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建筑能源审计与节能改造
通过对建筑环境与设备系统的现场测试、建筑能源使用情况、建筑设备系统设计原始资料等,对建筑能源使用状态进行审计,根据业主要求,可进行绿色建筑认证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 LEED-EB 认证(研究团队成员具有 LEED AP 资质),向业主提供建筑能耗使用评估分析报告,根据分析报告提出建筑能源使用薄弱环节,提出建筑及其建筑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方案,以及改造后的节能率。研究团队多年来通过工程实践已进行了多项建筑能源审计与节能改造方案设计。
上海理工大学 2021-01-12
整车多能源控制系统
Ø  成果简介:采用了由局部管理层、整车信息管理层、人机接口与通讯扩展接口层组成的三层综合网络系统结构,在国内首先实现了电动车整车网络布线,自主定义了电动车辆CAN总线通讯协议,成功地实现了整个电动车的综合控制,将电动车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该技术主要解决了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最有效地管理电动车辆有限的能量,实现电动车辆效率最大化,估计电池组的剩余电量及车辆续驶里程、单体电池及成组电池的检测与电池组温度控制、电机及空调等耗能部件的功率分配等内容;二是如何解决电动车辆运
北京理工大学 2021-01-12
新能源汽车助力转向系统
1 成果简介为减少排放,各国政府都在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 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 由于储能及动力装置加重,致使新能源汽车的前桥载荷相应地加大,因此需要新能源汽车的转向助力系统能提供更大的助力。新能源汽车助力转向系统以车载供能装置驱动电机产生助力,与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不仅可以获得随操舵力而变化的路感,而且可以获得随车速而变化的路感。 清华大学在新能源汽车及其转向助力系统设计开发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技术研究,获得了一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研究成果。2 技术指标( 1)转向助力随车速而变化,车速低时转向操纵轻便,车速高时转向操纵变沉,没有发飘 的感觉; ( 2)转向助力过程中,转向操纵手感平顺; ( 3)转向后,转向盘有一定的自动回正能力。3 应用说明新能源汽车助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统基础上,加装转向盘转矩传感器、电机减速器总成、 控制器等组成。控制器根据采集得到的转向盘转矩和车速等信号,控制电机产生适当的助力以协助驾驶员进行转向操纵。4 效益分析对原有转向系统改进及新增传感器、控制器等花费约 500~600 元/套,批量销售 1000~1500元/套。
清华大学 2021-04-13
新能源智能小区集成系统
成果简介新能源智能小区集成系统是高效、 智能化、 环保利用新能源(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 小型燃气轮发电系统) 于一体, 创造新型绿色环保智能小区的系统集成项目。成熟程度和所需建设条件技术成熟, 集成太阳能、 风力发电、 小型燃气轮机、 储能装置为一体, 包好能量控制系统等。 智能小区、 边远无电力供应地区等。技术指标能够与目前国家电网的相关指标相吻合, 不低于国家对系统并网的条件。市场分析和应用前景符
安徽工业大学 2021-04-14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
根据燃料电池外特性软、动态响应慢的缺点,本项目提出了复合型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利用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控制系统中的能量流,确保系统高效可靠工作。本系统非常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应急备用电源等场合。 一、项目分类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成果简介 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是将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燃料电池以及蓄电池等结合在一起连续向负载供电系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电源重点实验室已于2005年先后购买了300W风力发电机、1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1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开展了关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的研究工作,本课题组已采用以上三套装置分别进行了独立系统的实验研究,已取得很多研究进展。正在进行风光氢联合供电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完成原理,正在进行实验验证。 1.燃料电池供电系统 氢能是一种清洁新能源,燃料电池是氢能应用的一个重要。根据燃料电池外特性软、动态响应慢的缺点,本项目提出了复合型燃料电池供电系统,利用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控制系统中的能量流,确保系统高效可靠工作。本系统非常适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应急备用电源等场合。 2.太阳能光伏供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 本研究首先建立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的模型,以进一步了解其特性。其次根据不同输入源的特性,设计高效率高功率密度功率变换器。采用最大功率追踪技术控制系统,使得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工作在最大功率点。 3.风光氢联合发电系统 本研究将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通过功率变换器组成了一套风光氢联合发电系统,同时提出能量管理策略是通过控制变换器使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和燃料电池既可以同时向负载供电也可以单独向负载供电。由于风能和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当其不足以提供负载功率时,由燃料电池配合其向负载供电。当夜晚和无风时,太阳能电池和风力发电机不能正常工作,由燃料电池单独向负载供电。该系统可用于分布式供电也可并网发电。 三、知识产权及获奖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成果名称:“燃料电池供电系统”)、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成果名称:“多种新能源联合供电系统研究”;项目号:07-E-022)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成果名称:“多输入直流变换器电路拓扑及控制策略的研究”;项目号:50807024)的资助。目前共有3项专利在申请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08-12
