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 聚氯乙烯复合树脂
1.项目开发的背景聚氯乙烯树脂(PVC)是五大通用塑料中仅次于聚乙烯的第二大品种,在我国,其产能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它已普遍应用于建筑、化工、电器仪表、日用品等各种领域。由于其综合性能好、价格低廉、用途广泛,在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加工应用中存在冲击强度低,耐热性和耐候性差等缺点。通常采用接枝共聚,共混等方法向PVC中添加高分子弹性体,使共混体系既可保持硬质PVC高模量,高刚性的特点,又可大大提高其缺口冲击强度,明显改善其低温冲击性能,开发高抗冲击耐热与耐候性优良的特种专用PVC一直是国内外研发的重点。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是针对PVC树脂的缺口冲击强度低,共混改性时改性剂分散不均,易分相渗出,改性效率低而开发的高抗冲改性PVC专用树脂,其实质仍是橡胶增韧PVC树脂。它是以核-壳结构的聚丙烯酸酯弹性体为基质,与VC单体进行原位聚合后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改性聚氯乙烯树脂。一般通过聚丙烯酸酯胶乳或聚丙烯酸酯粉粒存在下的VC水相悬浮或乳液聚合而制得。采用纳米级核-壳胶乳粒子原位聚合氯乙烯进行微观结构改性是聚氯乙烯树脂改性的第三代增韧技术,其优点在于改善宏观混合的不均匀性,质量良莠不齐,以及对共混加工条件依赖性强、加工工艺和配方复杂、增韧效率低、耐候性差等局限性,同时解决纯粹接枝共聚物大分子链流动性差、所制材料模量低,制品抗冲性能和刚性模量等不能同时兼顾的弊端。2、工业化放大生产2011年3月我校与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合作,自筹经费,进行了悬浮法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的中试,并进行了大量中试试验研究。其研究工艺分三步,一是丙烯酸种子乳液的合成。二是悬浮法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合成,三是复合树脂高速离心脱水,干燥。工业化试验之前共进行17批次种子乳液聚合,70批次原位悬浮聚合,并连续稳定生产50批。至2011年9月已成功完成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中试试验,为进一步工业化放大生产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试试验过程中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技术问题:(1)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在加工后出现黑点问题;(2)冲击强度不高的问题;(3)颗粒形态问题;(4)分散体系与乳液体系共稳定性问题。2011年9月底实现13.5m3工业化装置试运行生产,至2011年12月完成工业化生产用种子乳液聚合40余批,原位聚合及干燥30余批,经过配方和工艺的进一步改进,共生产各项性能合格的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60余吨,产品性能与技术经济指标完全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3.本项目的技术成果与产品应用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在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成功实现工业化,填补了国内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产品的空白,增加了我国PVC新品种,对推动我国PVC市场从通用型转变到特种专用型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我国高品质硬质PVC制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该产品集抗冲、耐磨、耐老化、耐腐蚀、阻燃、绝缘性好等优异性能于一身,抗冲击性能尤其突出,其技术性能指标已达到并超过同等ACR含量下美国Rohm & Hass公司KM-355P改性PVC树脂的水平,作为高抗冲PVC-M管道专用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该产品的不断推广应用,将进一步促进管道工业、高品质建材行业和其它塑料制造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成功实现工业化预示了国内PVC产品市场转变的一个良好开端,它将逐步推动我国PVC树脂产品向系列化、专业化的水平,相信经过几年或十几年时间的发展,我国的PVC树脂牌号就会像产能一样形成规模,改变目前以生产大批量的通用树脂为主,而许多PVC下游加工企业所需的PVC专用树脂主要依赖进口的不良局面,简化了加工工艺配方和过程,节约了能源消耗。