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多层地下结构支护施工方法及支护装置,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挖掘工作井、安装工作井支护装置、挖掘水平挖掘井、安装水平挖掘井装置,继续向下挖掘工作井、安装对应的工作井支护装置、挖掘水平挖掘井、安装水平挖掘井装置,依次类推从上到下进行工作井和水平挖掘井的挖掘及支护装置的安装,施工方便,能够从上到下进行支护,在挖掘的过程中进行支护装置的安装,进一步提高了低下施工的安全性,减少了低下施工的安全隐患和地面下陷的风险。
聊城大学 2025-01-08
复极式离子膜电解槽极网自动化激光焊接成套技术装备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4-14
针对大面积复工复产复学人员筛查监测和流动风险防控成果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硬仗,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月29日,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启动会在郑州召开,围绕当前疫情防控及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等方面需求,我省启动实施了第二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应急攻关项目,共计6个专题 8个项目。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安排部署,省科技厅围绕我省当前疫情防控及企业大面积复工复产等方面需求,组织开展了第二批应急攻关项目征集评审工作。本批次共征集到项目20个,经省防控指挥部科研工作组、相关部门以及专家的现场调研、筛选、评审,最终对防控设备、疫苗研发、医疗废物处置、防控信息技术、诊断试剂、中药制剂等6个专项8个项目正式立项。 据了解,第二批项目的凝练坚持需求导向,主要是针对解决疫情防控的突出问题来进行研究谋划: 一是针对大面积复工复产复学人员筛查监测和流动风险防控问题。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冠/甲流/乙流核酸快速联检系统研制及其在疫情监测中的应用”项目,针对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不利于大范围推广和大批量快速应用的现状,研发快速联检系统,从样本到检测结果全自动完成,无需核酸专用实验室,并能一次检测实现甲流、乙流和新型冠状病毒区分,可应用于基层、急诊临床的新冠病毒检测,便于分流管理和监控疫情。郑州方欣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冠状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研制”项目,从新冠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检测、特异性酶和特异性抗体方面入手,着力提供一种有效、经济的检测工具,可应用于早期诊断、确诊病人的免疫学应答、无症状病人的筛查、隔离和医学观察人群的监控、复工复学等大面积人群的筛查。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承担的“基于二代测序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毒力分析及疫情监控研究”项目,将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序列进行测序,分析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建立病毒基因组数据库,根据病毒样本基因变异情况和毒力估计进行分析研判,为疫情监控和预警提供重要参考信息,也可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开发、抗病毒药物筛选提供依据。郑州大学承担的“复产复工人员流动的疫情风险态势仿真推演与智能精准防控平台建设”项目,旨在突破复产复工人员流动的疫情风险智能精准管控关键技术,揭示人群流动行为对新型冠状肺炎感染影响的风险评估计算模型和态势演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智能信息化系统,形成严密有效的全社会智能化、精准化疫情防控机制。 二是针对解决疫情一线防护服紧缺问题。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承担的“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的研制”项目,旨在开发适用于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的可重复使用医用防护服,破解防护服短缺困局,同时与驼人集团的新型防护面罩以及子任医疗、亚都实业、华西卫材等企业产学研紧密结合,解决一次性防护服防护级别低、供应不及时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等弊端,让我国医疗机构随时可以建立医疗防护安全网络屏障。 三是针对下一步治疗、预防工作所亟需的有效药物和疫苗开展研发。河南中医药大学承担的“适宜于新冠肺炎医学观察期的中药制剂研究”项目,旨在根据新冠肺炎医学观察隔离人员、康复期患者及高风险岗位人员的中医分型特点,研制相应中药制剂,为下一步治疗和防控工作提供持续支撑。