新冠肺炎疫情发展预测模型
2020年1月25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陆家海教授联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W. Ian Lipkin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文章研究From SARS-CoV to Wuhan 2019-nCoV: Will History Repeat Itself?,通过2002-2003年SARS疫情的数据模拟了武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流行数据。 根据此研究模型估计,2019-nCoV病例的累计计数约为SARS总数的2-3倍,预计发病高峰将在2月初或中期。在应对方面,应该限制或禁止区域性迁移,以防止超级传播者的出现和移动,同时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加强监控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这种流行病。
中山大学 2021-04-10
大数据预测疫情传播研究
该项目利用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确诊病例总数数据链,以应用传播动力学为方法,以黄森忠教授建构的普适SEIR模型作为模型理论,通过“南开大学智英健康数据研究中心”开发的程序EpiSIX,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有关数据,并将分析结果生成可视化网页,开展疫情发展回顾、确诊病例数时序区间预测等相关工作,对疫情发展情况及疫情防控效率作出研判。 研究团队由黄森忠教授和山西大学复杂系统研究所所长靳祯教授、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彭志行副教授共同领衔,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多名年轻教师与研究生加入。研究团队从1月30日至2月14日,每3日发布一次预测,已连续发布疫情传播预测6期,并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预测评价指标,其预测区域也进一步细化,由原来的对全国、湖北省、武汉市的疫情预测,拓展为对全国各省市的预测。
南开大学 2021-04-10
新冠肺炎传播风险预测分析
在2003年成功预测SARS流行趋势的基础上,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生物数学团队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数学团队、加拿大吴建宏教授团队合作,基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机理、密切跟踪隔离和封城等策略,建立了传播动力学模型,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风险进行了预测分析,此项研究成果“Estimation of the transmission risk of 2019-nCov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ublic health interventions”。 研究中利用2020年1月10日至1月22日的报告疫情数据,采用动力学模型和统计计算方法预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的基本再生数为6.47 (95%置信区间为5.71-7.23),给出了疫情的达峰时间和峰值以及最终感染规模(若继续1月22日前的控制措施,疫情将在3月10日左右达到峰值)。研究中进一步采用似然函数方法加以验证,得到了与模型估计值一致的结果。如果续代时间大于6天或潜伏期越长,基本再生数可能更大,该结论说明了疫情传播的速度快。与23至25日的疫情数据相比,模型预测结果与报告疫情数据基本一致。 研究中进行敏感性分析,讨论了1月22日前武汉采取的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在降低再生数中的重要作用。预测结果显示从23日起加强控制措施,报告病例数会在一个周后出现明显的下降,即加强的控制措施会在一个周后产生明显效果。进一步分析1月23日后武汉封城策略对其它地区疫情的影响,基于武汉到北京的航班、铁路等信息,计算武汉封城前后对北京疫情的影响,表明武汉封城(即北京无来自武汉输入病例)后,北京在未来7天的病例数将降低91.14%,这说明了武汉封城对全国疫情防控的关键作用。SSRN 截图 密切跟踪隔离措施的敏感性分析点击查看原文
西安交通大学 2021-04-10
空调管道噪声预测系统—NoiseExpress
建筑设施内空调管道噪声控制与治理无论对于日常生活品质以及工业噪声污染都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对于具体工程建设在设计之初就能获得较为理想的设计方案显得尤 为重要。传统空调管道的设计工作大多通过翻查大量数表及依照大量复杂的公式计算从 而获得其噪声自然衰减以及再生噪声的量级,最后将所有管道组件的衰减噪声及再生噪 声量进行统一,从而得出整个空调管道的噪声预测结果。此过程工作繁琐,大量的查表 及公式计算很容易出错,并且复查工作较为难进行,从而导致设计方案的周期较长,效 率低下。同时由于很多数表及公式的适用条件有限,大量新型材料的涌现很难在一些数 表中找到对应关系,这势必会导致设计方案存在误差较大的风险,难以把握空调管道噪 声的控制。 针对于上述情况,我们开发了空调管道噪声预测系统——NoiseExpress,首先其将 大量的参考数表数字化,公式程序化,设计者只需将空调管道个单元组件间结构规格及 物理构成通过程序相应的控件输入,最终便可以得出整个管道的噪声控制结果。同时本 系统集成了大量的空调管道各个单元组件如弯头、三通、变径管、静压箱、消声器等的 实测数据,丰富的数据库为管道设计,组件单元的设计及仿真提供了科学与现实依据, 大大提高了方案设计的精确度。
同济大学 2021-04-13
废酸水处理的预测控制
项目研究内容: 1、开发基于工业现场总线技术,集检测、控制和优 化等功能于一体,具有高适应性、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等特点的低成本控 制系统,达到协调处理过程中各设备的动作,最终保证外排废水达标。 2、 在废酸水工艺处理过程中,中和过程的非线性、滞后性,本项目采用分层 递阶优化的非线性系统预测控制,通过对系统的非线性部分的预估和协 调,将原来非线性协调滚动优化问题转化为线性协调的滚动优化,即保留 了线性系统
南昌大学 2021-04-14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 ...
  • 711 7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