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综合
项目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
肝癌
靶向和选择性的抗癌小分子多肽
抗癌药物的靶向选择性、低耐药性是目前抗癌药物深度研发的难点和瓶颈。本成果发明了一种靶向肿瘤标志蛋白的小分子多肽,其不仅呈现对已筛选的肝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细胞强的抑制和杀伤作用,尤其是对肝癌呈现强的细胞选择性,具有开发为国家注册一类原创新药的前景。相关工作与成果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属于自主知识产权和原创研发。
西南交通大学
2015-12-26
靶向性治疗
肝癌
的铂类抗癌药物的设计及工艺开发
据2020年全球癌症数据报告统计,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 82万,结直肠癌 56 万,胃癌 48万,乳腺癌 42万,肝癌 41万,食管癌 32万,甲状腺癌22万,胰腺癌 12万,前列腺癌12万,宫颈癌11万,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78%;2020 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 71万,肝癌 39万,胃癌 37万,食管癌 30万,结直肠癌 29万,胰腺癌 12万,乳腺癌 12万,神经系统癌症 7万,白血病 6万,宫颈癌 6万,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83%。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2020年在我国其发病率位居第五位,死亡率高居第二位。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易被发现且发展迅速等特点,使得大多数患者在被确诊时就己经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化疗成为患者治疗选择的重要手段。铂(II)类抗癌药物如顺铂、卡铂和奥沙利铂对肝癌疗效确切,在临床上常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治疗肝癌,但其仍然存在靶向性差、严重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等缺点。因此,探索具有肝靶向性强、疗效高和毒性低的铂类抗癌药物已成为新一代铂类抗肝癌药物研究中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研究表明,在肝细胞表面镶嵌着丰富的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GA)特异性结合位点,且该位点与GA具有高度饱和性和亲和性。经后期研究发现GA受体是蛋白激酶Ca,其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远高于其他细胞,且GA自身还具有抗肝炎和保肝的功效。研究表明,GA对肝癌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杀伤肝癌细胞, 例如周期停滞、自噬和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等;另外,GA还可以通过增强肝脏抗氧化能力和抑制炎症反应,起到保肝护肝的作用。因此,本项目基于铂(IV)配合物独有的化学与生物性质且可以充当前药和GA具有特异性结合GA受体的特点,我们设想将GA受体特异性结合的药物分子GA与铂(IV)配合物相结合构建的双药给药体系,一方面可以将铂类抗癌药物递送到肿瘤部位,以增加药物在靶细胞、靶组织或靶器官之中的浓度,进而起到靶向性治疗和降低毒性的目的,为开发靶向肝癌细胞的铂类抗癌药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图 本项目立足生物医药领域铂类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及工艺开发,应用于肝癌患者的治疗,其原料易得,工艺绿色,成本低,科技含量高、应用前景大。相关研究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2200703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M673553XB)和淮安市2020“淮上英才”驻淮高校优秀博士等项目资助。近年来,在铂类抗癌药物及小分子抗癌药物领域,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Cancer Letters、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 、Bioconjugate Chemistry、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Bioorganic &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Bioorganic Chemistry等国际知名药物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这些研究成果为本产品的开发和宣传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围绕GA受体介导肝靶向,构建系列靶向肝癌细胞的铂(IV)类抗肿瘤配合物,使其可以形成具有主动靶向和多靶点作用的多功能铂(IV)配合物前药分子,并希望从中筛选出具有抗癌活性高、靶向性强和毒性低的新型铂(IV)抗肿瘤配合物。目前相关产品还处在实验室研发阶段,根据拟设计的项目合成路线,已合成出了最终目标化合物。体外抗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肝癌细胞系如HepG2、SMMC-7721、 Bel-7402 和 Bel-7404具有良好的抗癌活性且优于阳性药物顺铂,且对正常的肝细胞HL-7702和LO2毒性较低。另外,相关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和工艺路线的优化研究正在进行中。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本课题的开发及应用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前景。 本项目依托单位为淮阴工学院及其下属的江苏省特色资源开发与药用研究重点实验室。相关成果为本团队独立研发,知识产权清晰。项目可以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合作开发及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转化。