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承担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的研究与开发”项目,将在该承担公司已建立的Vero细胞大规模培养平台的基础上,研发制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疫苗,通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向SFDA申请注册,实现产品上市。 四是针对疫情防控产生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难题。郑州轻工业大学承担的“医疗废物无害化应急处置设备及工艺的研发”项目,旨在研发医疗废物的移动式高温碳化炉,及时、高效、无害化处置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产生的医疗废物,避免医疗废物转移运输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病毒扩散,有效防止疾病传播,并对高温碳化后的主要产物实现资源化利用。 省科技厅负责同志表示,当前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希望各攻关项目承担单位及科研人员要切实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展现科技担当,体现科技作为,以应用为标准,以实战为方向,以解决应急之需为首要,确保“需求来自一线,成果用到一线”,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要弘扬科学精神,遵循科学规律,遵守科研规范,严格审批程序,在科技攻关中既强调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又坚持合法合规、科学严谨,加强相关研究的伦理审查和知情同意,确保科研攻关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省科技厅将全力为项目实施的各方提供好服务保障,对于阶段性绩效目标完成较好、在疫情防控一线应用效果明显的项目,会同财政部门及时安排拨付后续经费,充分保障攻关之需。
郑州大学 2021-04-11
一种由金属铜盐催化制备(Z)-1,2-二硫醚-1-烯烃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金属铜盐催化制备(Z)-1,2-二硫醚-1-烯烃的方法,包括:在有机溶剂环境中,用金属铜盐作催化剂,以(Z)-1-溴-2-硫醚-1-烯烃与硫酚或硫醇为底物,在碱的作用下,合成(Z)-1,2-二硫醚-1-烯烃。本发明的方法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金属铜盐做催化剂,廉价易得;由本发明的方法制备的(Z)-1,2-二硫醚-1-烯烃在在配位化学、材料科学以及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1
“急物帮”疫情系统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数据智能与服务协同实验室(DISCO Lab)发起并联合湖南大学嵌入式与网络计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大学高性能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大数据与计算智能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师生,历时十天,从无到有、响应关切,快速开发上线了“急物帮”疫情公益微信小程序,助力社区居民应急生活物资供需和网格化管理。 解决的主要困难:为民众提供物资供应信息,助力防疫工作;搜集物价线索,信息透明公开;线上线下结合,实体虚拟融合。基本功能:结合地理位置收集物资信息,构建周边物资数据库;搜索周边物资信息,规划购买行程;发布物资求助信息,从线上社区中获得反馈。 
湖南大学 2021-04-10
聚合物热电材料
给体片段以氟原子修饰的n型给受体聚合物热电材料,利用聚合物链间的给受体相互作用维持聚合物的电子迁移率,通过引入氟原子增加聚合物的电子亲和性以提高n掺杂效率,两者的协同作用大幅度提高了聚合物的n型电导率。通过进一步提高聚合物的塞贝克系数,成功地将n型给受体聚合物的热电性能提高了三个数量级。引入氟原子的聚合物的n型电导率提升至1.3 S/cm,功率因子提升至4.6 μW/mK2,是目前n型给受体聚合物热电材料的最佳性能。通过对聚合物在掺杂状态下的电子顺磁共振谱、紫外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的表征证明了氟原子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的n掺杂能力。场效应晶体管器件结果则表明氟原子的引入提高了聚合物在n掺杂状态下的电子迁移率。这两者的协同作用使得该聚合物的电导率相比没有引入氟原子的聚合物提高了1000倍。此外,掠入射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导电原子力显微镜实验证明了氟原子的引入改变了聚合物的分子排列,提高了聚合物与掺杂剂的混溶性,使聚合物从“局部掺杂”的状态转变为“均匀掺杂”状态,从而维持了掺杂聚合物较高的n型塞贝克系数。
北京大学 2021-04-11
室内污染物分析
