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常见的材料
铝合金箱包装,含卡纸、胶片、黏土、油泥、石膏、木材、金属、塑料等。
宁波华茂文教股份有限公司 2021-08-23
保温材料试验机|保温材料现场拉拔仪|材料试验机
产品详细介绍保温材料试验机|外墙保温材料试验机|墙体节能保温材料试验机|外墙保温材料现场拉拔仪|外墙保温材料检测设备 产品名称:保温材料试验机 型号:WDW 数量:10000 品牌:思达 包装:木箱  价格:电议 公司名称:济南思达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外墙材料试验机基本配置 设备名称 型号 微机控制保温材料试验机 WDW 数显鼓风干燥箱 101-0A 行星式搅拌机 JJ-5 钢球 0.5Kg-1Kg 氧指数测定仪   试验机筛   拉拔仪   电子天平 200g-0.1g 电动振实台 ZTS-96 标准养护箱 40B 表观密度测定仪   诚模 40×40×160 2组4只(钢制) 外墙保温材料适用标准: JC/T992-2006《墙体保温用膨胀聚乙烯板胶粘剂》 JC/T993-2006《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乙烯板抹面胶浆》 JC/T547-2005《陶瓷地砖胶粘剂》 JG149-2003《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JC890-2001《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 JC/T907-2002《混凝土界面处理剂》 JG158-2004 《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 DBJ01-38-2002《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 聚合物水泥砂浆胶粘剂》 DBJ/T01-50-2002《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 柔性耐水腻子》 二、产品详细介绍 【1】微机控制保温材料试验机  微机控制保温材料试验机主要用途: 微机控制保温材料试验机是专门针对复合砂浆保温系统、聚苯板薄抹灰外墙保温系统、硬质聚氨脂发泡复合板外墙保温系统及其它外墙保温系统及屋面保温材料进行各种理化性能试验测试研制的。 微机控制外墙保温材料主要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WDW-10 WDW-20 WDW-50 WDW-100 最大试验力 10KN 20KN 50KN 100KN 测试范围 最大试验力的2%-100% 试验机精度级别 1级 试验力度准确 优于示值的±1% 位移测量 分辨率为0.01mm 变形准确度 优于±1% 调速范围 1-200mm/min 试验空间 600mm 无极调速 采用直流伺服电机及控制系统 试验空间调整结构 伺服电机,同步带转动 外观 符合国家GB/T2611 试验保护功能 过载保护 安全保护功能 限位过载保护 主机尺寸 720×490×1850 主机形式 门式框架结构 重量 约650Kg 工作环境 室温~45°,湿度20%~80% 【2】现场拉拔仪 主要用途:       现场检测外墙饰面砖、外墙外保温材料、油漆、涂料的粘结强度  功能特点: (1)高精度:最小可测得0.001kN的力值;   (2)高效率:该检测仪的加压方式与传统的加压方式相比,加压速度可提高近10倍,彻底减轻因加压结构不妥而带来的检测疲劳;    (3)采用软件标定,无须拆开压力表,只需将压力加到指定值,轻按一键即可完成,极大地方便用户的标定和使用,是最新的更新换代产品;  (4)采用高效镍-氢充电电池,可反复长久使用。        仪器主机依行业标准《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设计,可连续均匀加荷,手动泵与专用千斤顶连为一体,结构紧凑,经久耐用,采用液晶显示粘结力值,自动准确的记录粘结力值并给予峰值保持,该产品采用高效镍-氢充电电池,小巧轻便,总重约3千克,便于现场携带和使用,完全符合《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 JGJ110-97的要求,使用标准块的规格为95mm×45mm×8mm和40mm×40mm×8mm,保温材料标准试块的规格为100mm×100mm×8mm, 在满足合格要求时的最小拉力为0.64kN,最大拉力为2.56kN,针对饰面砖粘结强度低和粘结力小的特点,专将最大拉力设计6.00kN,以确保仪器的检测精度.       该检测仪是原有体积大、结构繁杂、操作不便型检测 仪的理想替代产品,该检测仪已在全国许多施工单位、工程质量检测站(中心)、试 验室、科研院所及监理单位等得到广泛应用,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 三、系统基本配置 微机控制外墙保温材料试验机系统基本配置 1、试验机主机:1套 1.1交流伺服电机:1套 1.2调速器:1套 1.3负荷传感器:1只 1.4精密滚珠丝杠:2套 1.5减速系统:1套 2、思达全数字控制系统:1套 3、光电编码器:1只 4、联想品牌计算机:1台 5、HP品牌喷墨打印机:1台 6、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控制软件:1套 7、随机工具(提供安装、维修、操作所需的专用工具及清单):1套 8、拉伸附具:1套 9、压缩附具:1套 10、弯曲附具:1套 11、技术资料: 包括:使用说明书 软件使用手册 合格证、装箱单 现场拉拔仪基本配置 1、主机壹台;(含高精度传感检测单元)       2、SW-4B智能数字峰值保持表壹只;   3、传感器连接导线壹根;        4、标准块两组各叁只(95mm×45mm/40mm×40mm)     5、说明书壹本;    6、行业标准规范壹套;   7、铝合金包装箱壹只;  8、充电器壹个 9、合格证和保修卡各壹张 四、售后服务 1.供方为需方免费安装、调试、并为其培训操作人员. 2.设备质量保证期壹年,壹年内出现质量问题供方免费维修.