淮阴工学院
2021-05-11
揭示钙周期素结合蛋白CACYBP促进
肝癌
生长增殖新机制
研究人员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叠加肝癌队列标本验证证实CACYBP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高表达CACYBP的肝癌病人总生存时间及无疾病进展时间更短,预后更差;而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及小鼠模型发现缺失CACYBP的肝癌细胞株在体内和体外的生长增殖能力显著减弱。为了研究CACYBP调控肝癌生长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利用串联亲和纯化连用质谱技术,首次鉴定出环指蛋白41(RNF41)与CACYBP相互作用,并通过泛素化实验及放线菌酮追踪检测证实RNF41为CACYBP上游特异的E3泛素连接酶,在肝癌细胞中促进CACYBP的降解,且两者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CACYBP促进Ser10磷酸化使P27Kip1存留在胞浆中,从而加速细胞周期,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增殖,而RNF41对这一过程具有抑制作用。 该研究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癌队列标本、细胞功能及分子机制验证,一方面揭示了CACYBP促进肝癌生长增殖的上下游分子机制,另一方面为开发新型肝癌诊疗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山大学
2021-04-13
揭示多灶
肝癌
免疫异质性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
团队对12例多灶肝癌患者的45个肿瘤样本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测序及RNA测序。研究发现同一患者的大癌灶和小癌灶的基因组特征存在极大的相似性,包括相同的HBV-DNA整合位点,相似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突变特征及拷贝数变化情况,提示12例多灶肝癌患者的大癌灶和小癌灶属于肝内转移瘤。该团队进一步分析45个癌灶的免疫微环境,发现同一患者中,与大癌灶相比,小癌灶具有更多的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活性刺激因子以及预测PD-1抗体治疗疗效的干扰素相关特征在小癌灶中表达上调。免疫相关通路在小癌灶中富集,而增殖及血管生成相关通路在大癌灶中更富集。此外,大部分小癌灶呈现sia分型中的“免疫反应亚型”。这些结果表明,同一肝癌患者的小癌灶比大癌灶具有更活跃的免疫状态。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大小的癌灶对PD-1抗体治疗是否具有不同的治疗响应,该团队对8例接受PD-1抗体治疗的多灶肝癌患者全部癌灶的免疫治疗应答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其中5例多灶肝癌患者的大癌灶和小癌灶对PD-1抗体治疗存在混合反应,均体现为小癌灶具有更好的免疫治疗疗效——PD-1抗体治疗后,小癌灶平均缩小46.3%,而同一病例的大癌灶平均增加14.9%。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与
肝癌
相关的非编码RNA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癌症。我国肝癌病发率位居全球首位,肝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肝癌患者通常在肝癌晚期才被诊断,其5年生存率仅为15%。目前肝癌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或者血液活检中的甲胎蛋白(AFP)标志物等手段。但这些传统方法对于癌变早期存在敏感性低、特异性低等局限性,例如,血液活检中的甲胎蛋白特异性差,且往往到癌症晚期才能检测到其含量升高,可能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因此亟需找到一种可用于肝癌诊断及预后的可靠的新型液体活检标志物。 液体活检为一门新型的检测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可以作为无创检测的生物标志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分子和DNA分子,但这些标志物在灵敏度、误诊率和经济成本高等方面的缺陷导致它们很难被普及。RNA分子在细胞中拥有多个拷贝并且存在多种转录调控形态,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细胞状态和癌症动态发展过程,而且其检测成本也很低。 过去体液中的RNA标志物研究主要集中在miRNA等小RNA的研究,相对于细胞中大量的长RNA,miRNA的数量要少一个到两个数量级,因此提供的信息也有限。本项目另辟蹊径,通过对大量肝癌患者(HCC)、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和健康个体(HD)进行血浆中非编码RNA表达谱的高通量测序检测和分析,发现了一种非编码RNA,srpRNA (RN7SL1),的功能结构域可以稳定存在于血液中,并在区分肝癌患者和阴性对照组时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约90%)。并且,通过在独立验证集上的实时荧光定量检验(RT-qPCR),该srpRNA (RN7SL1)的功能结构域被证明在 肝癌的诊断及预后方面都具有可靠的临床表现。
清华大学
2021-02-01
一种治疗
肝癌
的中药癌毒方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
【发 明 人】 吴勉华;周红光;王明艳;程海波;陈海彬【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的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具体地说是涉及治疗肝癌的中药癌毒方及其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癌的中药癌毒方及其在制备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癌毒方系根据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癌毒理论由蛇舌草、僵蚕、蜈蚣、八月扎、太子参、麦冬、山慈菇按一定重量配比制成,全方驱邪消癌解毒为主,辅以扶正,本发明以肝癌H22移植瘤小鼠为材料,药理实验结果表明癌毒方的抗癌作用:结果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24.5%、42.8%,21.1%,显示出抑制H22瘤块生长作用;低、中、高剂量组瘤块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7.16%、60.52%、57.59%,显示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能阻断TLR4高表达,阻断TLR4胞内信号转导的MyD88依赖性途径,抑制下游NF-кB蛋白表达。实验表明癌毒方可用于制备抗肝癌的药物。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4-13