研究团队拥有可进行污染物分析的气质联用仪和尘螨分析仪,可对室内 VOC采样柱、灰尘取样等进行 SVOC、VOCs、苯系物、尘螨等过敏原进行分析。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智慧公路物联网系统
智慧公路物联网系统通过在公路广泛部署低成本的集成多种传感器的具有通信功能的智慧无线信标产品实时获取路况信息,实现车流量、车速、车型的实时精准时空统计,通过设备的广泛部署实现高精度、大范围的精准监测,为智能交通系统高效管理与养护提供交通与环境态势的精准监测、识别和态势预测,为交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与数据支持。其次针对公路场景下定位误差较大等问题,采用 GPS 定位、惯性导航与物联网感知设备结合的新型多重组合定位方法,通过车路协同实现车道级的高精定位,优化车辆偏离预警等功能,为车辆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及导航与综合服务功能。最后通过车路协同环境下车载终端、路侧多源异构传感器协作环境数据采集、多维度感知融合与超视距全局环境态势构建,实现智能交通系统全息实时交通、路况环境感知及智能网联汽车超视距精准环境感知与精准定位。智慧公路物联网系统旨在突破制约高速公路智能车路协同系统集成应用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开展典型示范应用,提升高速公路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品质,促进全国范围大规模推广。 目前,如图 1 所示,技术成果已经研发出第三版样机。样机已经小批量生成并在齐鲁高速、长安大学测试场进行了实际部署测试。此外,项目组正在对第三版样机进行改造升级,全力打造稳定性更强功能更加丰富的第四版样机。 图 1 第一版样机;第二版样机;第三版样机 主要技术指标 1. 节能增收 20% 通过对城市边缘交通环境及流量等数据的智能分析,优化灯光使用场景。该系统在满足车辆日夜间安全行车条件下,工程综合节能可达 20%。 2. 交通流量增加 20% 通过对交通运行安全风险预警及控制策略处理模块将路段监测数据汇总后,根据车流密度、速度、流量、各级风险事件结合其它传感器数据,包括上游主线流量、匝道流量、公路气候数据、环境数据、消防系统数据等,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研判。 构建算法模型,自动制定和优化的控制策略,通过智能预警发布及综合自动管控系统进行预警发布和综合自动管控。为管理者实时预警的同时,将预警、诱导信息和控制指令自动发布于上游路段、匝道区段的可变信息标志、可变限速标志、车道线主动发光标志等,对交通流速及交通流量进行有效调控及诱导。综合评估能增加 20% 交通流量。 3. 减少交通事故 30% 任何异常事件报警被触发时,系统同时依据预案自动将异常事件联动灯光预警、可变信息标志、可变限速标志、车道指示标志等自动发布预警给司乘人员,实现对车流车速的动态调控和诱导,增加公路通容量,减少交通拥堵,防止二次事故和连环事故的发生。 实践证明,采用该系统,至少可以降低公路安全事故 30%,同时提高交通流量,进而降低交通污染,均衡交通流平顺性,信息的及时推送,降低驾驶员驾驶紧张感,提高了驾驶员的舒适性,可以整体有效提高交通运输设施安全水平及服务水平。 4. 100% 信息覆盖 全自动监测传感器都可以实现对整条公路的全面信息覆盖。 5. 对接智能网联驾驶 a. 提供智能网联车实时交通图,推荐进场事件和速递协调; b. 告知智能网联车辆风险,实时定位公路中的驾驶风险,将这些风险传达给下游智能网联车辆; c. 为智能网联车提供车道级交通数据,警告即将来到的交通拥堵; d. 识别相关车道的驾驶风险,促使智慧驾驶车辆提前做出反应; e. 为智能网联驾驶提供超视距感知、恶劣天气环境下的精准感知,促进智能网联车早日实现大规模商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3-05-08
物联网智慧门禁系统
南京邮电大学 2021-04-14
矿山物联网技术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煤矿井下的多功能感知器终端,同时实现了对煤矿井下的环境参数的采集、工作状况的图像数据采集以及语音通信功能。进行了远距离低功耗无线感知系统及其在矿井人员定位与避险中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一种用于井下特殊环境的无线传感网技术,即基于 super-zigbee 技术的无线传感网。 以煤矿物联网感知层为突破口,对煤矿安全信息感知采集技术、煤矿信息融合、识别与协同技术、煤矿传感网控制技术、煤矿传感网络安全生产等关键技术开展了研究,研发了“基于物联网感知的煤矿设备智能管理系统”和“基于物联网的工矿企业现场诊断与管理系统”,提高了煤矿设备的可靠性和管理水平。 针对单独静态分簇、动态分簇的不足,通过对感知区域进行智能分区并将选择簇头及检测目标等参数进行综合考虑,提出了一种静动态分簇技术相结合的网络策略。基于改进后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优化的智能分区静动态分簇方法使得移动目标的监测精度明显提高,网络能耗显著降低,使移动目标的监测性能达到了更好效果。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4-13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13 14 15
  • ...
  • 126 1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