济南思达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2021-08-23
抗脑缺血1类化学新药DBZ的开发
完成人简介:郑晓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草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效应成分分析”重点研究室主任,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特聘专家,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九三学社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西北大学主委,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团队带头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成果内容:丹参素冰片酯(DBZ)是课题组应用代谢物组学研究技术,采用HPLCMS、GCMS、GCFTIR、NMR等技术手段,在复方丹参方效应成分的基础上,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君使”对药的化合物设计方法,结合现代药物化学和药理学,设计、合成的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脑缺血)的新药候选化合物。DBZ显著的抗脑缺血损伤活性,并从血管新生、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方面深入全面地揭示了其多环节的作用机制,相关文章发表在药学领域国际权威期刊《英国药理学杂志》上。 DBZ具有易于制备、工艺可控、高效低毒等特点,是一个成药能力良好的化合物。现已完成大规模化的非光学活性DBZ生产工艺(20Kg/批),并建立光学活性DBZ拆分工艺,建立光学活性DBZ不对称合成工艺;同时开发出光学活性的右旋 DBZ 10公斤级合成工艺。建立了DBZ原料药质量标准、DBZ脂肪乳剂的工艺。 现已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4项, 1项PCT国际专利获58个国家及地区授权。 成果用途: 该项目研究内容及产品涉及治疗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抗脑缺血)(1类化药)开发。 成果成熟度:中试产品阶段(已解决关键技术,需要合作进行产业化攻关) 转化方式:技术入股、合作推广,本项目欲融资8,000万元占股20%,按照国家 1 类新药的申报要求,展开研发、产业化的规范市场运作和资本运作。 成果知识产权情况 专利号 专利名称 专利状态 ZL 201410175950.8 一种混旋丹参素冰片酯的合成方法 授权 ZL 201310470979.4 一种丹参素冰片酯的工业化合成方法 授权 ZL200910023010.6 取代的苯甲酸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ZL200610042787.3  β-(3,4-二羟基苯基)-α-羟基丙酸冰片酯、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PCT/CN2007/001550 取代β苯基α羟基丙酸衍生物、其合成方法和用途 授权
西北大学 2021-05-11
电化学对制革印染废水处理技术
成果描述:在工业废水中含有树脂、加脂剂、染料、栲胶等难降解物质,是生化处理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生化处理成为现在最理想的方法。目前,随着对环境中污染物指标要求的数量增加和污染值的降低,不少企业单独处理或污水厂集中处理后的废水部分指标达不到环保要求。新增设施成本高也难以操作。改成果是采用电化学方法,对废水出口进行进一步处理,到达排放要求。市场前景分析:制革工业,清洁化改造与同类成果相比的优势分析:COD降低0~90% NH3-N降低0~90% 色度降低0~90% 国内领先
四川大学 2021-04-10
硬果壳化学连续活化法制备粒状活性炭
活性炭是现代化学工业,石油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饮用水处理等行业不可缺少的处理吸附,脱色,净化剂,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尤以粒状活性炭最为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它。在日本,丹麦,瑞典,美国等发达国家研究,生产应用活性炭的历史近百年;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应用硬果壳制备活性炭的生产工艺方面有较大的成功,先后有采用核桃壳,椰子壳,棕榈壳,桃核,杏仁壳及木屑等为原料来制备粒状或粉状活性炭,由硬果壳制备的活性炭均为粒状,可再生重复使用,应用价值大;由木屑制备的粒状活性炭,生产成本较低,一般为一次性使用,不便于再生。活性炭生产方法可分为物理活化法和化学活化法两大类,各有优缺点,但化学活化法由于活化剂种类及浓度的不同而使活性炭的孔径大小,长短等主要技术指标有较大的差异,人们通过控制选择活化剂,活化剂浓度,PH值大小;活化温度高低等条件来达到制备出不同规格型号的粒状活性炭,以供不同用途选用。
武汉工程大学 2021-04-11
水处理技术精细化学品及应用
