抢险救灾应急用复合材料道面垫板具备耐腐蚀、轻质高强的优点,可直接在淤泥、沼泽、湿地、冻土区、草原、沙漠、滩涂地等铺设。先后承担南京军区空军、总后勤部等项目开发,开展了东南沿海某阵地抢修抢建复合道面垫板的研制与应用等专题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标准垫板尺寸:3.8m (长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麦秸纤维/回收聚丙烯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以麦秸秆为代表的农作物废弃物,但绝大多数都采用焚烧和填埋方式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还造成了宝贵资源的严重浪费。聚丙烯无毒、无味、密度小,高的强度、刚度、硬度以及耐热性,可在100度左右使用,这些优点使其产量与用量急剧扩大,有关汽车行业统计表明,1990年世界范围内平均每辆汽车用聚丙烯为22.5kg,1995年达到了38kg,2008年增加到45kg。随着PP用量的不断增加,回收利用这些PP材料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问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1-04-14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保温板的制备
研究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保温板性能影响因素,确定能满足 A 级防火要求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保温板的制备配合比。采用此质量配合比制备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保温板可以达到相当好的性能效果;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扬州大学 2021-04-14
碳纤维复合材料 AUV 壳体制备技术
项目背景: AUV 是新一代水下机器人,具有活动范围大、 机动性好、安全、智能化等优点,是完成各种水下任务(民用和 军用等)的重要工具。配备复合材料的 AUV 耐压舱体在满足强度 和稳定性要求下,可增大壳体内部容积,减小壳体重量,增大 AUV 的航程,提高 AUV 的综合性能,因此,进行 AUV 耐压壳体设 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所需技术需求简要描述:1.适用于深海工作深度 2000 米以 上无人潜航壳体的新型耐压复合材料及其成型工艺与产业化制 备技术。2.开发的新型复合材料耐压壳体应具有强度高、模量大、 密度小、尺寸稳定性好、线膨胀系数低、耐海水、耐酸、耐溶剂 腐蚀等特性,外压应不小于 20MPa,内压不小于 80MPa,满足深 海无人潜航器壳体的制造要求,并可进行健康诊断。  对技术提供方的要求:1.可用于 2000 米以上深海作业的无 人潜航器壳体制备材料与制备工艺;具备产业化生产的工艺技术 及量产条件; 2.新型耐压壳体,外压不低于 20MPa、内压不低 于 80MPa,可实现 1500 公里以上,50 小时以上水下连续航行和任务执行。 
青岛钜策碳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1-09-03
经编多层多轴向平面/曲面复合材料
本项目以高性能纤维(碳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等)为增强材料,通过多轴向经编设备展纤、铺纬、编织等工序织造而成经编多层多轴向预制体,其铺纬角度在-20o~+20 o 范围内可调。通过树脂基体改性和曲面成型等技术制备成经编多层多轴向平面/曲面复合材料。该材料预制体可设计性强,可通过铺层角度和铺层层数的改变,制成超薄和超厚平面/曲面复合板材,具有质轻、高强、高模、耐疲劳、耐冲击等性能。同时,通过树脂基体的改性加强材料的功能化,使其除具有较强的力学性能外,还兼顾防护、隔音、隔热等特性,综合性能优异。既可满足航空航天、军事防护等等高性能军品要求,又可广泛用于陆路交通、建筑和公共设施等耐用消费品领域。 关键技术 (1) 经编多层多轴向平面/曲面复合材料预制体的设计与制备; (2) 高性能、功能化树脂基体的改性技术; (3) 超薄和超厚经编多层多轴向平面/曲面复合材料复合成型技术 知识产权及项目获奖情况 发表 SCI 论文 6 篇、EI 论文 7 篇、核心论文 15 篇;授权专利 2 项。 项目成熟度; 批量生产阶段 投资期望及应用情况 采用经编多层多轴向预制体、利用曲面复合成型技术设计制备完成汽车壳体组件
江南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7 28 29
  • ...
  • 383 384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