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催化臭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近场耦合技术
        对于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单独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存在臭氧剂量大、气体回收难、出水毒性高等问题,而单独生物降解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周期长、设备成本高。催化臭氧氧化与微生物降解近场耦合工艺则将按序进行的催化氧化装置和生物挂膜装置两个处理单元合并,利用催化臭氧技术提高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同时采用生物膜技术减少后续处理成本,能够实现低成本提高COD、色度和浊度去除率的效果,同时降低出水毒性,减少环境生物风险。
东北师范大学 2025-05-16
循环利用磷化工副产物磷铁制备能源材料
成果描述:拥有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采用磷铁在水溶液中电解制备高纯度FePO4,以水中的氧为产物提供氧源,可以实现原位除杂,不受磷铁的原料来源限制;采用价廉的磷铁和空气中的氧为原料,通过与锂盐和补充磷源或铁源在可控气氛下反应制备粒度和碳含量可控的LiFePO4,避开了目前合成方法中的专利技术壁垒问题,不存在知识产权纠纷,将废物循环利用与能源材料耦合起来,节能环保,从源头上降低了磷酸铁和磷酸铁锂的生产成本;所采用的原料均为大宗化工产品,磷铁副产物中的杂质可以通过反应工艺控制进行无害化处理,在原料的供应和价格方面都非常稳定;通过工艺控制和反应原料的组合,可以将反应产生的CO2等副产物循环利用,实现零排放的绿色清洁工艺;将添加剂与磷铁和锂源及补充的铁源或磷源充分混合,添加剂在后续的反应中既可以起保护作用,又能形成对磷酸铁锂颗粒的原位包覆及控制晶粒生长作用,能够极大提高正极材料的导电性能;采用的工艺路线容易控制,工艺稳定性好,容易实现大批量生产;由于本技术路线使用比较低廉的磷化工副产物磷铁和大宗化工产品,原料成本只是其他工艺原材料成本的1/3~2/3,非常具有市场竞争力;本项目前期采用全新工艺研制的磷酸铁锂材料克容量已达到或超过市售产品,1C放电容量达到120 mAh/g以上,而且成本和生产工艺有非常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产品专门提供给各种电动车、电动工具、手机、笔记本电脑、蓝牙器件、UPS不间断电源、摄像机、播放器、游戏机、电动玩具、清洁器和极端气候环境下的武器装备等产品所需的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特别在电动车领域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主要应用领如图3所示。作为电动车电源,磷酸亚铁锂动力电池具有热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寿命长、倍率性能好、耐高温、绿色环保等特点,备受关注。与以往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CoO2、LiMn2O4、LiNiMO2等相比,磷酸亚铁锂的安全性能与循环寿命是其它材料所无法相比的,这些也正是动力电池最重要的技术指标,而且循环稳定性好,1C充放循环寿命达2000次。单节电池过充电压30V不燃烧、不爆炸,穿刺不爆炸。在未来地几年内,磷酸铁锂地市场需求量将达5万吨以上,尤其是在动力型电池应用方面对磷酸铁锂地需求将大幅增加。目前全球磷酸铁锂生产能力小于2000吨/年,投资磷酸铁锂项目风险小,回报快。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FePO4基本参数:纯度≥97%,粒度≤1μm,而且根据需要可以进行调控。LiFePO4基本参数:Li =~4.4%, Fe=35.4%, P=19.6%, C=2~6%。物理参数:松装密度 ≥0.5g/cm3, 振实密度 ≥1.0g/cm3, 中位粒径 ~4μm。涂片参数:LiFePO4: C : PVDF=90:3:7,极片压实密度:2.1-2.4 g/cm3。电化学性能:克容量>120mAh/g 测试条件:1C, 全电池。克容量>140mAh/g 测试条件:纽扣0.1C, 电压4.2-2.5V。 国际先进,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制备及其应用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基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真正实现清洁氢气来源的“绿氢”技术。然而,目前制约电解水制氢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是贵金属基电催化剂高昂的价格。近年来,研究者开发了多种廉价、高效的电解水阴极析氢非贵金属电催化剂,其中硫化钼(MoS2)基催化剂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析氢性能最好的非贵金属催化剂之一,其具有类铂活性。然而,这类高活性催化剂往往更易受到复杂催化反应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催化剂表面发生重构并破坏其几何/电子结构,造成催化剂失活。 基于此,本团队提出了具有分子选择性的栅栏工程,解决了高活性Co掺杂MoS2析氢反应催化剂活性与稳定性之间的权衡问题。这一策略为设计高效、稳定的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新思路。当将该MoS2基(Co-MoS2@CoS2)阴极催化材料与实验室自制的高活性钴镍双金属硒化物析氧反应阳极配对用于实验室自制的碱性电解水(AWE)双电极电解系统时,在电流密度400 mA/cm2下持续分解500 h没有明显的衰减。 随着我国进一步推进去碳化,电解水制氢有望成为能源变革的核心。在此背景下,只有大力推广电解水制氢,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绿氢需求。为此,需要大幅扩大电解水制氢装置规模,让电解水制氢在国民经济去碳化中发挥关键作用。
