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无卤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的合成技术
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是上世纪90年代产业化的新型聚酯,其纤维具有优异的弹力回复性、柔软性、蓬松性和染色性,在高档服装、地毯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其原料之一丙二醇可来源于可再生的生物基原料。然而PTT属于可燃材料,易燃性极大的限制了其应用。本技术采用高效无卤反应型阻燃剂DDP和BCPPO制备了两种本质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该技术既可在酯交换法也可在直接酯化法中使用,产品具有阻燃性好,效果持久、不含卤素、无毒、对设备无腐蚀,对聚酯的其他性能影响不大以及可纺性好等特点;通过进一步创新思路,改进工艺,我们采用固相聚合方法研制合成出分子链结构可控的本质阻燃含磷PTT阻燃嵌段共聚酯,产品在具有前述优异本质阻燃性能的基础上,很好的保持了PTT的结晶性能,从而更好的保持了PTT特有的优异弹力回复性能。该技术可利用传统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固相聚合设备,操作简单,产品结构可控,性能稳定. 主要技术、指标: 特性黏数:0.8——1.5 dL/g,Tg = 45——65 °C, Tm = 210——230 °C,氧指数:25——30, 热分解温度(氮气)≥360 °C。 建设投产条件: 现有PET产能严重过剩,可在PET生产线上进行改造。 年产百万吨的生产线约需改造费百万元。
四川大学 2023-05-15
聚((甲基)丙烯酸-b-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甲基)丙烯酸-b-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将0.5~10重量份的双亲性大分子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试剂加到20~80重量份水中,形成水相;将水相和0.001~0.05重量份引发剂一起移入高压反应釜,搅拌中通氮气排氧10~30分钟,抽真空,重复2~3次,加入5~30重量份丁二烯,加热升温至60~80℃,聚合反应3~20小时,冷却出料。本发明流程设备简单,过程环保节能,产物聚((甲基)丙烯酸-b-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在胶粘剂、相容剂、分散剂等许多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浙江大学 2021-04-13
一种亚纳米线构筑聚环氧乙烷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池固态电解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纳米线构筑聚环氧乙烷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方法。具体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步骤:(1)亚纳米线表面接枝改性:将亚纳米线分散于弱极性溶剂中,再加入巯基化合物和光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及冰浴条件下反应4‑10小时;(2)复合固态电解质构筑:将聚环氧乙烷、锂盐与步骤(1)中改性后的亚纳米线溶解于极性溶剂中,搅拌均匀后浇筑成膜并常温干燥即可。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复合电解质中填料分散性差、尺寸匹配度低以及界面相容性不足等问题。
兰州大学 2021-01-12
一种基于γ-聚谷氨酸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γ‑聚谷氨酸的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低分子量聚谷氨酸水溶液并将pH调节至酸性,得到羧酸基团质子化的聚谷氨酸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金属离子溶液,搅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2)边搅拌边调节步骤(1)的得到的混合液的pH至碱性,然后向其中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固化,得到生物可降解材料。本申请的材料具有机械性能,可以提高其拉伸强度、韧性等,使其更能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拓宽了材料的使用范围,同时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能、吸附性能、抗菌性能和保湿性能,且可利用可再生资源生产,原料来源广泛且可持续,减少了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一种三聚氰胺-二醛缩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应用,其合成方法基于西弗碱反应原理,将三聚氰胺和二醛类化合物作为起始原料,采用一步溶剂热法,在高温下进行缩聚反应获得。该纳米材料不但具有强烈的荧光,还有很强的散射,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既可充当染料敏化剂来吸收太阳光进行光电转换又可代替光散射层重新捕获未吸收的太阳光,减小能量损失。 技术特点:聚合物纳米颗粒中既没有多环芳烃结构也没有长链共轭结构,但却能发出很强的荧光。同时,其荧光颜色可以通过改变激发波长调节。获得的聚合物纳米材料是一种纯粹的有机物荧光纳米材料,其中不含任何Cd、Hg、Pb等重金属离子,而且颗粒之间以共价键连接,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主要指标:白光发射谱带很宽,半峰宽可达150 nm,量子产率22%。应用情况:材料性质稳定,量子产率高。
兰州大学 2021-01-12