本项目成功工业化产品有很多优点:  (1)在传统PVC悬浮树脂生产设备基础上,引入聚丙烯酸酯乳液,与VC单体进行原位悬浮聚合,形成了聚丙烯酸酯与PVC两相之间稳定的互穿网络结构,大幅度提高了聚氯乙烯的力学性能,为生产高品质的管材等高端产品奠定了材料结构基础;互穿网络结构材料微观结构的均匀性显著改善了新型复合树脂的缺口冲击韧性。同时,使用该专用树脂生产制品时无需添加其他增韧剂,与传统ACR或等效CPE共混改性PVC相比,原材料成本有所降低,简化了工艺流程,节约了能耗;(2)通过配方和工艺的调整,解决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在悬浮聚合体系中分散的均匀性问题,实现连续工业化试生产,复合树脂质量稳定。同时建立了新型复合树脂的产品企业标准。(3)该复合树脂耐候性好,加工塑化时间短,不存在CPE-g-VC树脂加工时黄色指数变化明显的缺点,也不像EVA-g-VC树脂那样对加工温度敏感,使得PVC的加工性能得到改善;(4)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乳液与悬浮两大聚合方法之间协同关系找到了规律性认识,这对其它类似体系共聚物的制备研究具有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公司质管处对产品粘数、热老化白度、筛余物、水份、鱼眼等指标进行了检测,作为高抗冲击专用料先后经过河北省分析测试研究中心、河北省氯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分析,其常温简支梁冲击强度大于30.0kJ/m2,-10℃时为大于8.0kJ/m2,比普通PVC制品高10倍。我们研制的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经过张家口市盛华伟业管业有限公司,张家口市方盛塑业有限公司和河北汇泰塑业有限公司作为高抗冲专用料用于制作管材和板材制品性能均能达到并超过国家建材行业指标要求,而且产品流动性好、不需添加任何增韧剂和加工助剂,可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环境污染,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其中所生产的各规格管材按CT/T272-2008标准检测后,密度、二氯甲烷、落锤、维卡、回缩、液压六项指标全部合格。经过多家大型PVC加工企业的检测和应用试验为该产品市场定位和开拓应用新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聚丙烯酸酯原位聚合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聚氯乙烯复合树脂首先是作为高抗冲PVC-M管道专用料使用,另外还可用于其它方向的管道工业、高品质建材行业、汽车工业,以及电器仪表和工程塑料等应用领域。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氯乙烯共聚树脂
氯乙烯是氯碱工业副产氯气的重要消纳产品,但在过去十年里,氯乙烯装置的建设规模过大,聚氯乙烯装置的开工率已低于60%,聚氯乙烯树脂行业已经入了微利和亏损的时期。特别是高速增长的房地产行业开始进入调整期,聚氯乙烯树脂的一个重要市场--下水管和塑钢门窗,也将进入停滞和收缩。面对这一挑战,开发高附加值的、差异化的氯乙烯共聚树脂,对提高氯乙烯树脂企业的竞争力有积极的意义。 目前工业化的氯乙烯共聚树脂主要有氯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氯醋树脂),氯乙烯与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和氯乙烯与乙烯基醚的共聚物(氯醚树脂)。其中氯醋树脂和氯乙烯与丙烯酸的共聚树脂是比较老的品种。氯醚树脂是一种较新的共聚树脂,首先由BASF公司工业化生产,用于工业防腐和印刷油墨,是氯化橡胶和氯化聚丙烯的替代品。特别是随着四氯化碳的禁用,氯醚树脂生产过程无污染,产品性能可调控范围大,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氯乙烯共聚物。 传统的氯醚树脂是线性聚合物,我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可交联的氯乙烯共聚物。结合力氯乙烯的阻燃性、高密度,可用于低粘度、高固含的防腐涂料和建筑保温泡沫层。与现有的氯醚树脂相比,可以降低涂料的VOC排放60-80%,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此外,鉴于塑化剂导致的人们对DO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担心,聚氯乙烯软制品的应用受到限制。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开发了自增塑的氯乙烯软树脂。其特色是将增塑剂单分子单体共聚到聚氯乙烯分子链中,在加工过程中无须加入小分子的增塑剂,从根本上解决了增塑剂在使用过程中的迁移问题。 目前上述的共聚树脂已经完成了实验室的研发,需寻找合作方进行中试和工业技术开发。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聚氯乙烯热可逆交联技术