北京理工大学 2022-09-16
清洁能源
公司经营范围: 经营开发、制造、销售汽车零部件、电器机械及器材、环保设备、机床工具、电力设备及器材、通信设备(不含接收和发射设施)、计算机及其零部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产品、仪器仪表、办公机械产品、风力发电设备;装备制造业、房地产开发业,金融业投资;进出口贸易、高新技术咨询服务。
重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2021-02-01
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项目
氢能源是高效的绿色能源,如何低廉高效的大规模生产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电解水制氢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寻找廉价高效的非铂电催化剂成为时下研究热点。本项目分别采用辐射法及水热法制备了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其催化析氢性能优于商用Pt/C(20%Pt)催化剂,而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适合大规模制备。
北京大学 2021-02-01
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项目
氢能源是高效的绿色能源,如何低廉高效的大规模生产是制约其应用的一个关键因素。近年来,电解水制氢受到学术界广泛关注,寻找廉价高效的非铂电催化剂成为时下研究热点。本项目分别采用辐射法及水热法制备了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 其催化析氢性能优于商用Pt/C(20%Pt)催化剂,而且具有良好的催化稳定性, 适合大规模制备。应用范围 本项目实现了低成本电催化析氢催化剂钼硫化物/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可取代贵金属Pt/C催化剂,应用于电催化析氢领域。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电解水制氢、氢燃料电池及相关电动设备。
北京大学 2021-04-13
新型铼功能材料在清洁能源生产中的应用技术
采用萃取及氧化/萃取工艺装置处理某石化公司催化裂化汽油,使其硫含量达欧 V 排放标准,同时提高燃油收率;优化功能材料的合成方法,降低成本,便于工业化应用;合成新的功能化的离子液体,提高萃取选择性,达到深度脱硫标准;将离子液体萃取与氧化技术耦合,研究氧化/萃取脱硫技术难点,如选择合适的氧化剂、制备高效的催化剂等;优化离子液体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废液的产生,进一步探索离子液体循环利用的新方法;完善工业化应用所必须的各种基础数据。克服传统加氢脱硫体系存在的温度高、压力大、副产品多等弊端,实现常温常压油品深度脱硫,催化剂循环利用。克服传统加氢脱硫体系存在的温度高、压力大、副产品多等弊端,实现常温常压油品深度脱硫等技术手段。
辽宁大学 2021-04-11
氢能源车用纳米结构镁基合金复合储氢材料
针对车载氢能源的难题,开展纳米结构镁基合金复合材料储氢研究,特别开展了 Mg 纳米线的储氢性能研究。 MgH2(7.6wt% H2)是理想的轻质储氢材料之一,但其缓慢的吸放氢动力学和相对高的操作温度,限制了它的发展。为了改善镁基材料的储氢性能,通过气相传输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 Mg 纳米线。结果表明,改变载气流速、传输温度和沉积基底,可以控制 Mg 纳米 10线的长度和直径。测试结果显示,Mg 纳米线降低了脱附能垒,改善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直径为 30-50nm 的 Mg 纳米线具有良好的可逆储放氢性能。 研究成果发表在 J. Am. Chem. Soc.,J. Phys. Chem. C,J. Alloys Compds 等期刊上,授权发明专利 2 项。
南开大学 2021-02-01
氢能源车用纳米结构镁基合金复合储氢材料
针对车载氢能源的难题,开展纳米结构镁基合金复合材料储氢研 究,特别开展了 Mg 纳米线的储氢性能研究。 MgH2(7.6wt% H2)是理想的轻质储氢材料之一,但其缓慢的吸 放氢动力学和相对高的操作温度,限制了它的发展。为了改善镁基材 料的储氢性能,通过气相传输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 Mg 纳米线。 结果表明,改变载气流速、传输温度和沉积基底,可以控制 Mg 纳米 线的长度和直径。测试结果显示,Mg 纳米线降低了脱附能垒,改善 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直径为 30-50nm 的 Mg 纳米 线具有良好的可逆储放氢性能。研究成果发表在 J. Am. Chem. Soc.,J. Phys. Chem. C,J. Alloys Compds 等期刊上,授权发明专利 2 项。 
南开大学 2021-04-13
氢能源车用纳米结构镁基合金复合储氢材料
针对车载氢能源的难题,开展纳米结构镁基合金复合材料储氢研究,特别开展了Mg纳米线的储氢性能研究。 MgH2(7.6wt% H2)是理想的轻质储氢材料之一,但其缓慢的吸放氢动力学和相对高的操作温度,限制了它的发展。为了改善镁基材料的储氢性能,通过气相传输的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Mg纳米线。结果表明,改变载气流速、传输温度和沉积基底,可以控制Mg纳米线的长度和直径。测试结果显示,Mg纳米线降低了脱附能垒,改善了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能。实验结果显示,直
南开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 259 260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