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基于函数型非参数回归的中长期典型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函数型非参数回归的中长期典型日负荷曲线预测方法,根据已有的历史典型 日负荷曲线,基于函数型数据分析理论和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建立函数型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型;考 虑待预测典型日的日负荷率和最小负荷率,建立二次规划模型对函数型非参数回归预测模型的预测曲线 进行修正,最终得到满足待预测典型日负荷特性指标要求的预测曲线。以中国某省级电网和美国 PJM 电 力公司的典型日负荷数据为基础的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简单实用,预测结果准确。本发明具有良好 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武汉大学 2021-04-14
用于高压直流电源的多电平母线超前预测跟踪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压直流电源的多电平母线超前预测跟踪控制方法,将k周期内的输出电流信息通过负载特性采样单元实时采集并通过模数转化单元进入STM32。进行运算得出(k+1)周期对应的正常工作点,输出相应的电压控制信号,并输出相应的电压控制信号;与设定阈值相比较,如果大于阈值,多电平母线调节单元进行电压调控成计算所得的电压控制信号并输出,然后通过将输出电压变化信息进入功率闭环,调节输出电压。本发明通过电流信息实时预测输出电压,减小电平切换延迟。本发明实现多电平切换的控制方式简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与拓展延伸性。能够很好的响应负载突变的情况,进行快速协同调整,提升电源系统的响应速度以及稳定性。
南京工业大学 2021-01-12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海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已经2024年11月11日第八届海南省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2月30日起施行。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24-12-03
船舶动力设备振动主动控制技术
        技术成熟度:技术突破         针对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需求,提出了结构振动信息作为性能指标的主动减振控制策略。解决了船舶复杂应用环境下,主动减振技术“减振不一定降噪”的难题。攻克超低频、高出力密度主动减振系统执行机构的分析方法和设计关键技术,研发了系列化的电磁式作动器和主被动复合减振器,应用于船舶主机、辅机和管路系统振动抑制。突破了现有主动执行机构低频作动能力的瓶颈,发明了准零刚度作动器,有效覆盖国外探测技术的频率下限,解决了新一代船舶对超低频线谱振动和水下辐射噪声控制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稳定性高、收敛速度快、扩展性强的主动减振核心控制算法并形成工程应用软件。突破了参考输入线谱增强、多频振动均衡控制、控制输出饱和抑制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解决了主动减振技术实船应用的稳、快、准的难题。研发了首套兼具工作过程自监测、运行故障自诊断、控制效果自评估功能的集成化、模块化主动控制系统,实现了主动减振系统100%国产化。解决了船舶机械设备主动减振系统关键部件自主可控难题。         意向开展成果转化的前提条件:船舶机械设备减振降噪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5-05-19
珠海康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珠海康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2025-06-09
国家铁路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支持新能源商品汽车铁路运输,更好满足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铁路运输需求,有效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3-01-31
人才需求:软磁复合材料的共性技术研发难题,有关软磁复合材料及应用领域的人才
软磁复合材料的共性技术研发难题,有关软磁复合材料及应用领域的人才
山东精创功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2021-09-02
技术需求: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电气制造行业发展动态,将高校的科研成果量化生产,实现合作共赢。
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电气制造行业发展动态,将高校的科研成果量化生产,实现合作共赢。
山东恒和电气有限公司 2021-08-24
技术需求:1、解决连续热压机多液压控制系统中难题。 2、解决热压机板厚控制系统难题。
1、解决连续热压机多液压控制系统中难题。2、解决热压机板厚控制系统难题。
临沂兴滕人造板机械有限公司 2021-08-24
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其清洁、高效、能源可再生,在新能源汽车、固定电站、通讯基站、便携式备用电源、调峰发电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目前以石墨为主流极板材质的高昂制造成本严重阻碍了燃料电池的快速推广和商业化应用。技术团队历经十年的科技攻关,开发出基于不锈钢薄板精密冲压成形工艺、全局激光焊接路径优化的双极板连接工艺、三维误差特征表达的双极板性能测试系统、及不锈钢双极板防腐工艺的世界领先的燃料电池双极板制造创新工艺与方法,能够降低极板制造成本75%、减轻极板重量65%,其多款双极板产品已在上汽集团、大连新源动力、南通百应能源等公司应用万余片,极大提升了燃料电池的产品性能。金属双极板是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其高效批量化制造成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本项目的主要产品.双极板是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具有较高技术壁垒,国外丰田、本田、奔驰、福特都采用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技术路线,国内多家厂商也开始采用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进行试生产,该技术路线有很大潜力。点击上方按钮联系科转云平台进行沟通对接!
上海交通大学 2021-04-10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65 66 67
  • ...
  • 711 712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4届高博会于2026年5月在南昌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