以双环戊二烯二甲酸盐(由石油裂解副产物环戊二烯合成得到)或含叔胺侧基聚合物为交联剂,在PVC树脂配料时加入体系中,于加工成型过程中发生交联反应,获得交联PVC材料或制品。此类交联PVC的交联键是热可逆的,即温度低于150℃时处于交联状态,而在160~180℃加工温度下解交联,冷却后又重新交联,所以交联的PVC材料可进行反复热塑再加工。对于软PVC材料(100份树脂,40份DOP),当交联剂添加量为1份时,拉伸强度可提高20%,断裂伸长率提高70%。对于硬PVC材料,100份PVC树脂添加0.5份交联剂,抗拉强度提高20%,维卡耐热提高2~3℃,200℃热失重减少65%。因此,热可逆交联技术在改善PVC力学性能的同时可改善其热稳定性。 由于交联反应和解交联反应的平衡只受温度和剪切力控制,无需任何催化剂,因此只需在配料时额外添加热可逆交联剂这一种成分即可显著提高PVC材料的性能。本技术不需要对现有PVC加工设备和工艺进行重大调整,而且交联剂用量仅占树脂的0.5~2%,对制品成本影响不大,便于推广应用。 用疏松-3型树脂制得的热可逆交联PVC软制品性能达到以超高分子量树脂(聚合度2500)制得的PVC软制品性能;热可逆交联PVC硬制品强度提高15~25%(取决于交联剂用量)。热可逆交联技术既适合于软制品如PVC弹性体制品、软性片材制品、电缆料、电缆护套等,也适合于硬制品如板材、管件、窗框、百叶窗等。此外,普通PVC树脂经热可逆交联后可替代价格较高、又较难加工的高聚合度PVC树脂,从而降低有关制品的成本。 全国PVC消耗量达1000万吨,若1%PVC产品采用热可逆交联技术,即有10万吨规模。全国电缆行业消耗PVC约50万吨,采用热可逆技术可以提高PVC电缆绝缘层的耐热等级和力学性能,市场前景良好。 交联剂成本约50元/Kg。对于软制品,以交联剂用量为1%计,每吨制品交联剂成本约500元,用常规PVC树脂替代超高分子量PVC树脂(价格至少比常规树脂高1000元/吨)可节约总成本500元/吨制品,生产1000吨软制品可增加50万元效益。对于硬制品,以交联剂用量为0.5%计,每吨制品交联剂成本约250元,因强度提高可以减少厚度约20%,即同类硬制品可节省用料20%,以PVC树脂售价为5000元/吨估算,可节约1000元,近似估算采用热可逆交联剂后可增效750元,生产1000吨硬制品可增加经济效益75万元。合作开发热可逆交联PVC软制品或硬制品。
北京化工大学 2021-02-01
聚氯乙烯辅助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 (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其制品具有质轻柔软,力 学强度高、耐腐蚀、绝缘、透明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包装 等领域。然而,PVC 加工时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PVC 加工过程中受热会脱 出氯化氢,主链上随之出现不饱和双键结构,氯化氢对脱氯化氢反应有进一步 的催化作用,最终生成不饱和共轭多烯,造成变色、变脆、烧焦,所以在 PVC 的加工中必须使用热稳定剂,它能防止 PVC 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和机械剪切所 引起的降解。 85 将微纳米级的水滑石引入 PVC 热稳定剂中,经表面修饰与改性,并与其他 的热稳定剂复配,显著地改善了 PVC 的热稳定性。同时该微纳米复合材料具有 阻燃,增韧的效果,无毒、无害、环境友好,可用于各种 PVC 制品中,具有广 阔的应用前景。
山东大学 2021-04-13
聚氯乙烯辅助热稳定剂
聚氯乙烯 (PVC)是世界五大通用合成树脂之一,其制品具有质轻柔软,力学强度高、耐腐蚀、绝缘、透明等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建筑、包装等领域。然而,PVC加工时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PVC加工过程中受热会脱出氯化氢,主链上随之出现不饱和双键结构,氯化氢对脱氯化氢反应有进一步的催化作用,最终生成不饱和共轭多烯,造成变色、变脆、烧焦,所以在PVC的加工中必须使用热稳定剂,它能防止PVC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热和机械剪切所引起的降解。 将微纳米级的水滑石引入PVC热稳定剂中,经表面修饰与改性
山东大学 2021-04-14
高抗冲聚丙烯酸酯复合粒子共聚氯乙烯乳液树脂的制备
