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领域数字化综合服务平台
云上高博会服务平台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服务平台 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搜索
搜 索
  • 综合
  • 项目
  • 产品
日期筛选: 一周内 一月内 一年内 不限
耦合分子振子同步化的能量代价及其最优设计原理的研究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定量生物学中心欧阳颀课题组在Nature Physics发表题为“The energy cost and optimal design for synchronization of coupled molecular oscillators”(文章网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19-0701-7)文章,揭示了互相耦合的分子振子达到同步化所需的热力学代价,表明分子振子的同步化需要额外能量耗散,并揭示了能量耗散与所能达到的最优同步化效果及耦合的最佳设计之间的关系。 振子之间的同步化现象在自然界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许多非线性理论与实验很好地回答了很大一部分非线性振子中的同步化问题。然而,对于分子振子而言,他们的振荡节律由随机的、大噪声的生化反应所决定,与之前相对成熟的非线性理论所涉及的情况有所不同。这类分子振子的同步化规律,尤其是同步化所需的热力学代价尚不明确。 欧阳颀课题组与美国IBM T. J. Waston 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杰出访问教授的涂豫海教授展开合作研究,首次在理论上阐明了实现分子振子同步化所需的热力学代价。该研究提出一个简单而普适的随机理论模型,假设不同的分子振子之间被一些额外的分子间化学反应耦合起来从而使彼此的相位相互靠近,用以描述一般的可产生同步化振荡的分子振子。在这个理论模型中,研究者们找到了单分子稳定振荡状态的概率密度的解析解,由此计算了不同条件下的能量耗散,并通过平均场近似得到了该振荡出现同步化现象的条件。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能量耗散,研究者发现,若要实现分子振荡的同步化,除去驱动单个分子振荡的能量以外,还必须要有一部分不为零的额外的能量耗散。除此以外,当外界条件给定能量耗散的大小时,虽然可以通过调整模型中的参数达到各种不同的同步化效果,但是可以达到的最优的同步化效果由给定的能量耗散所限制。当能量耗散小于一个临界值时(这个临界值大于驱动单个分子振荡的能量)同步化是不可能的,给定的能量耗散越大,所能达到的最优同步化效果越好。该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随后研究者在蓝藻的生物钟系统中检验了该理论,验证了生物体内的分子振荡体系确实需要额外的能量来实现同步化。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博士生,欧阳颀课题组的张东良为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涂豫海教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欧阳颀教授和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分校的博士后曹远胜博士。
北京大学 2021-04-11
一种模块化的能量回馈式牵引供电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块化的能量回馈式牵引供电装置,该装置包括: (1)一个多绕组变压器。该变压器由一个原边绕组和多个副边绕组组成,原边绕组接交流电网,采用星形连接,每个副边绕组连接一个PWM整流器单元,各副边绕组的连接方式相同,均采用三角形连接。 (2)多个PWM整流器单元。所有整流器单元的直流输出都并联到直流母线上作为为该供电装置的总输出。 (3)一个中央控制器,该中央控制器与各PWM整流器单元通过CAN网络互联。控制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电压外环设置在中央控制器上,基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内环设置在各PWM整流器单元上。 本供电装置具有易于模块化、容量大、能量双向传输、功率因数高、电流谐波小和直流电压稳定之显著优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4-13
一种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能量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托卡马克等离子破裂能量处理装置及处理方 法,所述能量处理装置包括压敏电阻、脉冲电容单元、电阻单元、逆 变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压敏电阻、脉冲电容单元、电阻单元依次并 联在直流母线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脉冲电容单元的正负极与直流母线 的正负极对应连接;所述逆变单元直流侧输入端的正极连接直流母线 的正极,直流侧输入端的负极连接直流母线的负极。本发明主要应用 于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破裂能量处理,具有储能、吸能、耗 能与能量回馈再利用的多重处理功能,可有效的吸收和处理由与等离 子体耦合的线圈
华中科技大学 2021-04-1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完成首个确定性的暗能量理论实验检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院士团队与南京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在暗能量探测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利用抗磁悬浮力学系统在实验室环境中对一种重要的暗能量理论——变色龙理论进行了实验检验,未发现该理论预言的“第五种力”,从而排除了其作为暗能量的可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09-02