一、 项目简介SUT-Q01清洗剂是一种具有良好的渗透力和去污力的化学清洗剂,本产品不含有腐蚀性酸、碱,因此,不会对金属设备造成腐蚀。它可以渗透、湿润到污垢的内部,使油脂性污垢易于脱落并经流水带走,达到清洗目的。该清洗剂与预膜剂配合使用能增强预膜效果,提高金属设备的缓蚀能力。SUT-Q02清洗预膜剂系复合多功能性型药剂,通过物理及化学作用,能去除热交换设备金属表面上的油脂、污垢及浮锈,并在净化后的金属表面形成均匀和致密的保护膜,做到清洗预膜一步完成。SUT-S粘泥剥离剂  本产品为粘泥剥离剂,对由微生物引起的粘泥尤为有效,同时具有较好的杀菌灭藻效果。本产品属低毒类水处理剂,并对循环水系统有一定缓蚀作用。本品适用于电力、化工、冶金、石油、制冷等行业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粘泥剥离、菌藻控制。SUT-SH酸洗缓蚀剂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锅炉、换热设备、循环冷却水管道、机车、船舶等系统的酸洗除垢。分固体与液体两种,两者均为酸洗时所用高效缓蚀剂,适用于各种酸、酸洗及各种不同材质的锅炉、换热设备清洗。缓蚀率达98%以上,缓蚀效果显著。SUT-X01消泡剂含有高效消泡剂及乳化剂,能够消除水体中含有的发泡物质所产生的泡沫,具有消泡能力强、使用范围广等特点。该产品主要用于工业冷却水系统的清洗及预膜过程,以消除水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泡沫。此外,亦可用于消除其它工业水由于污染而引起的泡沫。SUT-N01絮凝剂为高分子絮凝剂属阴离子型线状高分子聚合物,能很好地溶解于水,呈真溶液,由于它本身带有负电荷,当悬浮粒子带有不同的表面电荷时,则可相互中和,促使其凝聚,具有活性吸附机能,能将悬浮粒子相互凝集,形成大块絮凝团,因而具有澄清、净化、促使沉降、有利于过滤等作用。SUT-阻垢缓蚀剂含羧酸多元共聚物,是一类综合性能优良的阻垢缓蚀剂,对循环水中常见的磷酸钙、碳酸钙垢等均有显著的阻分散作用,并且有优良缓蚀性能。此药剂在高碱、高硬、高浊度、高pH值的水质中,不仅自身有优异的阻垢分散性能,而且可以与多种缓蚀剂复配发挥协同增效作用,从而提高药剂对碳钢的缓蚀率,可广泛用于钢铁、石化、电力、油田等行业的复杂水质的处理中。二、 项目技术成熟程度已完成成熟产品应用工作。三、 技术指标性能指标描述 :能完全达到国标的要求,申报发明专利或获得发明专利。四、 市场前景在钢铁、石化、电力、燃气、轻工等行业的循环冷却水处理或废水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需求和前景。五、 规模与投资需求投资规模300-1000万元,需厂房及设备设施配套等。六、 生产设备反应釜、真空泵、离心泵、流量计、锅炉/蒸气、质量计等。七、 效益分析按每年生产3千吨计算,可获利约1000-1500万,八、 合作方式技术入股,技术转让等形式,或面谈。九、 项目具体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项目负责/联系人:陈建新,邮箱: chjx2000@gmail.com ,电话:15002204052, 022-60202241转215
河北工业大学 2021-04-11
生物催化与转化制备精细化学品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建立生物催化与转化关键技术平台,大力发展工业生物技术;以生物技术高效制造精细化学品为目标,实现高值精细化学品的原料替代和生产路线替代,促进化工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应对市场竞争和经济危机,最终实现生物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引领生物经济浪潮。以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为导向,以工业生物技术为中心,形成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产品工程一体化的研究体系。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4-13
苯胺的固相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苯胺的固相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具体方法包括:1)光学复合纳米纤维Ru-AuNPs-PA6的制备;2)固相电致化学发光传感系统构建与优化;3)苯胺定量检测。经静电纺丝制备电致化学发光活性物联吡啶钌掺杂的纳米金胶/尼龙6光学复合纳米纤维Ru-AuNPs-PA6,利用Ru-AuNPs-PA6构建固相电致化学发光传感系统并进行相关参数优化,应用该传感系统定量检测苯胺。本发明建立具有高灵敏度、高稳定性、宽线性范围、低检出限及传感系统可重复利用等特点的苯胺的固相电致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东南大学 2021-04-13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化学外加剂技术
十年来,加气砼外加剂已在西安、郑州、沈阳、大连、营口、四川、兰州、武汉、山东等许多工厂多年应用,其利废增收节支效益巨大。该技术为国家成果(证号008844)、国家环保最佳实用推广项目(93-B-G-044)、国家发明专利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1-12
抗脑缺血1类化学新药DBZ的开发
项目成果/简介:完成人简介:郑晓晖,西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草药现代化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共建"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联合实验室主任,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复方效应成分分析”重点研究室主任,陕西新药技术开发中心特聘专家,九三学社中央促进技术创新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常委,陕西省九三学社教育文化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九三学社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 2021-01-1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38 39 40
  • ...
  • 250 251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