一、项目简介目前,我国乳液法聚氯乙烯(PVC)树脂年生产能力已达到40万吨以上,乳液PVC树脂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室内装饰材料、电器仪表、玩具、日用品等行业。然而,由于其树脂本身存在着耐热老化性能差、缺口冲击强度低等缺点,从而大大限制了它在某些领域的应用。对于使用增塑剂改性的PVC产品,增塑剂的加入尽管可明显增加材料的延展性、柔韧性和耐寒性,但制品的软化点温度和模量大幅度降低。同时增塑剂对制品表面的迁移和渗出使得产品易污损,结果导致其性能变劣,增塑剂的挥发更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因此,长期以来人们采用了各种改性方法,致力于PVC树脂的改性研究,尤其是对其进行抗冲改性。聚丙烯酸酯(ACR)复合粒子共聚氯乙烯乳液树脂就是基于PVC对缺口敏感、抗冲强度不佳,共混改性时改性剂分散不均,易分相渗出,改性效率低而开发的高抗冲改性PVC乳液树脂新产品之一,该产品克服了上述增塑剂对制品表面迁移的缺点。ACR接枝氯乙烯树脂可较大幅度地提高PVC的低温冲击韧性,改善PVC的加工流动性,耐大气老化等性能,具有巨大前途的高分子材料。当ACR含量为4.2%时,共聚物材料的常温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VC提高了近10倍,断裂伸长率较PVC提高2倍,其抗拉强度下降约10%;ACR含量为6.3%的材料时,-25℃下的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VC提高3-4倍,常温下断裂伸长率提高3倍以上。二、市场前景该产品可用于加工高档人造革、壁纸、阻燃运输带、玩具、钢板涂层、防水布以及各种家庭装饰等领域。随着对PVC制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采用这种高起点改性方法所制的专用树脂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三、成果主要优势1. 产品生产工艺创新性突出,为专利产品,专利号:ZL02148636.0;2. 具有专用树脂的特点和经济附加值;3. 产品市场发展与应用前景良好;4. 经济效益明显;5. 有悬浮共聚树脂中试成功的基础,小试已完成。四、效益分析年产3000吨,设备投资400万元,年利税600万元左右。五、合作方式提供工艺与技术,共同产业化。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3
聚氯乙烯(PVC)低汞、无汞催化剂
目前,乙炔法生产PVC的催化剂,几乎全部采用氯化汞催化剂。大量使用汞触媒带来的结果,不仅是汞资源的迅速枯竭,更重要的是恶劣的环境污染,汞污染造成的连锁反应,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确保我国乙炔法PVC和氯碱产业的安全发展,有序推进汞减排,有关部门的对策是:2012 年,实现电石法PVC行业低汞触媒普及率达到50%,并全部合理回收废汞触媒;到2015 年,全行业全部使用低汞触媒,废汞触媒回收率达到100%。 南开大学与国内重要PVC生产企业合作,工业放大制备的
南开大学 2021-04-14
一种燃烧无滴落型聚氯乙烯塑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烧无滴落型聚氯乙烯塑料,按重量份,包括以下原料:聚氯乙烯树脂100份~110份,协效膨胀阻燃剂10份~15份,增塑剂30份~40份,稳定剂4份~6份,硅烷偶联剂0.3份~0.5份。本发明以聚氯乙烯塑料为原料,通过添加协效膨胀阻燃剂、增塑剂、稳定剂、偶联剂等助剂,经交联和共混改性及混炼、热压和冷压,改变外层燃烧成炭层的结构,所制成的燃烧无滴落型聚氯乙烯塑料拉伸强度高,热稳定性好,并使滑动阻力有效降低,综合抗火性能达到B1级标准,垂直燃烧UL-94的V1级,且燃烧时无滴落现象。本发明能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1-12
高流动性硬质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新型高流动性硬质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新型高流动性硬质PVC材料主要成分包括:聚氯乙烯树脂、固体润湿剂、热稳定剂、润滑剂、加工助剂等。新型高流动性硬质PVC材料的制备方法是:首先,将聚氯乙烯树脂、固体润湿剂等组份经高速搅拌混合,然后在双螺杆中挤出,再经造粒成型,即制得目标材料。该材料较原PVC材料具有更低的熔体粘度,更高的流动性能,终产品的力学性能也得到一定的改善,耐热性能得以保持。适宜于生产大型硬质PVC薄壁制品和复杂结构件。同时也能降低PVC的加工温度,缩短加工时间,减低能耗,提高效率。
四川大学 2016-10-25
一种聚氯乙烯用无毒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及其制造方法
研发阶段/n本发明提供一种聚氯乙烯用无毒钙锌复合热稳定剂及其制造方法,以镁盐、铝盐为基本原料,在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采用模板共沉淀法,合成一种改性镁铝水滑石,其分子通式为[Mg1-xAlx(OH)2]x+Ax/nn-.mH2O(0.2≤x≤0.33)。它提高了镁铝水滑石的结晶规整性和晶粒尺寸,且在PVC中分散性好,由一价或二价的有机或无机酸根离子代替通用的碳酸根离子,增加了与PVC受热产生HCl的交换速度,提高了PVC热稳定性。本发明将改性镁铝水滑石与有机酸钙、有机酸锌、有机酯、石蜡复合,调控对P
湖北工业大学 2021-01-12
1 2 3 4 5 6
  • ...
  • 131 13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