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代谢组方法无创检测肠道疾病
该项目通过使用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确定不同肠道疾病的粪样代谢组,可无创检测早期肠道异常,为进一步临床检查提供线索。 此外,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伴随着代谢的变化,对代谢组信息的全面测量分析和实时追踪可以观察疾病早期的代谢变化,同时可以建立与健康相关的大数据库,进而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建立各种疾病的专家系统,这样的专家系统可以对疾病进行预测和防治。 科研行业,预期经济效益在百万量级。健康管理行业,预期经济效益达千万量级。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21-01-12
肠道菌群与疾病
肠道菌群致病的“肠脑轴心”理论已经在肥胖、糖尿病、肿瘤等疾病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证实。我们的研究初步证实,肠道菌群在病原微生物感染、酒精成瘾等过程中,菌群种类、丰度会发生显著性变化,细菌自身以及代谢物可能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吕聪、于政权课题组在预防肠道疾病领域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在肠道稳态和损伤修复过程中,肠道干细胞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肠道干细胞命运及功能受到微环境等多种因素的调控。
中国农业大学 2022-05-31
一种适用于肠道病变检测的太赫兹内窥镜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肠道病变检测的太赫兹内窥镜及检测方法。包括插入肠道的组合管体、太赫兹信号增强模块、太赫兹检测模块和实时成像模块,组合管体主要由套管、套头和半球形玻璃罩组成,太赫兹信号增强模块主要由可调谐激光器和安装在套管内的光纤组成,太赫兹检测模块主要由太赫兹波探测器和太赫兹波发射器以及安装在组合管体内的第一不锈钢金属线和第二不锈钢金属线组成,实时成像模块主要由图像处理与传输电路板以及安装在组合管体内的电源线、视频信号线、LED冷光源和CMOS摄像头组成。本发明实现了在肠道病变初期对其进行准确的检测,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具有获取信息丰富、结构紧凑操作方便、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浙江大学 2021-04-13
疾病相关表观标志物定量检测系统
“疾病相关表观标志物定量检测平台”基于“质量取决于设计”的研发理念,以“一体化、数字化、小型化”为目标,采用独特的生物信息通路设计,实现基于基因捕捉富集分离的样本分离技术与定量 PCR 检测技术的优化组合(一体化); 在样本分离、检测等各个环节设立多重质控体系, 以数字化实现结果自动呈现,并定量实时呈现质控数据,精准监控结果(数字化)。填补 了国际市场上从单个到全基因组之间存在巨大的空白,易于操控,适用于普通实验室(小型化)。
北京交通大学 2023-05-08
一种大菱鲆弧菌和鱼肠道弧菌的双重LAMP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重LAMP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同时检测大菱鲆弧菌和鱼肠道弧菌。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所述LAMP检测体系中含有检测大菱鲆弧菌luxR和鱼肠道弧菌ToxR基因的引物组,该引物组分别包含luxR基因和ToxR基因的一对外引物F3、B3和一对内引物FIP、BIP;内引物BIP上分别含有EcoR?Ⅰ和EcoR?Ⅴ酶切位点。该发明方法灵敏度高,特异型好,检测成本低廉,检测速度快。
青岛农业大学 2021-04-13
PB6肠道益生菌
产品用途:改善肠道菌群,降低肠道有害菌的毒性作用。 产品特点:PB6的芽孢杆菌属细菌当作为益生菌给予时可用于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另外,可有效治疗免疫相关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共同开发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比利时Kemin(凯敏)药业有限公司。
江苏师范大学 2021-04-11
疾病标志物检测用半导体光电生化智能传感技术
疾病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对于疾病早期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其状态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疾病标志物的发现与鉴定对于疾病早期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其状态的改变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基于化学修饰电极的生物传感器可将电极表面生物分子反应产生的信息直接转换为电信号加以输出,有望为癌症、传染性疾病、炎症等重大疾病的标志物检测提供快速、便捷的自动化方法。然而,抗原及抗体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与电极界面的电荷传输机制尚不明晰,制约了这一传感技术在疾病标志物检测中的发展与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 2022-07-27
基因新发突变类精神疾病诊疗系统
        我国精神疾病发病率高且增长趋势明显,是我国推进国民大健康战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然而当前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缺乏发病机制的依据,主要以临床表型为指标。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与人体基因新发突变相关,这种不在父代而仅在子代发生的基因变异对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极具重要性。         研发团队建立了从患者新发突变基因组学到转录组、蛋白组学的完整生物组学发病机制临床辅助诊断系统,填补了精神疾病临床诊断的组学机制评价空白,系统自动生成辅助诊断报告和用药风险分析,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符合领域发展的国际行业趋势,具有巨大的市场推广潜力。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中试放大及产业化工艺开发资金支持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皮肤疾病热疗仪
1 成果简介皮肤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不仅带给人们机体上的痛苦,而且对外貌形象也有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到生命,但是目前尚无高效的治疗方法。仅从痤疮(粉刺)一项来说,西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 80%的青少年曾经患过痤疮。因此,寻找一种快速高效的治疗手段,对医生和广大皮肤疾病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皮肤疾病热疗技术是根据皮肤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结合内部组织和体核的情况,分析加热时的温度场分布,然后结合细胞实验提出的一种物理无创范畴的新理念。这种突破性诊疗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微创和无创性,实验证明,其可以对常见的皮肤病致病细胞产生较强的杀伤作用,并对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且有可能增强免疫力,作为一类新兴的皮肤病治疗技术有重要意义。 清华大学研发的皮肤疾病热疗仪属于重大疾病诊疗新技术的研发范畴,在国内尚属首创,国际处于领先地位,将产生多项发明专利。本仪器属于绿色治疗范畴,具有低成本、见效快、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产品定位主要针对痤疮的治疗,是一款人性化、便携化、精确化和智能化的大众理疗产品。2 应用说明医学上认为痤疮丙酸杆菌是引发痤疮的主要原因,在加热治疗痤疮时,热对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是治疗效果的决定性因素。清华大学所做的流式细胞实验证明, 48℃是温度的一个分界点,低于这个温度时,成纤维细胞的存活率较高;温度在 49℃或者更高时,细胞的存活率明显下降, 而且加热时间不宜太长, 150s 是一个合适的时间。因此我们采用 48℃、 150s作为每次治疗的标准,通过反复治疗达到效果。 此外,热疗仪不仅仅是针对痤疮的治疗,而且可以调整加热温度及加热时间,在对其他皮肤病致病细胞热敏感性的相关研究以后,同样可用于治疗,可以实现“ 一机多用” 标。3 应用范围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设计不同尺寸和外观的产品,适用于医疗机构、个人和家庭。4 效益分析( 1) 广阔的市场:受痤疮等皮肤病困扰的人群多,而且病程持续时间长。中国有 13000个县级以上的医院,有很大一部分低收入人口,急需自主创新的、低治疗成本的医疗新技术。 ( 2)产品竞争:美国的治疗产品是目前恒温治疗方面唯一的产品,年产值达 13 亿美元。 ( 3)技术优势:基于 MSP430F412 超低功耗单片机的嵌入式测温和控温系统; 具有很好的控温功能以及很高的系统的效益、灵活性和可靠性。 ( 4) 治疗优越性:见效快、副作用小、较低成本。 ( 5) 环境友好:本设备对周围环境不造成影响。不排放任何污染物质,消耗材料仅为电能。5 合作方式融资投入、 市场推广。
清华大学 2021-04-13
1 2 3 4 5 6
  • ...
  • 138 139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