一种与
肝癌
相关的非编码RNA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项目成果/简介: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三大致死性癌症。我国肝癌病发率位居全球首位,肝癌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由于肝癌的早期诊断缺乏可靠的生物标志物,肝癌患者通常在肝癌晚期才被诊断,其5年生存率仅为15%。目前肝癌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或者血液活检中的甲胎蛋白(AFP)标志物等手段。但这些传统方法对
清华大学
2021-01-12
维肝——全球领先的
肝癌
前期疾病诊断和手术规划领航者
医生重建肝脏三维结构时间:1-2小时 ,效率低 无法自动计算肝体积和自动分段 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一、项目进展 创意计划阶段 二、负责人及成员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入学/毕业时间 刘凯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 2020.9/2024.6 胡思蓉 国际学院/金融数学 2019.9/2023.6 黄康平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 2021.9/2025.6 三、指导教师 姓名 学院/所学专业 职务/职称 研究方向 张学军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教授 图像识别 四、项目简介 医生重建肝脏三维结构时间:1-2小时 ,效率低 无法自动计算肝体积和自动分段 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团队提出了肝脏诊断医疗辅助云平台新方案。我们有四大核心技术,第一是首创TPS与FFT结合进行肝脏硬度检测,肝脏采用cine-tagging网格标签,空域与频域相结合;第二是基于医学图像的多模态、多特征量的肝脏疾病检测方案,多模态、多特征量融合,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肿瘤检测识别率行业领先高达97% ;第三是FPGA+边缘计算赋能CT数据腹部器官三维重建,建模时间从1-2小时降为1-2分钟;第四是首创 边缘差分检测算法,解决了纤维化肝脏难以快速精确建模的世界难题,建模精度世界领先。目前有发明专利 9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软著12项。我们与美国南加大、日本岐阜大学、德国布莱梅大学肝脏诊断领域国际知名专家就肝脏纤维化建模、CT数据肝脏器官分割等课题展开合作研究。2021年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 团队成员刘凯、曹欣燃与指导老师张学军教授同中国科学院蒋田仔、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陈华富、吉林大学教授王世刚、南开大学教授程明明就“精准目标分割与识别”主题进行交流讨论。美国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腹部影像科放射学主任Vinay Duddalwar对本项目进行肯定和推荐。我们的肝脏纹理分析方法被RSNA北美放射学会评为“最佳肝硬化成像工具”。我们与6家国内外顶尖医疗院校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
广西大学
2022-08-11
建立胎儿结构异常超声筛查策略、转
诊
体系和超声诊断新技术指标的研究
本项目属于医药卫生领域应用技术类研究成果,主要研究胎儿结构异常超声筛查策略、转诊体系以及超声诊断新技术指标。设计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依据四川省人口出生特点及四川省卫生厅备案具备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情况,纳入四川省内6个省、市级产前诊断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妇幼保健院、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攀枝花市妇幼保健院、德阳市人民医院)产前检查孕妇人群,以初步建立地域为特点的胎儿结构异常超声筛查策略、转诊体系。深入探讨超声诊断新技术指标,包括建立四川省胎儿超声软指标参考值范围,为临床科学决策提供数据依据;初步建立早孕期超声筛查技术规范;对相关高危人群进行胎儿针对性检查,初步建立针对性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技术规范及针对性胎儿神经系统超声检查技术规范,合理应用医疗资源,提高全省产前超声医师诊断技能;建立超声监测胎儿心功能评价宫内治疗胎儿心律失常的方法,探讨超声引导胎儿脐静脉穿刺技术应用。
四川大学
2016-04-22
苏打盐碱地大规模以稻
治
碱改土增粮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
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CAS IR GRID)以发展机构知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为目标,快速实现对本机构知识资产的收集,长期保存,合理传播利用,积极建设对知识内容进行捕获,转化,传播,利用和审计的能力,逐步建设包括知识内容分析,关系分析和能力审计在内的知识服务能力,开展综合知识管理.
吉林农业大学
2021-05-0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第62届高博会将于2024年11月重庆举办
2
2024年云上高博会产品征集
3
征集高校科技成果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