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及其分段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能量回收,旨在提供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及其分段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超级电容和电机、低压端电流表、双向Buck-Boost变换器、高压端电流表、PWM控制器、低压端继电器和高压端继电器;低压端继电器和高压端继电器均为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动触点、第一静触点和第二静触点;低压端电流表设于超级电容与低压端继电器的动触点之间,高压端电流表设于电机与高压端继电器的动触点之间;各设备分别通过信号线连接至PWM控制器。本发明可直接用于现有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上,提高其制动能量回收的效率、增加节能效果、延长其续驶里程。
浙江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能量捕获的能效公平性优化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量捕获的能效公平性优化方法,包括: 获取初始数据,包括基站发射功率、路径损耗因子、网络接收阈值、 用户与单层网络的基站之间的距离、网络总带宽和其它层网络的基站 对用户的干扰;在频谱正交分割的情形下,根据路径损耗因子和网络 接收阈值,得到覆盖概率的平均对数;根据覆盖概率的平均对数、网 络总带宽和网络接收阈值,以网络能效值最大为目标建立网络能效模 型,基于网络能效模型得到网络接收阈值的隐函数;将初始数据输入 到网络接收阈值的隐函数,得到最优网络接收阈值和最优网络能效值。 本发明在保证用户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整个网络的能量公平性。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1
高能量、长寿命的水系可充放 镍铋电池
利用三维高结晶度的Bi纳米结构抵消储能转换反应引起的结构内应力,成功构筑了首款可充放的Ni//Bi电池(Adv. Mater., 2016, 28, 9188–9195.)。为了进一步提高镍铋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寿命,该团队在前期基础上最近通过原位活化的策略制备了一种高载量的三维多孔的铋-碳复合材料,作为水系镍铋电池的高性能负极材料。这种多孔氮掺杂的碳三维结构不仅可以实现高载量铋的均匀负载,而且可以提供快速的电子传输和离子扩散的通道,有利于提高电极的容量和倍率性能。因此,制备的铋-碳复合电极具有很好的润湿性和活性面积,表现出较高的容量(2.11 mAh cm-2和166.2 mAh g-1)和优异的倍率性能(2.11 mAh cm-2和120 mA cm-2)。更重要的是,基于这种铋-碳复合材料为负极,Ni-NiO为正极组装的柔性镍铋水系可充放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16.9 mWh cm-3)和出色的循环寿命(充放电5000次后仍有94%的容量保持率),优于很多研究报道的水系电池。
中山大学 2021-04-13
一种弹簧储能式汽车制动能量回收装置
汽车在制动时,一般利用车轮制动器将汽车的势能和动能转化为热能,车轮制动器是根据摩擦原理制成的;在汽车长时间连续制动时,制动器的热负荷非常大,使得制动鼓(盘)的温度大幅度升高,从而使摩擦因数下降、磨损加大,结果使制动器失去或部分失去制动效能。部分大中型商用车安装的非摩擦原理的电涡流缓速器或液力缓速器能降低制动器的热负荷,但还没有制动能量回收的功能;电涡流缓速器还需要励磁,额外消耗电能。本专利设计的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利用发电机发电,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回收制动能量,当汽车制动至较低车速时,发电机转速
长沙理工大学 2021-01-12
城市轨道列车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轨道列车再生制动能量综合吸收利用系 统,包括能量回馈逆变器、储能单元、DC/DC 双向变换器及直流平波 电容;能量回馈逆变器的直流侧、DC/DC 双向变换器的高压侧均与直 流平波电容相并联,同时与直流母线的正负极相并联;DC/DC 双向变 换器的低压侧与储能单元相连;能量回馈逆变器的交流侧与牵引变电 站内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相连,用于将直流母线上的再生制动能量进行 逆变,供牵引变电站内用电设备使用。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系统 的再生制动能量吸收利用方法。本发明基于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情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延边大学李东浩教授课题组:靶型多腔电泳同时分离与制备细胞外囊泡
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连续梯度非均匀电场结合梯度凝胶孔径分布的靶型多腔电泳装置(Circular Multicavity Electrophoresis,CME)实现细胞外囊泡的分离制备。
延边大学 2025-02-12
N 乙酰葡萄糖胺在制备用于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N 乙酰葡萄糖胺在制备用于诱导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制剂中的用途,本发明从动物水平、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的实验明确了N 乙酰葡萄糖胺能够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协同作用,从而增强TRAIL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瘤作用,本发明从分子水平揭示二者协同作用后死亡受体的活性及蛋白量改变,阐释了N 乙酰葡萄糖胺促进TRAIL诱导非小细胞肺癌凋亡的作用机制。本发明首次将N 乙酰葡萄糖胺与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协同作用应用于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中,这对于提高肿瘤细胞对TRAIL的敏感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意义重大。
青岛大学 2021-04-13
哺乳类动物细胞反应器
针对哺乳类动物细胞培养特点,本装置专门设计配置了无损伤的气体供应与气体分布系 统,无泡及微泡通气装置,可解决各种培养条件下气泡对细胞的伤害;低剪切力搅拌系统,良 好的混合效果,可满足悬浮和微载体贴壁细胞培养。根据细胞培养要求可以配置各种形式搅拌 桨 (三叶 大倾角桨式搅拌桨、二叶大倾角桨式搅拌桨、三宽叶螺旋桨式搅拌桨等) ;在线清洗 (可选) 和全自动在线灭菌 (可选) ,全自动在线灭菌过程具有空罐灭菌、间接实罐灭菌、直接实 罐灭菌模式,以满足不同工艺使用要求;四气控制系统,表面通气和深层通气相结合,采用 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联动控制,可实现pH和DO的自动控制;精确补料、换液系 统,以满足连续培养的需要;在线细胞显微观察仪,可在线观察分析细胞的生长状态;在线活 细胞浓度传感器,可在线检测活细胞浓度;在线尾气检测,可在线测检排气氧、二氧化碳。结 合其它参数和检测更深把握细胞培养过程的代谢流分析与控制。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4-11
新冠病毒如何侵染人体细胞的研究
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学周强研究团队在论文预印本网站BioRxiv再次发文,报道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与细胞表面受体ACE2全长蛋白(以下简称ACE2)的复合物冷冻电镜结构,揭开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神秘面纱。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的关键在于冠状病毒的S蛋白与人体ACE2的结合。准确地说,是S蛋白“劫持”了原本是控制血压的ACE2,通过与它的结合入侵人体。一个人体细胞的蛋白,怎么会与病毒发生联系?西湖大学特聘研究员陶亮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人体想象成一间房屋,把新冠病毒想象成强盗,那么,ACE2就是这间房屋的‘门把手’;S蛋白抓住了它,病毒从而长驱直入闯进人体细胞。”虽然S蛋白和ACE2是敌我双方接触的最前线,但在此次疫情暴发前,科学家们从未看清ACE2的全貌及ACE2与新冠病毒S蛋白的相互作用。两天前,周强实验室在世界范围内率先报道了ACE2的高分辨三维空间结构,这一次,他们进一步解析出ACE2与新冠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结构域的复合物结构。
西湖大学 2021-04-10
非流式激光散射法血细胞分类计数仪
高校科技成果尽在科转云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9 30 31
  • ...
  • 62 63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