一种基于能量原理的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预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能量原理的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预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⑴采用量纲 分析方法,建立了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峰值振动速度预测公式;⑵针对深埋地下隧洞爆破开挖,在洞壁 布置振动监测仪,记录爆破过程的岩体振动波形,获取围岩振动响应;⑶根据深埋地下隧洞爆破参数和 场地环境,计算出每段炮孔所装炸药爆炸能量及被开挖岩体的应变能,再结合实测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 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出预测公式中的未知系数,实现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预报。本发明 方法大幅度提高了深部岩体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预报精度,可广泛应用于交通、水电、矿山等深埋地下 工程爆破开挖诱发振动的预报。 
武汉大学 2021-04-13
双边LC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恒流输出的参数设置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双边LC网络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恒流输出的参数设置方法,属于无线电能传输的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高频全桥逆变电路、原边LC补偿网络、松耦合变压器、副边LC补偿网络、全桥整流滤波电路,通过调整原边补偿网络的LC参数使其输出负载所需的的恒流,通过调整副边补偿网络LC参数,使其同时实现电路近似零无功环流和开关器件的软开关,提高效率,减小器件应力。
东南大学 2021-04-11
低精度ADC与混合预编码结合的毫米波传输方法及通信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低精度模数转换(ADC)与混合预编码结合的毫米波传输方法及通信系统,其中基站和用户在波束扫描阶段采用电子开关在低精度模数转换器和混合预编码模块间切换,在精确信道估计和数据传输阶段均采用混合预编码模块。具体步骤:1、波束扫描阶段基站选通混合预编码模块,将波束训练数据模拟预编码后进行波束扫描;2、用户选通低精度模数转换器模块,从接收数据中估计角度信息;3、用户选通混合预编码模块,将波束训练数据模拟预编码后进行波束扫描或向基站反馈角度信息;4、基站选通低精度模数转换器模块,从接收数据中获取角度信息;5、精确信道估计和数据传输阶段基站和用户选通混合预编码模块,进行精确信道估计和数据传输。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DCO-OFDM可见光通信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DCO?OFDM可见光通信传输系统的实现方法。本发明在采用DCO?OFDM系统新型传输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求解优化问题,给出了信号转换形式函数中的斜率和直流点参数的最优取值,再根据最优取值建立传输系统。本发明中给出所有变量的初始点和初始罚因子,然后求解线性约束问题,利用最速下降法得到极大值点,经过几次迭代计算之后最终得到优化问题的最优取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更具有理论完整性,并提出了复杂度较低的实现方案。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传输线和漏波天线复用器件及其波束扫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线和漏波天线复用器件及其波束扫描方法,所述器件包括介质基板,分别位于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金属条带和金属地板,以及通过过孔连接金属地板和金属条带的周期性交替排列的电容和变容二极管。金属条带包括两端的渐变微带线结构和中间的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当变容二极管的容值与固定电容的容值一致时,该器件的表面阻抗一致,实现传输线的功能;当变容二极管的容值与固定电容的容值不一致时,该器件的表面阻抗得到周期性调制,实现漏波天线辐射功能。采用电压作为调节手段,随着电压的改变能够实现波束定频扫描;该器件制造简单、操作方便、容易集成,只需要一步光刻过程,不仅节省造价,而且避免了多层结构引发的加工误差。
东南大学 2021-04-11
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特征量化私有不对称密钥的信息传输方法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信道特征量化私有不对称密钥的信息传输方法。由通信双方测量无线信道特征,提取出各自的私有密钥。通信的一方使用私有密钥对需要传输的信息先进行信道编码后再进行异或操作,实现对传输信息的加密。接收方使用其私有密钥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异或操作,实现对传输信息的解密。由于无线信道和设备特征的影响,通信双方的私有密钥可能不对称,即有一定的差异。接收方解密的信息需要再使用信道纠错译码,解出正确的传输信息。使用该方法可以不需要通过额外的信息调和和隐私放大过程,实现共享无线信道特征的安全信息传输。
东南大学 2021-04-11
首页 上一页 1 2
  • ...
  • 22 23 24 25 26 27 下一页 尾页
    热搜推荐:
    1
    云上高博会企业会员招募
    2
    63届高博会于5月23日在长春举办
    3
    征集科技创新成果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版权所有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5号世宁大厦二层 京ICP备20026207号-1