星恒电源锰系多元复合锂和三元材料动力电池生产线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2月,拥有以锰系多元复合锂为核心,包括锰系多元复合锂和三元材料的多条动力电池生产线,是国内知名的动力锂电池高新技术企业。历经16年发展,星恒已开展全球化产业布局,在苏州基地的基础上,星恒已在安徽滁州苏滁现代产业园投建滁州星恒,同时欧洲子公司、印度子公司相继成立。公司拥有以院士领衔的技术研发团队,掌握超级锰酸锂、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核心技术;拥有国际知识产权锰酸锂(专利号:01134448.2);拥有67项专利,实用新型专利42项,发明专利17项,外观专利8项;承担过11项“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课题,2项“973”课题,13项国家课题。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4-10
簇生朝天椒可育胞质的分子鉴定标记及保持系选育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簇生朝天椒可育胞质的分子鉴定标记及保持系选育方法,本发明首先利用种子培育簇生朝天椒优良品种的黄化苗,提取线粒体DNA,然后依据本发明的分子标记Mt_InDel10,筛选具有可育胞质基因型N的品种;最后以100%雄性不育系材料与入选的具有可育胞质基因型N的品种,花期杂交,根据杂交后代育性分离情况,快速选育具有优良表观性状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雄性不育三系配套杂交育种提供母本储备。本发明所述的选育方法将分子标记筛选和常规杂交育种结合,减少了常规选育的盲目性,缩短选育年限,提高定向选择效果,加快育种进程,对加快簇生朝天椒优良地方品种的改良和提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化学和物理双重交联的高强度甲壳素凝胶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化学和物理双重交联的高强度双交联甲壳素凝胶系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 法在低于甲壳素溶液的凝胶化温度下加入交联剂进行部分化学交联,然后将部分化学交联的甲壳素凝胶 浸入非溶剂中进行物理交联,水洗后得到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将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中的水置换为有 机液体得到甲壳素有机凝胶,双交联甲壳素水凝胶或有机凝胶经过干燥得到双交联甲壳素气凝胶;将双 交联甲壳素水凝胶或气凝胶热压制备双交联甲壳素生物塑料。本发明制备的双交联甲壳素凝胶材料具有 优良的力学性能、低密度和高比表面积等优点,并且容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基于马格努斯效应供电的自对流锚系海洋监测浮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马格努斯效应供电的自对流锚系海洋监测浮标,包括海上监测装置、中 心轴、上支架、多个浮筒、下支架、套筒、以及马格努斯发电装置,所述套筒两端分别与上支架和下支 架相连组成固定支架,所述中心轴通过轴承安装套筒内,海上监测装置设于中心轴顶部,所述浮筒对称 分布于套筒四周,浮筒上下两端分别与上支架和下支架固定相连,所述中心轴为空心轴,中心轴内设有 水下监测装置,所述马格努斯发电装置固
武汉大学 2021-04-14
一种整合新型仿生抗菌涂层预防植入物相关感染的泌尿系管材
本项目基于前期在合成可降解聚氨酯、聚氨酯药物载体方面已取得的一些阶段性结果,发明了一种在泌尿系导管表面重构类似于人体抗菌肽天然免疫屏障的新型泌尿系管材。该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适用于泌尿系疾病需要置入支架管或导管以预防感染、结石形成等多种临床状况。基于上述情况,该装置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同时由于泌尿系植入物感染、结石形成等发病率高且上升趋势,因此该装置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与市场前景。 1.创新性: 1).跳出局部使用抗生素来控制导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思维定势,创新性地借鉴和模拟人体正常组织的天然免疫体系,在泌尿系导管表面利用泌尿系抗菌肽聚氨酯缓释体重构类似于人体的天然免疫屏障。有效避免了抗生素局部使用既无法降低导管相关生物膜的形成,而且会导致耐药菌株产生的严重问题。运用抗菌肽构建泌尿系导管表面天然免疫屏障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2).将制备新型水性含Gemini的可控生物降解聚氨酯作为抗菌肽类药物缓释载体,降低了聚氨酯载体材料的生产成本,减少了材料中残留溶剂产生的生物毒性,克服了现有聚合载体材料必须使用有机溶剂的难题,确保在装载抗菌肽时,其多级结构不因有机溶剂而被破坏,由此获得具有高活性的用于泌尿系统的抗菌涂层。这种新型的水性聚氨酯作为抗菌肽的载体优越性是现已有聚合物药物载体材料所不能媲美的,具有原创性。 2.先进性: 1).抗菌肽对比抗生素抗生物膜形成作用优势明显:抗菌肽作用于细菌细胞膜,导致膜通透性增大以穿透、杀灭细菌,细菌必须改变膜结构,即改变群组基因才能防御抗菌肽作用,而这几乎不可能;与抗生素相比,其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机理独特、无耐药现象发生、适合局部使用等优点。 2).所选用抗菌肽组合均为人源性,且参与泌尿系抗感染天然免疫: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产气肠杆菌及阴沟肠杆菌均有明显抗菌活性,特别对革兰氏阴性细菌抗菌活性显著,甚至对于耐头孢类抗菌素的临床分离株大肠杆菌也表现出良好抗菌活性,抗菌肽均为人源性,且为小分子肽,在人类为高度保守基因序列,对人体细胞无毒害、均无免疫原性。 3).具备更加优越的全新抗菌肽装载技术:新型聚氨酯作为该类抗菌肽的载体优越性是目前已有聚合物药物载体材料不能媲美,前期研究已成功获得将各种疏水表面转变成亲水表面技术,表面极性提高,与聚氨酯材料粘结力显著提高,确保载有抗菌肽涂层与导管的表面能形成牢固粘结,完全实现新型可降解聚氨酯成功装载、缓释抗菌肽目的。 4).技术原创性强,占据同类产品技术制高点。 5).所涉及相关技术成熟,易于规模化生产,市场前景大。
四川大学 2016-04-2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27 28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